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62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屏幕前,两颗毛发浓密的脑袋紧紧凑在一起,久久无声。

良久,陈以清重重点头,发出一声惊叹。

“果然,包含更大孔径的生物支架中,神经细胞的生长更迅速。”

“尽管两种材料的平均孔径和化学成分相同,但在孔隙形状规则的支架中发现有更多的再生神经浸润。”

“后者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细胞浸润,基因传递,神经电信号传输,以及组织修复。”

薛珅哈哈一笑,兴奋地搓起手来。

“老子想得没错,接下来,咱们实验室走起!”

“等等,基本结构是有了,但是你怎么制造呢?”陈以清不解地问道。

“当然是生物3D打印啊。怎么你不知道吗?”

陈以清摇摇头:“听说过,但那是大型3D打印,什么建筑打印,还有各种模型之类的。怎么微型结构也能3D打印吗?”

“那当然,传统生物组织3D打印的方法,确实不能很好地构建复杂的3D微结构,所以我打造了一台新机器,研究出一种新的微尺度连续投影打印方法。”

“哇,这么牛?”陈以清听着这一长串高大上的名词,露出了不明觉厉的表情,同时又隐隐有种兴奋感。

“走,带你去好好见识一下。”

薛珅拍着胸脯,将一脸雀跃的陈以清领进了实验室。

“这就是微米级的3D打印机,能够打印物体的特征小到1.5微米,仅有红细胞的五分之一大小。”

“比商业的3D打印机小上数倍,却保留了商业打印机的高打印速度,比其他适合微细加工的先进高分辨率3D打印方法快100倍以上。”

薛珅指着操作台上一台造型奇特的机器,口若悬河地介绍了起来。

这是一台看起来异常简单的金属设备,结构一目了然,尺寸比陈以清想象中要小上许多,看起来更像一个四四方方的金属置物架。

四根一米高的粗管竖着放在一张金属板上,管子分为四层,上下两端分别放置着一个大塑料箱,上面的刷成了土黄色,下面的则刷上一层灰漆,两种颜色将箱子清楚地区分开来。

底部的箱子上连接着几个粗大的管子,刷上各种荧光绿色,也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第二层则放着一个黑色的管子,通过红色的电线跟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在一起。

陈以清呆呆地看着面前这台简单到有些粗陋的设备,一时说不出话来。

脑海中一些高大上的科技泡沫瞬间粉碎得干干净净。

要不是薛珅振振有词,他都以为是实习生拿实验室废弃的材料来练手,才打造出这么一台奇葩的机器。

实在是有些过于离谱了。

粗制滥造都不足以形容这台设备,也就比垃圾干净一些,属于卖废品都卖不出去的那种。

他站在机器前,脸色变幻不定,心中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薛珅却压根没注意到,直接在设备上刷刷一通操作,已经自顾自地将机器开动了起来。

不一会,机器发出一阵轰鸣,并嗡嗡地叫了起来,给陈以清带来了更深刻的粗制滥造印象。

而薛珅则是来到机器面前,跟他肩并肩站在一起,激动地讲解着工作流程。

“它以数字光处理引擎为基础,同时采用了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用来增强镜头等光学设备的图像差异。”

“开发它主要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亚微米制造需求,纳米实验室本来就有一些定制亚微米零件的快速成型需求,要求零件不受几何或者有机形状的限制。”

“于是,就只能自己研发这样一台机器了。”

“当然,也不全是我的功劳,王大力也出了不少力。”

“他研究那个什么手术机器人,快要大功告成了,也应用了一些光学方面的技术在这上面。”

“我这里有现成的胶原蛋白水凝胶,刚才又做了建模,材料有了,图纸也有了,就先打印个模型看看。”

陈以清愣愣地听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当然,现在里面肯定是没有神经干细胞的……”

突然,机器发出三道高亢的蜂鸣声,随即停了下来。

陈以清叹了口气,有些遗憾道:“终究还是出故障了。”

却见薛珅一脸兴奋地从金属板上拿起一个东西,嚷了起来。

“哈哈,2秒钟,就打印了一个适合啮齿动物脊髓尺寸的3D仿生水凝胶支架。”

他伸出手掌,小心翼翼地递到陈以清面前。

“来,欣赏一下2毫米的神经支架。”

“啊?”陈以清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什么鬼,2秒钟就打印出一个神经支架了?

他足足花了5秒钟,才回过神来,定睛往薛珅手掌上看去。

“你妹啊,还真让你给搞出来了。”

双目一阵扫描,就跟在如来佛祖的手掌上寻找孙猴子的踪迹一样。

好不容易找到那个2mm的胶质小碎片,他不禁爆出了一句粗口。

因为这个井字形的小碎片,真的跟脊髓横截面太相似了。

陈以清伸出两根手指,将神经支架轻轻捏了起来,仔细端详。

确实能从透明的胶状物中,看到一些孔洞结构,这一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就是现在里面都是中空的,没有填充神经干细胞,所以还算不得神经支架,只能叫做胶质脊髓支架。

他看了又看,足足观察了一分钟,才依依不舍地放了下来。

“这么个玩意,塞在脊髓断裂处,没准还真能用。”他转头看了眼这台简陋的机器,有些欲言又止。

“就是你这个机器,看着也太粗糙了点吧。”

“你是不是随便拿了几根管子自制的?好歹也找个正经的厂家打磨一下吧。”

薛珅不以为然,随口搪塞道:“没事,能用就行,管那么多干嘛。”

“机器嘛,糙汉风才是真正的机械美学。”

陈以清深吸了口气,顿时无话可说。

虽然他有些追求完美的强迫症,看这台机器怎么看都有些碍眼。

不过想想薛珅说得也没错,就将目光移开,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精度什么的能保证吗?如果要植入干细胞的话,具体又该怎么用呢?”

