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70章

作者:寂寞剑客

“再猜。”朱慈炯指了指头顶,又道,“往多了猜,发挥你的想象力使劲猜。”

“老天,难道有二十万头牛羊?那可真是发财了。”夏完淳大喜道,“对了,马匹,俘获了多少马匹?有一万匹没?”

“一万匹?”朱慈炯嘁的一声,又道,“保守估计,这回咱们俘获的牛羊至少也有三十万头,其中骆驼至少一千,马匹至少五万!”

“这么多?”夏完淳闻言狂喜,“咱们是抄了科尔沁蒙古的老窝了?”

朱慈炯道:“这里就算不是额森老小子的王庭所在,至少也是科尔沁蒙古十旗中的某一旗的老营所在,今冬过后,这旗算是废了。”

一下损失这么多牛羊骆驼马匹,这个部落肯定完了。

稍稍一顿,朱慈炯又接着说道:“不过,我估计这个部落的壮丁是外出了,不然留守的骑兵不会只有这么几百骑,所以我们必须赶紧做好准备,没准这个部落的主力很快就会杀回老营,千万别给咱们来个乐极生悲。”

正说话间,前方忽然响起嘹亮的军号声。

“警戒号!”夏完淳凛然喝道,“敌袭!”

第五百九十七章 荣光不再

明军在谷外以及峡谷两侧的山梁上都留了警戒哨兵。

现在警戒哨兵吹响警戒号,就说明有蒙古骑兵杀到。

就不知道,是这个部落的骑兵杀回来了,还是其他部落的骑兵赶来救援。

“全都有,摆线列阵!”夏完淳喊到一半,眼角余光瞥见营地外围那低矮的围墙,当即又改变了主意,“去围墙后,去围墙后面列阵!”

明军步兵以及朝鲜军迅速进入到围墙之后。

四千多明军迅速在围墙后面摆好了线列阵,五千多朝鲜军则分成了两股,分别护住明军线列阵的两翼。

朱慈炯的两千多骑兵却没有进入围墙后面。

没过多久,谷口方向就折回来明军的数骑警戒骑兵。

警戒骑兵折回来没多久,谷口外就冒出了乌泱乌泱的蒙古骑兵,少说也有上万骑,几乎把整个河谷都给塞满,那家伙当真是满坑满谷。

俗话说人数过千,无际无边,人数上万,接地连天。

上万的骑兵聚集在一起,场面就更夸张,只是看着就让人肝颤。

左右两翼的朝鲜军顿时就开始骚动起来,一个个面露恐惧之色。

身为步兵,面对骑兵原本就从心理上居于劣势,何况是面对这么多骑兵,谁不怕?

中间摆好线列阵的四千多个明军步兵也是神情凝重,因为这个步兵旅是在不久前刚从南京换防过来的,除了上次去云南,还没有参加过真正意义上的战斗。

只有朱慈炯麾下的两千多个明军骑兵毫无惧色,不,这两千多骑兵将士不仅不怕,反而变得格外兴奋,一个个的眼神中好像有烈火在燃烧。

“嘿嘿嘿,这回可以杀个过瘾了。”朱慈炯狞笑两声又大吼起来。

“全都有,上马!”伴随着朱慈炯的怒吼,两千多骑兵翻身上马。

“迎上去,杀啊!”朱慈炯再次仰天长嗥,率先催动战马冲出营地。

两千多骑明军便纷纷催动战马冲出了营地,迎向前方漫山遍野杀过来的蒙古骑兵,虽然数量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气势上竟不输分毫。

看到这幕,列阵的明军步兵顿时间就不再紧张。

便是两侧的朝鲜军也是心神大定,大明朝也有骑兵,何惧蒙古骑兵?

很快,明军骑兵就下到河谷之中,折返回来的数骑警戒骑兵很快也汇入骑兵大队,又重新跟着迎向蒙古骑兵。

当两支骑兵相距大约千步之遥时,明军开始了减速。

然后,明军骑兵便纷纷掉转马头,又向着营地奔回。

对面的蒙古骑兵还道是明军骑兵自知不敌,想要逃跑,顿时间就兴奋了起来,嗷嗷叫着猛追过来,双方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

“这?”营地两侧的朝鲜军再次骚动起来。

这也未免太扯了,刚才不是还挺勇猛的吗?这就怂了?

