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92章

作者:秋来2

若是无法卖出,多是送到烟花柳巷、秦淮河等地去,算是赔本了。

像柳如是在这个群体当中,纵然是一万个人也不会有她那种幸运。

士大夫和豪商在挑选瘦马的时候,除了要求她们表演才艺,还要褪去衣物,特别是“看看小脚”,摸一摸,舔一舔之类验验货的!

缠足风俗始于北宋中晚期,不过是在特定区域。

而南宋也多是养尊处优或者出卖色相的青楼女子风行缠足,许多底层妇女多是因生活所需,根本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到了元代就成为衡量女性美丽的标准之一。

待到了大明,更是极为普遍。

大同婆姨那个地界多是以小脚美人著称,有时还会举办“赛脚会”,比谁的脚小,据说是从正德之后开始的!

但是论变态,还是以孔孟之乡的山东最为讲究。

因为受到礼仪的影响,这里的士大夫对于女人脚的尺寸、形状要求,几乎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的地步。

当然据清人记载还有更变态的,大西王张献忠攻占四川后,砍了许多女人的小脚堆积成山,曰为金莲峰,日日观看。

可对于只会提刀子杀人的大老粗张献忠而言,他想像不出来士大夫这么“文雅”的称呼和玩法。

江南地区反倒不是缠足最盛的地方。

因为按照规定,贱民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自相配偶,不许与良人通婚。

缠足属实是身份地位上的象征。

尽管这种事会很痛苦,但是并不妨碍她们鄙视那些拥有一双灵便大脚的女子。

社会风气便是如此,大脚女子也时常感到自卑。

可是在扬州,这个潜规则被打破了。

待到徐以显简短的诉说了扬州瘦马的养成过程,刘飞飞、邢玲玲二人忍不住落泪。

在她们成长的过程当中,都忘记了有多少人被打死或者自杀的。

贺今朝看着“白幼瘦”,以及长期营养不良。

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就是腰细的不行,还有脱了鞋那小脚怎么看怎么别扭,这种审美他当真来不了。

瘦马也是士大夫和盐商们出去长面子的“物件”。

“你们俩喜欢吗?”

听到贺今朝发问,吉珪以及徐以显皆是有些差异,毕竟这是人家送给大帅的礼物。

“主公是何意?”

“你们若是喜欢,俩姑娘一人带走一个,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劝人从良。”贺今朝随即靠在椅子上说道:

“但是人若是带走了,就得想法子给我写出个禁止缠足的章程来。”

“多谢主公,我等定竭尽全力办成此事。”

二人皆是举人,也属于士大夫行列,故而谁不羡慕旁人有个扬州瘦马之类的?

贺今朝也未曾推广一夫一妻不许纳妾的制度,但对于数量皆是有所限制。

待到二人领着女子各自出去,贺今朝摇摇头,士大夫一个个的,都他妈的玩的挺变态的。

同为粗人的牛有才,也忍不住说道:“大帅,我不明白,那两个女子有什么好看的,值得卖那么多银子?”

贺今朝嗤笑了几省道:“你不懂,可能这个就叫‘烦神’!”

“烦神?”

牛有成一脸疑惑,他就更听不到贺今朝话里的意思了。

贺今朝则是打算让这些妓子从良后,能嫁人的嫁人,不能嫁人的就全都学一学纺织、刺绣、缝纫之类的。

让这些女子自食其力。

总比有些扬州瘦马赚了些许银钱后,自己也成了养瘦马的人要好。

锤匪一旦控制了盐业,这些盐商们今后很难再一掷千金购买许多瘦马了。

没了需求,那供应商自然会减少许多。

处理完了扬州瘦马后,郑元勋的侄子郑为虹以及宗灏再次联袂而来,祈求面见贺今朝,城内出了乱子。

对于城内的乱子,贺今朝一早就收到了消息。

“大帅,我叔父为大帅半差,可昨晚被恶人打死了。”郑为虹脸上全都是悲切之色。

他们虽为叔侄,但年龄相差无几。

“哦,竟有此事?”

贺今朝倒是没想到郑元勋会被如此打击,毕竟他想踩着锤匪的名头当垫脚石,突然就死了。

谁把事情办的如此贴心?

“请大帅为我叔父作主。”郑为虹跪在地上叩首。

贺今朝站起身来道:“此事我会叫人查一查,我听闻郑家在扬州产业不少、势力也颇大,怎么就不自己先查一查,然后再来请我给你作主。

我便是叫人进城查一查,人生地不熟,城内各地同乡又多,我怎么判断他们说的话是真是假?”

