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30章

作者:秋来2

辽民的不断叛逃以及反抗,使得努尔哈赤实行屠杀、武力镇压,更是深深种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

得亏皇太极搬回一成来,大量采纳汉官们的建议,辽人叛逃,都杀了怎么能行?

不如带领他们去打大明,以汉攻汉,对于大金/清才是最有利的。

满清靠着八旗强横的军事能力取得胜利,但这个胜利即不能持久,也不能巩固下来。

随着八旗的战败,以及大夏取代大明,战事越打越赢。

辽人又开始动起来,反抗满清,奔入大夏的怀抱。

现在辽人杀了主子之后,便拿着主子脑袋逃亡锤匪。

自是有巡逻的锤匪士卒看见,可以接应人。

这些辽人把自己脑袋上的辫子割了,裹着满人脑袋当作投名状的事,屡禁不绝。

以至于如今的大清政权下的满汉矛盾急剧增加。

特别是洪承畴手底下的绿营兵,这些人多尔衮训练归训练,也是不相信的。

就算贺今朝已经建立了大夏王朝,对外宣传是大夏的士卒。

可无论是敌人还是麾下的将士,都愿意称自己是锤匪。

或者说这个称号对于他们自己而言有着极大的士气提成,对于敌人有着极大的恐吓威名。

一副老子杀人不眨眼之类的buff。

辽民除了要受明军欺压,待到满清占据关东后,还要受清军的欺压。

尤其是努尔哈赤没有开一个好头,根本就不是什么怀柔政策,赤果果的杀戮以及抢掠,把他们强行变成奴才。

辽民没有迎来救世主,反倒迎来了对他们更加压迫以及歧视的政权。

他们还不如投降蒙古人,至少兴许还有机会在蒙古那里成为“大地主”,变为人上人!

满清鞑子执政,对待百姓属实是更加不当人的操作。

多尔衮执政后,本想着大展宏图,可内部声音不够统一。

外部又有巨大的军事压力。

连带着贺今朝分裂大清满汉政策的一贯下发,底层的温顺的“屁民”们也开始搞事情。

“豪格还没有从朝鲜顺利撤出来。”多尔衮顿了顿又说道:

“海州等地还得派人前去防守,绝不能让武大定等人顺利进攻,威胁辽阳,亦或者渡过辽河,配合李定国夹击广宁北镇。

多铎,此番你带领两万人前去同武大定对阵,他作为侧翼,人数也不是很多。”

“好。”

多尔衮能派出去的统帅,也不是很多。

像济尔哈朗目前还得站在顺治旁边,以防止多尔衮的势力突然发难,或者说是相互制衡。

别看都要到了危急时刻,想要当皇帝的脑子,都是不正常的,会干出许多不符合逻辑的事情来。

不要以为到了危急时刻,大家要团结一心,共同抵过难关。

几方势力多是想要干掉其余势力,只有我真正掌权,才能带领大明/清走向强盛。

多尔衮面对这个烂摊子,也没有想着要称帝的事情。

而是要积极把大清各个力量都凝聚在一起,用来抵抗锤匪的军事威胁。

但目前而言,他布置下的陷阱,又失去了一个。

一想到这里,多尔衮就觉得头疼。

面对锤匪的战事,接连损兵折将。

单纯的粮草运输,半路上的损耗,就让他心疼不已。

一旦丢失了海州等地诸王的庄园,那就更没有人听从他的命令了。

所以他才会派多铎去护住大家的利益。

“石延柱等人战败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武英郡王再请战。”

范文程脸上露出凝重之色:“若是让武英郡王放手一搏,也未尝不可!”

守城面对锤匪是没有什么优势的,那就只能打野战了。

尤其是红夷大炮运输困难,不容易跟上。

多尔衮再次站起身来,走向地图,仔细观摩,广宁等地是绝对不能丢的。

一旦丢失,锤匪的兵力就能压到盛京周遭。

本来田地里收成就极为困难,一旦被他们压制,那想要种田回血也就难了。

况且他们本就不擅长种田,而是多靠着抢掠明军以及百姓,还有走私等,才能维持住养这么多士卒。

努尔哈赤定下的亦农亦兵,完全是按照大明模式走的。

现在因为征战,八旗士卒一般没法种地,只能一直都在前线待命。

这几年大清的战事都没有停过,早在松锦之战的时候,皇太极就撑不住了。

现在更加完蛋。

待到众人退却后,多尔衮留下多铎,叫他莫要放松警惕,万一粮草供应不及,可以就地取粮。

多铎明白他亲哥的意思。

那片需要防守的土地几乎全都是大清高层的农庄,与其便宜锤匪,不如自己先用了。

绝不能因为顾及什么,就错失良机。

有什么事,多尔衮在朝堂内给他顶着。

待到众人走后,大玉儿手里挥舞着团扇,询问最近的战事局面是否极为恶劣?

