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17章

作者:寂寞剑客

“难道不是这样吗?”李年皱眉道,“要是我们能过去还用等到现在?”

“当然不是。”朱慈炯轻笑一声又道,“我们当然是能过去的,只不过后勤辎重尤其是准噶尔、土尔扈特等部落的牛羊牲口过不去。”

“就是这个。”李岩道,“仆从部落过不去,牛羊牲口过不去,大军过去也没用,咱们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所以才说,你们陷入到了思维定势。”朱慈炯微微一笑又说,“就算后勤辎重和仆从部落的牛羊牲口过不去,我们也一样可以通过以战养战获得物资补给,至于弹药补给,每人携带三匹以上战马,就至少可以携带十个基数的弹药,足够三个月作战所需,也足以支撑我们打一场大型会战,不是吗?”

“以战养战?每人三马?”

李岩、夏完淳等人猛然反应过来。

如果这么做,还真能绕过欧洲联军的正面防线。

朱慈炯又说:“如果是之前,我们就算绕过去恐怕也没什么用,因为阿斯特拉罕防线上的欧洲联军不会在乎我们的迂回,因为我们迂回再远也不可能迂回到三千里外甚至于五千里外的欧洲腹地去,因为古往今来,还没有一支军队能在没有后勤保障的前提之下,迂回这么远的距离,蒙古骑兵也没这胆量。”

李岩、夏完淳等人不约而同点头。

朱慈炯又说:“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父皇已经带着海军拿下罗马。”

“更为有利的是欧洲联军主力齐聚阿斯特拉罕。”

“所以现在,从阿斯特拉罕到罗马,七八千里,几乎是不设防。”

“我们只要绕过阿斯特拉罕,就可以长驱直入,一路烧杀掳掠打到罗马城下,而这对于整个欧洲来说真不啻于灭顶之灾。”

“没有欧洲国家敢冒这个险。”

“我敢断言,只要我们出现在东欧大草原上的消息传回到欧洲,各个欧洲国家的君主就会立刻派出信差,把本国的军队召回去。”

“相比东征,本国的安全明显更重要,不是吗?”

说到这,朱慈炯嘴角绽起一抹狡猾笑意,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就是自私,从原始社会直到今天,历来都是如此。

李岩、夏完淳等高级将领的眼神瞬间就亮起来,他们眼前仿佛已经看到驻守阿斯特拉罕草原上的欧洲联军争相后退,然后在半路之上遭到大明骑兵的伏击,兵败如山倒,然后大明骑兵就在东欧大草原之上漫山遍野的追杀欧洲联军。

这样的画面,真的很美,想想就让人老吊怒涨。

朱慈炯可以直接下命令,不过还是征求众人意见。

“怎么样,都来说说吧,要不要舍弃牛羊牲口绕行?”

“我同意。”李岩率先表态道,“此举定能打破眼下僵局。”

“我也同意,直接从正面绕行,后勤保障和牛羊牲口就不要了。”

“我们也同意,而且此事宜早不宜迟,趁现在雪地还没有化冻,道路好走,赶紧绕行过去吧,要不然等到天暖就会变得泥泞难行。”

夏完淳、胡国柱等高级将领附附表态支持。

“好,那就下达命令吧,明天一早就开拔。”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骑兵军团迅即开始行动。

不过,朱慈炯并没有将六个骑兵师全部带上。

朱慈炯还是留了一个骑兵师在吉尔吉斯大草原。

虽然欧洲联军趁虚杀入吉尔吉斯大草原的几率很小,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欧洲联军破釜沉舟,不顾一切杀入吉尔吉斯大草原,那么留下的这个骑兵师就可以起到很大的迟滞作用,至少可以将欧洲联军拖在广袤的中亚,保证大明本土的安全。

……

朱慈炯他们不知道的是,欧洲联军的高级将领事实上已经吵成一团。

随着在阿斯特拉罕耽搁的时间越来越长,欧洲联军的补给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沙皇俄国、波兰王国及瑞典王国已经不堪重负。

因为联军的大部分辎重都是由这三国所提供。

尽管罗马教廷提供了一部分经费,但只是杯水车薪。

事实上,罗马教廷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庞大的一笔经费支撑这么大规模的东征,所以采用的套路无非就是开空头支票,答应沙皇俄国、瑞典王国及波兰王国,等东征胜利,占领了中亚以及远东广大的土地并抢到大量财物之后,优先分配给三个国家。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欧洲联军只是推进到里海北岸就遭到了明军的强力阻击,再无法往前推进半步,即便是有了中路50万大军加入,也同样没能扭转局面。

所以随着时间流逝,距离最近负担也最重的沙皇俄国最先撑不住。

“退兵,必须退兵!”莫洛佐夫愤怒的道,“我们沙皇俄国快破产了。”

“同意。”波兰国王扬二世附和道,“局势已经很明显了,联军根本无法在野战中战胜明军,甚至连走出棱堡跟明军野战的勇气都没有,而只能在这里跟明军无休无止的对峙,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战争,这不是伟大的十字军东征!”

