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60章

作者:寂寞剑客

所以说,大明皇家银号的主营业务根本就不是小额借贷业务。

崇祯已经这么说了,康曦便也只能乖巧的哦一声,不再多说。

“行了,你们回吧,朕就不留你们吃饭了。”崇祯很快就看完总账本,又把朱慈烺夫妇打发回康府。

说是康府,其实康百万已经把这座别院送给女儿。

这也是康百万送给女儿的嫁妆,价值至少五十万。

……

与此同时,史可法、解学龙和路振飞再次来到高弘图的牢房。

“高弘图!”史可法黑着脸说道,“该说的不该说的仆都已经与你说了,现在仆再问你最后一遍,这认罪疏你究竟写还是不写?”

“不写。”高弘图冷然道,“老夫是绝不会写这认罪疏的。”

旁边的解学龙便不耐烦了,怒道:“首揆,还与他废什么话,就按说好的办吧。”

高弘图听了顿时心头一紧,这话什么意思?你们想要如何办?找个人冒充老夫的笔迹写一封认罪疏?

史可法回过头说道:“十樵,那就有劳你了。”

“十樵?”高弘图急定睛看,便看到已经致仕的前礼部尚书王铎施施然走进来。

解学龙便朗声说道:“高弘图因为镣铐加身,无法执笔,因而托书法名家前礼部尚书王十樵代为执笔写认罪疏。”

高弘图闻言大怒道:“解学龙,你们还真敢?”

解学龙却根本没理,顾自说道:“大明前内阁次辅罪臣高弘图请罪疏。”

“解学龙,你无耻!王铎停下,谁允许你代为老夫执笔?”高弘图勃然大怒,想要扑上前来制止王铎,却被路振飞还有解学龙左右架住。

史可法又接着说道:“罪臣高弘图谨奏:罪臣山东胶州人也,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初授御史,天启初,巡按陕西……”

“……由是知臣罪孽深重,深悔之……”

“……伏望圣上毋因罪臣一人之过而罪及天下文人,我大明文人实多风骨嶙峋辈,用之可为国之栋梁……如此,罪臣虽死而无憾矣。”

“罪臣高弘图,顿首拜上,崇祯十八年八月廿一日。”

王铎笔走龙蛇,很快写好,又吹干墨迹,递与史可法。

史可法接过请罪疏,说道:“高弘图请罪疏已然写好,我们走。”

说完,史可法转身就往外走,解学龙和路振飞这才松开高弘图。

高弘图在四人身后气得跳脚大骂,却也改变不了结果,认罪疏是否由他亲自执笔,已经没有那么的重要了。

……

当天晚上,史可法就亲自将高弘图、姜曰广等人的认罪疏送到国子监。

崇祯粗略的翻了下,放下请罪疏说:“将这些请罪疏送到国史馆中存档,供后人在编撰明史之时调档查阅之用。”

“臣领旨。”史可法长长一揖又问道,“圣上,弑君案还有栽赃案……”

“那就到此为止吧。”崇祯肃然说道,“找个时间将一应案犯斩首示众罢,除了罚没全部家产之外,这些犯官的家人一律不予追究,朕说过罪不及家人,便定然作数,言而无信这种事朕做不出来,史阁老,就按这个章程办,尽快。”

“臣领旨。”史可法领了圣旨,转身离开国子监。

临出门前,史可法又回头看了眼隐入暗中的国子监。

心说圣上是真仁厚,连弑君案居然都能罪不及家人。

……

两天之后,高弘图、姜曰广、张有誉、左光先、袁彭年、刘正宗、李景濂等二十多个犯官又或者书吏,被应天府的衙役用囚车押到菜市口。

一路之上,南京城内的市民们早早的就已经等着。

看到二十多辆囚车迤迤过来,市民们纷纷打出事先准备好的秽物。

高弘图等几个首犯神情木然,面对群情激愤的南京市民无动于衷,后面的二十多个官员还有吏目则是垂头丧气一脸懊恼。

二十多个死囚很快就被押到了菜市口。

负责监斩的是东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路振飞、都察院右督御史张慎言以及应天巡抚金铉三人,金铉和张慎言一一验明犯官的正身,确凿无误。

时辰一到,路振飞亲笔勾决犯人,并扔下斩杀令。

二十多个刽子手同时举刀,旋即刀落,二十多颗人头骨碌碌落地。

四周围观的南京市民便轰然叫好,有不少市民甚至还热烈的鼓掌。

还有几个老妪则不顾一切的抢进法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面馒头蘸了人血,然后如获至宝的奔回家。

