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272章

作者:秋来2

贺今朝倒是不清楚任继荣为何喊得如此痛快,莫不是觉得自己打下太原,给了他足够的信心。

任继荣倒是不答反问道:“主公是否觉得大明朝烂透了,陕西上下大小官员都不作为?”

“你接着说。”

“陕西一样,山西同样如此。”

任继荣哼了一声道:“只要主公不在太原城立上大王旗,地方官便还会默认无事发生,他们自己会捂盖子。

甚至还可以给跑了的左右布政使写信,可以让他们名义上收回太原城,可实际上还在咱们手里。

只要主公答应不出面攻占县城,让知县他们交钱保平安,缩在县城之内,县城之外的广大地盘都属于主公。”

大明无论文官武将,皆是擅长糊弄学。

像前任山西巡抚宋殷统那样直接摆烂的官员,不在少数。

大家千里做官,都是为了发财还债的,谁舍得把身家性命折在这?

贺今朝有点奇怪的询问:“崇祯不会知晓?”

“当然会知晓,他们不主动上报,只要能瞒一阵子是一阵子。”

任继荣敢肯定,如此大败,他们哪有脸上报啊!

他们都得先想法子捂盖子,然后争取时间,立下一点功勋再上报。

第0373章 皇子皇孙又如何

没有人愿意主动辞官。

或者说按照崇祯皇帝事后算账的习惯,这些人都得抓起来问罪。

因为后金鞑子肆虐北京,京城内的许多官员都被下了大狱。

任继荣觉得按照大明官员的惯性,指定不会轻易上报,让皇上知晓。

至于地方官,那就更好办了。

你要是肯听从,那你该当你的明官。

若是不从,地方士绅也会胁迫知县屈服。

你想当大明的忠臣,没问题。

大不了咱们李代桃僵,换一个听话的知县,反正皇帝也不知道!

听着任继荣的进一步展开,贺今朝满意的点点头,不是深谙大明官场的人,怕是不会说出如此鞭辟入里的话来。

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大明官场的弊端,可是为什么要改呢?

大家都是装糊涂的高手。

“好,那就按照任继荣的法子办。”贺今朝想了想:“此事就有军师辅助你。”

吉珪应了一声道:“主公,任继荣尚无职务,还望主公能够让他安心。”

贺今朝想了想,开口笑道:“不如这样,任继荣对内便为参谋,对外依旧是大明正四品的按察司副使。

遇到冥顽不灵的,你就说此乃权宜之计,你是心向大明,为了保全大明藩王出了大力,有人来联系你,也好方便。”

“明白。”

任继荣一下子就悟了,贺今朝是要利用自己来钓鱼,保不住就有人不死心,想要内外勾结。

他与李树初皆是正四品的按察副使,可全都落在了贺今朝手里。

一个在河曲乡间地头给老百姓处理事情,碍于身份不想投靠贺今朝,可贺今朝把他儿子忽悠来为自己做事。

“主公,既然如此,城内的其余郡王三国将军等也该发落了。”

贺今朝点点头,站起身来走了两步:“军师,这些时日按照花名册摸查如何了?”

“回主公,人数过多,还没有完全查过来。”

“好,那就继续查。”

贺今朝想想也是,光是男丁女丁就上万人,这还不算他们的家人。

“主公,莫不如先找些贫苦的三国中尉,让他们来协助主公查晋王一脉,想必会事半功倍。

而且据臣所知,有些朱姓子孙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能按照太祖朱重八这样命名。”

任继荣是晓得贺今朝的执政理念,大夏天在河曲乡间地头,也不是白待着的。

他发现贺今朝与历代造反者不一样,不去笼络大地主大豪绅,反倒笼络的全都是没钱的人,或者是自耕农以及小地主。

大地主和作恶的官僚士绅,都在他的打击范围之内。

“好。”

贺今朝连连点头,差点忘了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人。

他们这些朱姓子孙,想必也是过的不咋地。

就连任继荣这种高官家族,都能饿的面有菜色。

“此事即刻去办。”

“是。”

贺今朝想着让朱家人也为自己所用,正好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如果能找出几个罪大恶极的,砍一批最好了。

说实在的,就此时的太原城,改为朱家城毫不为过。

点灯子赵胜也来同贺今朝辞行,他准备趁着官军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先回陕西一趟。

多招收一些秦兵加入自己队伍,自古秦兵多耐战,来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

免得下次遇到官军,还是这种下场,因为下一次不一定会有好运气,直接逃走。

对于这个决定,贺今朝表示赞同,询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没?

赵胜笑了笑,这段时间别看士卒战力没提升多少,但是钱粮确实不愁,至少比在陕西好多了。

他希望贺今朝能够借给他一个中队的人,协助他回陕西招人。

毕竟自己麾下经历一场大败,逃的逃,散的散,剩下的不咋好使,别没招到人,反倒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贺今朝想了想,便叫来了一个中队长,让他跟着点灯子赵四回陕西一趟,然后前往甘泉县,把以前战死兄弟们的棺椁给运回河曲去。

到时候一同葬在英灵殿。

最好在宣扬宣扬咱们的日子过的很好,把朝廷派来剿灭陕西贼寇,结果被贺今朝打的大败的消息好好传播一二。

给留在陕西发展的起义军打打样,顺便让投降官军的起义军看看。

他们投降之后,站在他们头上吆五喝六的大明官军的战斗力如何?

