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343章

作者:鲇鱼头

  “一英亩五镑吗?一平方公里吧!”罗克心黑,当初开普敦殖民政府把贝专纳的农场卖给罗伊好像是280镑三千英亩,换算过来就是差不多12平方公里,一平方公里也要合二十多。

  开普敦殖民政府卖给罗伊的农场位于贝专纳境内,距离开普敦直线距离850公里,绝对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所以才卖这么便宜。

  现在随着华人的逐渐迁入,贝专纳境内的农场价格也在飙升,一英亩现在确实是要五英镑左右。

  “对的,肯定是一平方公里,我就按这个价格去找艾赛亚·张伯伦。”克里斯蒂安乐不可支,受罗克影响,克里斯蒂安现在也是非洲屈指可数的大地主,不仅仅是在南部非洲,在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甚至是遥远的东印度,克里斯蒂安都有产业。

  一平方公里五英镑确实是太便宜了点,这么算的话一千多万就能把整个刚果自由邦买下来。

  不过这个价格也不是不可能,现在刚果共和国的情况,只要还想从克里斯蒂安这里得到援助,那么就要适当妥协。

  把整个刚果自由邦都卖给克里斯蒂安是不可能的,但是卖一部分可以考虑,以前刚果自由邦境内的几个大公司,每一个公司都有上百万英亩的种植园,随便卖给克里斯蒂安一两百万英亩也不是不行。

  关键是现在刚果共和国控制的地区就只有出海口的那几百平方公里,内陆的广大地区都是刚果王国的控制区,胜负未分的前提下,克里斯蒂安愿意掏钱买地,刚果共和国应该喜出望外才对。

  这样的傻子可不常见。

  罗克不管克里斯蒂安怎么敲诈艾赛亚·张伯伦,刚果自由邦巨变,罗克要吃肉,也要手下人喝点汤才行,要不然就会祸起萧墙。

  十二月初,从尼亚萨兰刚刚得到武器的刚果王国迫不及待的向刚果共和国发动进攻。

  罗克确实是很无奈,很多刚果自由邦的叛军还停留在大刀梭镖的程度,他们连燧发枪都没有接触过,现在拿到最先进的弹仓式步枪,连训练的时间都不留就直接发动进攻,估计是想找刚果共和国拼刺刀。

  结果理所当然的失败,而且还是大败亏输,巴里动员了近二十万人分两路向利奥波德维尔和博马发动进攻,但是他们连利奥波德维尔和博马的城墙都没看到,二十万部队一个星期之内损失了十八万多,刚刚得到的步枪也丢失了四千多支。

  巴里还算聪明,没有把所有的步枪都分发下去,要不然肯定是有多少丢多少。

  非洲部队的组织能力确实是很让人无语,这帮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小黑是全凭一腔热血上战场,顺风顺水的时候势如破竹气势如虹,一旦战局陷入僵持就开始有人当逃兵,一旦战局不利,就算身后有执法队都没用,该跑还是要跑。

  逃跑的时候,步枪就成了拖累速度的牵绊,所以把步枪直接扔掉是正常操作。

  这样的部队,想打胜仗确实是很难。

第643章 大幕已经拉开

  当初把这一批武器移交给巴里的时候,亚亚就提醒过巴里,不要急着向刚果共和国发动进攻,一定要等部队训练完毕,拥有一定战斗力之后另行图谋。

  巴里明显是没听进去,也不知道是急着为班达报仇,还是为了证明自己,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是两个部落之间的械斗,比械斗复杂无数倍,以刚果王国目前的实力,要组织一次成功的战役很困难。

  回过头来,巴里和某些自以为抱上大腿有持无恐的败家子一样,还是找亚亚要援助。

  这一次要援助就不再是乞求了,而是有了威胁的意思,原因自然也很简单,如果亚亚中断对刚果王国的援助,那么一旦刚果王国失败,亚亚之前的投资就全都付诸东流。

  还不如付诸东流呢,把钱扔水里至少还能听个响。

  亚亚肯定不会受这种威胁,如果换成是罗克,至少会给巴里一次挽救自己的机会,亚亚却连机会都不给,利奥波德维尔战役失败的三天后,巴里喝多了酒掉进河里失踪,尸体都没有找到,估计已经葬身鱼腹。

