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399章

作者:秋来2

可他觉得明廷并没有这么一个大手笔的人,上一个敢于玩这种险棋的袁崇焕,已经被崇祯千刀万剐了。

大明的官员大多都惜身,宁愿不犯错,也不做事。

故而这种情况,一下子就被皇太极给否决了。

听到范永斗的分析,皇太极眼里露出探寻的意味:“所以你认为?”

“大汗,定然是锤匪贺今朝的指使!”

“嗯?”

皇太极面露不解,贺今朝他在山西镇,怎么不远千里来蓟镇了!

范永斗斩钉截铁的说道:“这贺今朝占据山西镇,控制了大批百姓以及产盐产铁之地,兵强马壮,对外仅仅号称一万人,从不冒头,足可以见其志不小。

他还是林丹汗的女婿,甚至拿到了蒙古帝国的假的传国玉玺,他不知道是假的吗?

可事实上此举徒徒被朝廷的官员笑话,觉得此人蠢笨如牛,朝廷的目光都放在陕西剿匪上了。

可这正是贺今朝他的高明之处,故意藏锋,假装自己是个蠢货,上了林丹汗的当!

相对比之下,这些流寇最大的贼头王嘉胤已经死了。

盟主是紫金梁担任,号令几十万人马,从山西进入河南,为贺今朝吸引了朝廷的大军,还可以让山西安稳下来。

高闯王又大闹紫禁城,名震天下,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向他看。

唯有锤匪贺今朝近些日子来默默无闻,仿佛就是流寇里的一个小头目一般。

可是他一个小小的驿卒,要是没有点手段,是不可能从陕西那个吃人的地界崛起!

他更不会在山西站稳脚跟,对大明的官军大杀特杀。

况且不管真假,蒙古右翼的人大多称他为天可汗,此人是有能力有野心做这种事情的。”

晋商范永斗越说越激动,他经商多年,早就不是能被人轻易哄骗的了。

商战除了要有实力和背景外,玩的就是心眼。

“锤匪贺今朝?”

皇太极并不是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说实在的他对于这些流寇并没有放在心上。

大明官军就能把他们打的哭爹喊娘,而他麾下的八旗兵,把大明官军打的跪地乞降,所以流寇是成不了什么事的。

旁人对于高闯王在北京城来去自如多为佩服,但是皇太极却是并不放在心上,谁还没去大明京城打劫过啊?

他们汉人有着相同的服饰发型,可以装作自己人混进皇城内厮杀一阵,但是论真刀真枪的干,这伙流寇能不能冲进北京城还是个未知数呢。

先前他用此法钓鱼祖大寿,也是从这次战役当中受到启发。

范永斗大胆猜测,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贺今朝好过。

他事后仔细盘算过,高迎祥纵火焚烧张家口,林丹汗与宣大官军交战,得利最大的是谁?

指定不会是大明、蒙古以及大金。

他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思来想去,受益最大的便是占据山西镇互市点的锤匪贺今朝。

他占据山西互市点后,就广泛的派人告知商人去他那里做买卖。

可惜没有多少人,导致张家口依旧是整个九边最繁荣的互市点。

张家口烧了,短时间内是没法子恢复的,商人逐利是本性,他们想要继续赚钱,那就得去山西镇的互市点。

高迎祥可以顺利从草原回到山西,他与贺今朝之间指定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

在整个事件当中,谁获利最大,谁就最有可能是幕后指使。

范永斗这些日子仔细复盘,就得出了这个结论,此子不可不除!

“大汗,官军是没胆子与林丹汗联合作战,还离开自己的辖区,前往蒙古左翼地方。

此时就算事发,等待他们的也没有什么赏赐,而是朝廷的问责,勾结外敌的罪责。”

皇太极捏着手中的书信,对于范永斗的分析微微颔首,还得派人详细打探贺今朝,此子有可能会阻碍自己统一蒙古。

第0567章 内斗

从来都是他皇太极把人当做棋子,不曾有人敢把他皇太极当做棋子。

锤匪贺今朝这个卑鄙的人,就像一只老鼠一样,躲在地洞里偷偷算计人。

藏得太深,要不是晋商范永斗从自己损失最大,到谁获益最多去想,旁人根本就想不到是贺今朝在背地里主导了这一切。

一个小小的驿卒,他也敢搅动天下最强的三方相互厮杀,他好从中取利。

可偏偏皇太极对他无可奈何,贺今朝属实是欧洲没了日耳曼,缺德玩意!

范永斗其实希望皇太极能够立即平定林丹汗,统一整个草原,进而斩断贺今朝在互市点的优势,从而保证张家口堡的垄断地位。

要不然白花花的银子都散给了穷人,他心疼呐!

皇太极捏着信,对于蒙古左翼的事,倒是不着急。

就算苏布台折了,但是万丹伟征与布尔葛还在,能顶上林丹巴图尔一段时间,只需要争取时间,不至于败落的太快就行。

大凌河这里重兵围困,专门等着明朝的援军到来,杀死他们,取得胜利,始终保持优势兵力,方能取得最大的胜利。

先让林丹巴图尔与他们厮杀一阵,措措他们的士气,相互仇杀多一些,就越不可能再重新罢手言和。

皇太极随即吩咐了一句:“暂且让科尔沁的人做出支援的姿态。”

支援又不一定援军立马就到,先放出风声,让林丹巴图尔心里有戒备,鼓舞万丹伟征等人的士气即可。

“是。”

一旁的传令兵当即就跑走了。

“报,大汗,我军大胜。”