山西已然乱起来了,陕西也别想独自美丽。

大家都得闹起来,帮贺今朝分担一二朝廷的视线。

点灯子赵胜当即表示感谢,带着一个中队走了,去会和他的本部人马前往陕西招兵,充实自己的实力。

太原城很是繁华。

饶是被锤匪围困了几个月。

可依旧有人能够吃肉喝酒,勾栏听曲,毫不影响生活。

但有的人就得忍饥挨饿,想法子熬着,期望大明官军来解决城外锤匪过自己的日子。

官军来了,可很快就走了,然后太原城就被锤匪给占据了。

太原城无论上下,都害怕的很。

毕竟从锤匪头子贺今朝到下面的普通士卒,个个都被赋予了极强的鬼怪恶徒形象。

一座城市,有光鲜亮丽的府邸吸引众人的目光,让人露出羡慕的神色。

可住在里面的只是少数人。

在除此之外的地方,以及犄角旮旯的地,难免会有破败的院落,拥挤的草屋、窝棚,烂尾的建筑。

可就算是不曾建造完的建筑里,也住了许多贫民百姓。

贺今朝被任继荣等人引领着到了这里,放眼望去,大抵比贺今朝在陕西见到的饥民要强上一丁点。

“主公,这条街上,大部分都是朱姓子孙,被老晋王拖欠了许久的粮食,都不曾发到他们手中。”

就在这个时候,有几个人兴高采烈的拿着瓷碗回来,里面饭菜的味道着实是让人难闻。

任继荣屏住呼吸随即小声说道:“这些人是去城中富户丢弃的垃圾里捡吃的,就这大部分人还抢不到呢。”

贺今朝只是点头,生吃死人肉他都见过,这些稍微有些味道的食物,在他看来还酸正常。

不得不说,见过了更烂的地方,他开始觉得太原城的人生活还不错,至少还能捡些馊臭的饭菜果腹。

大明这他妈的烂世道,让贺今朝一个劲的摇头,当真是自己心理预期过低,才觉得这是正常的事。

唯有一旁的从四品参议孙澄,忍不住干呕起来。

堂堂大明皇子皇孙,就吃这个?

第0374章 人间的惨样大抵相同

对于孙澄的举动,贺今朝觉得他着实是没见识。

大明的官老爷们习惯的坐在衙门里“办公”,有几个知道民间疾苦的?

百姓苦成啥样子,全靠他们自己贫瘠的想象。

有几个见过陕西,那种人吃人的惨像的?

就算是陕西本地官员,对于这种事全都装聋作哑,集体捂盖子。

待到王二起义杀死知县之后,他们依旧捂盖子。

最后农民起义规模在陕西越闹越大,加上固原兵变,地方官集体捂不住了,朝廷才知道。

崇祯皇帝都觉得这事太突然了,怎么就一瞬间就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恶劣事件?

贺今朝瞥了一眼孙澄,就应该把他扔在田间地头去干一阵子,好好在基层干活去。

要不是需要找几个熟知太原地头的官员当“马骨”,根本就懒得用他。

贺今朝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把这些个投降的大明官员,全都扔到基层锻炼。

同时抽调几个镇长上来,想必他们是很乐意的。

贺今朝吩咐了吉珪一声,让他把这些日子表现好的几个镇长抽调到太原来做事,同时提拔几个副镇长和村长。

那一夜组织给大军照明的百姓,此番回去也要奖赏他们。

鉴于他们如此助军,发布通告,秋收减免一分的租。

吉珪脸上带着笑意,其实那天他在后面赶路的时候,他听到沿途村民皆是如此,他越发的觉得自家主公极有可能会成事!

管中窥豹,如此得民心者,如何能不得天下?

得此雄主,自己焉能不会一展胸中之志?

就在主臣二人商谈之间,有个老婆子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闺女过来,询问贵人是否要来买丫鬟。

相比于这些破衣烂衫的百姓,贺今朝纵然穿着寻常百姓穿的衣服,可始终也是完整的衣服。

再加上他们这群人个个挎刀,足以见得是有实力的。

“好叫贵人知晓,我家孙女可是晋王之后,同样是贵人,养上几年,便能生儿育女。”

贺今朝瞧着眼前干瘪小丫头,当真是瘦弱的很,躲在她奶奶身后。

旁边的男人却是大笑道:“往这扔块石头,砸下去十个人有七八个都是晋王之后,贵人不如买了我。

我年轻力壮还能干活,养一个干瘪八九岁的丫鬟,养上几年才能用,将来生孩子还有可能会死,不划算。”

一时间朱姓子孙全都围了过来,声称他们都是皇子皇孙,巴拉巴拉的要卖了自己或者卖了家人。

贺今朝听得头大,开口询问道:“朝廷养着大明宗室,你们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还不是晋王管着给宗亲下发米禄,结果全都被克扣。

导致他们食不果腹,在锤匪围城那段日子,有好些个人挺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