顿了顿,又说:“所以,与其在这里空耗时间,还不如趁早退兵,大家各回各家,要不然不光是沙皇俄国扛不住,我们波兰也快扛不住了。”

瑞典亲王卡尔十世却没吱声,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当然了,最不甘心的是年轻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四。

为了这次东征,法国可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路易十四自己也对这次东征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所以让路易十四就此放弃,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甘心的。

“不行,不能退兵!”路易十四生气的说道,“你们想要退兵只管退兵好了,但是我们法兰西的军队绝不会退兵,我们会一直坚持到对面的明军溃败!”

“坚持到明军溃败?”莫洛佐夫哂然说道,“你觉得可能吗?”

“为什么不可能?”法国亲王孔代反驳道,“我们联军很难,明军难道就容易?明军的后勤补给线路比我们欧洲联军更长,也更困难,所以最先撑不住的一定是明军,所以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胜利的就一定是联军!”

就在一帮国王、亲王或者公爵什么的争论不休时,法军的杜伦尼突然进入禀报:“各位陛下还有公爵阁下,明军有动作了。”

“嗯?”在场的国王、亲王和公爵顿时神情一凛。

路易十四问道:“明军有什么动作?是打算强攻吗?”

“不是。”杜伦尼摇了摇头,说道,“好像是要绕行。”

“绕行?”路易十四愕然道,“什么意思?怎么绕行?”

“陛下,就是字面意思。”杜伦尼苦笑道,“就是从联军防线的棱堡与棱堡之间的空隙中间穿行过去,现在正在过兵。”

路易十四等国王亲王和公爵便赶紧起身。

一行人来到棱堡护墙上,甚至都不需要借助望远镜,凭肉眼就能看到正以小队为单位从棱堡外快速通过的明军骑兵。

联军棱堡与棱堡之间的距离大约五百米。

这个距离,火绳枪是没有任何威胁可言。

但是联军所装备的火炮却可以轻松覆盖。

然而明军以小队为单位,从中快速通过,就使得联军的火炮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联军火炮使用霰弹的话射程近,而如果说使用实心弹的话,射击小队骑兵的稀疏队形,杀伤效率就会低到令人发指,也没有那么多的实心弹可供挥霍。

于是乎,联军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穿插。

第七百九十九章 十字军东征番(14)

欧洲联军其实也没有眼睁睁看着,他们其实也想办法阻止过,但是没用。

因为联军装备的火绳枪无论射程、射速还是射击精度,都遭到了明军装备的步枪的全面碾压,所以光靠步兵又或者骑兵出击,根本就打不过明军。

可如果带上炮兵的话,行动又太迟缓,时间上来不及。

所以最终,欧洲联军只能看着明军骑兵大摇大摆的从防线通过。

刚开始时,欧洲联军的那些国王、亲王以及公爵还没太把这事放在心上,因为他们觉得明军就算从阿斯特拉罕防线穿行过去,也是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在他们身后的方圆上千里的区域内都已经被坚壁清野,明军不可能获得任何物资补给。

所以要不了多长时间,明军就会因为后勤告磬而崩溃。

但是很快,欧洲联军的头头脑脑们的幻想就被现实击碎。

因为来自罗马教皇国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到了阿斯特拉罕,跟着这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一同到达的,还有各个国家的命令,要求前线军队立刻撤兵回国,甚至就连太阳王路易十四也接到了首相马扎然及太后的急信。

然而,路易十四却还是有些不甘心。

“不,不能退兵,我们不能轻易退兵。”

路易十四仍旧试图阻止各个国家撤兵回国。

“路易十四,事到如今你还对东征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急着撤兵的莫洛佐夫极为生气的说道,“明军都已经打到了罗马,往北翻过阿尔卑斯山就是巴黎,你们法兰西的老巢都快要让明军给抄了,你还不肯退兵吗?”

