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70章

作者:寂寞剑客

有一说一,崇祯确实也有些轻敌了,觉得明军都已经完成了从冷兵器时代到火器时代的进化,连建奴的七十万大军都一朝击灭,所以张献忠的西军还有李自成的顺军那就更加不在话下,以二十万镇兵加两个师,击灭西军那还不是手拿把攥?

但是从目前来看,却完全不是这样,明军居然占不到便宜。

所以崇祯决定亲自率第1师前去四川,争取尽快剿灭张献忠。

崇祯又对徐应伟说道:“有贞,朕把第1师的半个架子师留下,另外皕亨也会尽快率领第2师北上,协助第1师驻守北直。”

“此番明军大举围剿张献忠,李自成断不会坐视。”

“李自成若出兵四川不足虑,从襄阳、潼关方向出兵也不足虑,唯独从紫荆关、倒马关、土门关或固关大举出兵比较麻烦。”

“如果伪顺大举出兵,你就大步后撤。”

“将伪顺军引入北直,然后集中兵力加以击破。”

“如果伪顺分路出击,你就集中兵力逐一歼灭。”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一句话,现在整个北直除了京师之外,没有一座城、一寸土值得严防死守,所以你尽可以诱敌深入。”

“圣上,铁路呢?”徐应伟问道,“也不用严防?”

“噢对,朕把铁路给忘了。”崇祯眉头一皱说道,“这样的话就得调骑兵南下,立即以总司令部名义给定王下一道军令,让他安顿好察哈尔镇台的妇孺牛羊,然后尽快率骑兵第1师或骑兵第2师南下,专事保护铁路。”

第七百三十章 草原混战

在武英殿开完会,崇祯就回了万寿宫。

崇祯前脚刚进门,一个软软糯糯的声音就响起来:“父皇。”

随即一个小小的身影便踉踉跄跄的朝崇祯跑过来,崇祯蹲下身再张开双臂,一个粉团子般的小小身影就一头扎进他的怀里,带着一股奶香味。

到底是骨肉至亲,只一个晚上父女俩就亲昵得不行。

抱着朱锦绣粉团子般的小身躯,崇祯也是开心无比。

冉三娘却看上去有一些小幽怨:“圣上是不是又要出征?”

“你咋知道?”崇祯一边拿胡子往朱锦绣的小脸上扎一边问道。

“这有什么的呀。”冉三娘嘟着嘴说道,“自打甲申之后,圣上就没有一刻清闲的,不是在打仗,就是打仗的路上,这样属实太辛苦。”

顿了顿,又小声说道:“圣上也该歇歇了。”

“没事,朕没觉着累。”崇祯继续用胡子扎朱锦绣。

朱锦绣一边躲,一边发出咯咯咯的笑声,那银铃般的笑声让人莫名治愈。

冉三娘便小声哀求道:“万岁爷,这次能不能把臣妾带上?臣妾不想呆在万寿宫,就想跟在万岁爷身边侍候起居。”

“侍候起居?”崇祯笑吟吟的道。

“你是想让朕每日犁一遍你这块肥地吧?”

“万岁爷。”冉三娘的俏脸上不由得涌起两团红云。

崇祯的土味情话杀伤力还是可以的,让冉三娘这个蛮族寡妇都有些难以招架,一对桃花眼顷刻之间变得水汪汪的。

崇祯不由得也来了兴致。

当即将朱锦绣交给奶妈,再一弯腰就将冉三娘抱起。

“万岁爷,你就答应臣妾嘛。”冉三娘开始撒娇发嗲。

“那就得看你的表现了。”崇祯笑道,“把朕侍候高兴了,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时至今日,崇祯也没必要再像以前那样刻意与底层将士同吃同住,打成一片,至少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单独的大帐蓬。

而且安全上也不用太担心了。

毕竟现在环绕在他身边的都是国子生。

有这些国子生在,基本上不用再担心落水或者麻绳啥的。

冉三娘听说真可以跟着崇祯出征,顿时之间就来了精神,随即使出浑身解数,让崇祯着实的体验了一把蛮女的热情。

……

朱慈炯的定力却是极好。

面对苏麻喇姑这个少妇,再还有乌云其其格这个含苞待放的少女,说不破戒,就是不破戒,哪怕两女成天在面前转,任君采掇,也依然是坐怀不乱,柳下惠也不过如此,由此可见定王殿下真是个有大毅力的。

徐乌牛猛灌了半罐明酒,喘息着说:“定王,情况已经打听清楚了,土默特蒙古已经跟卫拉特蒙古结成同盟,建奴的那个太后,叫什么布木布泰的,已经嫁给了蒙古诸部名义上的共主桑噶尔汗,两家已经合并为一家了。”

“有这事?”朱慈炯道,“那建奴伪帝顺治又该如何自处?”

