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67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发现分毫不差后,便缓缓地缩了回去。

曹主任额头渗出细密的汗水,徐徐吐出一口气。

十分钟,他就完成了三个微创切口,并顺利置钉。

加上术后扫描确认,全自动伤口缝合,也就花了15分钟不到。

整个过程简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轻松自如。

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反而是术前的手术规划部分。

光是这个手术时间,还有手术出血量的对比,手术机器人就秒杀了传统手术。

这要换成以前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简直不敢想象。

要知道,盆骨解剖结构非常复杂,一旦发生严重骨折,往往需要通过很长的切口去显露骨折的断端。

传统手术出血多,创伤大,非常依赖医生的经验,一个处置不好,就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

而换成手术机器人来辅助手术,不但能够微创完成手术,减少出血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也大大降低,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最重要的是,这么简单的操作,完全可以降低骨科重大手术的门槛。

只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制订好手术路线,普通的主治医生也能独立完成这样高难度的骨科大手术。

“是时候让那帮兔崽子们领悟到临床医学的真谛,体验一下什么叫做临床现学了。”

想到这里,曹主任嘴角微微翘起,脑海中已经想好了对小苏这些主治医师的十八般操练姿势。

就在这时,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还伴随着阵阵惊呼和喝彩声。

“干得漂亮!”

“老曹确实有几把刷子,这么难的手术也完成得这么好。”

“45分钟完成一个重大手术,太厉害了。”

“骨科手术也能微创了,牛逼!”

“要按以前的办法,得在患者腹部留一条10厘米长的切口,才能置钉,现在只要1厘米就可以了。”

“定位精准,出血少,创伤小,预后好,确实值得推广。”

“对病人好,对医生也好,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看操作手册,这机器人不但能做盆骨骨折手术,还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和四肢骨折的创伤手术呢,简直可以说是十项全能了。”

“机械臂真的很稳定,那个精度,据说能达到亚毫米级别,今天算是见识到了,钉子打下去真是丝毫没差。”

“最牛逼的还是那个主控电脑系统,就跟机器人的大脑一样,不但能帮医生出谋划策,还能跟踪患者术中的移动,控制机械臂做出位置自动补偿,保障手术路径跟计划路径一致。”

“是呢,非常灵敏,我注意到了,当机械臂的头端脱离了手术视野,系统它也会有反馈的。”

“机器人还长了透视眼呢,那个扫描系统是真的好用,不但能透视洞察肌肉骨骼的深处,还能实时监控每一个手术环节。”

“这下子一举解决骨科手术三大难题了:视野差,精准难,不稳定。咱们再也不能嘲笑骨科那帮老爷们做手术糙得没眼看了。”

“没错,现在有了手术机器人,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手术鄙视链怕是不好搞咯。”

“这么好的手术机器人,价格一定很贵吧。”

“再贵,能有达芬奇贵吗?”

“价格方面,你要对国产的设备有信心。”

“不管多么高端,多么昂贵的设备,只要国产化了以后,都给你卖出白菜价。”

“听说核磁共振设备也国产了,价格只要进口货的十分之一,3000万的MRI,不到300万就能抱回去一台。你说牛逼不牛逼。”

“估计过两年到处都是国产MRI,核磁共振一百块就能做了。”

“所以嘛,我就说,三清的手术机器人也差不多,过两年大家不论什么科室,都能用上了。”

“这辈子也没想到,割个阑尾也能用上手术机器人,特么切口还是机器人自动缝合的,最伤人的是,缝得还比我好。”

一名普外的男医生突然叹了口气,语气幽怨得像个守了二十年活寡的中年妇女。

“兄弟,你这基本功怕是不行啊,得多练练。”

“没机会了,主任说我缝得太差,跟蜈蚣脚一样歪歪扭扭,把他这辈子的脸都丢光了,以后严禁我再给病人做缝合,统统都让机器人来干。”

普外男医生补充道,满腔的忧伤都快从脸上溢出来了。

“哈哈哈~不行了,我憋不住了,让我好好笑会。”

欢畅的笑声瞬间爆发出来,传遍了整个手术室。

第六百四十四章 微创手术新时代

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试验进行得如火如荼。

从最初级的阑尾炎手术,到难度极高的心脏搭桥手术,都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圆满完成。

阑尾炎手术自不用说,哪怕是以往需要开胸施展,并进行体外循环的冠脉搭桥手术。

心外医生也能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凭借着10倍放大的3D血管立体视野,仅仅是在患者的胸壁做一个4厘米的切口,就能完成整个手术。

不但手术创口小,全程无需输血,术后几乎无胸引,患者更是第二天就能下地溜达,五天就能康复出院,可谓治病救人最佳利器。

同样的奇迹还发生在一位极其凶险的贯穿伤患者身上。

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这位浑身是血的患者被120送到急诊科。

急诊医生匆匆赶到,看到患者的第一眼,直接就懵逼了。

患者从高空坠落,身上横插着两根长度超过半米的钢筋。

一根横插进盆骨,另一根从左边大腿根部穿入,又从右边大腿根部穿出。

整个场面异常凶险,就连随后赶来,见过无数大场面的急诊科孙主任也为之震惊。

“这种程度的贯穿伤,我好几年都没见过了,无论采取哪种救治手段,对医院,对医护,对患者,都是巨大的挑战。”

