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87章

作者:寂寞剑客

“定王是说驱赶牛羊于路放牧?”李岩道,“打到哪就游牧到哪?”

第七百五十二章 蒙古番(4)

崇祯带着冉三娘和李香君返回北京时,已经是四月上旬。

顺便说一句,崇祯这次是直接坐火车从南京返回北京的。

修了一年多,两京铁路终于全线贯通,崇祯乘坐的是第一趟客运列车。

在两京铁路通车之后,云西铁路货运商号紧接着就成立,并且着手筹建云西铁路,也就是从云梯关到西域的铁路。

这条铁路的长度将超过一万里。

当然,云西铁路将会分成两期。

第一期先修云梯关到西安的铁路。

第二期接着修西安到西域的铁路。

除此之外,京沈铁路也开始筹备。

京沈铁路就是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线。

有了修建两京铁路的经验,大明的铁路建设开始全面铺开。

崇祯的目标是在十年之内,建成两纵两横的基本铁路网络。

所谓两纵,除了两京铁路,就是从大同经由太原,再经由郑州及武汉,最终到达广州的广大铁路,在将来还会建设从西安到成都,再到贵阳乃至昆明的西昆铁路,不过现阶段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工程难度太高。

现阶段主要是工程建筑技术水平不足。

劳工的数量是足够的,除了大阪公司正在从倭国持续不断的招募劳工,刚成立一年的南洋公司也正式开始了营业。

南洋公司除了正常的货物贸易外,还负责从南洋招募劳工。

短短一年多时间,大阪公司和南洋公司就从倭国、南洋往大明输入超过100万劳工,极大的缓解了大明的用工荒。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件事情。

那就是南洋公司“招募”来的劳工之中,除了大量的东南亚土著之外,还有红夷从南亚甚至非洲贩来的黑人劳工。

当第一批黑人劳工来到江南之时,引起了江南八府一州新士绅阶层的很激烈的反应。

江南八府一州的新士绅层除了之前的旧缙绰之外,多了从工商业发展中获利的富商,这些富商不仅经济上富裕了,政治上因为与内务府或者说武英殿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拥有了相当程度的话语权。

对南洋公司贩运黑人劳工的举动,江南八府一州的新旧缙绅群体却表现得高度一致,那就是坚决反对。

以皇明时报和翰林日报为首的新旧报纸群体连续刊载文章,对于黑人劳工大加鞭笞,认为这些“夜叉”劳工的引入会污染炎黄血统。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几乎从来不讲血统。

但是这次,大明的媒体却一反常态的讲起了血统。

翰林日报甚至从故纸堆里翻出大唐昆仑奴的故事,当年大唐的权贵也曾购买昆仑奴,不过当时经由阿拉伯商人贩卖到大唐的昆仑奴,全都是阉割过的,因而性格温顺,而且不会染污大唐的血统,所以受到了大唐权贵的追捧。

迫于压力,南洋公司就增加了一条规定。

只有经过阉割的雄性黑人以及做过绝育手术的雌性黑人才能进入大明做工,哪怕是处于幼年雄性或者雌性黑人也必须阉割或者绝育。

对于此事,崇祯是不提倡但是也没反对。

……

刚回北京,就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圣上,定王已经平定了居延海。”江天一喜滋滋的禀报道,“盘踞在居延海附近的土默特左右两旗以及准噶尔一部已被全歼,布木布泰、福临母子以及桑噶尔等都被我军活捉,眼下正在押来北京的半路上。”

“是吗?”崇祯欣然道,“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顿了顿,江天一又说道:“另外,定王准备继续西征平定卫拉特蒙古诸部,甚至准备率军杀上青藏高原平定国师汗。”

“什么?他要继续西征平定卫拉特蒙古和青藏?”

这是崇祯万万没想到的,这臭小子野心还不小嘛。

“是的,定王说要让圣上说的秋叶海棠归于一统。”江天一笑了笑,又道,“臣以为可以让定王试试,毕竟平定科尔沁、察哈尔、喀尔喀还有桑噶尔这几仗打得都挺好,损失小,战果却非常大,同为铁木真子孙,同为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卫拉特诸部和青藏国师汗的表现未必能够比其他部落好到哪儿去。”

“战场上的事情不用担心,别说定王加李岩他们足足有六个骑兵师,哪怕只有4个骑兵师也足以横扫西域及青藏高原。”崇祯道,“朕担心的还是给养怎么补充?眼下云西铁路的第一期也才刚刚立项,距离建成至少得一年,至于二期至少也得三年以上!”

