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344章

作者:鲇鱼头

  有了罗克的“指导”,这一次刚果共和国和刚果王国的谈判就进行的很顺利。

  谈判依然是在布卡武进行,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布卡武方面如临大敌,对所有谈判成员的随身物品进行严格管控,绝对不允许将带有攻击性的物品带入谈判现场,就连钢笔都不准带。

  谈判现场也提前安排了警卫,防止出现任何意外,会议现场提供的水杯都是纸杯,水也是放凉了的凉白开。

  对于罗克随手在地图上画的那两条线,艾赛亚·张伯伦和卢泰泰其实都不满意,但是这一次主持会议的人不是冯勋,而是克里斯蒂安和亚亚,在克里斯蒂安和亚亚简直要择人而噬的眼神中,艾赛亚·张伯伦和卢泰泰有意见也要保留,十二月十五号谈判开始,十六号艾赛亚·张伯伦和卢泰泰就在《布卡武合约》上签字,历时近一年的叛乱终于告一段落。

  只是内部达成了和解,想要迎来真正的和平还要看比利时政府是不是承认《布卡武合约》的有效性。

  不过就算比利时政府不承认,也无法改变《布卡武合约》在刚果自由邦即时生效的现实,除了乞求国际社会的帮助之外,比利时政府还可以派出远征军发动战争改变这个结果,只可惜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可能改变整个世界未来走向的巴尔干战争吸引,真没人在乎刚果自由邦的归属。

  阿德也在关心巴尔干战争,不过阿德关心巴尔干战争的出发点和罗克不一样,阿德关心的是巴尔干战争会不会对保护伞公司控制下的伊丽莎白油田造成影响。

  说起来这也是个悲剧,作为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首相,阿德居然还不知道大半个半岛都已经成为保护伞公司的势力范围,所以罗克说明的时候阿德就很惊讶。

  “你的意思是说,内志苏丹国是保护伞公司的殖民地——”阿德实在是没想到,英国东印度公司被取消的五十年后,居然还有类似企业在半岛死灰复燃。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小斯的南非公司,其实也和东印度公司差不多,东印度公司是被英国政府利用完之后一脚踢开,只是还没有来得及踢南非公司,罗德西亚就抢先加入南部非洲,让英国政府踢无可踢。

  “别用这么难听的词汇吧,怎么能是殖民地呢,应该说是内志苏丹国对咱们南部非洲非常向往,所以才心甘情愿成为保护伞公司的附庸。”罗克大逆不道,现在都敢篡改阿德的意思了。

  “内志好像是沙漠地区吧,沙漠里是有金矿吗?”阿德在埃及工作过,对半岛的情况还算了解。

  半岛的沙漠,和非洲南部的沙漠不是一回事。

  半岛以及北非的沙漠就是真正的沙漠,寸草不生遍地黄沙那种,只有少量的绿洲可供人类栖息。

  非洲南部最大的沙漠指的是卡拉哈里沙漠,其实对卡拉哈里沙漠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内陆干燥区,这个沙漠的面积很大,几乎整个贝专纳州都被包括其中,还包括西南非洲和南部非洲的一部分。

  准确来说,卡拉哈里沙漠现在还没有形成,即便是二十一世纪,这里也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旱季确实是干燥荒凉,很多河流都会干涸,但是到雨季,植物会利用短暂的机会疯狂生长,植被茂盛,草场丰美,野生动物众多,和非洲其他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恩加米湖,现在的恩加米湖面积还有五万多平方公里,二十一世纪就只剩下二百多点,一百多年的疯狂掠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可见一斑。

  “可能有,谁知道呢,不过石油肯定有。”罗克也不知道半岛有没有黄金,黑色黄金反正是多得很。

  “有多少?”阿德问了句废话。

  “不知道!”罗克干脆。

  石油储量就像是薛定谔的猫,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提高,另一个时空全世界从五十年代就开始预测地球上剩下的石油还够挖掘多少年,结果几十年过去了,可供挖掘的石油不仅没少,反而是越来越多,严重怀疑这是石油国家为了拉高油价故意制造的心里恐慌。