  一个月内两度失去领导人,叛军终于四分五裂,来自坦葛尼喀的泰泰拉族酋长卢泰泰脱颖而出,成为叛军的第三任领导人。

  卢泰泰来自坦葛尼喀,在1901年最后一次反比起义中,卢泰泰领导的反抗军一直坚持到1908年才退往坦葛尼喀,卢泰泰本人也因此在刚果自由邦的非洲人中拥有巨大声望。

  仅凭声望是无法成为叛军领导人的,卢泰泰之所以异军突起,主要还是因为卢泰泰手下有一支人数大概一千人左右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在坦葛尼喀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军事素养比较高,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在刚果自由邦叛军中已经是殊为难得。

  刚果自由邦叛乱后,卢泰泰第一时间返回刚果自由邦,但是却受到班达和巴里等人的排挤,卢泰泰对叛军在战争期间肆无忌惮的破坏行为也颇有微词,结果就不受欢迎,被班达安排去守卫刚果自由邦和坦葛尼喀的边境。

  班达和巴里的先后去世终于给了卢泰泰机会,短短十天之内,卢泰泰的手下就聚集了超过五万叛军,在所有叛军中实力最强。

  卢泰泰顺理成章的被亚亚选中,成为南部非洲在刚果自由邦的利益代言人。

  “卢泰泰和木木关系不错,他们在坦葛尼喀曾经并肩作战,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卢泰泰的部队就是在木木的帮助下重建的,卢泰泰也愿意承担班达和巴里遗留的债务——”亚亚这是要赤膊上阵,他要为罗克的投资负责,如果罗克的投资血本无归,那么亚亚也要倒霉。

  在亚亚的威逼利诱下,班达和巴里都和亚亚签订过关于转让土地的协议,如果刚果王国独立,按照亚亚和班达以及巴里的约定,以卢阿拉巴河为界,在刚果王国独立之后都要转让给刚成立不久的刚果公司,这一块的面积超过五十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了刚果自由邦的四分之一。

  看上去挺大是吧,其实不大,利奥波德二世在将刚果自由邦的管理权转交给比利时政府之前,将刚果自由邦境内的绝大部分土地都租给了五家他拥有股份的公司,这五家公司每一家的土地都有数十万平方公里,现实比小说更魔幻,二十一世纪的荒诞不经在二十世纪初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给艾赛亚发电报,他们现在可以谈判了,告诉艾赛亚,绝对不允许再次发生意外。”罗克重点强调,第一次巴尔干战争都已经快打完了,刚果自由邦这边还没有个结果,罗克的耐心越来越少。

  意土战争刚刚结束,巴尔干战争紧接着就爆发,完成了无缝衔接,奥斯曼帝国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刚刚从北非狼狈脱身,就要投入到巴尔干半岛汹涌澎湃的民族独立战争中。

  如果说在意土战争期间,欧洲列强的立场还不够明确,那么在巴尔干战争中,欧洲列强的态度就是非常明确的,不仅仅是英法俄希望奥斯曼帝国战败,就连德国奥匈帝国都希望奥斯曼帝国直接认输。

  所以说土耳其人四面树敌真的是传统,能同时把当时强国全部得罪一遍也是本事,一般国家学不来。

  英国和法国支持巴尔干半岛国家发动战争是想建立一个亲英的巴尔干联盟,从而在奥匈帝国的背后对奥匈帝国制造威胁,牵扯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精力。

  俄罗斯支持巴尔干半岛国家是想获得地中海的出海口,而且巴尔干半岛上的主体民族也是斯拉夫人,俄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巴尔干半岛上主要是南斯拉夫人,这是俄罗斯的天然立场。

  德国和奥匈帝国原本希望奥斯曼帝国保持稳定,但是在民族独立情绪高涨的革命热情下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为了保证大后方的安全,奥匈帝国不希望成立巴尔干联盟,而是希望将巴尔干半岛分割成多个实力不强的国家,这样才能更便于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施加影响。

  综上所述,除了坚持“孤立主义”只做生意不抢地盘的美国之外,所有的当世强国都希望奥斯曼帝国战败。

  结果奥斯曼帝国确实是输得很快,八月份《开罗条约》签订,意土战争结束,九月初巴尔干战争爆发,现在十一月还没过完,奥斯曼帝国就已经几乎失去整个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不得不乞求欧洲列强调解。