徐乌牛道:“顺治已经被桑噶尔汗收为继子,享有继承权,而且桑噶尔无子,一旦身故顺治就能顺理成章继承卫拉特和土默特两个部落。”

“啧啧啧,这个布木布泰手腕可以啊,居然还能这么操作,见识了。”

说此一顿,朱慈炯又道:“喀尔喀蒙古诸部呢?他们花了那么大精力,原本准备到长城以南浑水摸鱼,结果却什么好处都没捞着,怕是不肯善罢干休吧?”

“还真让定王给说着了。”徐乌牛笑道,“喀尔喀蒙古诸部正点集人马,并且喊出了打到居延海活捉桑噶尔汗的口号,草原上的一场大战只怕是难以避免。”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朱慈炯笑道,“草原上的胡人就是这个德性,一旦丧失了一个威望足可以服众的共主,立刻就会四分五裂,进而陷入自相残杀。”

旁边的胡国柱问道:“定王,那接下来咱们打哪家?土默特还是喀尔喀?”

“咱们哪家都不打,只看戏。”朱慈炯道,“这时候如果出兵,搞不好就会反过来让喀尔喀蒙古跟土默特、卫拉特蒙古联盟罢兵言和,再联起手来打我们。”

“这倒也是。”胡国柱点头道,“就让他们两家打个两败俱伤,然后我们再集中五个骑兵师来个渔翁得利,搞好了一战就可以平定蒙古。”

“嗯,所以眼下咱们就抓紧时间练习马术。”朱慈炯点头说,“虽说咱们是龙骑兵,不用太过出众的马术,但是会马术总比不会马术强,万一哪天用上呢。”

正说话之间,兀把炭快步进来,拱手禀道:“定王,总司令部急令,要求殿下安顿好察哈尔镇台,然后尽快率一个骑兵师南下北直去保护铁路。”

朱慈炯脸色一沉道:“南下北直去保护铁路?铁路居然遭到了攻击?”

“肯定是伪顺军已经攻入北直。”胡国柱道,“定王,察哈尔部新定,需要你坐镇,不如由臣率骑2师南下北直?”

“父皇点了孤的名,孤必须去。”

朱慈炯摆摆手说道:“察哈尔镇就交给你了。”

“好吧。”胡国柱只是有些遗憾,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说真的,胡国柱现在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明武将,甚至都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有黄金家族的血统,也不再以拥有黄金家族的血统为荣,反而是以身为大明的武将身份为荣,一心想的也是建功立业,为大明开疆拓土。

……

居延海,湖畔,卫拉特蒙古、土默特蒙古的贝勒台吉牧民正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桑噶尔汗跟布木布泰的盛大婚礼。

几乎所有的贝勒台吉都非常高兴。

唯一不高兴的或许只有十三岁的顺治。

顺治是真的高兴不起来,额娘成了别人的新娘且不说,自己头上的博格达彻辰汗的头衔也被剥夺了,忽然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台吉。

刚才看到额娘那强颜欢笑的样子,顺治真是心如刀割。

桑噶尔!顺治捡起一颗石子恶狠狠的扔进居延海,在内心深处大声的咆哮道,总有一天我要将你千刀万剐,而且要亲自行刑!

“主子。”一个清冷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是谁?”顺治吃了一惊,急回头看时却发现是侯方域。

“小侯子?”顺治哼声道,“你不在那里参加篝火晚会,跑这来做什么?”

“奴才素来就不喜欢闹腾,只喜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呆着。”侯方域说道,“因为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才可以冷静思考问题。”

“你有什么问题可思考的?”

顺治轻哼了声,后半句终究没有说出来。

他原本是想说,你个阉人,卵子都没有,还有啥可想的?

“奴才当然有问题要思考,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侯方域阴声说道,“因为奴才的身上肩负着血海深仇。”

“崇祯?”顺治试探着问。

“没错,就是崇祯。”侯方域咬牙切齿的道,“这个狗皇帝诛灭了我商丘侯家满门,我侯方域作为侯家唯一幸存的男丁,与他不共戴天!”

