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60章

作者:寂寞剑客

孔有德反驳道:“明军不傻,我大清兵难道就傻?明军不会选择在沼泽地作战,我大清兵难道就不能趁明军通过沼泽时发动阻击?”

顿了顿,又道:“我大清兵甚至不需要阻击,放火即可。”

侯方域这下彻底不再吭声了,因为环绕北海的海岸边有大量的沼泽洼地,而这些沼泽洼地又往往长满芦苇,冬季时芦苇大多枯死,一经点燃顷刻就是一场滔天大火,届时再厚的冰层也被融掉,明军就全成落汤鸡。

明军的红衣大炮也将会陷入沼泽之中。

这时候,索尼冷然反驳道:“如果明军扔掉红衣大炮呢?”

“那就真是上天助我大清。”洪承畴道,“明军若是舍弃掉红衣大炮,纵然从陆路推进到了北京城下又有何惧?届时我大清兵完全可以出城与之野战,借助红衣大炮以及骆驼炮,一战定乾乾,岂不快哉,只可惜,崇祯断不会愚蠢至此。”

这下索尼也哑了。

……

南京,国子监彝伦堂。

经过几个时辰的鏖战,徐应伟终于率军推进到朝阳门外。

期间也是诸多的较量,阎应元真不愧是大明最坚固的盾,打起防御战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简直是层出不穷。

比如说路上埋设地雷。

比如说放火焚烧芦苇。

比如说在冰面布置火药。

这些手段确实给明军造成了很大麻烦。

但是最终,还是被徐应伟和明军的“参谋团”给化解掉。

付出了死伤过万的代价,徐应伟终于率军抵达北京城外。

阎应元摇了摇头,说道:“有贞兄似乎没有携带红衣大炮,这却是给了我机会,若不出意外,我大概率会出城野战。”

“不瞒皕亨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徐应伟也笑道:“不过,建奴出城之后就会发现犯了大错。”

“我军即便是没有携带4寸野战炮,也一样能够在野战中战胜他们,因为我大明天兵还装备了2.5寸山炮及神火炮,而且有空军。”

阎应元却突然神情一肃,又接着说道:“我若坚守不出呢?”

“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攻城了。”徐应伟脸上表情也变得严肃,“集中所有的山炮猛轰城墙,总有一天会轰开,建奴守不住。”

阎应元摇头道:“我可以持续加固城墙。”

徐应伟道:“我不信你能修得比我轰的快。”

“有贞兄,你一试便知。”阎应元一脸的自信。

“试试就试试。”徐应伟当即命令士子摆开炮兵。

随即两个阵营就根据事先设定好的参数开始推演。

阎应元和徐应伟开始了最终的决战,短时间内难出结果。

崇祯便招手示意参谋科都给事中江天一到跟前来,问道:“江天一,新军的整编工作完成得怎么样了?”

迄今为止,27万募兵都还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整编。

即便是派往大沽口以及盖州的新军,也只是在出征前临时整编成步兵旅、步兵营又或者炮兵营等单位,然后临时委任营官、旅帅。

平常时候,新军也是仍以总为单位进行日常训练。

但是现在马上就要北伐,马上就要与建奴大决战,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其实也不用再拖下去了,因为国子监的一期学员已经毕业,除了水师学堂以及医学院之外,本部的六千学员已经全部编入新军。

加上士子营的一千五百名统兵士子,有了这七千五百名士子来充当军官,足可以将新军的指挥以及参谋架子搭起来。

江天一答道:“禀圣上,营级以上单位的主官、参谋人员都已经选派好,但是总级以及哨级的主官仍还在选派之中。”

未来的新军,行伍出身最高只能当到一哨之长。

要想担任更高级的把总、营官、旅帅甚至总镇,必须得是国子监的学员。

崇祯也知道总哨级主官的选派是个繁重的任务,当即说道:“那就先说说营级以上单位的整编以及人员选派情况吧。”

“是。”江天一当即掏出一个小本本,打开念道。

“整编之后,新军将被编为11个镇,镇设司令部,下辖5个步兵旅外加1个炮兵旅,总员额为25000余人。”