江天一笑了笑,接着说道:“圣上,定王准备效仿蒙古人西征的战术,一边驱赶牛羊于路放牲,一边西征,这样至少可以解决粮草供给的问题,那么腾出的骡马就可以全部用来携带弹药,定王说可以携带十个基数弹药,足够一年所需。”

崇祯略一沉吟便有了决断:“既如此,朕要御驾亲征。”

这真不是要跟儿子抢战功,也不是怕朱慈炯尾大不掉。

主要是崇祯喜欢打仗,不想错过这么盛大的一次西征。

……

崇祯24年(1651年)5月,崇祯从归化城誓师西征。

因为科尔沁、察哈尔、喀尔喀以及土默特先后被剿灭,更北方的广大土地上仅只有罗刹人沿着几条河流建立的武装据点,所以大明的北部边疆事实上已经没有颈敌存在,只需要小股骑兵就足可以保证北疆的安全。

鉴于此,崇祯调集了几乎全部的骑兵。

十个骑兵师除了骑兵第1师驻守辽东,骑兵第4师驻守漠北之外,剩下的八个骑兵全部投入了西征。

西征的大军除了八个骑兵师,还有十几万妇孺以及女兵营的女兵。

对没错,这十几万妇孺全部都是骑兵师将士们的妻儿,除此之外,还有李香君所率领的八千女兵营,女兵营都是正儿八经的战士,战斗力并不差。

所以整个西征的流程大致上是这样的,八个骑兵师负责一路征战,十几万妇孺则负责放牧两百多万只绵羊、三十多万头牛、五十多万匹马外加三千多头骆驼,女兵营的八千女兵则负责保护妇孺牛羊,防止小股敌人的偷袭。

西征的线路上,崇祯大军并没有直愣愣的往西走。

从河套经由河西走廊到西域的距离虽然是最近的,但是沿途不是沙漠就是戈壁,不适合放牧,非要走这条路的话,势必会造成牛羊大量死亡。

所以崇祯走的是北线,也就是现在的外蒙古境内。

六月初,明军走到了肯特汗山下的阿鲁土剌河畔,也即今天的乌兰巴托市附近。

沿着阿鲁土剌河往北就是达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另外一个世界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疼,原本属于华夏民族的明珠,却被老毛子抢走了。

只不过这个世界,贝加尔湖却不可能再被人抢走。

傍晚时,崇祯父子带着徐乌牛等亲卫来到阿鲁土剌河畔。

“父皇。”朱慈炯用手中马鞭指着蜿蜒向北的阿鲁土剌河,笑着说道,“你是八百年来打到阿鲁土剌河的第二个汉人皇帝。”

“定王,还有一个皇帝是谁?”徐乌牛一脸茫然。

“蠢货,当然是成祖皇帝了。”朱慈炯黑着脸说道,“永乐十二年,成祖皇帝亲率大军在忽兰忽失温大败马哈木,并一路追杀到了阿鲁土剌河畔,很可惜的是,最终还是让马哈木这老小子跑了,以至于留下了后患。”

“是啊。”崇祯也道,“成祖皇帝五征蒙古,都没能彻底降服蒙古,英宗皇帝时蒙古太师也先率师入寇更是险些攻占北京。”

“那成祖爷可要比圣上和定王差远了。”徐乌牛道。

听到这,崇祯和朱慈炯父子俩没什么反应,卢九德、李岩、胡国柱等随行的太监和大将却脸色大变,这话是能随便说的?

卢九德更是把脸一板训斥道:“大胆,成祖爷是你能评说的?”

“卢公公好大的官威。”朱慈炯哼声道,“管天管地你还能管人家嘴?成祖爷五征蒙古也没把蒙古揍趴下,这是事实,还不许别人说?”

顿了顿,朱慈炯又说道:“需知防民之口甚至防川。”

崇祯也幽幽说道:“卢公公,要让人讲话,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

“万岁爷,老奴不是这意思。”卢九德急得赶紧翻身下马跪伏在地上。

“起来,你这是做什么?咱们大明已经废除了跪礼。”崇祯没好气道。

待卢九德爬起身,崇祯又扭头询问朱慈炯道:“炯儿,前往极北之地及远东地区的开拓团派出了吗?”

“父皇,已经派出去了。”朱慈炯道,“总共派出了十八个武装开拓团,每个开拓团大约一百人左右,除了有一部分退役老兵之外,主要是蒙古人以及朝鲜人。”

崇祯默算了一下,十八个武装开拓团,总共一千多人,勉强够了。

因为这个时候活跃在西伯利亚以及远东的沙俄开拓团也就千余人。

荒凉的极北之地,不可能派大军征讨,派遣武装开拓团才是首先。

第七百五十三章 蒙古番(5)