  最新的进展是因为英国的介入,巴尔干联盟和奥斯曼帝国已经实现停火,准备在伦敦开始谈判。

  和几个月之前的开罗谈判不同,巴尔干半岛和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利益息息相关,所以这一次谈判的准备时间比较长,今年内肯定是无法开启的,明年什么时候开始还说不定,整个谈下来恐怕要到后年了。

  如果罗克没记错的话,巴尔干战争之后,奥匈帝国的皇储就会遇刺,然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罗克的计划中,世界大战才是罗克和南部非洲的机会,所以罗克现在没心情折腾比利时人,为世界大战做准备,抓紧时间训练军队准备物资才是正经事。

  因为德国在非洲的实力不强,所以世界大战期间非洲不会出现大规模战争,主要的战役都集中在欧洲战场,特别是英国法国主导的西线,是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

  世界大战规模空前,到时候英国和法国的主要精力都会被牢牢牵扯,这时候就是罗克和南部非洲的机会,罗克也是看中了奥斯曼帝国这块肥肉,既然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直接灭亡,那么灭亡的时候能咬一口就是一口,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和全力以赴备战欧洲的英法相比,保护伞公司已经在半岛占据先手,这几个月罗克不停地往半岛增兵,不仅仅是南部非洲的退伍军人,最近一年招募的廓尔喀雇佣兵都被派往伊丽莎白港,内志苏丹国也在全力整军备战,阿里·拉希德已经统一大半个半岛,手下的军队人数超过两万,一旦战争爆发,内志苏丹国的军队就会成为南部非洲军队的仆从军。

  从两年前意土战争爆发后,尼亚萨兰的军工企业就在全力以赴生产,现在南部非洲的战备仓库内装满了武器弹药,南非公司旗下的食品加工厂扩张到二十个,约翰内斯堡纺织品公司也在全力生产在南部非洲根本就用不到的各种防寒衣物。

  南部非洲的冬天只有部分地区偶尔会下雪,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雪气候温暖,根本用不到防寒衣物,尼亚萨兰一年四季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别,毛衣什么的在尼亚萨兰根本没有市场。

  和气候宜人的南部非洲相比,法国简直就是地狱,东部地区冬天不仅气温低,而且日照时间少干燥少雨,南部非洲的军队如果去法国就会面临严重的气候问题,到时候英法都自顾不暇,也别指望英法能提供多余的保暖衣物,所以还是要靠自己。

  至于美国,这个国家不要脸到派往欧洲的军队连武器都不配,包括防寒衣物在内,全部都要英法提供,虽然这一时期的美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但是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的公司都是私人企业,生产的产品是要卖钱的,美国政府不掏钱,人家也没有义务提供。

  这些武器装备都被卖给英国法国,然后英国法国再用来武装美军部队,这也是迷之操作。

  和不要脸的美国人不一样,罗克这要脸的人干不出那么龌龊的事,最起码派往欧洲的军队武器装备还是要配备的,罗克已经组建了六个非洲人组成的步兵师,准备世界大战爆发后派往欧洲参战,这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争取利益的筹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罗克也是拼了。

第644章 地图开疆

  为了保证谈判能够顺利进行,克里斯蒂安希望罗克能为谈判定下基调。

  简单说就是让罗克决定刚果共和国和刚果王国的条件,这样谈判才能顺利进行。

  这也是没办法,一帮人都是贪心不足,要是让艾赛亚·张伯伦和卢泰泰自由发挥,估计谈到明年也谈不出结果。

  罗克不废话,也不再对艾赛亚·张伯伦和卢泰泰抱有多少信任,直接让安琪拿一张刚果自由邦的地图过来。

  以及一把尺子。

  不过看到地图的时候,罗克再一次充分认识到欧洲列强对于比利时深深地恶意,一个面积23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家,出海口居然只有37公里长,而且还没有天然良港,混的连葡萄牙都不如。

  这也可以理解,葡萄牙现在虽然没落了,历史上毕竟辉煌过,柏林会议召开的时候还是有点底气的。

  同样在柏林会议召开的时候,利奥波德二世穷的揭不开锅,几乎连组建殖民开拓团的经费都凑不够,1884年柏林会议就确定了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自由邦的管理权,但是直到十年后的1894年,利奥波德二世组建的殖民军队才完成对刚果自由邦的完全控制。

