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58章

作者:秋来2

“来应征的那么多个读书人,嘴里说的手里写的都是空谈,空谈有什么用?

大明靠他们空谈能保住百姓不饿死吗?

靠他们空谈能消灭我等反贼吗?

靠他们空谈能灭杀关外的鞑子吗?”

顾继坤一时间有些激动,仿佛遇到了知己一样。

甚至连贺今朝自称大明反贼都没有这么激动。

“空谈误国,只有经世致用方能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当中。”顾继坤忍不住激动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张福臻看着顾继坤忍不住有些惊奇,看样子这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当真是个有前途的人才,极为符合锤匪的发展之道。

“自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贺今朝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嗯?”

张福臻又忍不住看向贺今朝,自家大帅这份急智是哪里来的,这种话茬都能接上,而且听起来更加有利于传播?

顾继坤也是满脸错愕,随即大喜道:“秦王所言,当真是短小精悍。”

“顾继坤,现在我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贺今朝也站起身来笑道:“你就去宜都担任吏员实习生,好好沉淀沉淀,将来必定能有更大的发展。”

“多谢秦王。”顾炎武当即欣喜的答应下来。

待到一旁的属官带他去旁边的屋子,做一个“官身验”的时候,顾继坤才反应过来,此行并不是来求官的。

只是想要与贺大帅探讨一番,然后举荐几个复设的好友。

“秦王时不时的蹦出惊人语句,着实是让我佩服的很。”张福臻一记马屁送上。

贺今朝心不在焉的颔首,因为他回想起这句话是顾炎武说的了。

毕竟是挺著名的,而且顾炎武也是因为反清复明才改的名字。

是不是说眼前的顾继坤就是顾炎武?

顾炎武也是个屡试不第的人,贺今朝对于这个人的简介了解的不多,谁待着没事会记这种事,能知道个名字和具体的事件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历史书才那么薄,怎么可能把所有人的生平都让你学一遍呢?

张福臻确实觉得贺今朝没搭理他,是不喜欢自己奉承,遂把最新编写的报纸请贺今朝过目。

毕竟己方千里转进湖广,取得了连战连胜,前方大胜此等消息传回后方,也能让他们更加安心,以及省去许多事。

顾继坤做好了登记,得了自己的“官身”,回来说了一下他想要举荐复社成员。

贺今朝自是连连应声,只要不是空谈那种人就可以。

顾继坤便看向贺今朝手里捏着一个像是邸报的玩意,上面写的是介绍锤匪大破逆明官军的战意。

等贺今朝放下手中的报纸,顾继坤连忙把头转向一侧,万一是什么军事情报。

“这是我锤匪向治下百姓发布的报纸,叫他们也知道知道我们前线的事情。”贺今朝主动把报纸的样品递给顾继坤:“你瞧瞧。”

“报纸?”

顾继坤接过来迅速浏览了一番,锤匪官方发布的报纸,而且看那期还不是第一刊。

“秦王治下识字百姓多吗?”

“多是文盲。”贺今朝如实回答道。

尽管他让许多孩童上学,又在乡镇的农会组织夜校进行学习,可识字率依旧没有提上去呢。

可相比于大明的识字率,倒是升上去许多。

顾继坤表示理解,兴许就是吏员给治下百姓读报纸,让他们知晓锤匪大事情。

“秦王,我还有一件事想要询问。”

“你说。”

“我家中良田颇多,若是我将来能够在锤匪治下表现突出,是否能保住祖业?”

“祖业是什么?”

“传承下来的良田。”

听到顾继坤的回答,贺今朝站起身来走了几步:“我不屑糊弄你,若是你顾家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指定会抽几个人宰了你家里人。

若是表现尚可,自是也可以给你们每个人分家之后重新划定田地。”

听到这话,顾继坤连连摇头道:“实不相瞒,这两年吴中也干旱,家中良田产出不多,且也被昆山豪族叶氏惦记。”

“叶氏是昆山地主大户了?”

“确实。”

待到人被送出门,张福臻捏着胡须道:

“秦王,复社向来有小东林之称,二张合并几十个社团,据传足有上千人参加。

他们反对空谈,并且实际的参加政治斗争。”

贺今朝想起来了,孙传庭曾经传回来过消息。

复社成员为了帮助周延儒起复当大明的首辅,可是前前后后凑了几万两金子走动关系。

这些人大多家境好的很,要不然也没有这种资本。

而周延儒有贤相的称呼,也多亏了这帮人的运作。

总之像顾继坤这种脑瓜子拎得起的,也是少数。

对于复社的人,愿意投靠的贺今朝也愿意用,不愿意投靠的,他也懒得请。

这帮人党争真是个中翘楚,但治理地方,怕是当连一个吏员都不合格。

高一功进入荆州,湘阴王拒不投降,想着要与锤匪谈谈条件,结果高一功根本就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

湘阴王全家被杀。

李定国也顺利攻克江陵,两方顺利会师。

锤匪继续向承天进军。

承天,今湖北钟祥县,大明嘉靖皇帝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杭封在这里。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没有儿子,朱厚熜入继大统。