薛珅招了招手,把他喊过来。

“呵呵,这个不是问题,你过来,我给你看机器的3D模型,看一看你就懂了。”

“不过我还要再研究一下模型,现在水凝胶有了,但是性能和结构到底如何,没做实验还真不清楚。”

“咱们先在大鼠身上试试吧。”

“我记得你实验室有一台高精度MRI吧?我这没有,看来动物实验还得在你那做。”

这话说得陈以清也兴奋起来。

“我看行。关于这一点,我也有些看法,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当下,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细细讨论起具体的实验方案来。

第六百四十章 手术机器人

就在薛陈二人为神经再生支架而努力的时候。

在同一栋楼的另一个楼层,王大力的手术机器人项目,也做出了第一台样机。

一个宽敞的房间里,七八个人正围着一块屏幕,发出阵阵惊叹。

在他们中间,王大力端坐在操控台前,背脊挺得笔直,脑袋却深深地埋进一个隔间,双手分别在手柄上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头,你可真牛逼。”

“这剥葡萄的技术,真是绝了!”

“啧啧,可惜嫂子不在,要便宜我们这帮兄弟了。”

“哈哈,这葡萄可不好剥啊,王哥肯定平时在家没少练。”

此时,屏幕上出现了一颗紫红色的葡萄,它被插在一根竹签上,一只机械爪子牢牢地夹住它,使其无法转动。

除此之外,还有两只细长的金属机械爪子,正在王大力的操控下,给葡萄剥皮。

金属爪子的顶端是两只结构精密的小钳子,能朝着不同的方向自如地弯曲,在各种角度进行操作。

经常吃葡萄的人,都知道葡萄有多么难剥,它不仅皮薄,而且很难撕,稍微手一抖,就会连里面的葡萄肉,也扒下来一大块。

但是这样高难度的工作,在金属爪子下却是异常轻松。

三只爪子配合得非常好,一个用来固定竹签上的葡萄,一个轻轻刺破葡萄皮,另一只爪子则夹住葡萄皮,飞快地撕下来。

整个过程看起来很容易,而且剥下来的皮非常薄,葡萄的果肉也完整无缺,没有受到任何损坏。

一颗葡萄剥完皮后,这颗晶莹剔透的淡绿色果粒,便被金属爪子小心地放在左手边的盘子上。

随后,金属爪子再次抓起一只串着葡萄的竹签,放在了面前,再次重复起剥皮的操作来。

剥着剥着,王大力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也越来越快。

他基本上拿到一颗葡萄,三下五除二就能剥出一颗完整的葡萄果粒,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

随着时间的流逝,手术台上的盘子里,一层层竹签也在不断地堆叠起来。

围观人群惊叹完后,也都默契地观赏起来,欣赏着王大力这行云流水般的操作。

终于,最后一颗葡萄放进盘子后。

镜头转向另一只盘子,上面空空如也。

王大力这才放下手柄,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笑道。

“怎么样?看够了吧,还愣着干嘛,把葡萄拿过来一起吃啊。”

众人愣了一下,随即发出一阵欢呼。

马上就有一名工程师迅速跑到一米之外的手术台上,将一盘子剥好的葡萄全都端了回来。

王大力抓起一根竹签,送进嘴里一咬,口中清甜的果汁四溅,顿时露出满足的笑容。

其他人也纷纷伸出手,盘子里的葡萄转眼间就被一扫而空。

竹签看着挺多,但一根上面只串着一颗葡萄,因此每个人也就分到两三颗。

吃完后,众人舔着嘴唇,都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这明显只是开胃小菜,大家很快就进入正题。

“你们看了有这么久,觉得这机械手的操作怎么样?”

王大力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问道。

众人七嘴八舌地开口了。

“视野很清楚,三只机械手的协调性也很不错。”

“手术动作的精度很高,没有戳破果肉,就精准地把葡萄皮撕下来了。”

“看得出来,机械手臂的自由活动度很大,里面有几个操作,根本不是人手能做到的。”

“稳定器效果不错,稳定性比人手好多了,要换成王哥自己的手,八成早就手抖了。”

“还是太简单了点,没有检测到别的功能,比如手术视野和3D立体成像之类,最好再尝试一下更复杂的操作。”

“对了,王哥,你自己亲自使用起来,到底是什么体会?”

王大力听到这个问题,沉思了3秒钟,才缓缓说道。

“感觉很奇妙,仿佛多了几只手,又好像我的手延长了,甚至变得异常柔软,能够360度无死角地弯曲,完成很多以前无法做到的动作。”

“就好像,好像自己的双手变成了两根灵活无比的触手。”

“其实我不是没想过,自己的手变成了机械手以后,干起活来会是啥样。”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一天竟然来得这么快,现在就能体验到了。”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