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712章

作者:秋来2

张福臻等人皆是一阵惊诧。

毕竟上一次秦良玉带着万余人勤王可谓是破家舍财的,得了崇祯四首诗的奖赏。

大家当真不知道一个老妇人,秦良玉在四川有如此大的实力!

“此事是真的?”贺今朝追问了一句。

“是的,他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县土司,丈夫死了,马家的继承人马祥麟年龄尚幼。

朝延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兼长,所以授命她继任了丈夫的官职,至今马祥麟都不是石柱县的土司。”

明朝的改土归流只是奠定了基础,并没有成功,土司首领依旧是土皇帝。

贺今朝站起身来走了几步:

“据我得到的消息,秦良玉无论是勤王还是领兵,支援的人都是几千白杆兵的规模。”

“大帅,秦良玉这些年征战,她麾下的白杆兵损失的也不小。”王根子站起身来道:

“此番如果能有三千白杆兵就足够我们头疼的。”

“白杆兵我是不怕的。”

贺今朝倒是不在乎,有先前浑河之战的战例,这些白杆兵还是很好对付的。

“我只是疑惑她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全都是土司兵?”

“不是。”王根子连连说道:

“大帅有所不知,别看蜀地富庶,但是百姓同样不好过。

许多汉民都逃入到了土司治下,那里的催收赋税倒是不怎么多,只需给土司头领缴纳一定的就可。”

贺今朝突然理解了,秦良玉能养得起如此数目的军队。

光靠土司内部的百姓,再怎么会种地,也不可能供养如此多的军队。

就算是贺今朝先前在山西西北部也不敢养五万职业武夫。

还是在占据全晋之后,才稍微敢多养些人。

这也是贺今朝发现秦良玉养了这么多的士卒后,心里极为诧异。

“主公勿忧。”张福臻回过神来了:

“像主公这样养士卒的钱粮,花在秦良玉麾下士卒,养几十个人都不在话下。”

王根子也连连点头,确实是这样。

自家大帅出手实在是大气,就算是收买百姓人心,都没见过这般豪气的!

大帅他不当皇帝,谁当皇帝?

难不成指望着紫禁城内那个小气吧啦欠你的饷钱的狗皇帝,继续当皇帝吗?

这辈子你都别想靠着自身勇武,赚下一份家业来。

“主公,可以遇见,秦良玉这三万人大多都是壮声势的,精锐的士卒大概是那几千白杆兵,她倒是不吃空饷。”

吉珪捏着胡须无所谓,几万官军来攻根本就算不得了什么。

到时候作为箭头主动发动攻击的只会是几千白杆兵,大炮一开轰他娘的。

什么精锐,全都得散喽。

就更不用说其他那些战斗力本就不高的明军士卒。

大军云集,摆出二十万官军来救援成都,打的就是你们这帮援军。

待到自家主公胜利,“二十万官军”都被锤匪剿灭,光靠这份战绩,就能让蜀中许多人把昂着的脑袋全都低下去。

胆敢不顺从锤匪,脑瓜子给你锤烂!

尤其是挫败蜀中名将秦良玉,几十年积攒的威望,都得在这一战当中消失殆尽。

“官军什么时候来攻?”吉珪叹了口气道:

“我怕最后气势汹汹的来,然后没打上他们跑喽,到时候咱们还得费尽心思分散各地剿灭官军。”

“倒是不清楚。”张福臻同样也在看向地图:

“我与傅宗龙没有过接触,不过听闻他是个稳扎稳打的人。

如今粮食新收,未入府库,他也没有多少粮食可以调用。

数万大军的官军粮食供养,可不是咱们主公这里得到粮食更加容易,他们得在大明的规则秩序下调用粮食。”

就算傅宗龙是四川巡抚,那底下的人照样也有为了各自利益,对他指示的事情,嘴上答应的好,背地里该干嘛干嘛,多了去。

别看大明皇帝明面上说一不二,可臣子在背地里,还不是那个样子!

从地方到中央皆是如此。

“所以你的意思是,傅宗龙摆出这么大的阵势来,就是求速战,或者意图壮大自身让我心生退意?”