在清廷而言,反倒没有什么女子不得干政这种“祖训”。

况且有大玉儿的儿子顺治在外,她很是在意自己儿子皇帝的位置能不能坐稳。

如今的局面,也只能靠着多尔衮力挽狂澜。

多尔衮对于大玉儿也并没有多少隐瞒,或者说没有必要,双方之间的信息总得及时沟通。

免得出现什么差错。

尤其现在是主少臣强的局面。

“贺今朝当了皇帝越发稳重了。”大玉儿悠悠的感慨一声。

作为皇太极的枕边人,有些人和事,在两人事后等待cd或者皇太极进入贤者时间的时候也会说。

作为皇帝,身家性命已经是百万千万人的衣食所在了。

皇太极当了皇帝之后,尚且要亲自冲阵。

可是贺今朝直接把叫数个将军分别出击,他坐镇后方治理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打仗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双方的士卒等待着进攻,等待着吃饭睡觉,等待着行军。

只到了战场上火并的时间反倒是算不得多。

可就是这些后勤干的事,贺今朝麾下的大夏士卒要吊打满清的后勤供应。

多尔衮对大玉儿夸赞贺今朝感到不解,连忙询问缘故。

大玉儿摇摇头,看着多尔衮道:

“我不愿意我儿成为亡国之君,摄政王也不愿意自己成为亡国之臣,所以接下来该如何做,我会全力支持你的。”

多尔衮与大玉儿之间至少目前还没有什么“情愫”可说。

连小玉儿都是皇太极为了加强同蒙古关系,以及监控多尔衮,应塞给他的。

此时听大玉儿表态,多尔衮也明白了两黄旗主要将领的意思。

谁都不想大清完了。

锤匪在辽东表现的过于凶悍,可以说把他们都给凝聚在一起了。

外部的压力可以极大的缓解内部的矛盾。

李定国的捷报迅速传到了京城。

贺今朝听完之后点点头,不说举全国之力,单是两省之力就能够支撑这场战事长久的进行下去。

反观满清,多尔衮根本就耗不起。

“陛下,清军杂兵死的差不多了。”徐以显捏着胡须笑了笑:

“石延柱一死,那其余汉八旗士卒对于满清鞑子见死不救,心里就得有主张了。”

这种猜疑裂缝一旦形成,甭说几年,就算是十年也无法弥补,只会更加的恶劣。

“嗯,舆论辅助军事行动就可。”

贺今朝对于辽东的战事并没有过多关注,他相信经过这么多年战事锤炼的大将们。

可以说,贺今朝把手中的全明星阵容都给派出去,只留下几个人分别镇守周遭。

要是这都灭不了满清,贺今朝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陛下,逃亡我军的辽人越发多了,是把他们安置在宁远周遭,还是直接迁回北直隶?”

“就放在宁远等地吧,东北地区覆灭满清之后还是要开发的,否则不知多少年后,还会出现另外一个异族政权的。”

“明白。”

贺今朝又想起一件事:“对了,背叛高闯王的一斗谷和乾公鸡二人找到了吗?”

第1187章 慢慢绞杀

这两个人背叛高迎祥,投降卢象升。

摇身一变当了官军,吃上了狗粮。

结果卢象升离开此地,他们连狗粮都吃不上了。

后来又在河南响应李自成,摇身一变成了顺军。

李自成忙着扩张势力,并没有对高迎祥的死进行清算。

或者说高迎祥战死后,聚集在他麾下的贼寇们,除了少部分投降官军外,少部分诸如高迎恩等人不辞劳苦投降贺今朝,其余的全都转到了李自成麾下。

可谓是一鲸落,万物生了。

只要投降李自成,那就是自己的麾下。

不投降他的下场就得是罗汝才、贺一龙等人。

要么就是李际遇等本地土寇狼狈固守。

一时间无法攻克,只能斩断他的臂膀,杀他的人。

要不是贺今朝突然出兵横扫湖广等地,李自成感受到压力,率部前往山东进行就食。

李际遇等河南本地土寇兴许就没机会存活了。

在这期间,李际遇派人联系锤匪,希望能够在贺今朝麾下效力。

如今的时代对两个人进行精准的寻找,十分不容易。

或者说,此二人晓得贺今朝与群贼当中,交情最深的便是高迎祥,他们不敢赌。

屡次作战当中,也不知道这两人是死了,还是躲起来了。

贺今朝当初答应高迎恩要给高迎祥报仇,但如今寻人真是难的很。

“回陛下,已经派人大量画像,以此来搜捕此二人。”杨玉休在一旁提了一嘴:

“着重在山东境内搜罗,也发了悬赏令。”

天下初定,因为战乱想要打听个人,实在是困难的很。

高迎恩虽然被贺今朝任命负责此事,可这俩人当反贼的时候,用的也都是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