  “波斯人桀骜不驯,你能保证他们会听话吗?”阿德很了解波斯人,说起来这也是个文明古国,现在虽然没落,但是内心的骄傲肯定有,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欧洲在半岛大败亏输,所以现在欧洲国家采取另一种办法,逐渐在加大对波斯的影响。

  “现在和一千年前不一样了,一千年前的大马士革钢闻名世界,波斯人使用大马士革钢制作的刀剑称雄战场,现在是热兵器时代,我们不用再和敌人拼刺刀,五百米外就能消灭敌人。”罗克不担心这个问题,时代在发展,方法也要改进。

  大马士革钢其实不是波斯人生产的,而是产自印度,公元1191年9月3日,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主力部队在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的率领下逼近雅法城,他的敌人是阿育布王朝的开国君主萨拉丁。

  战斗开始前,萨拉丁派人到十字军的阵前,喊话邀请理查和萨拉丁一见。

  理查欣然同意,见面后萨拉丁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袭纱巾抛向了空中,然后拔出随身的宝剑向纱巾一剑挥去,竟然将漂浮在空中的几乎没有重量的纱巾割成了两半。

  于是从那一天开始在欧洲就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方有一种不为人知的金属材料存在,用它锻造出来的刀剑锋利以极。

  这种材料就是大马士革钢。

  关于这个传说的真伪先不说,即便大马士革钢制作的武器无坚不摧,在现代武器面前也起不到作用,波斯帝国现在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就是证明。

  罗克控制半岛波斯人和英国控制殖民地的方式一模一样,单一的殖民地经济决定了半岛波斯人无法摆脱罗克的控制,阿里·拉希德的部队凭借保护伞公司提供的先进武器统一半岛,如果阿里·拉希德不听话,保护伞公司只需要停止对内志苏丹国的弹药供应,阿里·拉希德部队装备的李·恩菲尔德就会成为烧火棍。

  “你对半岛的定位是什么?”阿德关心罗克对半岛的安排。

  “半岛的石油对于未来的世界很重要,我们肯定要吞并半岛。”罗克简单粗暴,傀儡国这个概念其实现在还不流行,南部非洲自治之前直接就是英国的一部分,根本就没有南部非洲这个说法,开普才是南部非洲的官方名称,就跟伦敦一样只是个地区。

  “飞地?”阿德追问。

  “对,飞地。”罗克确认。

  “不大可能——”阿德担心。

  “内志苏丹国统一半岛之前,很多人也认为统一半岛不可能。”罗克坚信人定胜天,抗美援朝之前,几乎全世界都认为PLA不会出兵,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前,同样是全世界都认为俄罗斯无计可施,冷战期间谁又能想到世界一极会轰然倒塌。

  《桃花扇》里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所以有些事不要急,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你放手去做,我来处理其他问题。”阿德对罗克的信任真的是无以复加,就算是菲利普上台,估计也给不了这种程度的支持。

  罗克当然也投桃报李,所以彩票的收入罗克愿意跟联邦政府共享,到现在克里斯蒂安一共卖出去一千五百万兰特的彩票,运营成本加上奖金派送加起来还不到五百万,现在彩票已经成为联邦政府最重要的财源。

第646章 万劫不复

  彩票居然能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收入听上去似乎是有点魔幻,但却是事实。

  南部非洲的这种国情,税收是联邦政府的主要收入,但是以罗克和小斯为代表的大商人有无数种方法可以避税,中产阶级又不够庞大,所以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捉襟见肘。

  虽然伦敦这些年一直在给南部非洲补贴财政,就算南部非洲自治也没有停止,但是南部非洲庞大的开支决定了还是有一部分经费要自筹,借款就成了联邦政府的救命稻草,不仅仅是银行,伦敦也会给南部非洲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要不然联邦政府根本无法维持到现在。

  阿德把罗克叫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年的财政预算。

  按照南部非洲的规定,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要提请国会表决,得到国会的通过后才能付诸实施。

  现在已经十二月份,十月底联邦政府就向国会提交了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但是国会一直没有通过,所以阿德也是着急上火。

