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18章

作者:秋来2

“此番大胜,多亏了靖辽侯指挥有方,堵住了张献忠的大部人马。”

吴国俊倒是没说什么。

他也没想到张献忠手底下的士卒这么不经打,许多人看上去都没有什么训练的痕迹。

上一次张献忠从左良玉手中逃脱生天,看样子损伤不小,能拿下襄阳城,当真是杨嗣昌留守大本营的军将颇为废物。

二十多人给襄阳城搅得天翻地覆,被贼子里外接应占据。

这次战事完全不是张献忠麾下士卒的战斗力有多强悍,而是驻守襄阳的太弱了。

张献忠在湖广崛起的速度也不慢,故而底下士卒作战也就那么一回事。

左良玉对于这次战绩极为满意,张献忠攻破襄阳掳掠来的银子,这下子可全都落在他的手中,虽然要与吴国俊分润一点,但总归是有进账的。

张献忠狼狈逃窜,连他的头号军师徐以显都被俘虏了。

趁着官军清点人数的时候,吉珪则是叫人给徐以显松绑,送到帐篷里。

“我们不认识。”

“听过你的名声。”吉珪笑呵呵的给徐以显倒了杯茶:“想要聊聊。”

“没什么可聊的,要杀变杀,不必假惺惺的。”

徐以显端起茶杯猛饮一口,示意吉珪给他继续倒:

“我自从参加八大王的军队以来,就从来没有想过要再臣服大明。”

“巧了,我也没想着臣服大明。”

听到这话,徐以显的动作为之一顿:“难不成左良玉也有反叛大明的想法?”

毕竟上一次能从左良玉手中逃走,便是他们还有利用价值。

此番被俘,徐以显心中也升起了一股子希望。

左良玉会放纵他们继续做大,到时候再来剿灭。

这样崇祯就只能继续依靠左良玉,即使他军纪颇烂,也得捏着鼻子忍下去。

“这么说,你我之间有合作的可能?”徐以显得知自己也不用死了,顿时变得客气起来。

“你为什么要造反?”

“昏君当道,官吏只懂得捞钱,百姓民不聊生,天下为什么就不能换一个皇帝呢?”

徐以显说起他的志向,顿时变得极为骄傲起来:“我虽不才,可也有诸葛孔明之志,要重塑这乾坤,保我家大王得天下。”

“以你的判断,张献忠他能得天下?”

吉珪自顾自的端起茶杯道:“纵然你有诸葛亮之才,可你不会以为张献忠配与昭烈帝相比吧?”

徐以显一下就哑口无言了,张献忠给昭烈帝提鞋都不配。

这俩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张献忠颇为好杀,行事有着灵活的底线。

他对待百姓根本不是秋毫无犯,反倒要卷起许多人跟着他走。

一到危急时刻,就抛弃大批百姓逃跑。

吉珪放下手中的茶杯,忍不住嗤笑道:

“徐以显,你心里都知道张献忠他不是一个英明的主公。

可你还妄想辅佐他夺取天下,从而名留青史,未免也太过于书生意气了吧?

听着就徒徒让人发笑啊!”

第1013章 捷报频传

徐以显在对待事情上也不是一个拧巴的人,他瞥了眼前的人:

“你说我家大王如此不堪,那左良玉就是一个好主公吗?”

“他?”吉珪站起身来不屑的道:“他给我家主公提鞋都不配。”

“而且你凭什么觉得,我效忠的人就是左良玉?”

徐以显稍显错愕:“难不成是靖辽侯吴国俊?”

吉珪摇摇头,回头看着徐以显笑。

徐以显脸上颇有惊疑之色:“敢问这位兄台是何方神圣?”

“鄙人~锤匪吉珪。”

徐以显呆愣在原地,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消化不掉。

锤匪在左良玉以及吴国俊的阵营当中坐镇,而且被他被抓来松绑的时候,周遭士卒对这个人很是尊重。

左良玉勾结锤匪,徐以显倒是相信,反正他也不怎么听从皇帝的命令,拥兵自重。

但大明靖辽侯吴国俊可是最受崇祯信任的武将,这是全天下都知晓的事情。

如今连他都勾结锤匪,着实是惊的徐以显不知道要说什么。

而且吉珪的名头,他徐以显也听说过,号称是贺今朝第一为军师,深受重用。

现在贺今朝竟然把他派到吴国俊、左良玉的军中效力,其中情况颇有些复杂,让徐以显一时间不知道要如何作答。

“怎么,考虑考虑。”

吉珪看着错愕的徐以显颇为得意的道:

“当今天下,不过分几方势力,数都数的过来,关外的清军鞑子,坐困京师的大明皇帝,盘踞在河南的李自成。

这一战张献忠被打残了,他想要恢复元气,只能按照我家主公的意思,往江西等地发展。”

徐以显站起身来道:“这次针对我家大王的战事,是贺大帅主导的?”

