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从改变开始 第117章

作者:一白化贝

第一百七十六章 就选你了

从教室出来,陈舟径直往图书馆而去。

杨依依还在图书馆等他。

代数讨论课是晚上6点半开始的,这会也才9点钟,离图书馆闭馆还有点时间。

陈舟正好去图书馆,再理一理思绪。

不得不说的是,燕大的图书馆在此时依旧人满为患。

陈舟循着往日的路线,灵巧的穿梭于自习区。

不多时,便看到了正低头看书的杨依依。

杨依依身旁还有个空座位,上面摆着一些书本。

有一本打开着,里面还夹着一支笔。

走到杨依依身边,陈舟没打扰他,而是伸头看了一眼。

杨依依正在翻阅着她的那个力学课题的相关文献。

陈舟很奇怪的是,他没有见过杨依依拿出实验数据处理过。

一般来说,力学研究方法遵循认识论的基本法则,也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到实践。

和纯数学的研究不同,物理学的研究,通常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定量观测的结果,提炼出量与量之间的定性的关系。

或者是,为特定的理论去设计科学的实验,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当然,也有不通过平常的实验,来研究物理理论的。

那就是理论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理想实验,通俗点说,就是在脑子里做实验,也被称为思想实验。

这方面的杰出大师,便是爱因斯坦。

可能杨依依他们的课题也是理论物理学的范畴吧?

这样想着的陈舟,并不打算多问,他相信杨依依的能力与判断。

就如同杨依依不会干涉他的课题一般,在杨依依询问他的意见之前,他同样也不会主动干涉杨依依课题。

又看了一眼正专注研究文献的杨依依,陈舟轻轻拉开身旁的椅子,坐了下去。

就在陈舟准备一下桌子上的书本时,就听到杨依依的声音:“不好意思,这里有人坐了,他上厕所去了。”

陈舟手中动作一滞,看了一眼杨依依,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这些书本,瞬间明白过来。

原来这些书本,是杨依依为了占位子,而故意这么放的。

见身旁的人没有动弹,杨依依微微偏头,刚准备再说一遍,就看到陈舟正一脸笑容的看着她。

杨依依嗔怪道:“你怎么来了也不和我说?我还以为又是来抢座位的呢。”

陈舟解释道:“我看你看的入迷,就没打扰你。有很多人来抢座位吗?”

杨依依微微点头:“你是第七个。”

陈舟笑了笑,问道:“那你都是跟他们说,我上厕所去了?”

“嗯。”杨依依回道,顿了顿,她又补充了一句,“有人追问,我就说你拉肚子,估计在厕所出不来了。”

说完,杨依依嬉笑着看着陈舟。

陈舟微微摇头:“这怕是吃了十斤巴豆……”

“咳咳!”

听到这个声音,陈舟立马竖起一根手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杨依依会意,转回头,继续刷自己的文献。

陈舟看了一眼这咳嗽声的来源,不禁有些奇怪,怎么每次都是这个人?

收回目光,他拿出草稿纸,开始整理这节小班课的思路。

张中原其实只是带着一班学生,领略了冰雹猜想的魅力,并没有提供什么开创性的思路。

而且,最后张中原布置的思考题,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思考题罢了。

只不过,这节课倒是把陈舟的好奇心调动了起来。

也许把冰雹猜想作为新的研究课题,也不错?

陈舟花了十分钟时间,做完了归纳整理。

看着写在草稿纸上的内容,陈舟习惯性的拿笔点着草稿纸。

“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吗?”

陈舟想着,手中的笔落在草稿纸上,开始演算起来。

虽然从形式上看,冰雹猜想的最终演算结果为1。

但这只是一种较为方便的说法。

实际上,无论是小班课上,陈舟或者是其他同学代入数字的尝试,其最终的演算都是以“4→2→1”为结尾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结论。

如果想逆推,那是不可能的。

陈舟停下手中的笔,又看了一眼草稿纸,他忽然眼睛一亮。

拿出一张新的草稿纸,重又演算起来。

这次,他改变了游戏的规则。

陈舟将冰雹猜想的演算规则改为,任意给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就将它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以3再减1。

经过一番演算之后,陈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种规则下的演算结果,会出现三种形式的循环。

