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81章

作者:寂寞剑客

“都过来排队!”还隔着几十步,一个披着棉甲的勤王士子便朗声说道,“按照之前下发的编号,过来排队!”

这之前,参加考试的考生已经领了编号。

因为考生太多,所以整个考场被划分成了三百六十一个区域。

对,就是按照围棋的纵横各十九道划分,每个区域约一百五十个考生,各有两个勤王士子以及京营兵负责考场秩序。

大约卯时一刻,五万多考生便全部到齐。

虽然距离卯正时分还有三刻钟,但是早就已经到场的副主考朱慈烺便示意考生们可以提前进场,太子仁慈,觉得考生们站着有些累。

五万多考生在勤王士子引领下有序进场,很快找到各自坐席。

考生正襟危坐,连咳嗽都不敢,只有维持秩序的勤王士子在反复重申考场纪律: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喧哗,不准结交监考。

但是可以磨墨,提前铺好试卷。

大校场上便立刻响起翻动试卷的簌簌声。

然而让所有考生失望的是,试卷只是空白试卷,且只有一张。

看到这,不少考生便在心里说一声苦也,怎么只有一张试卷,连草稿纸都没有?这要是写错了或者沾了墨,岂非就要落榜?

在考生们忐忑不安的等待之中,时间来到卯正。

崇祯珊珊来迟,这狗皇帝昨天晚上宿在乌衣巷,荒唐了一宿。

拖着略微有些沉重的步伐,崇祯登上了校阅台,在台上站定。

站在校阅台前缘往下俯瞰,但只见五万多张考桌整齐的摆开,五万多个考生正襟危坐向他投来敬畏中带着崇拜的目光。

所谓大地如棋局,生员当棋子,说的就是这个。

当下崇祯便从衣袖之中取出一本线装书,是一本论语精校本。

离校阅台最近的考生见了顿时眼前一亮,看来考题出在论语!

当下这些考生便绞尽脑汁,开始思量皇帝有可能会选哪一句?如果选了这句,又该如何破题?哪怕只是比其他考生多构思片刻也是极好的。

然而,崇祯只是随意的翻了几页便又把论语合上。

然后崇祯便朗声说道:“这次考试的考题,便是论语!”

“啊?”站在校阅台下的高起潜、卢九德还有几十个大嗓门的士子便是一愣。

考题便是论语?圣上,你违规了,考题只能选择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的某一句或者某一段,但不能直接拿论语当考题。

哪有拿论语当考题的?这也未免太简单了。

拿论语当考题,就算让童生来考,也能闭着眼睛破题。

“啊什么啊?”崇祯脸色垮下来,哼声道,“耳朵聋了,考题是论语!”

“是!”高起潜、卢九德一个激泠,赶紧尖着嗓子高喊,“万岁爷说了,今科国子监试的考题便是论语,论语!”

几十个大嗓门士子纷纷跟着大吼:“考题是论语,论语!”

很快,号子声便传遍整个大教场,传进每个考生的耳朵。

整个考场顿时一片哗然,就论语?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吧?简直白送啊!着了,今科我是必中的了,我要进国子监了,哇哈哈!

当下考生们便挥毫泼墨,开始誊写。

没错,这样的一道考题,根本不用酝酿。

虽然从未见过拿论语做题的范文,但这根本难不住他们,他们中间最年幼的都学了五年以上程文,还能写不出来这?

……

与此同时,在内阁值房,四位阁老及两位堂官正在商议国事。

在一个月前的廷推之中,前礼部尚书王铎最终落选,张慎言、孟兆祥、钱谦益三人得以入阁,分别成为次辅、三辅以及四辅。

在上个月,除了内阁辅臣的廷推,还进行了六部堂官的廷推。

最终范中杰在晋升吏部左侍郎短短不到半年之后,再次晋升吏部尚书,王铎则得以原复原职,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

身为赴难九卿之一的吴麟征又得以上了个大台阶,继不久前晋升詹事府詹事之后,再次晋升户部尚书。

这次参与内阁会议的是户部尚书吴麟征还有兵部尚书吕大器,所商议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从伪顺那边交易得来的一万匹战马。

说起这一万匹战马,就又得说起上个月的那次党争。

史可法已经被处死,但是解学龙也落了个失足落井,最终让三辅路振飞捡了一颗落地桃子,一下就从内阁三辅变成内阁首辅。

路振飞当上首辅后便立刻促成了与伪顺之间的贸易。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谈成的结果是大明朝拿出一百万石粮食,换取伪顺的一万匹好马、两万头牛以及十万只羊。

