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57章

作者:秋来2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是这样做的。

襄王一脉大多都被张献忠给屠了,根本就没有给贺今朝留下几个“人样子”。

幸存的这几个人自是要好好护着些。

“秦王有令,命他们清扫襄阳几条街的街道,尔等胆敢私自报复,不尊秦王指令,必会重责!”

当这句话给众人宣扬出来,当然更多人不理解。

既然推翻大明,为什么不把姓朱的全都给杀了!

姓朱不姓朱根本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贺今朝的命令要贯彻下去,谁敢违背,就得遭受重罚。

一旦什么事情都裹挟民意,将来必会受到反噬。

况且襄王一脉不杀,不代表抓住其余大明王爷也不杀。

锤匪兵不血刃的进入襄阳,并不代表手中的刀不锋利!

所以这几日,大批牙行、胥吏、泼皮、罪犯,王爷们以及脑子拎不起的奴仆,全都被锤匪组织起来,对整个襄阳城进行彻底的清扫。

乡下的农民也都被锤匪组织起来,各个乡绅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

他们养的那些狗腿子平日里横行乡里倒是没什么问题。

别说遇到锤匪,就算遇到官军,也不是他们能够抵挡的住的。

锤匪的吏员,这些时日一直都在宣传锤匪的政策。

从本地人当中发现积极向锤匪靠拢,且身家清白之人,给与他们参与治理的机会,同时也兼任带路党的活。

自是有许多乐户也被锤匪接纳,拿着锤匪编制出来的剧本进行排练,准备演出犒劳周遭士卒,以及进行下乡宣传。

襄阳地区的农户、佃户反倒更加拥护锤匪的政策。

因为他们终于也有人给他们画了一个真实的大饼。

像以前什么“于大善人”画出来的饼,反倒让他们一年都落不下多少粮食。

辛辛苦苦给“于大善人们”还了前年的贷款。

但去年、今年的都没有本钱还,只能子子孙孙的背着贷款去给“于大善人”们当牛做马。

待到年老体衰干不动活,就等着主动饿死或者上吊,不去拖累儿孙吧。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娶不到媳妇,所以也就用不着背负拖累儿孙的事。

这些佃户看着曾经属于地主老爷的田,都被丈量,然后分给他们这些租种,一个个乐得嘴巴就没合上过。

特别是当一块块木牌子作为记号,给他们钉在地头上,更是让众人抱着木板子哭。

尽管他们大多数人都不认识木板子上的字,可是却是明白,要是好好干上几年,那这块良田就能属于自己了。

农会也都在顺利的建立当中,各地农户纷纷响应。

他们理解不了太多的意思,只晓得好不容易锤匪能够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好处,那一定要牢牢抓住了,不放手。

否则下一次改变命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锤匪控制的府衙也一直都在运转当中。

顾继坤从交谈当中得知,整个襄阳城分成了四个片区,十户作保,前来登记户籍。

办事效率之高,让顾继坤为之诧异。

他甚至听闻贺今朝根本就不准备搞什么科举选官的制度,而是自己培养吏员,一步一步从基层坐起。

此举,深得顾继坤这种屡试不第,深受八股文欺辱的读书人认同。

这天下,只有考上科举的人,他们就一定能当好官了吗?

当然在他心中也有顾虑。

顾继坤虽然不是进士,可作为读书人,家中的土地有很多法子都能不交税。

但他发现在锤匪治下,不仅是交不交税的问题,而是家中大批良田都会被锤匪没收,然后分发给那些穷人进行租种。

且在租种十年后,他们耕种的田地,那些穷人有优先购买的权力。

对于这件事,顾继坤很是担忧。

他身上有锤匪给发的临时路条。

因为他身上的“验”是南直隶昆山的,并不是本地人,也没有被为难。

贺今朝倒是希望有人能够通过这些临时待在城中的人,返回家乡把锤匪来了的消息传播的到处都是,先让官军自乱阵脚去。

顾继坤把书信派奴仆,给自己的年少好友归庄兴送去了。

尽管顾继坤的奴仆也一直跟着他看,可他心里也再想,贺大帅什么时候能打到南直隶去啊?

作为“复社一怪”的顾继坤在送走了书信后,决心去拜访贺今朝。

他可不觉得贺今朝能够杀了自己。

襄阳府县衙内,贺今朝一直都在听着属官汇报,枣阳、南阳、谷城等地。

特别是谷城被张献忠经营了一阵后,那里的士绅多数被他所杀,倒是让贺今朝省了大事。

然后贺今朝再把张献忠杀了大批士绅,通过官府说他们通贼,把谷城良田转到自己手里的大地主杀喽,直接闭环。

就好比龙五替富贵死了一样,倒是让那些被强行侵占良田的小地主们心里觉得庆幸。

通过锤匪这一手,他们还能分到一些良田进行耕种。

此时相比于村庄当中这一亩三分地的生活方式,倒是各地县城当中藏污纳垢,特别是泼皮、牙行等人需要锤匪好好清理。

但各地的治理总归是刚刚开始。

锤匪进入襄阳的消息传到荆州,明惠王朱常润、偏沅巡抚陈睿谟以及“文武诸司,于当天夜里相率潜逃,城门无一卒。

高一功带领的先头部队进入荆门州后,士民杀猪宰羊,举着连夜绣出来的锤匪旗帜,用来犒劳锤匪士卒。

当然这些活动,都是士绅组织的,他们的心思贺今朝也知道。

李定国也传来消息,他顺着长江而下,连克夷陵、宜都、枝江,已经快到了江陵。

大军所到之处,官军早就跑了,甚至连一些有钱有势的得到消息,也早早的奔着南京跑去,或者跑到更远处。

贺今朝看着地图上日益多的旗帜,倒是有些头皮发麻,尽管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但可以预料到,他手中的吏员是远远不够的。