皇太极微微颔首,这已经是第二次击溃明军援军士卒了。

大凌河被围困后,明廷方面自是焦虑万分,惊恐不已,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派兵救援。

朝廷大臣们不断的催促进兵,想要救援祖大寿。

首先便是驻营松山的明军出动二千人马,结果被后金先锋阿山、劳萨击退。

然后便是今日,锦州派兵六千增援,向着大凌河进发。

皇太极派遣阿济格、硕托率领精兵前往锦州,松山处,堵截追击明军。

在离松山三十里的地方,长山与大凌河之间,恰巧遭遇。

今天还是出奇的大雾弥漫,双方都看不见人。

遭遇之时,后金与大明便展开了一场混战,身边的袍泽说不准就是被身边的袍泽杀死,而不是被敌人干掉的。

但是明军不敢恋战,刚一接战,他们便向着锦州方向逃跑。

阿济格率军直接追到锦州城下,活捉大明一名游击,俘获战马二百多匹。

就在皇太极颇为满意的时候,三贝勒莽古尔泰前来汇报,说因为大雾,他的人被明军重创了几个。

“嗯?”皇太极瞥了他一眼,有些不高兴:“我听说你率领的旗兵不听从号令,且贻误了战机,要不然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听到这话,莽古尔泰的火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他怒喝道:“哪有这样的事!”

皇太极眉头微微舒缓,侧头不屑道:“如果告你们的人是诬告,那我定会治他们的罪,但是如果情况属实,你率领的麾下就能逃脱罪罚吗?”

然后不等莽古尔泰回答,他便转身准备乘马走了。

“大汗为什么要单单与我过不去呢?”

莽古尔泰的一声怒吼,直接把皇太极给喊住了。

“老子本来就非常顺从大汗,莫不是大汗还想要除掉我,故意找的借口?”

莽古尔泰说完之后,就紧紧攥着自己的佩刀,用眼睛死死的怒视皇太极,一副要活劈了他的架势。

皇太极周遭的侍卫刷刷刷的抽出刀来。

反倒是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弟,贝勒德格类怒斥道:“莽古尔泰,你在做什么,你这是犯了悖逆之罪,快把刀放下!”

不等皇太极以及他的侍卫动手,德格类便亲自用拳头猛锤莽古尔泰,意图保住他,强行推着他远离皇太极。

可是莽古尔泰被他弟弟打的脾气上来了,额头青筋暴跳,直接抽出刀来,指着皇太极,真要劈了他,被他弟弟以及一帮人拦住。

御前拔刀,乃是大不敬。

皇太极见莽古尔泰拔刀,气得大怒:

“你要向杀你生母一样,也要杀了我吗?”

然后他就开始翻旧账,怒骂莽古尔泰弑母邀宠,及其冷血的事情。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母亲是富察氏。

他任正蓝旗旗主,三大贝勒。

论出身、地位本来都在皇太极之上,只因其母与大贝勒代善关系暧昧。

至于他们两个人之间到底有没有发生突破性的友谊,倒是不清楚。

努尔哈赤不忍心杀了他的妃子,仅以私藏财物为名把富察氏休了。

但是莽古尔泰为了取悦于他父汗,亲自动手,残忍地把他生母宰了,还拿着头去告诉他爹努尔哈赤。

这种禽兽般的行为,纵然是女真人也遭不住。

大家都是接受过汉化的文明人,你竟然能干出这种事来,以后说不定就会弑父篡位!

如此行径使得莽古尔泰在后金的地位、影响大为降低。

没有人愿意跟他厮混,纵然是他亲弟弟德格类也看不上他,可是他们都是一个妈生的,在怎么撇清关系也撇不掉。

以至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在推举汗位继承人时,竟无人提名于他。

谁也不愿意这么个玩意当大汗。

他们这一母三兄妹,在老二德格类死后不久,他们的亲姐姐,也就是皇太极的姐姐,因为她属下控告他们三兄妹谋反,要宰了皇太极夺得大位。

仅存的妹妹被清帝皇太极给凌迟处死,同样也是满清第一个被活剐了的宗室。

此时突然爆发的莽古尔泰,正好给了皇太极整治他的机会。

皇太极征召诸贝勒议事,众人商议之后,看着被捆绑起来的莽古尔泰,纷纷指责他大不敬的罪过,夺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削五牛录,罚银万两及甲胄、雕鞍马十、素鞍马二。

无论如何,在大汗面前拔刀,鉴于他有杀亲母的旧历,谁也不会怀疑他,没有起了杀皇太极的心思。

尽管有人也期盼着这样,可莽古尔泰光生气不动手,着实是让人又气又恨!

“你服不服气?”

听着皇太极的询问,莽古尔泰大叫道:“我不服。”

“好啊!”

皇太极气得开始走溜溜,一帮人见状连忙怒斥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我给你个机会,林丹巴图尔来了蓟镇,你领兵去驱逐他,有本事向他亮亮你的刀子。”

第0568章 五百人敢在草原上行走

努尔哈赤创建牛录制,一个牛录三百人。

他以五个牛录为一甲喇,五个甲喇为一固山,一个固山就是一旗。

如按照正常编制的话,大约七千五百人为一旗。

努尔哈赤的儿子、侄子们分别担任各旗的旗主贝勒。

按照八旗的编制推算,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拥有六万左右的壮丁,这是非常可观的兵力了。

此时直接罚没莽古尔泰一个精锐甲喇充入他自己的旗内,名正言顺的削弱莽古尔泰的实力。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早就不满意四大贝勒共同议政的事。

因四大贝勒平起平坐、共理朝政是他爹留下来的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