  不过葡萄牙也太欺负人了,就在刚果自由邦和法属赤道非洲之间,还有一小块葡属西非的飞地卡宾达,234万平方公里的刚果自由邦海岸线只有37公里,面积只有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卡宾达海岸线却长达90公里,而且卡宾达还是一个天然良港。

  这么看起来,估计柏林会议的时候,利奥波德二世内心也是很委屈的。

  罗克拿尺子比划了半天,好不容易才确定刚果自由邦海岸线的中点,然后把尺子的另一端就放在布卡武,直接用铅笔一划,未来刚果共和国和刚果王国的分界线就新鲜出炉。

  只看面积的话,两边都差不多,亏点赚点无所谓,尽快结束战争状态才是正经事。

  划完了才发现,估计是划的时候手抖了一下,线条有点歪,就在罗克想重新确定一下的时候,克里斯蒂安终于忍不住开口。

  “勋爵,这样就可以了,要不然未来会有争议——”

  没错,这要是同时出现两条线,估计还真会有麻烦。

  不过两条线才符合英国的国设,这种时候要是不埋个坑,都对不起英国人的身份。

  “中间是非武装区,避免双方直接接触。”罗克的理由看似充分,但是地图上看上去几乎紧密相连的两条线,实际上圈出来的也有一万多平方公里。

  再成立一个国家都够了!

  “看上去不错,一边有博马,一边有利奥波德维尔,你要哪个?”克里斯蒂安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主动把选择权让给亚亚。

  亚亚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都有点湿,脸上的肌肉抽抽着看上去崩溃边缘,估计他这辈子都没有经历过这么魔幻的场景,看着地图上紧紧相连的笔直两条线,真的是——

  都找不到适合的词语来形容。

  “先生,你先挑。”还好亚亚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克里斯蒂安是亚亚的老板,这个规矩还是要守。

  “好吧,利奥波德维尔是你的了。”克里斯蒂安不客气,面积上看,好像是北半部更大一点,但是南半部更有价值,加丹加就在南半部。

  以前的加丹加,还包括已经被尼亚萨兰吞并的卢本巴希,整个加丹加的面积接近52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地上是茂密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地下则有着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铜矿之外,这里还储存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钴。

  钴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钴基合金或含钴合金钢可以用作燃汽轮机的叶片、叶轮、导管、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导弹的部件和化工设备中各种高负荷的耐热部件以及原子能工业的重要金属材料。

  一般来说,钴矿石的品位大于0.01%就有开采价值,0.2%就可以算是精矿石。

  加丹加的钴矿石品位在0.4左右,而且大部分是铜矿的伴生矿,埋藏比较浅,可以露天开采。

  刚果自由邦爆发叛乱后,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损失惨重,总经理艾赛亚·张伯伦成了叛军领导人之一,加丹加现在也成了刚果公司的财产,每年的租金为十万镑。

  这又是明显的不平等条约,利奥波德二世统治刚果自由邦时期,上加丹加采矿联合公司负担占领费用的同时,还要上缴百分之十的利润作为租金。

  现在每年只有十万镑,简直就跟白送差不多。

  这十万不仅仅包括加丹加地下的矿藏,还包括加丹加境内的森林和草场,刚果公司的经理只要不傻,每年只卖树就不止十万镑。

  “勋爵,橡胶公司还需要一位总经理。”亚亚不敢自己做主,这个职位肯定要罗克任命。

  和刚果自由邦南部的矿产资源相比,北部的主要财源就是橡胶园。

  大约十年前,刚果自由邦北部的橡胶园每年就能为利奥波德二世带来超过百万英镑的利润,与之相对应的是平均每年超过十万非洲人丧生,可以说利奥波德二世从刚果自由邦赚到的每一块铜板,上面都站满了刚果非洲人的血泪。

  利奥波德二世将刚果自由邦转交给比利时政府管理的时候,刚果自由邦北部的橡胶园大多属于英比橡胶公司,叛乱发生后,英比橡胶公司同样损失惨重,很多橡胶园被叛军焚烧破坏,损失不可估量,估计十年内都不一定能恢复。

  一棵橡胶树从种植到成熟需要很多年,太早就开始割胶的话会影响到橡胶树的寿命,一般都要到七年以上才开始割胶,这时候的橡胶树才算是进入成熟期。

  不过刚刚开始割胶的橡胶树产量不会太高,要到开始割胶五年之后才会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量。