随着高弘图等二十多个人被斩首示众,扬州弑君案以及栽赃案也是告一段落。

像吕大器、钱谦益等东林党出身的官员在皇明时报上登报声明后也陆续回朝,混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朝政终于又恢复了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钞库街上又多了一家银号。

就在大明皇家银号的右首,又多了一家大明工商实业银号。

这下钞库街上就有了三家银号以及两家市易所,从左至右分别是皇家市易所、户部市易所、大明户部银号、大明皇家银号,再就是大明工商实业银号。

第三百二十八章 崇祯的野望

这天一早,诚意伯刘孔昭便来到魏国公府。

被徐府管家领进西花厅时,只见魏国公徐弘基正在修剪一盘牧丹。

对着刚刚修剪好的牧丹花,徐弘基赞叹道:“牧丹不愧是花中之王,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又富丽堂皇,其他花卉难及万一。”

刘孔昭便附和道:“魏国公府恰似这牧丹花,也是诸勋贵中之王者,其他勋贵皆难及魏国公府之万一。”

“诚意伯,让你见笑了。”

徐弘基将剪刀递给侍女,又从另一位侍女手中接过湿毛巾擦拭双手。

一边擦手,徐弘基一边叹息道:“诚意伯你刚才这话可说错了,属于我们魏国公府的荣耀已经过去了,现在大明的第一勋贵乃是闽国公。”

刘孔昭脸上顿时露出悒悒之色,但是没敢说什么。

徐弘基说的闽国公便是郑芝龙,就在两天前,郑芝龙终于到了南京。

见到郑芝龙的第一时间,崇祯便敕封他为闽国公,又在秦淮河畔划出一大块空地,赏赐给郑家用来修建闽国公府邸。

据说闽国公府的金字牌匾也是崇祯御笔亲自写就。

这等恩宠,别说刘孔昭,便是徐弘基也羡慕不已。

徐弘基又接着问道:“对了,听闻在徐州大战中立了功的那些武将已经到了南京?圣上不日又要大规模的封爵?”

“是的呢,足足来了一百多个。”刘孔昭悒悒的道。

“什么?一百多个?”徐弘基闻言也是瞠目结舌道,“看来从今往后,南京城内的勋贵也是没什么稀奇了。”

“谁说不是呢。”刘孔昭调侃道,“到大街上捡块砖随便往哪个方向砸,没准就能砸中一个勋贵,真不知道圣上咋想的,那些丘八凭什么封爵啊?”

“圣上咋想的,我们是没办法猜。”徐弘基坐下身来,又示意刘孔昭也落座,“弑君夺朝案说是过去了,甚至就连受到牵连的东林党人也在登报声明撇清之后官复原职了,可是对咱们这些勋贵却是迟迟没个说法。”

“魏国公,在下正是为此而来。”刘孔昭愁眉苦脸的问道,“你说圣上究竟是何意?要说不处罚咱们,恐怕是会有人会相信,可要说处罚咱们吧,圣上又迟迟没个说法,也不派人把咱们抓起来,他到底想要怎么样嘛?”

徐弘基呷了口龙井,问道:“圣上今天去了何处?”

“圣上去了狮子山。”刘孔昭答道,“带着徐州来的那一帮丘八还有郑家兄弟,爬上了狮子山头看风景,这会没准就在阅江楼的地基上喝茶呢。”

……

真让刘孔昭说中了。

崇祯一行此时就在阅江楼的地基上歇脚。

随行的除了黄得功、左梦庚、马化豹、王遵坦、金声桓等边军武将,还有郑芝龙、郑鸿逵兄弟,此外还有一些士子随行。

郑森也是侍驾的勤王士子之一。

这也就难怪连徐弘基都羡慕郑家。

郑家现如今的局面,真是烈火烹油。

“万岁爷。”高起潜殷勤的将一块石头擦拭干净,“坐下来歇会脚吧。”

崇祯还真有些累了,当即一屁股坐下又对众人说:“大家也别站着了,都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咱们坐着聊天。”

说完又对郑芝龙说:“郑卿,坐朕的身边来。”

原本准备坐到远处的郑芝龙赶紧又折返回来,盘腿坐到崇祯的身边。

看着郑芝龙,崇祯忽然问道:“郑卿,朕前两次相召你不愿领兵亲至,是不是担心朕会把你软禁在南京,不让你回福建?”

刚刚还有说有笑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僵。

郑芝龙、郑鸿逵兄弟还有郑森更是变了脸色。

笑了笑,崇祯又道:“便是现在,你是不是也有此等担心?”