这个价格,肯定是大明占了便宜。

因为到了崇祯朝时,一匹好马就值将近一百两银子。

所以说只是一万匹好马就已经抵得上一百万石粮食,另外的两万头牛以及十万只羊相当于白送给大明。

伪顺的使节很生气,却无可奈何。

因为这次交易是他们有求于大明。

然后到了昨晚深夜,湖广总督何腾蛟送来了二百里加急,说伪顺已经把一万匹好马、两万头牛以及十万只羊如数交割给大明。

议事厅内,路振飞很惬意的坐在正中间的太师椅上。

次辅张慎言、三辅孟兆祥还有四辅钱谦益分坐左右,至于兵部尚书吕大器和户部尚书吴麟征则没有座位,只能站着。

路振飞说道:“再过半个月就年休,看来伪顺的这批羊肉是赶不上给京中的官员发放年节礼了,本来呢,仆还想着在年休之前给大家发几只羊,犒劳一下大家在过去这一年中的辛苦付出,顺便也为来年的差事提一提劲,这下是泡汤了。”

“首揆仗义。”钱谦益一脸谄媚的道,“不过就算是节后发放羊肉,效果也是一样的,京中大小官员仍会感激首揆你。”

路振飞摆了摆手又说道:“先说正事,这一万匹战马到底如何处置?”

张慎言、孟兆祥还有吴麟征都是眼观鼻,鼻观心,这事情有些敏感,还是别急着当这个出头鸟的好。

这一万匹马之所以难搞,就在于有一样事权没有跟内务府划分清楚。

具体就是兵部的事权跟内务府高度重叠,现在兵部的事权基本丧失,无论是募兵还是对外征战都是内务府全权决定。

或者说由皇帝一言而决。

所以这一万匹战马作为宝贵的军用物资,到底归兵部处置,还是交给内务府处置?

路振飞其实早有了答案,但他还是想听听其他内图辅臣以及户部兵部堂官的意见,免得御史言官又骂他说搞一言堂。

看到几个人都不肯说话,路振飞直接点名。

路振飞扭头问吕大器道:“大司马,你的意见呢?”

“下官唯内阁马首是瞻。”吕大器不假思索的应道。

第三百五十四章 沙定洲之乱

“那好。”路振飞点头道,“那就把这批战马交给内务府吧。”

“仆完全支持首揆的意见。”钱谦益第一个表示赞成,“这一万匹马理当交给内务府,交给圣上处置。”

“仆等也支持。”张慎言和孟兆祥也表示支持。

“那就这么定了。”路振飞又笑着对吴麟征说,“大司徒,户部那边的账目就把这一万匹战马销了吧,只当一百万石粮食换回两万牛头加二十万只羊。”

“下官领命。”吴麟征应道,这一万匹马的账肯定只能销了。

总不能去找内务府、找圣上要银子吧?做臣子不能这么小气。

更何况,今年户部的小日子也颇滋润,两期债券共计发行了一千五百万两,现在不仅是补齐了官员所欠俸禄,甚至还发了年节礼。

这其中就包括羊,八品九品每人一只,六品七品每人三只,四品五品每人十只,三品以上大员更是发五十只!

只可惜,这批羊还远在湖广。

吴麟征话音刚落,通政使刘士祯忽然捧着一封急递火急火燎闯进来。

“云南急递!”刘士祯快步闯进内阁值房,喘息着说道,“诸位阁老,云南急递!”

坐在最末位的钱谦益便嗖的窜起身,麻溜的从刘士祯手中接过书信递给路振飞,路振飞接过书信再拿刀挑开火漆,从信封内取出信笺。

只看了一眼,路振飞的脸色便已经垮下来。

“首揆!”张慎言问道,“莫非云南又有土司造反?”

“啊?不会吧。”孟兆祥道,“武定土司吾必奎造反刚刚被镇压下去,太平日子还没过两天,又有土司造反?就不能让我们过个安生年?”

钱谦益也问道:“首揆,真的又有土司造反?”