“每个步兵旅下设旅部,辖2个步兵营加1个辎重营,员额4200余人。”

“每个炮兵旅亦设旅部,辖2个野炮营或2个山炮营,外加1个辎重营,员额亦为4200余人。”

“每个步兵营下设营部,辖4个步兵总加1个步炮总,员额1400余人。”

“每个辎重营下设营部,辖5个辎重总,员额1400余人,骡马1400余头。”

“每个野炮营或山炮营下设营部,辖5个野炮总或5个山炮总,员额1400余人,骡马1400余头……”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武库充盈

“无论步兵总、炮兵总或辎重总,每总员额皆为288人。”

“每总设正副把总各一人,参谋三人,下辖3个96人的步兵哨,每哨设正副哨长各一人,尽皆由国子生充任,各有号手各三人。”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新军决定将鼓手取消,只保留号手。

因为在实践中发现,鼓手并不是不可或缺,而是完全可以由号手兼任,而且号手一手持号,一手持短铳可以参加战斗,鼓手就办不到。

“每个步兵总装备短铳18支,燧发枪270支,军号9把。”

“每个野炮总装备4寸野战炮9门,短铳275支,每个山炮总装备2.5寸山炮9门,短铳275支,每个步炮总装备虎蹲炮27门,短铳275支。”

“总上,每个镇台共计装备燧发枪20800支,短铳4250支,4寸野战炮90门或者2.5寸山炮90门,另有虎蹲炮270门,骡马11200头。”

说此一顿,江天一又问崇祯道:“圣上,新军的人员以及骡马已经备齐,只不知道武器装备是否足够?”

听到这话,崇祯当即招手示意辎重科都给事中朱舜水上前来。

“朱舜水,你告诉江天一,现在武库里边已经积攒了多少武器装备?”

朱舜水立刻也掏出来个小本子,翻开来后念道:“截止本月底,库存的4寸野战炮合计有1200门,2.5寸山炮600门,虎蹲炮3200门,神火炮1000具,燧发枪11万余支,短铳2万余支,另有刺刀10余万把。”

稍稍一顿,又说道:“除此之外,武库还储备了纸壳定装子弹一亿发,4寸野战炮纸壳定装实心弹以及霰弹一百万发,2.5寸山地炮纸壳定装实心弹以及霰弹五十万发,还有虎蹲炮定装纸壳弹三百万发,手榴弹五十万颗。”

江天一默算了一下,大炮数量已经足够多。

但是燧发枪和短铳的数量却差了将近一半。

换句话说,现在只能装备五个半镇台的新军。

当下江天一蹙眉说:“圣上,燧发枪和短铳数量远远不够啊。”

“文石兄不必担忧。”朱舜水十分淡定的说道,“由于大炮的数量已经足够多,所以铁匠都可以转去打造燧发枪,再加上大明机械厂刚刚又向大明兵工厂以及户部兵工厂移交了二十台蒸汽机,所以燧发枪及短铳的产量已经增加到了每月两万余支。”

崇祯也笑着补充道:“事实上,从上个月开始就已经在暴产能。”

“是的。”朱舜水点头附和道,“上个月生产了一万余支燧发枪。”

随着大量铁匠转去打造燧发枪,以及30台蒸汽机提供机械动力,几家兵工厂的燧发枪以及短铳的产能一下子就提了上来。

因为蒸汽机可以驱动钻床及锻床。

钻床可以使得钻制铳管的效率大增。

锻床更使得卷制铳管的效率极大增加。

事实上,由于使用蒸汽机的经验不足,再加上锻床和钻床太简陋,效率不高,所以大明的几家兵工厂仍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如果有必要,月产5万支燧发枪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不过,似乎没有这个必要,月产2万就足够用。

江天一说道:“这样的话就没有问题了,年底之前臣定能完成11个镇台的整编以及各级主官参谋的选任。”

“辛苦江卿了。”

崇祯欣然点头。

三人说话之间,沙盘那边响起欢呼声。

“朝阳门破了!”崇祯顿时间精神一振,当即带着江天一和朱舜水回到沙盘边,一看之下发现果然是明军已经攻破了北京的朝阳门。

然而阎应元却一点都不慌,淡定的说道:“不过只是一道城门而已,我早已经在朝阳门内重筑了一道城墙!此路不通!”