钟祥被看作“龙潜之地”,又是献陵所在地,因此升格为承天府,设立承天、显陵二卫防守。

在明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大地的时候,大明又移本省总兵驻防,另调他省援剿总兵协防,令本省巡抚和巡按坐镇承天保护陵寝。

尽管这里有重兵镇守,却拧不过人心所向。

当锤匪先头部队乘船抵承天时,本地居民有的在大门上书写“恭迎王师”,有的打开西关城门准备迎接义军进城。

但都被湖广巡抚宋一鹤给派人制止了。

其实他也十分懵逼,事情发展的太快了。

原本左良玉在襄阳等地为非作歹,他上疏弹劾左良玉。

但朝廷显然没有下旨叱责左良玉,甚至连回信都没有。

如此一来,更是让左良玉变得猖狂起来。

宋一鹤暗恨。

所以当左良玉领军狼狈撤到承天,因为士卒没有饭吃向他这个湖广巡抚祈求发放饷钱之事,被宋一鹤断然拒绝。

于是左良玉又纵兵借粮,被宋一鹤带兵击退,甚至还招来左良玉的士卒,扩充人手。

而左军因为身后有锤匪的追击,并不敢持续发狠,只不过抢掠了城外地主,又快跑前往武昌。

就算是乡下土财主,可也架不住这么多人的吃喝。

现在宋一鹤总算是知晓左良玉为何会放弃襄阳那个膏腴之地,带着人跑路。

原因是锤匪不远千里来攻打湖广了!

自从四川陷落后,作为湖广的巡抚宋一鹤就有些担心,锤匪会从四川冲出来攻打湖广。

可渐渐的锤匪占据四川就没了动静,反倒是张献忠在湖广流窜作案,牵动了朝廷的有生力量。

结果张献忠差点被靖辽侯给按死之后,大家都以为会过上很长的平静日子。

没成想锤匪突然杀来了!

宋一鹤是靠着舔杨嗣昌上位的,因为杨嗣昌给皇帝报功,说是宋一鹤剿贼为荆楚第一功。

而宋一鹤因为杨嗣昌的爹叫杨鹤,所以给杨嗣昌写信自己署名为一鸟,一时间成为楚地的笑话。

但效果显而易见,因为失陷藩王的罪过被牵连,又被杨嗣昌给拉了一把才当上了巡抚。

尽管宋一鹤靠舔崇祯第一宠臣保住自己的政治前途,但他也招募乡人练兵防寇,手里有军队,可对上锤匪他也没有多少底气。

最重要的是左良玉直接不听他这个巡抚的调令,不肯调头反打锤匪,让宋一鹤无法判断出锤匪士卒的作战能力。

身为湖广巡抚,就算襄阳丢了,襄王或者其他什么王爷被杀,也无所谓。

可承天府不一样啊!

这里可是大明朝承天继位的地方,绝不能轻易丢失。

那罪过就大了,绝不是宋一鹤被抓紧诏狱关着那么简单,怎么也得菜市口走一遭。

为了应对锤匪的攻城,宋一鹤招来总兵钱中选叫他在承天外围堆砌木栅栏,绝不能让锤匪轻易攻城。

钱中选其实是打算跟着左良玉一起逃跑的。

就算没有跟锤匪打过仗,可他听过锤匪的战绩啊!

绝非他在城外布置几个木栅栏,然后据城死守就能击退他们的。

第1046章 檄文

宋一鹤对承天的守卫十分担忧。

至于显陵卫士卒得知锤匪来袭,呼啸而逃。

甚至还胆大包天拿走了一些祭祀的物件,追击的锤匪士卒一把火烧掉了显陵的享殿。

高一功并没有给他多少时间,直接派兵烧毁了明军布置在城外的木栅栏。

甚至城墙都因为年久失修而被烧穿了。

简简单单一鼓而下。

湖广巡抚宋一鹤自缢而亡,守陵巡按御史李振声、总兵钱中选皆被俘。

李振声也是陕西米脂县人,为官清廉,高一功见在同乡的份上叫他投降。

但李振声自认不事二主,也不可能与反贼为伍,要杀便杀,然后就求仁得仁了。

吓得其余大明文臣武将连连叩首表示投降。

锤匪实在是过于霸道,连同乡之谊都不讲了。

高一功面不改色,既然你要个体面,那我就帮你留个体面。

当地士绅出来迎接锤匪,看见李振声如此大义炳然,祈求能够厚葬,以此来彰显贺大帅的仁义。

高一功认真的盯着眼前这个士绅代表一眼,笑了笑:

“厚葬他?那我锤匪因攻城而战死的士卒就不用厚葬了吗?”

“自是也要一同厚葬。”

“他也配与我锤匪战死的士卒一同厚葬,真是笑话!”

高一功挥挥手,当即就有吏员上前扯住这名士绅,押着他向百姓宣扬。

此人做过什么恶事,尽管报来,情况属实,能够获得挑选锤匪划分田地租种的优先权。

如此一来,那些想要投机的士绅全都瑟瑟发抖。

因为这种事,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应对的了的。

就好比甭管什么人来这当知县,到时候做主的事还得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