“这么长的两根钢筋,甚至都没办法放在手术台上。”

孙主任当即倒吸一口冷气,深感棘手,迅速召唤专家会诊。

医院一边把患者推去做CT,超声,心肺等全方位检查,以便查明伤情,一边向附近的消防支队求助。

消防员赶到后,在没有影响到病人身体的情况下,立刻用液压剪切掉了患者身体外突出的钢筋。

这时,医护人员才能将患者放置在手术台上。

与此同时,骨科,普外,泌尿外科,麻醉科,血管外科,影像科众多专家,也拿着患者的检查结果,充分交换了意见,制定了最终的手术方案。

“由于这样的贯穿伤在国内都十分罕见,钢筋穿透身体,大血管和主要神经密集分布,涉及到多个重要脏器,救治难度极高。”

“如何避免术中大出血,如何避免损伤膀胱和输尿管,如何防止术中肠道破损,术中患者血压如何稳定,如何预防术后感染……”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手术方案肯定需要多学科协调配合,首先由骨科和血管外科医生开展血管神经检查,做贯通伤异物取出术。”

“再进行DSA引导下主动脉球囊阻断,并由其他外科医生行贯通伤清创。”

血管外科刘主任看着患者的检查结果,侃侃而谈,并很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获得一致认可。

手术方案确定后,医生们又面临了另一难题。

钢筋取出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在于,容易造成动脉破损,引起大出血。

此外,有一根钢筋贯穿盆骨,取出过程还有可能对膀胱,直肠,输尿管以及密密麻麻的神经造成二次伤害,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手术失败。

这种情况下,钢筋的取出必须精确到亚毫米级别,而且绝对不能手抖。

手一抖,位置稍一便宜,就会出大问题。

这种情况下,医生们立即想到了手术机器人。

还有比能够同时进行多项手术的机器人更好的选择吗?

还有比机械臂更稳定,精细度更好的取出工具吗?

答案是没有。

使用手术机器人,医生们能在对大腿清创的同时,取出髋部的钢筋,继续进行清创缝合。

多处手术同时进行,也完全不会干扰到彼此。

而且用机械臂取钢筋,只要设定好路线和力度,完全可以做到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丝偏差,这个精准度无疑比人手要强多了。

于是,在三清的帮助下,医院在最短时间内布置好了手术室。

给原本就有的手术机器人多配了一个控制台,这样就能让两名医生分别操控机械臂,在同一时间,做不同的手术了。

骨科医生先是控制着机械臂,将患者左右大腿上的钢筋取出,随后清创,缝合。

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只是流了一点血,就做完了。

另一头,血管外科医生面临的是更加凶险的髋部钢筋取出手术。

为防止术中大出血的发生,取出钢筋前,便使用手术机器人,在腹主动脉里放置了球囊。

这样术中一旦出现大出血,就可以立即扩张球囊堵住血管,阻断血供,为医护人员留出约30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

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患者血管和神经损伤风险被降到了最低。

于是,机械臂精准地夹住患者腹部的钢筋,沿着既定路线开始缓慢地退出人体。

在腔镜导航系统的动态监视下,钢筋缓慢地退出了第一个1cm。

此时此刻,手术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默默地注视着屏幕中跬步后退的钢筋。

尽管初次贯通伤并没有造成致命性伤害,但只要拔出过程稍有不慎,过度位移带来的损伤随时有可能引起二次出血。

然而机械臂仿佛没有感受到这股千钧压力,坚定而而缓慢地,将钢筋一厘米接着一厘米地按照原有的伤道逐渐退出。

30分钟后,最后1cm钢筋完整地退出了患者体外。

整个过程中,机械臂都没有发生一丝偏差,也没有过任何颤抖,异常可靠地完成了任务。

没有发生大出血,也没有造成主要血管神经的损伤。

在场所有人顿时都松了口气。

两个小时后,随着最后一根缝线线结在不知疲倦的机械臂中固定和剪短,清创工作也顺利完成。

这场长达4个小时的艰苦抢救,在惊心动魄却井然有序的氛围中,终于落下帷幕。

伤者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生命体征,最终从鬼门关前被强拽了回来,当晚便顺利苏醒。

经此一役,三清的全功能手术机器人彻底俘获了外科医生们的欢心。

他们告别了开膛破肚的野蛮施法时代,就像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在天机翱翔的飞机驾驶员一般,以势不可挡之姿,一头扎进了微创手术智能化的新世界。

当然,要想高速冲进微创手术智能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条件。

那就是手术机器人的价格。

在此之前,达芬奇机器人动辄数千万的高昂价格,便是阻碍微创智能手术普及的最大阻碍。

幸好,这次遇到的是国产巨头三清。

要论降本增效,终结天价,没有人比华夏人更懂。

无论什么东西,当华夏人生产不出来的时候,就卖得特别贵。

一旦华夏能生产出来了,瞬间就变成了白菜价。

盾构机,液晶面板,芯片,MRI……都是如此。

手术机器人自然也不会例外。

……

昆市,三清总部。

“卫总,我们的手术机器人实在太受欢迎了。”

“很多医院的医生都跑来参观学习,然后都在问到底多少钱一台?”

“您看,我们什么时候把价格定下来,再公布出去呢?”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