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88章

作者:寂寞剑客

阿拜依果断答应。

目送阿拜依离开,崇祯又转身对朱慈炯、胡国柱以及李岩等将领吩咐道:“炯儿,你率两个师从衣烈河上游的土鲁番迂回,李岩,你率两个师从衣烈河下游的阿里玛图迂回,剩下的四个师经由阿拉山口南下进逼亦力巴里。”

……

亦力把里,准噶尔部台吉牙帐。

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年约七八岁,正在院子里练习射箭。

教导小男孩的是一个年约十八九的青年,两人的面容有些相似。

“噶尔丹,放松,身体要放松,别绷着。”青年扶着小男孩双臂,耐心的讲解道,“再用你的心去感受,想象着你就是箭矢……”

正教着呢,忽然听到咻的一声破空声响。

两人急定睛看时,只见箭垛上已经插了一支箭。

而且这支箭还射中了箭垛红心,尾羽还在微微的颤动。

再回头看,只见一个年约十六岁的少女手持一柄角弓,笑吟吟的站在数步开外,见两人的目光看过来,立刻骄傲的昂起白嫩的下巴。

这个少女有着白雪一般的肌肤,眉目就跟画出来似的,一头乌黑的秀发编织成许多根小辫子,身上却穿着一身火红的骑装,真的是又妩媚又飒爽。

看到少女,小男孩脸上立刻流露出笑意,欢快的叫了声额格其(姐姐)。

“艾孜木,你能不能不要捣乱。”青年则有些无奈的道,“都是快要出嫁的人了,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听到这话,少女的俏脸便立刻垮了下来。

“阿哈,你能不能去跟阿布和额吉说说,我不想出嫁,更加不想远嫁到乌思藏。”

“我也不想额格其远嫁到乌思藏,那里离伊犁太远了。”小男孩噶尔丹嘟着嘴说,“一年都难得回一次。”

少女艾孜木哀伤的将噶尔丹搂入到怀里。

别说一年,这一去只怕是再也无法相见。

青年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么大事,我去说也没有用,阿布还有额吉不会听我的,但好在你嫁的是国师汗的孙子。”

正说话间,一个侍卫匆匆过来禀报:“僧格台吉,大汗请你过去。”

迄今为止,准噶尔部都还没建立真正意义的汗国,但是巴图尔珲私底下早已经以卫拉特蒙古大汗自居。

“知道了,我马上去。”

僧格将手中的弓箭交给了噶尔丹,让他自己练习。

艾孜木又接着叮嘱道:“僧格阿哈,别忘了跟阿布和额吉说我的亲事,我不想嫁去乌思藏,更加不想嫁给国师汗的那什么孙子。”

“知道了,我会去说,但是管不管用可不敢保证。”

僧格没有拒绝妹妹的请求,他其实也反对准噶尔部与和硕特部的联姻,因为他们家就只有这一个妹妹,舍不得她远嫁。

僧格匆匆来到议事的汗庭,却发现准噶尔的几十个头人居然已经到齐。

准噶尔部依然是部落联盟,就是由一个个的小部落联合成一个大部落,相当于国王以及分封的小领主,小领主拥有独立的财权、事权及兵权,遇到需要征战之时,就必须召集族中壮丁自带干粮为了大领主出战。

几十个头人都被召集起来,显然是发生了大事件。

看到僧格,跪坐在地毯上的几十个头人纷纷起身,右手抚胸向他见礼。

巴图尔珲这几年经常生病,已经不怎么处理政务,大多数时候部落里的事务都交由僧格处理,尽管僧格的上面还有好几个哥哥,但是准噶尔部的头人们都看得出,将来接替汗位的定是僧格台吉,他们也乐见这样的结果。

因为僧格比他的几个哥哥更加英武。

巴图尔珲也冲僧格轻轻颔首,坐吧。

第七百五十四章 蒙古番(6)

待众人到齐,巴图尔珲说道:“草原上的地鼠传来消息,有两支明军翻过了金山,正从东西两个方向朝着亦力巴里扑来,其中北路的明军大约有七八万骑兵,眼下已经过了阿拉山口,东路的明军大约三四万骑兵,距离亦里巴里还有三百里。”

听到巴图尔珲这话,在座的大小头人顿时间窃窃私语起来。

有不少胆怯的头人更是被吓得脸色煞白,十几万明军大举来袭?