“当初在四川我家大帅的外甥全力帮助你们,摆脱明军的追击送你们粮食,助你们度过难关,张献忠不是答应的好好的,可为何依旧在湖广河南之地盘踞?”

吉珪捏着胡须看着徐以显道:“我们之间的交易你方先撕毁了,就别怪我家大帅出手整治你们。

他不体面,我家大帅有的是法子帮他体面!”

这番话说的徐以显无言以对。

他万万没想到贺今朝的手在大明内部能伸的这么长。

本以为脱离于锤匪交界的地方,纵然是违反约定,那也算不了什么。

现在让徐以显说他们只不过是想要搞乱中原在前往江西等地的话也说不出口。

还说什么呢?

只要稍有不顺从的地方,锤匪的铁拳直接就砸过来。

解释?

你没有立即按照贺大帅的意思去办,我们也懒得听你们狡辩的理由。

不需要。

锤你一顿之后,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最让徐以显错愕的是崇祯手下第一战将,也都是贺今朝的人!

而且杀张献忠的是大明官军,可不是锤匪。

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我家大帅虎踞西北,麾下精兵强将不计其数,只不过是为粮食、吏员质量所困,才一直在西北蛰伏。

待到时机一到,便能迅速出兵推翻大明,到了那个时候你投效于锤匪,怕是更加排不上号。”

吉珪可不相信一个想要专心辅佐张献忠造反的人,会放弃他心中的野心。

因为徐以显跟他一样,也是个屡次不第的举人。

这种人对大明的科举制度有着极大的恨意,根本就不可能回头去效忠大明。

所以选择一个有机会推翻大明的造反头目,就成了他第一选择。

现在吉珪告诉他,你的第一次选择并不是很好。

通过你上一次帮助张献忠解围,倒是让人觉得是可以招徕之人。

“我可以给你几天的时间考虑考虑,这也是看在你有些才能的面子上,要是一般人,早就被砍了,脑袋被记在大明军将的捷报上充数。”

吉珪低着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想,过了这村可没这店喽。”

不等徐以显反应,吉珪就招呼人把他关押到另一个帐篷去。

傅宗龙战死后,大明想要再派出一个像样的督师,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

项城之战是李自成农民军进入河南后第一次大规模作战,歼敌六千余人,俘斩了专门负责攻打农民军的傅宗龙,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它给官军以严重打击,李自成取得这次胜利的原因在于采取佯动诱敌,设伏围攻的战法。

此战表明了农民军的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颇多熟读兵法的人给李自成参谋。

明军失败的原因在于将领怯战,首则接战逃跑,继则不予救援,上下不一,左右不协。

但张献忠狼狈的率领几十骑去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杀傅宗龙后更是声名远扬,人数一下子就扩充到了五十万人。

项城战后,闯王部队西北行,攻破商水、扶沟、郁川等县,无人能挡。

攻叶县(今属河南),杀降明的叛徒刘国能(闯塌天)。

主要是李自成希望刘国能能够跟他一起再干造反,反正大家之前干的都是这趟活。

还有些旧交情在呢。

可刘国能自是以忠义自诩,瞪着眼睛怒骂李自成:“我当初与你同为贼,但现在可是大明天子的臣子,为何要投降于你们?”

这种话,李自成当然不会惯着,一个降了大明的人,既然想要专心为大明尽忠,那就成全他。

杀大明忠臣,李自成也十分的喜欢。

攻舞阳,在北舞渡杀降明的叛徒李国庆(射塌天)。

就在闯王取得连胜的时候,张献忠见到了李自成。

李自成已然没有当初低声下气的亲自去求张献忠的窘迫。

在河南这块地界,哪个官军将领听到他李闯王的大明不得抖三抖?

反观张献忠灰头土脸,身上还带着伤,血迹都侵染出来了。

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张老弟,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了?”

李自成急忙迎着张献忠进入县衙大厅。

周遭的将领看着张献忠这副惨样,自是有笑出来的,还有皱眉深思。

毕竟张献忠也不是一个如此孱弱的首领。

原来整个湖广的明军都得防备着他。

张献忠摇摇头:“倒是额做大了,直接跟官军对战一场,结果损失惨重,差点小命不保。

那靖辽侯吴国俊的精兵绝非左良玉等人能够相比较的,乃是我第一次遇到的强敌。”

洪承畴率兵支援锦州后,大明朝廷根本就派不出多少人来围剿河南的农民军。

或者说河南百姓还有活路,不至于李自成靠着一千来人家底在短时间内就窜起几十万人马。

李自成也收起了轻视之心,虽然他在河南混的风生水起,可也没有遇到强敌呢。

他知道张献忠手中的积年老贼,可比自己手底下的人要强上许多。

连他们都不能击溃吴国俊,李自成心里也开始打鼓了。

毕竟作战可不是凭借依靠人数就能取胜的。

这也是李自成在军事指挥上成长起来的觉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自己站稳脚跟。

“闯王,咱们还是需要小心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