“那就接着轰!”徐应伟笑道。

当下两人又开始了第二轮较量。

……

北京,太仓库。

多尔衮拖着病躯正在检查武库。

户部尚书英额尔岱陪伴在一侧。

大战在即,除了需要准备粮秣,武备也要清点。

多尔衮从架上取下一杆燧发枪,问英额尔岱道:“如今武库中计有多少支自生火铳?又分别有多少门红衣大炮以及骆驼炮?”

英额尔岱张口答道:“回禀主子,武库中共有7万余支自生火铳,600余门红衣大炮以及800余门骆驼回旋炮。”

“什么?”多尔衮脸色当即垮下来。

“怎么才600余门红衣大炮及800余门骆驼炮?”

“再还有自生火铳,怎么可能才7万余支?英额尔岱你搞什么呢?”

“兵仗局一个月就能打造50门红衣大炮、80门骆驼炮外加3000支自生火铳,如今三年时间过去,怎么也该有1800门红衣大炮,3000门骆驼炮外加11万支自生火铳,怎么可能才这么点?”

“主子有所不知啊。”

英额尔岱苦笑着说:“则开始时,兵仗局每个月确实可以打造50门红衣大炮、80门骆驼炮加3000支自生火铳。”

“可后来不是可以从南明买到低价铁料么?”

“兵仗局就把所有铁匠调去打造自生火铳,开矿以及冶铁就停了。”

“可是半年前南明突然间中断了铁料供应,兵仗局因为急切间来不及开矿冶铁,所以这半年多红衣大炮还有骆驼炮全都停掉,只能优先保证自生火铳的打造。”

半年多前的经济封锁,打得建奴措手不及,各种火器的制造也受到了很大干扰。

“再加上此前在辽东、大沽口损失了不少,还有一部分红衣大炮、骆驼炮以及自生火铳驻扎在大沽口以及盖州卫,所以库存就这么些。”

大沽口之战损失数百门红衣大炮,至今没能捞起来。

辽东浑河之战又损失了一百多门各种火炮外加一万多支自生火铳。

停顿了下,英额尔岱又接着说道:“算上驻扎在大沽口以及盖州卫的八旗汉军以及绿营兵的全部火器,我大清计有自生火铳9万余支,红衣大炮900余门,骆驼炮1200余门,另外还有旧有的各种不同型号佛朗机炮500余门。”

“真该死。”多尔衮咒骂一句又问,“那现在铁料供应解决了吗?”

“禀主子,已经解决。”英额尔岱连忙应道,“现在一个月又能打造之前那么多火器,甚至还要略多些,因为熟练铁匠的数量变得更多了。”

多尔衮略一沉吟后问:“如果全力打造自生火铳,每月能造多少?”

英额尔岱闻言愣了下,又挠挠头说:“回禀主子,这个得问过汤若望才能知道,奴才属实不知道这些。”

多尔衮当即吩咐曹尔玉找来汤若望。

见礼过后,多尔衮问道:“汤若望,如果从今天开始兵仗局全力打造自生火铳,一个月能打造多少支?”

汤若望不假思索的答道:“八千支。”

“好。”多尔衮断然说道,“那就全力以赴打造自生火铳。”

多尔衮其实也很无奈,如果有可能,他其实是想给40万练勇都装备自生火铳,但现在明显来不及了,现在只能装备八旗汉军。

在明军大举北伐之前,必须给12万八旗汉军换上自生火铳。

4万绿营反正是炮兵,不用自生火铳,11万八旗满洲还有3万八旗蒙古是骑兵,用大稍弓和角弓也一样能够作战。

至于练勇,只能用长矛。

想到这里,多尔衮便又长叹了一口气。

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啊,要是能够再给他三五年时间就好了。

正说话间,曹尔玉又快步过来禀报道:“主子,傅以渐觐见。”

“傅以渐?”多尔衮有些不高兴的道,“他还没动身前往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