  “愿意试试吗?”罗克不想找其他人,亚亚就是最好的人选。

  管理橡胶园不需要多好的技术,技术方面的事自然有技术人员负责,总经理主要的职责是维持橡胶园的稳定,督促工人工作,必要的时候要采用一些暴力手段,还有谁能比亚亚更合适呢。

  “当然,勋爵,我愿意!”亚亚没想到罗克会把橡胶公司交给他管理,这个活确实是比较得罪人,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亚亚开始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

  以前的亚亚就是专门隐藏在暗处干脏活累活的清道夫,见不得人的那种,如果罗克对亚亚的工作不满意,随时可以把亚亚处理掉。

  负责橡胶公司,虽然短时间内不会有利润,但却是真正进入罗克身边,和以前相比是个巨大的进步。

  “技术方面的事你不用担心,尼亚萨兰大学林学院会派出技术人员,你要绝对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安排好他们的衣食住行,我也不要求你短时间内出利润,十年八年都行,你要耐得住寂寞。”罗克要求高,其实担任橡胶公司总经理,也不会耽误亚亚干私活,而且因为橡胶园的特殊性,亚亚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养兵,这更有利于罗克向未来的刚果王国施加影响。

  “我一定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而且会尽快盈利。”亚亚踌躇满志,这会儿就算是让亚亚贴钱经营亚亚都干。

  亚亚第一次见到罗克的时候还是在橡树镇,当时亚亚和卡卡是克里斯蒂安手下的监工。

  一晃已经十年过去了,亚亚和卡卡现在都已经能独当一面,这些年来亚亚都在为罗克工作,卡卡则是成了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手下的建筑工人超过五万。

  这还是因为南部非洲现在有了工程兵部队,所以克里斯蒂安的建筑公司规模在缩小。

  前几年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规模最大的时候建筑工人超过十万,从尼亚萨兰到罗德西亚再到德兰士瓦,倒是都能看到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的工地。

  “好了,开始工作吧,告诉艾赛亚·张伯伦和卢泰泰,我的耐心是有限的。”罗克撵人,要尽快结束战乱,开始恢复经济,接下来可能还要面对比利时政府组建的远征军,所以军事也不能放松。

  看着克里斯蒂安和亚亚离开,安琪和巴顿就相对无言。

  今天的这一幕,对安琪的巴顿冲击太大,他们之前就知道南部非洲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很大,但是不知道居然会大到这种程度。

  而且安琪和巴顿今天对罗克又有了新的认识,罗克在办公室里拿着尺子量地图的样子估计会永远保存在他们的记忆里。

  “巴顿,我现在感觉真的很幸运,我们生活在南部非洲,而不是刚果自由邦。”安琪的感受很深刻,但还是不到位。

  “安琪,你说的不对,我们之所以幸运不是因为南部非洲,而是因为勋爵,你应该想象不到勋爵没来南部非洲时,南部非洲的华人是怎样生活的——”巴顿理解更深刻,现在巴克还经常给巴顿讲述那段黑暗的日子。

  真的是不堪回首。

第645章 无心插柳

  现在的华人对于那段时间的历史很陌生,罗克第一次从约翰内斯堡金矿里救出来的华人,身体调养好之后大部分离开南部非洲这个让他们深恶痛绝的地方,留下来的人在这十年里也大多陆续去世。

  巴克可以算是为数不多的亲历者之一,在约翰内斯堡时,巴克也曾尽力为华工提供帮助,但是巴克的力量有限,无法改变当时的大环境,终究也是杯水车薪。

  罗克的出现真正改变了华人的命运,从1901年开始,大批华人在罗克的帮助下来到南部非洲,这一次不再是清一色的青壮年,很多人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到南部非洲,从此华人在南部非洲安家落户,人数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现在已经超过白人人口的总和,成为南部非洲的第一族群。

  这里的“族群”肯定是不包括非洲人的,南部非洲的非洲人不被联邦政府承认,联邦政府也肯定不会去统计非洲人的数据,看看现在的刚果自由邦,英国媒体动不动就把利奥波德二世统治刚果自由邦期间减少的一千五百万非洲人挂在嘴边上,其实英国统治南部非洲期间,南部非洲的非洲人总数也是在持续减少,只不过官方不统计,所以才没有准确数据。

  刚果自由邦其实也没有准确数据,这个一千五百万的数据还是从罗克口中传出去的。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