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273章

作者:秋来2

大家本想着吃一吃死去晋王的席,可是世子又没有操办,说什么等着锤匪的退了,再给他爹风光大葬。

惹得一些人破口大骂,吃席都没机会吃,那可是穷亲戚们一辈子兴许就能吃到这么一次好的席面。

晋王世子还不办!

反正现在老晋王死了,新晋王被锤匪扔去挖矿的事情,全城皆知。

太原城再也不姓朱了。

那个卖孙女的老婆子,一开始就猜出来贺今朝的身份,所以才壮着胆子去找他。

只要把孙女送出去能活着,她就打算自杀,不过这种苦日子,熬不住了。

贺今朝听着听着,就转变为一场大骂老晋王朱求桂的风波。

要是他如实给宗亲发粮食,至于落得这种下场吗?

最低级的宗亲也有一年二百石粮食,咋也够吃了。

一个人一年撑死吃十二石粮食。

朱元璋觉得自己的子孙饿不死,不会落到他那种乞讨为生的地步。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极为残酷。

更多的人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免得话说多了,容易饿晕过去。

有皇子皇孙开始骂锤匪贺今朝,围着太原城,让他老娘饿死。

又有人反驳,贺今朝吓死了老晋王,为大家出了口恶气之类的。

贺今朝听着他们诉苦,站起身来道:“诸位,我便是锤匪头子贺今朝。”

“啊?”

方才不少骂贺今朝的人开始往后溜,甚至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更多人的反倒聚拢上来,大吼着:

“贺大王,我愿意跟着你造反!”

“我也愿意,选我,选我!”

贺今朝眼前,哗啦啦跪了一片皇子皇孙。

这大明朝,不待也罢。

他们因为皇室宗亲不仅没有得到啥好处,反倒啥都不许干,连个正常名字都没有。

还吃不饱穿不暖,过的比一般人还要惨。

皇帝也不管他们。

只赏赐秦王郡王之类的。

甚至他们也因为缺粮偷偷吃过死人肉,只是这种事极少数人参与,也不敢往外说。

堂堂皇室子孙落得这般下场。

吉珪满眼笑意,孙澄不敢置信。

这些大明的皇子皇孙竟然要主动跟反贼干?

最应该维护大明统治的,就该是他们这群人呐。

可现在,他们竟然主动投贼,这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讨饭的经历我也有过,我本以为大明的皇子皇孙,定然是个个能吃香的喝辣的,就如同晋王府那般富贵。”

贺今朝站在台阶上,瞧着一群面有菜色,瘦弱不堪看着自己的朱姓子孙:

“我的军师告诉我说有些大明皇室宗亲,也和我一样讨饭饿肚子,我还不相信,所以才会到这里瞧一瞧。

饿肚子的经历我也有过,肚子里没食先是嘴冒酸水,接着肚子百爪挠心,我甚至猛喝凉水充饥,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

贺今朝说的话,让底下许多人都笑出声来,甚至开始委屈的抹眼泪,因为这就是他们经常经历的。

“大家都知道我贺今朝是个驿卒,我当时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后定能吃饱饭,穿好衣,娶个媳妇,置办下一个遮风挡雨的小房子的愿望。”

贺今朝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大声说道:“可是我发现我错了,因为我的上官一个无品级的驿丞,以及当地的大地主,就像晋王欺压你们一样,欺压我。

那个时候我就深刻的明白,我贺今朝就算付出百倍努力,不推翻那些狗官和士绅的的统治,我一辈子也无法实现我的愿望。

所以我才要站出来,带领同样活不下去的一帮兄弟起义,过上好日子。”

第0375章 处置晋王一脉以及明军遗产

众人听着贺今朝的话,有诧异的,有感同身受喝骂晋王的。

以前谁给他们说过这种话啊?

今天算是初步知道贺今朝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他不是什么血盆大口的不是人的壮汉,而是跟他们有着相同遭遇的苦命人。

“吉珪,调一队人马来,每人发一斗米,按照人头领取登记。”

“是。”吉珪大声应到。

听到贺今朝给他们发米,这些皇室子孙是真心实意的道谢了。

“多谢贺大王,多谢贺大王啊。”

常言道老将食一斗米,十斤肉来体现自己的勇猛。

一斗米按照正常人每天半斤的吃法,怎么也能吃上二十五天!

