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398章

作者:秋来2

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仓促应战。

祖大寿脸色十分难看,因为辽东巡抚邱禾嘉按照朝廷那帮狗官的命令,调走大批官军和粮草,孙承宗想要调走他们暂且延缓修复大凌河城的话,邱禾嘉也不同意。

总而言之,就是既要马儿跑,还不给草吃。

这下子皇太极突然来袭,城内被困着三万多人,粮食指定是不够吃的,坐镇后方指挥的邱禾嘉,直接把祖大寿等人给撂在这里了。

皇太极处心积虑的想要打破宁锦防线,最担心的便是大明凭借这条防线,步步设置城堡,稳扎稳打,向东推进。

尽管他劫掠了大明一次,让他的国力上涨不少。

但大明的体量太大了,远不是辽东一地能够比拟上的。

大明输了几次,依旧可以从关内调来大批粮草和士卒守住这条防线,但女真人不行。

他输不起!

否则皇太极也不会对蒙古人又拉拢又打压的,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助力。

孙承宗虽然年老,但是思路依旧是稳扎稳打,就硬耗。

他加紧修固锦州等关外诸城,所以皇太极面对这种阳谋,不得不立即发动战事。

尤其是得知大明派兵修建大凌河城,让他寝食难安。

当蒙古各部落一到沈阳,他便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八旗兵两万,由义州屯驻在大凌河城与锦州之间。

一路则是由皇太极亲自率领,由白土厂,走广宁大道,按照约定,六日后汇聚于大凌河城下。

皇太极鉴于以往的战事,攻坚总是失利,被明军打一个防守反击战败。

再加上他大胆千里奔袭,破蓟镇边墙入大明京师取得最大的胜利,更是让他清楚的知道攻坚并不是大金的长处。

皇太极兵围大凌河城后,认为贸然攻城,恐士卒被伤,还影响己方士气,增长守军抵抗到底的士气。

不如挖掘壕沟筑墙围困,若是守军主动出击,那就与他对战,把他打回去。

大明的援军来此,我就主动去打援军,不理会城内守军。

典型的围点打援策略。

孙承宗等人面对这种情况,无解。

只能派兵去救援。

要不然放弃祖大寿等人,更会让其余明军士卒寒心。

更何况祖大寿在崇祯元年前地位就非常高,祖氏满门都获奉官职,从总兵到各级军官镇守辽东,还有各方姻亲。

纵然祖大寿得罪皇帝后,不用小心居住在军营当中,朝廷也得掂量掂量,把他给问罪之后,在辽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尤其是祖大寿还没有投降,就先行放弃,今后还如何能指挥的动手底下的士卒,让他们与后金鞑子拼命!

再说祖大寿麾下的部分关宁铁骑也都是精锐士卒,如何能轻易抛弃?

如果辽东巡抚邱禾嘉不撤走大批粮草,就算没有增援兵马,祖大寿也能依靠粮食守城,不会陷入这种被动当中。

但此时此刻,祖大寿面对八旗兵的围困,相当被动,甚至比以往的战事更加不同。

因为皇太极命人把独立铸造出来的红衣大炮,摆了出来,炮轰大凌河城。

此次战役,是八旗兵第一次主动用自铸火炮攻城,威力显著!

第0565章 换家吗?