顿了顿,巴图尔珲接着说道:“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或者向大明皇帝称臣,请求明军能放过我们,或者与明朝军队进行一场决战,事关准噶尔部的存亡,我不想擅专,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你们说是战还是降?”

“大汗,不能降啊,坚决不降。”

“明朝大军足足有十几万骑兵。”

“是啊,这仗我们准噶尔打不赢。”

“不能降,也先的子孙绝不向敌人屈膝。”

“我们真的打不过,连博格达彻辰汗都败给了明军。”

“满清打不过明军,并不意味着我们准噶尔的勇士也打不过明军,这里是衣烈河,是亦力巴里,是我们准噶尔勇士的家乡,明军不远万里跑衣烈河与我们准噶尔的勇士决战,那是在找死,明军想要找死,我们必须满足他们!”

汗庭里的几十个头人吵成一团,互不相让。

巴图尔珲目测了下,主战派占了大约三分之二。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投降派的声音逐渐被主战派淹没。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无论任何国家或者势力,无论在任何时候,投降派始终都是不得人心的,除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没有人愿意投降。

当下巴图尔珲抽出弯刀一刀砍下桌案的一个角,喝道:“既然大多数人支持决战,那么就与明军决战,诸位头人还请速速返回各自的部落,尽快召集族中所有勇士前往怕剌,我们先在怕剌与北路明军决战。”

迄今为止,准噶尔部已经完全控制衣烈河流域、也儿的石河流域(鄂尔齐斯河),人口超过了五十万,全部动员的话可以召集二十万骑兵。

不过考虑到有些部落距离较远,时间上来不及。

所以实际可以召集的骑兵大概在十五万骑左右。

巴图尔珲觉得还是有机会打赢其中的一路明军。

……

数日之后,怕剌河谷。

崇祯在数百骑禁军的护卫之下登上一个平缓的小山包。

站在这个小山包顶上,可以将整个怕剌河谷尽收眼底。

只见怕剌河从山谷中流淌而过,河谷两侧全都是平缓的的草甸,就像是一床向着四野铺开的碧绿地毯,在河谷两侧则是密密麻麻的白桦林。

“万岁爷,此地地形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杀机。”

知兵太监卢九德打马上前劝道:“准噶尔部如果在怕剌河谷两侧的密林里各埋伏一支骑兵,待我们前军过后再行截杀我后军,则我军立刻就会陷入到首尾难顾的困境之中,各骑兵师的辎重部队恐损失惨重。”

还有句话,卢九德并没有说出来。

一旦辎重物资被焚毁,明军就会陷入无弹可用的窘境。

崇祯笑道:“卢大伴,你是担心准噶尔骑兵会在怕剌河谷两侧的林中设伏?”

“万岁爷,不可不防哪。”卢九德道,“此地距离亦力巴里已经不足两百里,想必巴图尔珲早已经收到阿拜依的告密。”

崇祯微微一笑接着问道:“卢大伴可知忽兰忽失温之战?”

“知道的。”卢九德答道,“成祖爷明知道瓦剌已经在忽兰忽失温设下埋伏,可是为了寻求与瓦剌决战,成祖爷仍旧命令明军进入瓦剌人的伏击圈中,待瓦剌骑兵居高临下从山顶向下发起俯冲后,再利用神机器的火器部队对其造成大量杀伤,再然后趁胜追击,一直追杀到了阿鲁土剌河,马哈木都险些被大明活捉。”

崇祯笑道:“两百多年前,成祖皇帝明知道瓦剌人在忽兰忽失温设有埋伏,却仍敢于率军进入伏击圈,并且一战重创瓦剌,两百多年后,朕决意效仿成祖皇帝主动进入准噶尔的伏击图,成祖皇帝可以凭借火器之利重创瓦剌骑兵,朕也同样可以凭借火器之利,重创甚至全歼准噶尔骑兵。”

……

怕剌河谷右侧的白桦树林之中。

巴图尔珲的弟弟车臣台吉正通过单筒望远镜密切的关注着明军骑兵的动向,看到明军骑兵毫不犹豫的进入到了准噶尔骑兵的伏击圈之中,车臣不由得喜上眉梢,成了,这些明狗真是松懈得可以,居然没想过要搜索一下两侧树林。

僧格心急,问道:“阿爸嘎,明军进伏击圈了吗?”