“军师,咱们还得多吸收一二本地人,以老带新。”贺今朝吩咐了一句:

“最好征召一些那些屡试不第的读书人,他们对大明早就不满,而且也能快速投入到工作当中,让他们在干活当中评比,不适合的便罢黜。”

“回秦王,咱们已经发出征召了,倒是有不少秀才、举人什么的想要来,可是一听到咱们的条件,多是扭头就走。”

吉珪对于这种事早就见怪不怪了,这些读书人浑身上下也就剩下嘴硬了。

他在山陕、川蜀之地早就见过他们那种嘴脸了,到时候后悔的是他们。

牛有才小跑了几步,低声道:“大帅,有一个叫顾继坤的外地读书人求见。”

第1045章 谁说我们不杀大明王爷

对于求见的书生,贺今朝不是没有召见过。

不过他们几乎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皆是认为贺今朝会重用他们。

毕竟反贼窝里能有几个读书人?

我辈读书人都上赶着来投奔你,不说出将入相,也得礼贤下士。

结果贺今朝呢?

就是询问他们写如何治理一县之地问策,倒是有些人文章写的花团锦簇,被张福臻叫来一问具体细则,则是之乎者也。

可他们这些连进士都考不上的人拽之乎者也,在张福臻面前简直连提鞋都不配。

张福臻又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去锤匪吏员身边实习,结果个个都不愿意。

因为在大明一旦当了吏员,是很难再当官的!

再加上吏本就是许多“落榜者”的出路。

“吏”虽然在官场“鄙视链”的底端,但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吏”仍然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官爷”。

这些来投奔贺今朝的读书人为什么愤怒?

因为他们考不上大明的进士,也能干这个!

锤匪来了,他们还他妈的干这个!

那为什么还要投奔贺今朝,还号称锤匪?

真是没见识的贼子。

然后这些人就见识到了锤匪的作风,一个个被轰出去。

并且被当众大声宣扬,尔等没有一丁点本事只晓得读了几本书,连大明的进士都考不上,就想要来我锤匪这里谋求高官厚禄,子孙富贵?

简直是痴心妄想。

张福臻的操作直接正义爆杀!

他自是晓得这些读书人的心性,为了面子,指定会各种往锤匪身上泼脏水。

索性张福臻直接用魔法打败魔法,先往他们身上泼脏水。

有了这个打底,围观群众自是晓得哄笑声极大。

读书人身份高贵,说是文曲星下凡,但在大明真正能考上状元的才是文曲星下凡,要不然天下的文曲星都不够用的。

这种情况下,在贺今朝看来,这个顾继坤还敢鼓起勇气来,怕是真的有点本事在身上。

要不然这些高贵的举人、秀才可丢不起那脸面。

“就他自己来的?”

“回大帅,就他自己。”

“那便叫他进来,引到那个桌子旁。”

顾继坤规规矩矩的被搜了下身,这才被人带到贺今朝的前面,微微躬身行礼。

倒是有些读书人的气概,没有直接跪在地上。

“昆山顾继坤,见过秦王。”

“坐坐坐。”贺今朝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张福臻出手。

张福臻笑呵呵的给顾继坤递了一张卷子,然后叫人拿来笔墨纸砚。

顾继坤显然是有些懵逼,他是想要与贺今朝谈一谈复社的问题,在南京有许多读书人都空有一番报国志向,可却是没有门路,想要劝一劝贺今朝重用读书人。

大明现在连科举考试都得花银子使关系,越来越有王朝末年那景象了。

诸多官军都忙着捞银子,然后等着新朝建立,咱们再歌功颂德。

如果能得到重用那最好,就算不称心也可以隐居不出,就宣传自己是前朝的遗民,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富贵日子,根本就不碍事。

顾继坤先是下意识的看了下考卷,第一个题目自我介绍,然后便是若他当了宜城的知县,该如何治理,并且给出了宜城目前遇到的困境。

宜都这个地方是他来襄阳前一站,在那里逗留了一段时间,自是也有些许了解。

顾继坤便刷刷刷按照要求写了写,然后再看第二道题,底下胥吏该如何治理?

换句话说顾继坤现在写的都是申论。

过了两刻钟,顾继坤才放下毛笔,揉了揉自己微微发酸的手腕。

自是有属官先拿过去给张福臻看。

“秦王,这个人还算是有些见解。”

贺今朝接过答卷随意了了几眼,阅卷多了,倒是也能分辨出来个好坏。

“顾继坤,你能接受去乡下跟在吏员身边实习一年吗?”贺今朝直接开口询问。

顾继坤额了一声开口道:“敢问秦王,我这是被选上了吗?”

“不错。”贺今朝放下手中的试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