皇太极不仅要围点打援,还要向城内守军显示出来,他必破此城的决心。

大凌河城外。

正黄旗固山额真冷格里率本旗围困城北的左面,镶黄旗固山额真额驸达尔汉围困城北的右面,贝勒阿巴泰率护军居后策应。

正蓝旗固山额真觉罗塞勒围正南面,贝勒莽古尔泰、德格类在后策应。

镶蓝旗固山额真篇古围南面左侧,蒙古固山额真吴纳格围南面右侧,蒙古固山额真鄂本兑围正南,贝勒济尔哈朗居后策应。

正白旗固山额真喀客笃礼围城东左面,贝勒多铎居后策应,镶白旗固山额真伊尔登围城东右面,贝勒多尔衮居后策应。

正红旗固山额真额驸和硕图围城西左侧,大贝勒代善居后策应;镶红旗固山额真叶臣围城西右侧,贝勒岳托居后策应。

蒙古各部贝勒率本部兵马围以上各旗之间的缝隙处。

此番用兵,皇太极可谓是倾巢出动,八旗兵足有六万,蒙古各部加在一起也有两万。

城内祖大寿守军不过万余,且缺乏粮草。

皇太极重兵围城,四周八个方向以城门为中心,各自部署主攻和策应,大致是双重兵力。

骑射最为精良的蒙古兵,作为机动部队,分散期间。

不光是兵力这般布置,皇太极围困大凌河城,周围兵线绵延五十余里。

环城挖掘堑壕大小共四道,其中两条小堑壕,一道宽七尺(两米多),深八尺,一道宽五尺,深七尺,上铺秫秸,覆土。

四道堑壕,一小一大相连,大堑壕宽一丈一尺,深一丈三尺,距离堑壕五丈远的地方筑上土城墙,高一丈二尺,墙上还加垛口,便高达一丈七尺,远看如同土城。

各旗还在自己的营地前挖掘一道拦马小堑壕,深宽各五尺,就是为了防备明军突围出来,烧他们的营寨。

后金光是扎营就扎了四十五处,其中超过一半都是面向锦州方向,主要是防备吞掉明朝的援军。

皇太极命令八旗士卒不许放一人出城,必须要严守阵地,天上不许飞鸟,地下连只耗子都不能进出。

他自己则是整天坐在南面的高山上,密切关注城内守军动向,动不动就写信招降祖大寿。

只要祖大寿一降,以他在辽东的影响,定然能够加快全占整个辽东的进程。

这一套组合拳上来,搞得大凌河水泄不通,风雨不透,敢出来,就别想回去。

祖大寿、何可纲被围,没有坐以待毙,反而派人主动出击,他派人出城诱敌,后金军中计,明军斩杀了后金两名副将,备御多人,侍卫一人以及不下百人的普通士卒。

他见后金军中计,每次便派遣几人、几十人、几百人的规模,无迹可寻的有意骚扰后金,或者试探性进攻,以此来探明虚实,为突围做好准备,可惜,被占据兵力优势的后金全都打了回去。

城内烧柴不足,得派人出城砍柴,田野庄稼也需要收获,以扩充军需。

但是祖大寿数次派人偷偷出城,都被后金给活捉或者杀死。

皇太极给祖大寿来了一出“假援军”,让祖大寿来接应“援兵”入城。

祖大寿上当之后,好不容易才厮杀干净,守好城池。

然后他再也不敢轻易派兵出来,只能等着明朝真正的援军来击败皇太极。

双方交战就此停歇。

后金整个围攻大凌河的纵深有五十里,从锦州来的明军要厮杀五十里,才能迫近大凌河城。

可惜此时的辽东当真没有这般多的精锐士卒。

自从出现祖大寿夜奔之事,关宁军便被分割开来,不尽全都掌握在祖大寿的手中了。

皇太极显然是一个成长型的将才,这次用兵与后金以往战法大不相同。

后金兵骁勇,与明军相比善驰射,最利于野战冲杀。

可是在攻坚当中,纵然有楯车、有重甲步兵,可是在明军火炮的密集轰击下,在宁远、宁锦之战吃了大亏。

两次碰了大壁之后,才有了千里奔袭,又有了现在的围点打援战术。

通过持久的围困,让城内的守军陷于粮尽援断的绝境,迫使祖大寿不战而降。

后金与明军交战,数次都俘获了火炮,但是他们不习惯,更习惯用手里的弓箭和刀剑。

唯有第一投降后金的李永芳是个识货的,俘虏明军炮手之后,亲自解开绳子,一人赏千金,用来攻打川兵,川兵军阵顿碎。

但是这些都是土炮,打的又是精疲力竭的川兵,杀伤力不大,射程也不远。

可是皇太极继位后,非常重视火器,他利用俘虏的明军官兵工匠,独立自主的制作火器。

佛郎机、铳炮等皆是守城利器,对攻城无济于事,只能依赖于红衣大炮。

督造总兵佟养性带来大凌河的大号将军炮,只有四十门,火药不足万斤,储备量非常少。

在大凌河战事开始阶段,双方在围城与反围城发生激战。

佟养性用大炮扫荡了明军周遭的堠台,解除明军对围城的威胁,用炮轰降台里的明军,不投降的便用火炮轰塌堠台。

大凌河城周遭的堠台虽然设置不如大城,但是也都难以攻破。

皇太极为了给其他坚守堠台的明军树立榜样,派遣八个贝勒,率领所有汉军旗,运输四十门火炮,轰了于子章台三天,才轰坏了台垛,中炮而死五十七人,台内明军惊慌失措,就地投降。