“嗯。”路振飞将书信递给张慎言,黑着脸说道,“蒙自土司沙定洲举兵造反了,而且此人的实力可比吾必奎强多了,举兵当天就夺了昆明城,黔国公沐天波就只带着几个心腹家丁出逃楚雄,连一家老小都失陷在了昆明。”

跟着失陷的还有黔国公府两百多年的积蓄。

“啊?”孟兆祥、钱谦益等人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黔国公仅以身免,就连昆明都丢了,那云南岂不是就悬了?

“此乃军国大事,必须得与圣上议定之后才能下决断。”路振飞肃然说道,“走,我们现在就去国子监彝伦堂。”

钱谦益连忙说道:“首揆,圣上正在大教场监考呢。”

“噢,对,竟然把这事给忘了。”路振飞拍了下额头,又道,“那我等便去大教场,此事十万火急,不可有片刻耽搁。”

“理该如此。”钱谦益附和道。

当下一行人离了内阁直房向着大教场而来。

当路振飞一行人赶到大教场时,国子监试正好结束。

“路卿,你们怎么来了?”崇祯微笑了笑,又问道,“对了,你们几位可都是学问高深的名家大儒,都来说说朕的这道考题出得如何?”

“论语?”看到崇祯出的考题,路振飞等面面相觑。

心说这题也太简单了吧?这样的国子监试会不会太过于草率?

“是不是觉得太过简单?简单就对了,像这样简单的考题才能让考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才学,而不至于被破题难倒。”崇祯笑了笑,随即又一正脸色说道,“朕就觉得大明的科举考试已经变了质。”

“每科考试,考官总是变着法子从四书寻找生僻章句。”

“实在找不到生僻章句,居然还想出从不同章句里各截一段,凑成截搭题,这样挖空心思为难考生真的有这必要吗?”

崇祯的这话,路振飞不敢苟同。

路振飞说道:“回禀圣上,将考题出得难一些,有利于优秀考生的脱颖而出,若是考题太过于简单,怕是难以鳞选出英才。”

崇祯道:“就怕你们鳞选出来的不是英才,而是只知寻章摘句的腐儒。”

顿了顿,崇祯又道:“毕竟,首场考四书只是决定去留,而不定高下,所以让考生充分发挥出毕身才学,让他们把文章做得团花锦簇,这才是正解,然后等第二场试论、第三场策问再出难题定高下不迟。”

路振飞摇摇头说道:“圣上,你这话怕是有些言之过早,还是等到这次国子监试的结果出来之后再说也是不迟。”

路振飞跟马鸣騄性格差不多,都是直肠子。

这可把旁边的钱谦益给急的,心说首揆你怎么可以说话这么直?跟圣上说话,你就挑他喜欢的说嘛,又何必扫他的兴呢?

崇祯道:“路卿,你这话里似乎还藏着有话?”

路振飞再次摇头:“等到国子监试结果出来,圣上你就会知道为何每次科考,考官都要挖空心思出截搭题了。”

“那好,那就等国子监试的结果出来后再说。”

崇祯轻哼一声又道:“对了,你们过来有何事?”

路振飞这才将云南刚刚发来的急递呈送给崇祯:“圣上,云南蒙自土司沙定洲反了,而且只是一战就夺了昆明,黔国公沐天波仅率数骑逃到了楚雄。”

“意料之中。”崇祯冷然道,“这沐天波虽然有些能力,但是行事失之于操切,而且任人唯亲,对治下土司也是盘剥太狠,云南不反才奇怪。”

路振飞又道:“那么,朝廷是否发兵征讨蒙自土司沙定洲?”

崇祯道:“发兵征讨沙定洲是一定要征讨沙定洲的,但是不是现在,现在新军还没有完全编练成军,火器也是远远没有到位,所以朕就算想出兵也是有心无力。”

“圣上,可否征发广西狼兵往讨?”吕大器提议道,“或者征发湘西土兵也可以?”

有明一代,广西狼兵和湘西土兵都是优秀的雇佣兵,曾经在平定倭乱中立下大功。

崇祯道:“征发广西狼兵或湘西土兵平叛不是不可以,但是他们只能为客兵,所以还得有一支强悍的官兵压制他们才行。”

吕大器不解的道:“这却是为何?”

崇祯道:“若以狼兵或土兵为主兵平叛,则不啻于饮鸠止渴,之前沐天波平定吾必奎之乱便是犯了这个错误。”

“最后吾必奎之乱虽平,却被蒙自土司沙定洲窥破云南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