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69章

作者:寂寞剑客

但是孟学礼他们三个偏就在这个时候叛明投清。

但是刚才的这番话让洪承畴意识到,孟学礼还是有点见识的。

当下洪承畴诚恳的问道:“关于此事,不知道孟给谏有何高见?”

“部堂大人,下官以为只有一种解释。”孟学礼一脸严肃的说,“此乃是明军的声东击西之策,沿海岸进军的不过只是明军的偏师。”

“因为南明的新军可是足足有27万众!”

“而出现在莱州湾海岸线的明军仅十余万。”

“声东击西?明军偏师?”洪承畴脸色大变道。

侯方域起先脸色很难看,但是听到这话却瞬间阴转多云。

“是的,这是明军的声东击西之策!”孟学礼紧接着说道,“明军的主力多半已经横跨北海直奔我军潮河口大营而来。”

侯方域击节大声附和道:“定是如此。”

洪承畴竟也信了,喝道:“传令下云,今夜谁也不准睡觉!”

等到军令传下云,洪承畴又吩咐家丁队长洪大道:“阿大,快来替老爷披甲!”

趁着洪大替自己披甲的间隙,洪承畴又对侯方域和孟学礼两人说:“侯参军,孟给谏,你们也赶紧回去披甲,今晚没准会有大战!”

“如此下官告退。”侯孟两人转身出帐。

……

这一夜,包括蓟辽总督洪承畴在内,驻守潮河口大营的四万八旗汉军、八千绿营兵还有两万八旗蒙古全部兵不卸甲、枕戈待旦。

然而等到次日天色大亮,海面上也没见任何动静。

倒是南边又有军报传到,定南王尚可喜已经带着浮河口大营的三万大军退守沧州,明军骑兵虽然发起了追杀,但由于清军防守严密无功而返。

现在尚可喜大军正在沧州城外加紧构筑铳台,准备固守。

除此之外还有个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的消息,明军在夺取浮河口大营之后,并未沿着浮河河道进军,而是仍旧沿着海岸线继续往北进军。

这下真把洪承畴整懵掉,明军到底在搞什么?

“完全看不懂啊。”对着地图,洪承畴陷入到深深的怀疑。

如果是孟学礼所说的声东击西,明军偏师在夺取了浮河口大营之后,就应该果断的沿着浮河的河道向西进军,因为这样不仅能把其他方向的清军引走,而且还能让其他方向的清军尽量远离潮河,让清军来不及救援。

那么如果不是声东击西,那就完全没必要啊。

明军再往北走就快到大沽口了,从登州到大沽口走直线不过六百里,有必要沿着莱州湾绕上一个大湾?明军这是力气多了没有地方使吗?

崇祯这狗皇帝,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啊?

这时候侯方域突然说道:“任他崇祯诡计多端,我们只需认准一条,那就是明军必须也只能沿着水路进军,所以不是浮河、卫河就是潮河!我们只在潮河口等着明军即可,明军总不会蠢到完全不顾后勤保障,不走水路而改走陆路。”

“后勤保障?”洪承畴脑海之中有一道亮光绽放。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洪承畴脸色忽然变酡红,跟喝醉酒似的,“我明白明军为什么要跑到莱州湾绕一个大圈了!”

“部堂大人,你想明白什么了?”

侯方域一头雾水的问道:“可否告知下官?”

洪承畴却没理会侯方域,转而吩咐洪大道:“洪大,立刻派遣飞骑告知定南王,请定南王派出夜不收沿着莱州湾的海岸进行深入刺探,看看明军是否在莱州湾的海岸边每隔一定距离筑有一座营垒?探明之后,即刻遣飞骑回报。”

“嗻!”洪大单手打个千,转身飞奔出帐而去。

这下,侯方域也是反应过来了:“部堂大人是说,明军沿着莱州湾海岸线进军,是为了在莱州湾的海边构筑囤粮用的营垒,藉此来转运粮草?”

“正是如此。”洪承畴喟然叹息,“可惜了我们在北海冰面上埋伏的这么多火药。”

“这不可能!”侯方域却像被踩到尾巴的小狗,一下就跳起来,“这绝对不可能,明军绝对不可能猜到我们会在冰面上设埋伏!”