第一个是“1→2→1”的循环。

第二个是“5→14→7→20→10→5”的循环。

第三个是“17→50→25→74→37→110→55→164→82→41→122→61→182→91→272→136→68→34→17”的循环。

也就意味着,一旦演算到1、5、17这三个数字,那就进入循环了。

“有意思……”陈舟暗自嘀咕了一声。

其实,不止是陈舟,像这样改变规则,使得冰雹猜想更加有趣的例子,很多数学家都做过。

但最终,也只是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而已。

对于通过数学的方法验证冰雹猜想,还远远不够。

陈舟刚要从背包里把电脑拿出来时,图书馆要闭馆了。

陈舟悻悻然的把电脑又装了回去,他本来是打算过来,理一理思路,再最终决定是否真的要把冰雹猜想作为课题来研究的。

结果,却落入了数学游戏之中。

而且,越演算越有意思……

果然游戏都是令人沉迷的啊。

陈舟在心中感慨了一句,但随即,他也决定,就选你了,冰雹猜想!

不过,陈舟也给自己设了限。

如果到今年暑假,怀柔军训期间,他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成果。

那他必须果断放弃,重新选择一个简单些的课题。

毕竟,时间不等人。

且不说,明年他还有数学系和物理系的双份毕业论文要完成。

单单系统任务的时间期限,就摆在那。

他不可能白白放弃系统任务的奖励不要吧?

万一任务到期,他还没有解决冰雹猜想,那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一百七十七章 (3Xn+1)/2^m=1

从图书馆出来,陈舟和杨依依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两人走到无名湖时,不自觉的都停了下来。

在灯光的照耀下,无名湖别有一番景色。

陈舟偏头看着杨依依,轻声说道:“依依,我们沿着无名湖走会吧?”

杨依依点点头:“好。”

陈舟牵起杨依依的手,两个人就这样静静走在无名湖畔。

客观来说,燕大不仅仅是华国的顶尖名校,其校园景色也可以称得上是华国最美大学之一。

毕竟,燕大校园里有着不少古色古香的建筑,而且它们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就拿燕园来说,最早是明朝时期的勺园,后来是清朝的皇家园林。

现如今成为了燕大校园。

而燕大最著名的,便是陈舟两人此刻正闲逛着的无名湖了。

它与雅博塔、燕大图书馆并称为“一塔湖图”。

如果等到莲花盛开,无名湖边整个都是清香四溢。

再加上岸边的雅博塔,高耸入云,巍然屹立,仿佛镇守山水一般。

无名湖的动,搭配上雅博塔的静,湖动塔静,湖柔塔坚,塔与湖相得益彰。

陈舟指着远处的雅博塔,轻声问道:“依依,你知道这雅博塔原先是做什么的吗?”

杨依依看了一眼外观仿制燃灯古塔的雅博塔,笑着说道:“我当然知道了,它最初是作为供水水塔使用的。”

陈舟轻轻点头,又问道:“那你知道雅博塔和无名湖的寓意吗?”

杨依依想了想,回道:“雅博塔寓意博雅,无名湖的话,我就不知道了。”

陈舟停下脚步,望向远处的雅博塔,缓缓说道:“雅博塔前求博雅,无名湖畔誓闻名。它们的寓意就是,在无名湖发誓,成为一名博雅之人。”

杨依依笑看着陈舟:“好啦好啦,知道你是语文学霸。”

“嘿嘿。”陈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杨依依看了陈舟一眼,轻声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陈舟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见此,杨依依柔声道:“课题的事?”

“嗯。”陈舟点点头,“今天小班课,张教授讲了一个数学游戏,算是启发性的一节课吧。”

杨依依问道:“什么游戏?”

陈舟:“冰雹猜想。”

聪慧如杨依依,自然明白了陈舟的意思。

她想了想,说道:“把这个作为课题研究,确实有些难了。但是你都决定好了的话,又为什么犹豫呢?”

陈舟扭头看着杨依依,他确实是犹豫了。

虽然做出了研究冰雹猜想的决定,也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期限。

但是,这种世界性的难题,他还是有些发憷。

最怕花费了时间,却什么也没得到。

陈舟坦言道:“我不知道能不能完成这个课题。”

上一篇: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