周遭堠台闻风惊恐,近者投降,远者逃跑。

因为后金军以前没有这种大火炮,明军躲在堠台里后金军只能拿着弓箭强攻,靠着台内存粮,百人就可以阻挡他们许久。

此番无疑改变了双方的战法,后金从招降的堠台里获得不少粮食以及其他物资。

战事进行到现在,皇太极坐在南方高山之上,心里盘算着再给祖大寿写信,招降他,该用什么词语。

然后便是蹭蹭蹭有人跑上来,跪在地上:“大汗,兀良哈万丹伟征台吉派人来送信,说是十万火急,请求援军。”

“嗯?”

皇太极面露疑色,他没有等来锦州来援的明军。

反倒等来的是蓟镇的明军,果断做出了牵制,偷袭蒙古援军的后方!

这是大明哪个将领想出来的计策?

有些道行!

思考之间,皇太极便扯开了信封。

第0566章 幕后主谋必是贺今朝

信上的内容比皇太极自己想的还要严重。

不单单是蓟镇的官军出来了,连西逃的林丹巴图尔也胆敢来蓟镇方向凑热闹。

是谁给他的勇气?

这个自大的懦夫,关键不声不响就生擒了兀良哈两大首领之一的苏布台,着实是让皇太极猝手不及。

皇太极皱着眉头,心里微微有些烦躁。

在大凌河外围,他就等着击溃明廷的援军,破坏大凌河城,招降祖大寿是他既定的策略,如今正在向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目前一起顺利。

只要这里战事稳固之后,他计划明年就西征林丹巴图尔,彻底统一蒙古。

无论是朵颜三卫,还是张家口那里,今年都已经安排好了兵器铠甲以及粮食等准备。

要不然从辽东带着大批物资征战,不仅会拖慢进程,不能快速解决,反倒会给林丹巴图尔更多的准备时间,不利于战事。

现在有了林丹巴图尔与蓟镇官军之间的合作,一下子就把皇太极的战略布置给破坏了。

先前大明反贼高闯王火烧张家口,让他损失了一大批粮食支撑征伐蒙古右翼的人。

这次林丹巴图尔带着官军先他一步扫荡朵颜三卫,更是让他提前布置的补给点损失极大。

最让皇太极不理解的,时间上过于巧合了。

林丹巴图尔何时变得如此睿智多谋,趁着自己腾不出兵力的时候发威?

“来人,去把范永斗叫来。”

皇太极不太清楚蓟镇那方面的情况,晋商也在为他收集情报,指定比他更加清楚。

范永斗在后金军的重兵保护之下,依旧穿着常服,身上并无披甲。

“大汗。”

“你先看看。”

范永斗接过之后,迅速浏览了三遍,这才颇为诧异的道:“大汗,你这封信,有问题呐。”

“嗯?”皇太极微眯着眼睛:“你仔细说说。”

范永斗指着信件道:“林丹汗与蓟镇的明军合作,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他前些时日还与宣府镇的官军打生打死,为此连宣大总兵尤世禄都被皇帝罢免。

至于蓟镇总兵吴国俊,因高闯王从居庸关堂而皇之的跑到宣府去,被皇帝诘责,皇帝下令砍了不少人的脑袋。

他短时间内是没心思勾结林丹汗去打朵颜三卫的,只会趁着机会看看能不能砍几颗脑袋拿回去复命。”

皇太极方才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是一盘明廷下的大棋,故意引诱自己在大凌河城外耗费兵力,他们则是鼓动林丹汗在蒙古右翼的后方袭扰,打击蒙古各部支援的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