第五百九十六章 发大财了

“侯参军,省省吧。”

洪承畴这会却已经想明白了。

“在冰面埋伏火药炸塌冰层,这都是明军玩剩下的。”

“你真以为明军顾头不顾腚,能想到拿这个来攻击我大清兵,却想不到我大清兵也会拿这个攻击他们?”

“这……”侯方域无言以对。

孟学礼看了一眼侯方域,说:“部堂大人,万一呢?”

“哪有什么万一,没有万一。”洪承畴摇摇头又道,“孟给谏,着你立刻率领举子营挖出冰层内的火药,要快!”

“不许挖!明军一定会来的!”

侯方域却仍旧心存侥幸,或者说心有不甘。

“别理他。”洪承畴不耐烦道,“立刻挖出火药然后追赶大军。”

“追赶大军?部堂大人要率领大军去哪?”孟学礼闻言一愣,侯方域也是扭头向洪承畴投来错愕的目标。

“去大沽口!”洪承畴抓起兜鍪套在头上。

一边往外走一边又说道:“不出意外的话,明军定会在大沽口附近改走陆路,其实从一开始,明军就没打算走水路。”

“明军竟然要走陆路么?”孟学礼不敢信。

“走陆路?”侯方域更是极为失态的质问,“明军就不怕被我们切断粮道吗?”

“当然怕,但是明军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洪承畴话没说完人就到了帐外,“侯参军还是尽快回帐打点一下行装吧。”

“侯参军,您看?”孟学礼有些为难的问。

侯方域叹息一声,说道:“按洪部堂说的办。”

“嗻。”孟学礼打了个千,转过身匆匆离开大帐。

很快,潮河口大营内就响起绵绵不息的鼓声号角声。

伴随着鼓声、号角声,一队队的清军从大营中开出,开始在旷野之上列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列向着大沽口进发。

……

与此同时,明军也在沿着海岸线往大沽口方向急进。

由于明军可以乘坐冰爬犁行军,所以速度要快得多,从浮河口到大沽口大约一百里,明军只用了半天时间就走到。

只不过明军并没有直达大沽口。

而是在距离大沽口十多里远就准备上岸。

到这时候,明军在连续的分兵驻守之后,还剩下4个步兵旅、3个山炮兵旅、3个野炮兵旅再加上一个骑兵镇台,共计有五万余人。

于这个时代而言,这仍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武装力量。

“万岁爷,地图。”高起潜十分贴心的将地图摊开来。

崇祯立刻带着徐应伟、阎应元还有江天一等士子围过来。

徐应伟指着地图说道:“圣上,如果一切真如臣所猜测的那样,建奴准备在北边的某个河口伏击咱们,那么这个河口多半是潮河口。”

崇祯笑道:“英雄所见略同啊,朕也觉得会是潮河口。”

徐应伟笑了笑又说道:“所以,即便建奴明知咱们到了大沽口,驻扎在沧州、潮河口以及其余各处的建奴也不会轻举妄动。”

“是这理。”崇祯笑道,“他们担心会惊吓着咱们,不去潮河口。”

徐应伟又拿角尺量了一下地图,接着说:“从潮河口到大沽口大约有八十里,建奴即便是急行军赶来,也至少要一个昼夜!”

阎应元道:“也就是说,至少有一昼夜可用于歼灭大沽口的建奴。”

江天一道:“根据大沽口守军提供的情报,对面的建奴约有万人,而且基本都是八旗汉军以及绿营兵,战斗意愿弱,战斗力相比真奴也较差,所以有一个昼夜的时间差,应该足够咱们歼灭大沽口对面的建奴。”

徐应伟道:“这样就可以在卫河口撕开一个大口子。”

崇祯轻嗯了一声又说道:“有贞,接下来交给你了,朕只要结果。”

“臣领旨。”徐应伟向崇祯一揖,即打马上了岸边,阎应元、江天一等统兵士子或者参谋也跟着上岸,冰面上便只剩下几十个大小太监以及数百禁卫军。

……

与此同时,朱慈炯也带着两千余骑堪堪翻过一道低矮的山梁。

当初跟着朱慈炯去出使朝鲜的三千多新军,汉城之战阵亡了近千,还剩下的两千多人已经改编为骑兵,战马都是鳌拜他们送去的骏马。

“定王,你看!”徐乌牛手指前方狞声说道,“就是这处营地。”