贺今朝挑挑眉,手里的木棍指着简阳到成都的路,这里的地形图正在绘制,成都外的坑该挖的也挖的差不多了。

傅宗龙想要踏过坑进入成都坚守,倒是有机会,但得付出代价。

“应该是这样。”张福臻回了一句:“官军的形势极为不利,这两日他们就开启程来了。”

“好。”贺今朝忍不住笑出声来:

“除了秦良玉的三万人吓我一跳之外,其余皆是不足为虑,既然秦良玉她也是充大个的,那我就更加放心了。”

他有些欣喜的在厅内走来走去:“待到我们在成都城外击溃这二十万大军,我看守军士卒还能有几个抵抗的心思。

就算他们那么多头猪没全都抓住逃跑,傅宗龙还想卷土重来,我们攻克成都府也要宣扬还没有拿下,引诱他继续来,免得我们还得分兵去各地剿灭,太麻烦了。”

“好,好,好。”

王根子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模的军事会议,要不是他是川府的人,估摸是没机会的。

这种谈笑之间,就感觉打败官军跟切瓜砍菜一样简单。

着实是让王根子认为自己当初的决策,太他娘的对了。

否则这入川领路的功劳就要拱手让给他人。

那可就是自己的损失了。

相比于锤匪阵营这里一片欢声笑语,反观明军指挥系统内便是愁云惨淡。

秦良玉领兵到了简阳,就被傅宗龙拉来商议如何迅速击溃锤匪。

可当秦良玉听完目前获悉的消息,反倒觉得不应该立即出兵,否则必定会被敌所趁!

第0929章 破局之法

“傅巡抚,那锤匪贺贼如今士气正旺,且粮草充足,反观我军虽然人数是其数倍。

但自从去岁击退李自成的战事后,几乎未曾打过大规模会战。”

秦良玉都这个岁数了,自然是有点藏着掖着说话:

“大军云集在此,光是调度进攻就需要极大的精力,我等缓缓前进百里。

就算接近成都,光是走这条路保证队形不算,便已然算是成功。”

傅宗龙对秦良玉的话是赞同的,可依照目前的形势,只能尽快的打败贺今朝。

否则今后会越来越难的!

待到洪承畴率领援兵入川的时候,贺今朝说不准就封锁了入川的关隘。

或者放弃一些关隘,引诱官军入川作战,再把他给堵在川中。

洪承畴想要把贺今朝限制堵死在川中,贺今朝反过来为何不能堵死他呢?

马祥麟四十来岁,正值壮年,能文能武,作战勇猛,在军中被称为赵子龙,小马超。

当他一只眼被箭射瞎后,又被称为独目马。

听他娘如此谨慎的发言,他便识趣的没有言语。

目前的情况比闯贼李自成,来的那次要艰难的多。

贺贼更加不好对付。

别看官军占据优势兵力,但除了“壮声势”之外,并没有多少用处,反倒会成为累赘。

兵在精而不在多。

“晚打不如早打。”傅宗龙叹了口气,显得有些为难:

“我知道我军只是声势浩大,可贺今朝都在成都府周遭分给百姓田地,让他们耕种,便可长久的为他提供粮草。

反观我官军,被粮草问题所困扰,六万大军只有半个月的存粮。

一旦粮尽,都不用贺今朝动手,我军就得溃散,甚至主动去投靠锤匪。

如此局面摆在眼前,你们说,不尽快开打,还能有什么办法?”

众人皆是默然不语,唯有秦良玉开口道:

“傅巡抚,若是全力开战,你有几分把握?”

傅宗龙被秦良玉问住了,随即开口:

“你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战场上形势变化复杂,如何能估算?”

“好。”事到如今,秦良玉也不在迟疑:

“我军粮草不足,贺贼充足,此我军一败也。

我军士卒虽多,但可用的精锐士卒是完全比贺今朝少上许多。

他开疆拓土,必定会调拨精兵强将,此我军二败也!

我军虽然在本省作战,但成都府附近的民心皆是被贺贼所收,此我军三败也!

锤匪士卒铠甲精良,火炮威力巨大,且操炮之卒经验丰富。

反观我军士卒披甲在十之一二,擅长操炮士卒几乎没有,此我军四败也!

锤匪围困成都,以逸待劳,我军奔赴成都救援,将疲兵老,此我军五败也!”

总而言之,优势在锤匪而不在我。

这打什么打?

完全就是送死的行为,秦良玉尽可能的想要避免这种情况。

浑河之战虽然她没有亲自去,但家里人去了就没回来。

秦良玉环视厅内众人:

“锤匪五胜,我军五败,如此劣势,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击溃贺贼?”

秦良玉的话说的极为难听。

丝毫没有像大明文官,那种说话打哑谜之类的好习惯。

大厅内的气氛极为尴尬。

纵然连傅宗龙也都被问住了。

就像被一个老女人给打了一巴掌,让他们清醒清醒,醒悟当中还带着些许的局促。

因为真的没留面子。

男人在面对女人的时候,尤其还是在官场上,面子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朝廷那么多文臣武将,为何都对秦良玉“另眼相看”且还排挤她。

秦良玉也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比寻常男子都要厉害。

如今她都说短时间内无法战胜锤匪,明知道此战必败,为什么还要打?

“成都被贺贼攻破,蜀王以及城内百姓可就危险了。”

“百姓危险不危险,看看城外的就知道了。”

“贺今朝攻破山陕之地,那么多藩王都落入贺贼之手。”

秦良玉坐在椅子上道:“那些亲王该当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