就在朝鲜军面面相觑之时,“逃跑”的明军骑兵纷纷返身扣动扳机。

此时双方之间距离大约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虽然已经超出燧发枪的有效射程,但是仅凭蒙古骑兵身上的皮甲,被铅子打中一样会致命。

果然,枪声响过,蒙古骑兵阵前顿时间一阵人仰马翻。

只是这一轮齐射,蒙古骑兵就至少倒下有上百骑之多。

第一轮齐射过后,双方之间距离继续缩短,变成百步左右。

这时候明军骑兵已经完成了更叠,再次向着蒙古骑兵返身射击。

由于距离变更近,明军骑兵的第二轮齐射所造成的杀伤就比第一轮要多得多,至少两百骑蒙古骑兵翻身坠马。

第二轮齐射过后,明军继续朝营地“溃逃”。

“溃逃”的同时,明军骑兵再次进行更迭。

更迭到前面的明军骑兵也在抓紧重新装填。

引药包和纸壳弹的定量分装,使得燧发枪的装填变得极其简便,即便是在飞奔的马背上也能轻松的完成装填。

蒙古骑兵则是拼命加速追击。

然而这次,蒙古骑兵没能继续拉近双方距离。

显然,之前明军骑兵留了力,没有全速奔跑。

两支骑兵保持着百步左右的距离,你追我逃,从河谷席卷而过。

在这一过程之中,明军骑兵不断的更叠射击,将一排又一排的蒙古骑兵射落马下,蒙古骑兵却毫无还手之力,因为他们的骑弓力有不逮。

使用轻箭抛射吧,根本无法射穿明军的棉甲。

使用重箭直射吧,明军又超出了骑弓的射程。

这一切说起来话长,但其实也就是几分钟的过程。

很快,朱慈炯就带着明军骑兵飞奔回到低矮的围墙前。

守在矮墙后面的明军步兵下意识低头,骑兵便从他们头顶越过。

“起!”夏完淳随即一声大吼,四千多名明军步兵便纷纷站起身,第一排1400多名步兵更是已经举起了燧发枪,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前方。

前方,一百步开外,数以万计的蒙古骑兵正如潮水般席卷而来。

“放!”夏完淳仰天长嗥一声,率先扣下了短铳的扳机,枪声响过,前方一百步开外的一骑蒙古骑兵应声摔倒。

“呯呯呯!”枪声瞬间响成一片。

伴随着密集的枪声,蒙古骑兵瞬间人仰马翻。

这次倒地的蒙古骑兵就不是数十骑或百余骑,而是足有五百骑之多。

一百步的距离,加上这么大这么密集的目标,就是闭着眼都能打中。

第一排开完枪,迅速后退装填,第二排步兵则更迭上来,再次开枪,又一排密集的子弹便倾泻到蒙古骑兵头上。

瞬间又是一片人仰马翻。

遭到两波弹雨侵袭之后,蒙古骑兵的阵形已然混乱不堪。

明军没有丝毫心慈手软,第三排步兵迅速更迭上来,将又一波密集的弹雨倾泻到了蒙古骑兵头上,当即又有数百骑兵倒地。

此时,倒卧在矮墙前方的蒙古骑兵已经有上千之众。

这么多人马倒卧在地上,遮挡住了后续骑兵的去路,后续跟进的蒙古骑兵只能向着左右两翼绕行,同时用手中骑弓对着营地中的明军进行抛射。

一波波的箭雨从天而降,明军步兵的笠形盔或者棉大衣上很快就插上了一支或者多支轻箭,然而这并未对明军步兵造成任何杀伤,明军步兵仍旧有条不紊的更番迭进,向着往两翼绕行的蒙古骑兵不断的开枪。

于是,蒙古骑兵仍旧是一排排的倒地。

然后好不容易与中间的明军交错而过,蒙古骑兵以为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结果却又遭到了两翼朝鲜军的迎头痛击。