朱慈炯顺着徐乌牛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谷对面的向阳南坡上,星星点点的散落着大量的蒙古包,加起来少说也有好几千顶。

“哈哈,这里是一处大型越冬营地。”

朱慈炯大笑道:“这次咱们发大财了。”

但凡越冬营地,牛羊马匹都是最集中的。

因为平常时候牛羊马匹都分散在各处牧场。

“派人回去通知夏给谏,赶紧率领步兵旅赶上来,接收牛羊马匹。”朱慈炯说着就将捂在怀里的二零式步枪拿出来。

又抽出刺刀套在枪管上。

“全体都有,目标前方的蒙古营地。”

伴随着朱慈炯的低吼声,两千骑兵缓缓展开队形。

“跟我杀啊!”最后一个啊字吼出口,朱慈炯胯下战马便甩开四蹄,踩着厚厚的积雪冲下了平缓的山坡。

两千多骑兵,跟着朱慈炯逐渐的起速。

对面的营地里响起绵绵不息的号角声。

一阵接一阵的号角声中,不断有牧民从蒙古包中钻出来,牵上战马,然后乱哄哄的向着营地的前方集结。

当明军骑兵从山坡下来,杀到山谷底的小溪边时,对面聚集起了大约五百个牧民。

明军骑兵已经近在咫尺,为首的蒙古贵族一呼哨,便带着已经完成集结的五百骑左右蒙古骑兵迎了上来,勇气可嘉。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双方相距还有大约一百五十步左右时,第一排的明军骑兵率先开火。

伴随着“呯呯呯呯”的枪声,超过五十骑蒙古骑兵应声落马,原本就不怎么整齐的骑兵阵形就更加混乱,不少战马甚至撞到一起。

明军骑兵的阵形却丝毫不乱,第一排骑兵放完枪后立即减速,第二排以及第三排骑兵便从第一排骑兵中间的空隙穿过去。

双方骑兵相距大约一百步时,第二排明军骑兵纷纷扣下扳机。

又一阵密集的枪声纷纷响起,这次中枪倒下的蒙古骑兵数量更多了,足足是刚才的一倍还多,因为距离近了明军的命中率也上来。

紧接着,明军的第三排骑兵又更迭上来。

当密集的枪声第三次响起时,双方骑兵相距已经不足五十步。

这次倒下的蒙古骑兵就更多,三波齐射之后,蒙古骑兵便只剩下寥寥百余骑,整个骑兵阵形也彻底崩溃。

只不过,蒙古骑兵也终于射出了一排箭。

可不幸的是,对面的明军却无一人伤亡。

因为明军身上披着棉甲,外面还穿着棉大衣。

蒙古骑兵的箭矢除非射中明军面门,否则毫无威胁。

很无奈的是,明军骑兵就连面门上都罩着百锻面甲。

两千余骑明军骑兵犹如潮水般漫过蒙古骑兵的骑阵,幸存的百余骑蒙古骑兵甚至来不及抽出腰间的弯刀,就已经被明军的刺刀捅落马下,碾压。

男人被击败,留在营地里的妇孺瞬间就慌了,四散而逃。

“全体都有。”朱慈炯将上好刺刀的步枪挎回到右肩,又从腰间抽出短铳大吼道,“女人还有孩子抓活的,要抓活的!”

“定王有令,抓活的!”徐乌牛跟着仰天长嗥。

随行的明军骑兵纷纷跟着大吼起来:“定王有令,抓活的!”

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大吼声,明军骑兵很轻松的越过营地低矮的土墙,将营地里正在四下逃窜的女人和孩子分割、包围再俘获。

当夏完淳率领步兵旅以及朝鲜军赶到营地之时,战斗早已经结束多时。

“端哥,我们发财了,哈哈!”朱慈炯大笑着说,“你猜这把捞了多少?”

夏完淳扫了一眼营地中的牛羊牲畜,试探着问道:“有没有十万头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