听到贺今朝发一斗米,越来越多的皇子皇孙给他跪下,嘴里大声叫嚷着苍天有眼呐,流泪的不在少数。

太苦了。

堂堂皇家子孙的日子过的太苦。

今儿总算是见到一个大好人呐。

别看他们是皇子皇孙,可沦落到要去捡人家的馊饭过活,甚至活活饿死的都有。

晋王和郡王的家奴们大鱼大肉吃不了浪费给狗吃,都不会施舍给他们这些同气连枝的宗亲一口饭吃。

晋王克扣他们的禄米,现在朝廷的反贼,贺今朝竟然给他们发粮食过活。

谁不骂一声这该死的世道。

随着贺今朝拉着大批粮食过来,说发给他们一斗米就发一斗米,还是大斗。

因为晋王府只有大斗与小斗,根本就没有正常的斗。

朱姓子孙只要登记过后,无论男女老幼皆有一斗米。

这些朱姓子孙们也顾不得什么皇家血统,纷纷表达着要加入锤匪的意愿。

跟着贺今朝至少有盼头能吃饱饭,当个正常人,不用再受规矩,什么都没法做。

这种苦日子他们早就过够了。

要是推翻大明朝,他们兴许就能过上好日子也说不定。

他们拿大明当好亲戚。

可大明也没拿他们这些人当好亲戚呀!

贺今朝用一斗米就收了这些人的心,顺利得到拥护,因为晋王连一斗米都舍不得给他们下发。

就是这么的操蛋。

有了这些底层朱姓人的协助,那些高高在上的郡王们,便纷纷坐不住了。

几个为非作歹的郡王在朱姓子孙的带领下,直接给抓起来了。

他们大骂朱姓子孙数典忘祖,帮着外姓人祸害大明自家亲戚。

以大明底层宗亲朱九六最为愤怒,他上去就踹了郡王一脚。

大骂他,自己不曾作乱的时候,你可看过我们这些饿死的朱姓人一眼?

整个太原的一条街,都是朱姓子孙的破落户,吃不起饭,自愿卖身为奴的大有人在。

那个时候你可曾出手相助过?

现在反倒知道咱们是亲戚,是朱家子孙了!

“呸。”

朱九六的话直接把郡王们干沉默了。

今日他只觉得分外出气,紧接着便是拉到了鼓楼旁,开展诉苦大会。

这一套流程下来,只知道吃喝玩乐被发配挖矿的晋王世子逃过一劫。

二十四个郡王当中,最开始城破时,自杀两个。

剩下的十八个都被砍了。

因为他们罪行被翻出来,人证物证俱在,连带着一批恶仆,贺今朝根本就不给他们劳动改造的机会。

脑袋全都挂在了城门楼上示众。

剩下四个郡王跟晋王世子一样,就一个劲的享受生活,刨去一个八十多岁郡王。

其余三个以及他的子嗣全都送去劳动改造。

贺今朝是不动则已,一动才显现出来他锤匪的凶名。

他杀了人,还收拢了大批民心。

朱姓子孙加入锤匪一同造反的事情传来,先在太原城内就炸开了。

自家人都开始造自家人的反,可见大明朝烂成什么样子!

以前他们觉得官军还能杀回来,现在杀回来也没啥用。

大部分三国将军都主动跪在晋王府门前,请贺今朝饶恕他们。

别看他们的禄米也不少,可依旧是被克扣的主,只不过好歹有点能果腹。

对于这些人贺今朝并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派人认真核实,有罪的一同挂上城门楼子上示众去。

其余人告知他们今后不会再有禄米下发,你们可以做买卖,种地,或者加入我们锤匪,选择多种多样。

贺今朝对于上万规模的晋王一脉,拉拢一部分,杀一部分,改造一部分,剩下的加以引导。

大明藩王是不能掌兵的,有人招募兵马,响应崇祯的号召去勤王,结果半路上就被废为庶人,赶去凤阳囚禁守陵去了。

他们大多时候都只是一面旗帜,因为没有任何军事、政务经验,只能起到安定人心的左右。

现在贺今朝想把大明藩王这面旗帜据为己用。

他倒是希望半年后晋王世子还活着,且能回到太原参加工作,以此来影响更多百姓加入锤匪。

至少现在太原周遭百姓,听说许多皇室子孙都加入锤匪效力,有点知识的觉得是第二次靖难。

没啥学问的,则是大明皇室子孙都造反了,那我也得加入锤匪,兴许能捞到什么好处也说不定。

贺今朝当即开始雇佣人手清理太原城,以此来让人有活干,能挣到一些卖粮食的钱。

晋王府的粮食堆积了许多陈年旧粮,正好都放出去,免得坏了。

宁武等人太原守将,倒是一直都没有浪费城内的粪便,全都囤积在一块了。

纵然每人每天大概拉二百克足有,数万人的粪便也是一个惊人的数量。

宁武为了更好的守城,囤积粪便是为了制造更多的金汁。

等到贺今朝发动攻城战的时候,他们便现场熬金汁,给攻城的锤匪洗个热水澡。

可惜他们一出城,就败的太快弃城而逃,没机会返回城内,这些粪便根本就没有用上。

这是明军留给贺今朝最大的“遗产”。

至于其他破烂的盔甲以及刀剑,大多都得回炉重造。

太原城太平了不知多少年,早就军备荒废的不成样子。

对于这些遗产的处理,贺今朝并没有打算全都用于金汁的制作,主要是量太大,几个月都没有往外运输过了。

且城中过于恶臭,不及时处理,不讲究卫生,容易造成瘟疫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