“僧格,你还是自己看吧。”车臣将单筒望远镜递过来。

僧格接过望远镜对准河谷,这下终于看清楚,但只见一队队的明军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缓缓开进了怕剌河谷,其前锋早已经进入伏击圈。

“明军已经进入伏击圈了,可以发起进攻了!”僧格叫道。

“不急。”车臣却摆摆手说道,“等明军的前锋骑兵先过去,再截杀其后队,这样能让明军首尾难顾陷入混乱,接下来的仗就会容易得多。”

“放过明军前锋,截杀其后队?”僧格若有所思。

“小子,学着点。”车臣调侃道,“带兵打仗可没那么容易。”

叔侄俩说话之间,明军继续向前浩浩荡荡的开进,前锋骑兵很快就开过去,后队的辎重部队开始进入到河谷。

僧格兴奋的叫道:“阿爸嘎,明军后队进入河谷了!”

“好,吹响号角,全军进攻!”车臣高高举起弯刀。

下一刻,怕剌河谷两侧的密林中立刻响起悠远的牛角号声以及激昂的战鼓,随即隐隐的喊杀声从密林中传出。

……

“呵呵,准噶尔人还真来了。”

听到河谷两侧传来的战鼓声、牛角号声以及喊杀声,崇祯不由得咧嘴笑了,想必准噶尔人此时一定很得意吧?

但愿待会你们还能笑得出来。

“李岩。”崇祯又道,“接下来交给你了。”

李岩应了声是,当即策马驰出骑兵队列,来到一侧。

“骑2师、骑5师全体都有,各个步兵团下马列阵,山炮团抓紧时间组装,所有步炮排抓紧构筑步炮阵地。”

几十骑传令兵瞬间四散而去。

“李师长有令,各步兵团全体下马列阵!”

“山炮团抓紧时间组装山炮,步炮排抓紧构筑阵地……”

命令很快传达到了基层的各个战斗单位,骑2师、骑5师的将近4万名将士便开始有条不紊的做准备工作。

步兵忙着排列成两段线列阵。

辎重兵忙着归拢并安抚战马。

步炮兵忙着架设虎蹲炮,山炮兵则忙着组装山炮。

过了两三分钟,一队队的准噶尔骑兵便从怕剌河谷两侧的密林中杀出来,然后顺着平缓的河谷地发起冲锋。

此时,河谷两侧俯冲的准噶尔骑兵离明军的步兵线列阵仍还有一千多步。

这个距离对于2.5寸山地炮或者4寸野战炮来说,完全不在话下,但是对于虎蹲炮来说距离还是有些远了,够不着。

“各个步炮排!给我稳住!”

“等敌人进入到五百步再开火!”

各步兵团的团长高举着短铳大声下令。

潮水般的马蹄声中,准噶尔骑兵开始加速。

很快,准噶尔骑兵就进入到了五百步以内。

“打!”伴随着各个师长、旅长以及团长的口令声,2个师400多门2.5寸口径的虎蹲炮同时开火,将足足20万枚铁钉泼向准噶尔骑兵。

准噶尔骑兵身上的甲胄甚至还不如建奴骑兵。

霎那之间,只披着皮甲甚至长袍的准噶尔骑兵便被打得人仰马翻。

只是第一轮的炮击,就给准噶尔骑兵造成了超过三千人马的伤亡。

改良过的虎蹲炮就是这么凶残,不光是发射药从黑火药换成了无烟火药,圆形的铅子也换成了细铁钉,杀伤力几何级增加。

不过准噶尔骑兵并没有被打垮,仍在往前冲。

转眼之间,准噶尔骑兵就迫近到了一百步内。

“给我打!”明军各个师的师长,旅长及团长再次下令。

伴随着一声声的口令,怕剌河谷中顿时响起密集的枪声。

伴随着密集的枪声,正向前高速冲锋的准噶尔骑兵再次人仰马翻。

而且这次,准噶尔骑兵的伤亡更加惨重,只是一轮齐射,就造成了超过五千骑准噶尔骑兵的伤亡,惨!

数秒钟后,后排明军更迭上来再次开火。

伴随枪声,准噶尔骑兵再一次人仰马翻。

数秒钟后,已经重新装填完成的前排明军再次更迭上来。

枪声响过,又一排准噶尔骑兵人仰马翻,阵形彻底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