金铉其实只处死了商丘侯家的几个成年男丁。

只不过这几个成年男丁都是侯方域的直系血亲。

所以侯方域说崇祯诛灭了他商丘侯家满门也没错。

“那你想出什么结果了吗?”顺治若有所思的问道。

“当然。”侯方域点点头道,“奴才冥思苦想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只有活着,才可能有机会复仇,如果死了那就什么都完了。”

“只有活着才能有机会复仇?”顺治陷入到长时间的沉思。

“我们中原有句俗语,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侯方域语重心长的劝诫道,“跟主子您今后的辉煌霸业相比,这点小小屈辱又算得了什么?”

“你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顺治似乎想通了其中的要诀,“如果连这么点小小的屈辱都忍受不了,又怎可能成就霸业?”

“主子明鉴。”侯方域松了口气。

还算好,至少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

要不然的话,他真就只能考虑换个主子。

不过既然顺治还没有丧失掉理智,本着做熟不做生的原则,就还是继续跟着布木布泰以及顺治母子混吧,看看还有没有翻身的机会?

“小侯子,谢谢你。”顺治很诚恳的说道。

“这回我真想通了,走,我们回去喝酒去。”

看到顺治居然真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侯方域又有些吃惊。

无论如何,这终究只是个13岁的少年,居然可以像个成年人般控制自己的喜怒,看来颠沛流离的生活确实可以让人快速的长进哪。

当下侯方域也欣然一肃手道:“主子先请。”

顺治跳起身,拍拍马褂上的草屑抬腿往前走。

前方不远处,湖边的篝火晚会已经进入到高潮。

顺治甚至看到了桑噶尔把他的额娘一把拦腰抱起,抱进了湖边的一顶方顶大帐蓬,不过此时看到这一幕,顺治脸上已经不见一丝一毫的怒色。

顺治甚至拉住了一个卫拉特少女,跟着跳起舞蹈。

第七百三十一章 乌牛的幸福生活

大顺其实还没有出兵。

出兵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召集兵马,调拨粮草辎重,议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以及大致的进军路线,还有应急预案。

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

大顺军这种半冷兵器军队尤其是这样。

即便是明军,经过崇祯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也还是做不到说出兵就出兵,每次出兵至少也要一到两个月时间准备。

宋献策一直将李岩送过了三原县才依依惜别。

李岩现在是分守河套的大将,所以需要回河套去点集骑兵。

“贤弟,这次我按着你的意思劝谏圣上出兵,可是我内心其实并不赞同。”

“贤弟你是没有去过八里桥,没有亲眼见过明军击败建奴的场面,但是我却是亲眼目睹了的,说起来或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但我们大顺军真打不过明军,集中主力都打不过,兵分多路就更不可能打赢。”

顿了顿,又语重心长的叮嘱:“所以此次出兵,贤弟你须千万小心。”

李岩则安慰宋献策道:“兄长不必担心,我们大顺军此次分兵出击,并不是为了跟明军决战,只是围魏救赵而已。”

“尤其进攻北直的几路大军,都是骑兵。”

“就算是打不过明军,逃跑总不是问题。”

笑了笑,李岩又说道:“毕竟,北直的明军都是步兵,他们的骑兵远在察哈尔草原或者辽东,急切间到不了北直。”

“也是。”宋献策又问,“那贤弟想好这仗怎么打了吗?”

这次对北直或者说北京的进攻,后营权将军高一功是主帅,李岩是副帅,但是高一功历来尊重李岩,所以李岩话语权很大。

“已经想好了。”对宋献策,李岩没有任何隐瞒。

“这次我们后营总共会出动8万骑兵,高一功将军率军3万出紫荆关直取北京,张能以及马重喜将军各率1万骑兵分别从倒马关、土门关出,进攻途中大张旗鼓制造声势,再北上与高一功将军汇合,合攻北京城。”

“小弟则率领本部3万骑兵,出黄榆关直扑清河、临清县。”

顿了顿,又道:“小弟是这么想的,明军光复北京也没多久,京畿或者说整个北直隶的耕地都大量荒芜着,崇祯又急着将都城迁回到了北京,所以北京城内那么多的权贵、官员以及军队所需之粮食,都要仰赖运河从江南解运,那么小弟只要切断运河之运粮通道,北京立刻就陷入断粮危机,北京之明军就将不战自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