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711章

作者:秋来2

“不错。”张令站起身来:

“那贺今朝用‘一石粮’收买了蜀地诸多吃不饱饭的百姓,老夫猜测他之前在山西站稳脚跟就是如此做的。”

对于反贼的这些手段,早年间同为反贼的张令是非常熟悉的。

给当地百姓一些小恩小惠,百姓多是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给点好处就跟着你走。

而且贺今朝的手段要比其余反贼强!

闯王等人是强迫你的跟着他一起造反,但贺今朝是以利诱之。

他竟然给百姓发粮食发银子。

他娘的,这是反贼该干的事?

朝廷都干不出来让他给干了!

这种人能不卷起更多的人跟着他一块干造反吗?

傅宗龙点点头,锤匪能在山西成为坐寇,且实力越来越强悍,让洪承畴都忌惮三分,不可能是个没本事的人。

所以他才会显得慎之又慎。

“朝廷为了剿匪还向百姓收了更多的剿饷。”

张令叹了口气道:“一个是伸手逼着百姓交钱交粮,还让他们无偿服徭役。

一个是给他发钱粮雇佣他们干活。

百姓该如何选择,都不用我等多言。”

他甚至在想,如果安邦彦也用这么一招,兴许在成都都能站稳脚跟,不至于最后身死。

傅宗龙的眉头皱的越发的紧了。

光是贺今朝给当地百姓发粮食雇佣他们干活,甭说大明朝廷,光是地方官府都遭不住。

你指望跟着百姓讲些大道理,让他们不要帮反贼割稻子,指定是对牛弹琴。

“最好能联系一下当地士绅,让他们组织人马在背后为我大明做事。”

属官的话,让傅宗龙觉得有些道理。

“若是有他们相助,大抵会好的多。”

就在傅宗龙与属官相商的时候,派出去打探消息的细作回来了。

等他说完锤匪贺今朝的操作后,整个大厅内商讨的人都坐不住了。

不等你先联络本地士绅,贺今朝先把这些士绅的根给掘了,顺便把田地分给百姓耕种。

许多奴仆有罪的要么处死,要么被拉走挖矿,剩下的全都被放了良籍。

那些士绅不仅要被处死,处死之前还要有被欺辱过的百姓,上去轮流举证他做过的虐,进行公审之后才被斩杀。

光是这一套操作,就听得傅宗龙手脚发麻,大热天的冷汗直流。

贺今朝完全摒弃了大明的许多读书人以及士绅阶级,如此行径,去京师来一出天街踏尽公卿骨实在是太正常了。

傅宗龙就差点经历过,幸亏那天不是他当值,反倒事后收拾烂摊子被崇祯给责罚。

张令的战意一下子就变得有些佝偻,贺今朝这一招太狠了。

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就算租种贺今朝分给他们的田,可心中还有希望啊!

成都府定然会被贺今朝给攻克的,因为这些百姓都是既得利益者。

就算贺今朝遇到什么难题,这些百姓也会争先恐后的尽一份力,就为了能够拥有自己的田地。

傅宗龙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不知所措,他有些搞不懂。

贺今朝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来!

他单纯的“仇富”吗?

没有一丝想要夺取天下的想法?

讲道理按照傅宗龙的理解,贺今朝在山陕之地都能站稳脚跟,没必要对这些士绅赶尽杀绝啊!

但他偏偏就是这么做了。

关键是这种事,让傅宗龙觉得及其不理解。

“他怎么能这么做呢?”

其余几个属官也被贺今朝的手笔给吓到了,贺今朝如此行径,怎么可能会有读书人去效忠他?

第0928章 秦良玉

贺今朝身边没有读书人,便意味着这家伙不会遵守儒家的“思想和道理”。

怨不得一股子土匪的意味,甚至在山陕之地建立了政权之后,都不愿意把锤匪的名字更改成什么正义之师的名称。

对外公开称自己为匪,一骨子山大王的意思。

原来贺今朝当真是没想着用儒家!

或者说现在他都没有这种想法,要不然在一个地界成为坐寇后,不如如此针对大明的士绅藩王等等。

无论如何还得优待前朝相关人员,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

大厅内除了张令之外,几乎全都是读书人出身。

在反贼贺今朝的眼里,他们这些人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纵然是战败被俘,说不准也没有那种什么“独特”的待遇,贺今朝更不会玩礼贤下士那一套。

你这个大明的文官会跟那些臭丘八一样,被他下令砍喽。

没了特权,今后还怎么能保持家族光占田地!

子孙后代在仕途上保持畅通?

他们猛然发现如果蜀地被贺今朝占据了,他们的特权都没有了,如何能够不慌?

可问题是,以大明如今的情况,连京师附近都不能保护好。

类似边边角角的蜀中,皇帝更是鞭长莫及。

甚至连五省总督洪承畴短时间内都没打算支援蜀中。

锤匪贺今朝如此搅和一通,待到朝廷的援军来了,那蜀地百姓怕全都从了贼。

贺今朝便是化客场作战为主场作战了!