明军进至弹汗山之后,就没有继续往北,而是掉头向西,一路放牧一路扫荡沿途遇到的小型蒙古部落。

喀尔喀蒙古主要分为车臣、土谢图以及扎萨克图等三部,但是除了这三个大部落,还有许多隶属于三大部落的小部落。

三大部落已经在去年冬天被朱慈炯剿灭。

但是这些小部落还没有抽出时间来剿灭。

所以趁着这次西征的机会,一并予以剿灭。

面对明军的大炮以及步枪,蒙古牧民果断的将骑马砍杀的祖传技艺改为唱歌跳舞,向大明皇帝陛下表达了绝对的忠诚。

崇祯也没有对这些小部落赶尽杀绝的意思。

因为大明的科尔沁、察哈尔、土默特以及喀尔喀镇台刚刚组建不久,羽翼还未丰,暂时不能对广袤的蒙古高原实施全方位的有效统治,所以还得借助当地牧民。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当明军的三个镇台在蒙古高原上站稳脚跟,一切都将会不同。

最终,说着蒙古话、写着蒙古文的蒙古部落都将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牧民们只会说大明官话,书写汉字,声称自己是华夏族人。

今后,不会再有蒙语,也不会再有蒙文,更加不会再有蒙古族。

一个国家可以多元化,也可以有多样性,但是多元化和多样性绝不应该通过语言、文字以及民族划分来加以体现,这是极其愚蠢的。

今后的大明只能有一种语言,一种文字,一个民族——华夏族!

大明崇祯24年(1651)8月,明军前锋从西麓绕过金山,也即今天的阿尔泰山,突然出现在了准噶尔部控制区的腹地。

在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下准噶尔部历史。

准噶尔属于卫拉特诸部之一,原本生活在贝加尔湖的西部,在成吉思汗时期被称为林木中百姓,为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古人被大明逐回蒙古高原,沦为北元,随即发生了分裂。

经过长达三百年的干戈纷争,最终形成三个大的部落联盟,分别是占据漠南草原的察哈尔蒙古,占据漠北草原的喀尔喀蒙古及控制西域的卫拉特蒙古。

察哈尔蒙古根据游牧区域又分为科尔沁、察哈尔及土默特诸部。

现在察哈尔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已经先后被明军剿灭,现在只剩卫拉特蒙古。

卫拉特蒙古主要有四个部落,分别是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以及杜尔伯特,现在控制西域的是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已经迁徙到青藏,杜尔伯特部直接被准漠尔特吞并,土尔扈特则被准噶尔部赶到了伏尔加河,沦为了沙皇俄国的臣民。

巴图尔珲是个有抱负的雄主,在当上洪台吉之后不久,便起草颁行卫拉特法典,紧接着开始南征北战,竭尽所能扩大准噶尔部落的疆域。

截止现在,准噶尔部已经完全控制伊犁河以及鄂尔齐斯河流域,人口逾五十万,常备军就有将近五万,周围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思人以及诺盖人都不得不得向准噶尔称臣,每年缴纳高额的岁贡。

利用这点,明军很快就找到了可靠的带路党。

这是一个往来于哈萨克与漠南之间的珠宝商,名字叫做阿拜依,他的母亲是哈萨克一个小贵族的庶女,父亲则是土尔扈特的一个小贵族。

用阿拜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与准噶尔人之间有着血海深仇。

“伟大英明的大明皇帝陛下,您的仆人阿拜依可以为您联络上哈萨克人、吉尔吉思人以及诺盖人,让他们派出族中勇士,与大明天兵组成一支讨伐准噶尔人的联军,准噶尔人虽然凶悍善战,但必然不是联军对手。”

“呵,不必这么麻烦。”崇祯却婉拒了阿拜依的好意。

对付准噶尔,根本不用组建联军这么麻烦,有明军的一个骑兵师就足够,就足以击溃准噶尔部落的骑兵,两个骑兵师足以全歼准噶尔部落的骑兵。

可是这一次,明军足足征发了八个骑兵师,狮子搏兔!

稍稍一停顿,崇祯又道:“你只要带路就行,帮助我们找到准噶尔的牙帐。”

“这个简单。”阿拜依道,“准噶尔人的牙帐就在衣烈河(伊犁河)畔的亦力巴里,此事在西域无人不知。”

“好,很好。”崇祯欣然点头,又道,“朕现在再交给你一个任务。”

阿拜依当即跪下来,一脸虔诚的道:“阿拜依听候皇帝陛下的吩咐。”

崇祯微微一笑说道:“你现在就去向巴图尔珲告密,说明军即将来犯。”

“啊?”阿拜依当即便愣在那里,一脸茫然的问道,“陛下这是啥意思?”

崇祯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笑着说:“阿拜依,只要你能够办成这件事情,朕就允许你在将来的中亚公司占一股,还会允许你的族人迁回到西域。”

阿拜依对于让土尔扈特人迁回西域,并没有太多执念。

但是对于在中亚公司占一股这事却很是心动,因为他是曾经到过江南的,对于江南八府一州的繁荣印象很深刻,对于大明的“公司”也有所了解。

大明朝的那些公司,资本动辄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未来的中亚公司,肯定是要垄断大明与中亚的贸易的,资本还能少得了?保守估计都得五百万,甚至一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