郑为虹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因为贺今朝说的是实情。

他甚至不敢想,这件事的背后有没有锤匪在推动,但自家叔父主动送上三十万两银子卖好,绝不会得罪他贺今朝啊!

宗灏见状也不言语,郑元勋他是自己找死,怨不得旁人。

真以为他的心思,没有人能够猜得透,就他自己一个聪明人?

同样也有人猜透了贺今朝对于郑元勋吩咐的真正想法,但自然就会有人出手,促成此事。

如今锤匪势力膨胀极快,他们这些盐商今后还得靠着贺今朝吃饭呢!

如何能够不好好表现表现?

第1073章 两淮盐商

扬州城表面上风平浪静,可是背地里早就波涛汹涌了。

在改天换地之间,自是会有人把握不住。

贺今朝不顾跪在地上流泪的人,他顺便开始处理公务。

有关扬州的情况,已经搜集了许多。

郑为虹说着他哥对扬州育婴堂的管理。

养着一千多名弃婴及其奶妈,由盐商资金资助。

但是这种事贺今朝稍微思考就觉得他说的太假。

除了扬州之外,真以为他没见过其余地方的救济馆?

其资金的管理非常不规范。

养活了太多的管事人员和些许大夫,真正用于弃婴身上的九牛一毛。

特别是监督药品的供应和成本,大夫虚开账目太大。

各书院、普济堂、养济院、寡妇救济团体及救生船的受助账本,随便查一查就露馅。

这里面的油水大了去。

他们多是声称花了数万两白银,真花了几千两就算他们有良心,配得上一句“于大善人”的称呼了。

支出几千两,实际花费几十文才是正常现象。

尤其是资助什么戏班子的钱,多是商人用来举办家宴,招待客人。

“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哭有什么用?”贺今朝放下手中的文书道:

“事情已经发生了,求人不如求己,你先去查探,寻找真凶。

难不成那些人还敢仗着大明的威风欺压你?

总比你在我这里哭哭啼啼强上百倍,时间拖得越长,凶手就越不容易找到。”

宗灏拽了他一下,叫他回家去,寻找郑元勋的兄弟相帮。

大帅这里明显不耐烦了,有想法揽事却没本事平事,就不该来主动趟浑水。

郑家家大业大,当家人突然身死,也得整合内部的权力。

郑元勋本想借着贺今朝的名头往前走一步,结果自己个栽了。

怨不得别人!

聪明人也不止他一个。

待到人走了,宗灏才拱手道:

“大帅,我愿意投效大帅,从基层吏员做起。”

“我听说你家也是大盐商,如何甘心?”

面对贺今朝的询问,宗灏自是点头。

看样子扬州城内的情况,贺今朝不是两眼一摸黑。

宗灏便说了自家是扬州兴化县土著,祖上是“灶户”,慢慢才得以积累起来。

他们与郑家不同。

当然从灶户出现转机发家致富,还得是家里有人考中了进士,得以改变命运。

要不然就一直去受剥削吧!

在大明中期,怎么可能会有底层人一路做买卖做到如此之大,就算做大也守不住的。

在大明,官商勾结才是发家的最快途径。

属实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标准道路了。

“你对两淮盐商的了解,与我说一说。”

对于这块暴富的生产资料,贺今朝自是要好好掌握在自己手中。

盐铁自古以来便是如此的暴利。

两淮盐场位于南直隶地区(今江苏省东部),因淮河将其分割成淮南、淮北两处故而得名:两淮盐场。

两淮地区煮盐历史悠久,汉吴王刘濞都广陵,煮海水为盐,为两淮地区煎盐之始。

明太祖初,吴王始置两淮盐官。

在其治内设置泰州、淮安、通州三分司和仪真、淮安两处批验所,盐场数量多达三十场。

行盐区域极为广阔,遍及河南、江苏、安徽、湖广、江西、贵州诸省。

宗灏又回答了贺今朝私盐上的问题。

毕竟贺今朝手底下也有不少私盐贩子。

而且他不可能把山西盐场的法子完全复制到两淮。

除了要听这些受益者说一说,贺今朝也准备到下面去走访调查一番,总得因地制宜。

据宗灏所言,大明朝廷日益腐败。

制度、法律松弛,给私盐流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贫困灶户为换取生活必需品偷偷运盐出场贩卖。

如此为私盐流出创造了有利条件,私盐泛滥开来。

私盐一出最先受到冲击的即是朝廷的开中法。

问题主要是守支环节,商人报中取得盐引后,无法支取到足额食盐或被告知延期候场。

减缓了正盐的流通速度,使盐业市场出现求大于供的现象。

连锁反应下导致私盐问题愈演愈烈。

万历时期袁世振推行纲运法取代开中法。

商人掌握了食盐的运销权,并可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