傅宗龙缓了好半天,才吐出两个字:

“贺贼当真是想要在成都盘踞,山陕之地连年灾祸,缺少粮食,他不同于其他流寇,到一个地方就想当坐寇。”

剩下的意思他没有言明,那就是贺今朝当真是有当皇帝的意图。

一旦他占据成都这个产粮大地,解决后顾之忧,再有山陕之地的悍卒为他驱赶。

整个天下还有多少人能够阻拦他的入侵?

别说五省联合绞杀,就算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剩下的十个省加在一起,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至于如今盘踞在辽东的清军鞑子,中原各地从上到下的阶级,都没有认为他们能够成功占据全国,替代大明。

傅宗龙也是这样认为的,贺今朝当为大明的头号敌人,否则定然会有推翻大明的机会,而且还很大。

先前没有跟贺今朝“交流”过,尚且觉得他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只要好好应对,有极大的可能性保住蜀地。

但随着贺今朝的“大开杀戒”,卷起更多的百姓为他所用,供他驱使。

蜀地用不了多久,大概就姓贺不在姓朱了。

“不能再等了。”傅宗龙猛地站起身来道:

“把秦良玉的五万人马全都调来,同时催促洪总督,就算不入川支援,也要派人去汉中、山西等地去袭扰,绝不能让贺今朝有一股子就坐在这里耍无赖的行为。”

“是。”

傅宗龙是想到了诸葛亮的行为。

当年诸葛丞相在五丈原驻扎,他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

如此就能免去了蜀中向外运输粮草消耗过大,且道路难行的劣势。

只要诸葛亮身体好点,支撑的更久,司马懿除了干耗着根本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傅宗龙倒是想要当司马懿,稳坐一旁,想要以持久战消耗汉军粮食,逼诸葛亮像以前一样粮尽自退。

可千年过去,蜀中对峙的情况是。

贺今朝与诸葛亮一样成了“魏境坐寇”,而且身体又年轻还好的很。

再加上他惯会蛊惑“人心”,导致百姓愿意给他效力,军中粮食一点都不短缺。

反倒是傅宗龙年岁偏大,尽管可以征调更多的人马,但粮食短缺的很,想要玩持久战寻找战机,都没得多少筹码。

六十多岁的秦良玉接到四川巡抚的调令,要她率领五万大军前来,想要在短时间内一举歼灭贺今朝的想法,着实让她眉头直皱。

仗不是这么打的!

有时候作战并不是人多就拥有巨大的优势。

以如今的战场形势,调集如此多的人马,兴许许多人都不会射出一支箭,或者上场拼杀,大多都是有牵制作用,但敌人忌惮。

难不成贺今朝已经要攻破成都了?

傅巡抚才会如此的急切的想要救援,可这不就是落入了下乘?

此举极为不妥。

再说了她调拨麾下数万兵马也极为费劲,再加上那些溪峒的士兵接替守卫各处关隘。

秦良玉开始调兵,并且给傅宗龙回信,告诉他自己会带着三万人马前往增援,剩余两万还需要驻守各处,以防贺今朝调兵进来,突袭我军后方。

再加上她并不认为自己指挥五万人马能够如臂指使,她也不相信傅宗龙等人有这个能力。

这么多年的作战生涯,让她对于指挥人马有更开阔的视野。

对一般人而言,便不是多多益善,例如兵仙韩信那种人,纵观上下千年,能有几人?

傅宗龙接到快马消息之后,便同意了秦良玉的请求。

如今手中的兵力已经三倍于贺今朝了,围困他足够。

傅宗龙派遣张令驻守在简阳,控制阳安关,距离成都不足百里。

双方的探马一个劲的交手。

贺今朝因为“一石粮”在成都府附近百姓心中已然种下了信誉,官军在散播二十万大军来救援成都,势要斩杀锤匪贺今朝之类的。

二十万人,乌压压一片压过来,谁都得死。

可让本地百姓感到奇怪的是,贺今朝并没有要征召他们加入军队。

反倒有人主动来投军,被他们给赶出去了,回家好好种田。

说什么未曾经过训练就上战场,在锤匪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至于官军吹嘘二十万大军,那些日常训练的士卒,皆是哈哈大笑。

他们大帅早就说了,只要大明在成都卷起二十万大军,都不用他出手,那些人都得把傅宗龙给吃垮喽。

如此言行,且许多士卒表示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只要立下军功,他们可就能获得更多的赏赐。

倒是让许多分的田地耕种的百姓们大为安心,皆是侍弄将来属于自己的田地。

担心依旧是存在的,但并不慌乱。

贺今朝就领兵驻扎在华阳,距离成都不过二十里的距离。

“主公,傅宗龙本身率领三万人马,同时调拨秦良玉的三万人,一同抵近简阳,距离成都不足百里。”

吉珪把收集到的消息总结了一二。

“我倒是没想到秦良玉还能养活三万大军?”

“大帅,此人怕是不止拥有三万大军。”王根子鼓足勇气提了一嘴。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