“圣上。”郑芝龙慌忙一个翻身趴伏在地上,惶然道,“臣绝无此意。”

郑鸿逵和郑森也赶紧跟着跪地上,惶然说道:“圣上,家兄/家父绝无此等担心。”

“欸,起来,这就是闲聊天,你们紧张做甚?”崇祯示意郑家父子兄弟三人坐起身,又笑着说道,“其实你有此担心一点不奇怪,若换成朕是你,即便这次也是未必敢来南京,试问又有哪个皇帝会容忍郑家独掌大明水师?”

“圣上,臣……”郑芝龙有心想要辩解,却不知该怎么说。

因为郑家独掌大明水师这是不急的事实,这是无法否认的。

“圣上!”郑森一咬牙喝道,“我们郑家可以将水师交出!”

郑芝龙、郑鸿逵闻此都以震惊的眼神看着郑森,心说你个小兔崽子在胡说些什么呢?水师乃我郑家赖以安身立命之根本,岂能说交就交出?

但是当着崇祯的面,郑芝龙和郑鸿逵的这话却不敢明着说。

“郑森,朕有说过要让你们郑家将水师交出吗?”崇祯道,“好,就算你们郑家愿意将水师交出来,朝中可有称职的水师将领能统率水师?”

“这个……”郑森顿时语塞,朝中还真没称职的水师将领。

若要说熟知水战,尤其海战,就数郑氏兄弟以及一众子弟。

崇祯又回过头对郑芝龙说道:“郑卿,朕与你说这些不是敲打你,而只是想跟你说,你的格局小了,其实你的眼光可以放得更远。”

郑芝龙的眸子里流露出一抹异样的亮色,他已经隐隐猜到崇祯的言外之意,但是又不太确定,当下问道:“不知圣上此话的意思是?”

“郑卿,就是你猜想的那样。”崇祯微微一笑,但马上又一板脸接着说道,“你的终点不应该只是当个郑家水师的家长,一总水师太少了,你应该率领五个总、十个总甚至于二十个总的水师,纵横四海与西洋红夷夺取海权!”

听到这,郑芝龙感觉体内似有什么东西在涌动。

似郑森、黄宗羲、徐应伟等勤王士子,更是浑身的热血都沸腾起来。

“郑卿,别窝在晋江那个犄角旮旯里了,到南京来,到朕的身边来!”崇祯说着就站起身,猛的一挥手又说道,“朕以举国之财力替你打造一支远超郑和舰队之水师,再在国子监下设立水师学堂,专门替水师培养谙熟水战的士子。”

“朕还可以下诏设立航运造船银号,专门筹款打造水师!”

“水师学堂的首期招生名额就要招募五百士子,不够还可以再追加!”

说到这一顿,崇祯又盯着郑芝龙的眼睛,问道:“郑卿,这个水师学堂的总办就由你来当,你意下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郑芝龙郑重的下拜。

创立航运造船银号,专门筹款打造水师,再设立水师学堂专门替水师培养士子,只是这两点就足以打动郑芝龙。

安海镇的豪宅虽好,但又哪有率领一支庞大水师纵横四海来得诱人?无论如何,他郑芝龙今年都还只有四十一,血管中的热血也仍旧未冷!

“郑卿请起,此事就这么说定了。”崇祯将郑芝龙搀起。

这下,左梦庚、金声桓等武将看向郑芝龙的目光就更加的羡慕。

甚至连黄得功也是羡慕不已,因为他已经看出,这次回到南京,圣上多半是不会再让他们返回徐州前线了,但郑芝龙却仍有机会驰骋海疆。

拍了拍郑芝龙,崇祯又说道:“郑卿,朕希望几十年后,大明朝的第一勋贵不再是魏国公,而是你闽国公,甚至闽南王!”

崇祯这几乎就是赤果果的许诺了。

意思是干好了,封异姓王也有可能。

然而郑芝龙听了却是心头咯顿一声。

大明第一勋贵可没那么好当,魏国公府似乎就要倒大霉?

郑芝龙虽然前天才刚到南京,但是也已经听不少人说起,魏国公、保国公、诚意伯等勋贵因为涉及到了弑君案及栽赃案,很有可能会被圣上给夺爵。

崇祯不提大明第一勋贵还好,这一提就直接导致现场的气氛冷场。

不光是郑芝龙,就连黄得功、左梦庚等也开始为自家的爵位担心,说到底,圣上这次只是给他们封了爵位,但是没给丹书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