“你这是夸大。”路易十四愤然道,“攻击罗马的明军只有几万人,甚至就连占领教皇国都做不到,更不用说翻越阿尔卑斯山占领巴黎,所以法兰西是安全的,各位的国家也都是安全的,我们不要被表面的困难所吓到,坚持住,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住,此次东征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十字军……”

然而话音未落就被一个声音打断。

英军主帅理查德早就不想打仗了,这时候就再也按捺不住跳出来。

“够了,你们法兰西想要接着打,就尽管接着打好了,但是我们英格兰必须退兵了,此次攻击罗马的除了有大明的陆军之外,还有大明朝的海军!”

“相比大明的陆军,大明的海军才更可怕,所以英格兰非常危险。”

顿了顿,理查德又接着说:“所以,我必须得带着新军尽快返回英格兰,我们必须保证英格兰议会以及护国主的安全。”

理查德的发言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

到了这,欧洲联军就正式出现分裂。

第二天的一大清早,俄军与英军率先撤兵。

紧接着,波兰军队、波希米亚军队、萨克森军队也纷纷跟着撤兵。

一周后,仍然留在阿斯特拉罕防线的就只有法兰西军以及瑞典军,路易十四和卡尔十世不甘心失败,两人一合计决定合兵一处,冒险发动一次进攻,看看有没有机会奇袭获胜,如果有机会就接着往东打,如果没有机会,再撤兵回国也不迟。

于是在某天的晚上,由法兰西孔代亲王率领2万法兰西骑兵加5千瑞典骑兵所组成的骑兵联合兵团,率先出兵,路易十四和卡尔十四亲率10万法兰西步兵外加5万瑞典步兵随后跟进,向留守吉尔吉斯大草原的明军发动奇袭。

留守吉尔吉斯大草原的是大明陆军骑6师。

骑6师师长是李年,但是坐镇指挥的是李岩。

明军有着严格的斥候骑兵制度,所以法兰西骑兵和瑞典骑兵的动向很快就被明军的斥候骑兵所侦知。

李岩接到报告之后,立刻定下诱敌深入之计。

于是乎,一出“仓促迎战”“不支溃退”的好戏开始上演。

为了尽可能的将戏演逼真,李岩甚至不惜命令仆从部落丢弃牛羊牲口。

法兰西骑兵和瑞典骑兵组成的前锋兵团“旗开得胜”,路易十四和卡尔十世顿时大受鼓舞,当即率领大军发起了追击。

这一追,就追了一千多里。

直接从吉尔吉斯草原追到了哈萨克草原深处。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路易十四和卡尔十世终于意识到不对,主要是之前抢到的牛羊牲口已经吃光了,大军的口粮给养眼看就要供应不上。

而且他们始终未能灭掉对面明军的主力骑兵。

鉴于此,路易十四和卡尔十世只能选择退兵。

但是等到退兵之时,两个人才发现麻烦大了。

两人发现来的时候好好的,想回时却回不去了。

之前一直若即若离吊着他们的明军突然兜头杀回来,向法兰西-瑞典联军发起了无休无止的袭扰战,那真是白天袭扰,夜间袭扰,就没有一刻的消停,将十二万法兰西陆军以及六万多瑞典陆军搅得是焦头烂额。

更麻烦的是,还没办法修建棱堡工事。

因为法兰西-瑞典联军刚刚修建到一半,明军的炮兵就到了,只是一通炮击,就将未及成形的棱堡工事炸得七零八落,于是联军就只能继续大踏步后撤。

这样坚持了七八天,联军终于是崩溃了,在吉尔吉斯草原的中部兵败如山倒。

最终,十二万法兰西陆军以及六万瑞典陆军除了少数骑兵外,大多遭到歼灭,甚至就连瑞典亲王卡尔十世和法兰西孔代亲王都被明军俘虏,太阳王路易十四在杜伦尼以及亲卫队的保护下侥幸捡回一条命。

……

冒险出击的法兰西-瑞典联军遭受惨败,选择撤兵的联军主力也没好到哪里去。

就在联军主力撤出阿斯特拉罕防线之后没多久,之前穿插过去的明军骑兵主力突然之间就兜回来,向联军主力发起猛攻。

这次没有了棱堡做防御屏障,结果就完全不同。

联军主力勉强扛了几个回合,最终兵败如山倒。

真的扛不住,因为明军的火力比联军凶残太多。

最后的局面就没什么好多说,就是一路追一路杀。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明军骑兵就追了足足三千里,一直从里海北岸追到乌克兰与波兰的边境地带,参与东征的联军主力也大多遭到明军歼灭。

消息传回欧洲各国,各国的国王大臣顷刻间全傻掉。

这下完蛋了,参与东征的十字军主力灰飞烟灭,国内新征召的军队未经训练,装备也是参差不齐,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战斗力,这仗怎么打?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大明皇帝崇祯突然放话要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