这一支朝鲜军也装备了燧发枪。

使用的就是从清军手中缴获的燧发枪。

唯一让蒙古骑兵稍感安慰的是,朝鲜军既没有棉大衣也没有棉甲,身上只穿了普通的战袄,所以在轻箭抛射下死伤了不少。

在付出了死伤超过两千骑之后,蒙古骑兵终于绕到了营地的背后。

接着,蒙古骑兵纷纷收起骑弓,转而从刀鞘中擎出了锋利的弯刀,心想这回终于可以从屁股后面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了吧。

然后等着他们的又是一排密集的弹雨。

因为朱慈炯的两千多骑早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这下蒙古骑兵的意志彻底瓦解,虽然剩下的骑兵仍旧还有上万骑,但是已经彻底丧失信心及斗志,绕着营地转了两圈之后,就黯然远遁。

“呼。”夏完淳长长的舒了口气,说道,“属于骑兵的时代落幕了。”

“不,骑兵的时代仍未落幕,但是属于游牧骑兵的时代已经过去。”朱慈炯伸手拂开面前的硝烟,说道,“记得父皇说过,从火绳枪进化到燧发枪的那一刻起,骑兵就已经从战场的主宰变成辅助,游牧骑兵的荣光也就一去不返。”

……

远处山梁上,科尔沁的额森郡王看着这一幕,眼泪禁不住流下来。

额森郡王不光心疼老营里的三十多万头牛羊,上千头骆驼、五万多匹马还有五万多女人以及孩子,更让他心疼的是刚才战死的数千壮丁。

未经过清点,所以确切的伤亡数字还不知道。

但即便是保守估计,伤亡数字也在三千骑以上。

三千,这已经是整个科尔沁部落十分之一的壮丁。

想到这一点,额森郡王不由得疼彻心肺,科尔沁这次真伤筋动骨,没有十年以上的休养生息怕是很难恢复过来。

不过,更让额森郁闷又或者说不解的是,骑兵为什么就不行了呢?

当年成吉思汗时代,蒙古骑兵可是从斡难河一直打到了极西之地,灭国无算,打得整个世界都闻蒙古人而色变。

即便是到了俺答汗时代,蒙古骑兵仍能吊打明军。

戚继光的车营虽然厉害,可也只能呆在长城之内,一旦出了长城,蒙古骑兵就能让明军片甲不留。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

现在,只是区区几千个明军步兵居然就敢跑来抄蒙古骑兵的老窝。

更让额森感到憋屈的是,蒙古骑兵居然拿明军步兵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抢走他们的牛羊骆驼马匹,再夺走他们的女人孩子。

长生天啊,你开开眼吧,这个世界真的颠倒了啊。

第五百九十八章 战争之神

与此同时,在大沽口附近。

郑森有些为难的说:“圣上,您就别上去了吧?臣就是您的眼睛,臣可以将看到的一切如实报告给您,您用不着上到高空就能够洞察一切。”

高起潜也跟着劝说:“是啊,万岁爷您就别上去了。”

“朕就想亲眼看看。”崇祯却一摆手说,“再说不是有缆绳系着么,又不是真把飞车放飞到战场上空去,怕什么?”

郑森说道:“那只能升十丈,今天风大,再高就有可能被大风刮跑。”

有缆索系着吊蓝也是不保险,如果风大,纻麻编织的缆绳也会拉断,以前空军训练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惨剧。

“听你的,就十丈。”崇祯满口答应下来。

郑森当即安排空军组装飞车,再点火升空。

片刻之后,一号飞车就载着崇祯、郑森、高起潜还有另一个刚分到空军的国子生缓缓升到了战场上空。

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

放眼看去,只见明军已经完全展开队形。

四个步兵旅摆成了四个巨大的实心方阵,一字排开。

胡国柱的骑兵镇台则分成两部分,保护步兵的两翼。

在步兵前方则是6个炮兵旅的炮兵阵地,270门4寸野战炮外加270门2.5寸山地炮已经一排一排的摆开来,黑洞洞的炮口齐齐指向建奴营地。

看到这幕,郑森忍不住热血沸腾:“我军之雄威古今鲜见!”

崇祯也不免有些感慨,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一晃就是五年了,其间诸多不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有了今日气象。

滑铁卢之战中的法军,怕也不过如此吧?

当然,明军不是法军,对面建奴也不是英俄奥普比荷联军,所以明军是绝无可能将大沽口战役打成滑铁卢战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