  国会议长菲利普是罗克的岳父,阿德是想通过罗克向菲利普施加一些影响。

  罗克无法拒绝阿德的要求,随着大选的逼近,阿德和菲利普的关系也逐渐紧张,罗克现在是阿德和菲利普之间的唯一纽带。

  到了周末,罗克和菲丽丝去菲利普家吃饭,顺便把孩子们接回来,同样都是国家领导人,阿德整天忙得无法脱身,菲利普每天都可以早早下班享受天伦之乐,放着明明轻松地工作不做,非要尝尝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感觉,罗克也实在是想不通。

  不过估计就算菲利普当上首相,估计菲利普也不会工作到凌晨,这并不是说菲利普不负责任,只是工作方式不同,阿德是个有点偏执的工作狂,菲利普就比较想得开,不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

  菲利普还是住在郊区的庄园内,理由是更喜欢郊区清新的空气。

  这是在伦敦工作时养成的习惯,和空气污染严重有“雾都”之称的伦敦相比,比勒陀利亚市区的空气也不错,毕竟比勒陀利亚几乎没有冬天,不需要燃煤取暖,自然也不就不会产生太多烟雾。

  罗克到的时候菲利普正坐在房前的草坪边正在看报纸,罗克瞟了眼,是南部非洲版的《泰晤士报》。

  估计昨天的总编有点飘,头版只有两个巨大的单词——世界大战。

  别误会,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泰晤士报》的编辑是想用这种吸引眼球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段时间确实是有点乱。

  感觉一切都乱了套。

  “联邦政府提交的财政预算不够严谨,尤其是你们国防部,南部非洲周围没有敌人,为什么你们需要那么多的财政预算?”菲利普直言不讳,监督政府是国会的权力。

  罗克不说话,随手点点菲利普手边的报纸。

  “哗众取宠——”菲利普对局势的判断不够清楚,估计是南部非洲距离欧洲太远,都已经远到天涯海角的程度。

  “真不是哗众取宠,巴尔干战争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那么肯定会引发严重问题,现在矛盾已经很尖锐了,如果再有什么意外,那就等于是往一锅沸腾的油里面丢火柴,谁都知道会是什么后果。”罗克真不想长篇大论,但是偏偏很多人就是那么天真。

  随着巴尔干战争的爆发,很多人都已经嗅到了越来越浓郁的硝烟味道,但是还有人盲目乐观,或者是主动把头埋进沙子里装鸵鸟,就是不肯面对现实。

  包括伦敦也有很多人认为,根本不可能爆发世界大战,理由就是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以及尼古拉二世的关系,他们都是亲戚,有什么事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就能解决,根本不用上升到战争的地步。

  即便是爆发战争,也不会太激烈,最多是象征性的局部冲突。

  “巴尔干战争刚刚结束,参战国需要时间休养生息,至少两年内不会爆发战争。”菲利普也有理由,并不是盲目乐观。

  不过形势明显比菲利普估计的更严峻,伦敦会议是一次失败的谈判,不仅没有解决巴尔干联盟和奥斯曼帝国的问题,反而因为各个都心怀鬼胎的英法德奥进一步激化了矛盾,结果《伦敦条约》刚刚签署不久,巴尔干联盟就内部分裂爆发战争,这更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签署的《布加勒斯特和约》中,主动挑起战争的保加利亚几乎失去了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得到的全部土地,赢得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胜利的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希腊站到了协约国一方,利益严重受损的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则是加入了同盟国。

  或许和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尼古拉二世看在大家都是亲戚的份上不想打,但是巴尔干半岛的那些国家可不在乎这些,各自选边站队之后,各个国家都感觉实力恢复又有了强力援助,肯定会迫不及待的发动第三次巴尔干战争,这时候就算英德俄不想打,也要被迫拖入战争。

  “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长一些,那么确实是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但是战争只打了两个月奥斯曼帝国就认输,对于巴尔干联盟来说胜利来得太容易,各国都没有受到多大损失,根本不需要太长时间恢复实力。”罗克在这方面肯定比菲利普更专业。

  关键是罗克有外挂,对历史大致走向的了解就是罗克最大的外挂。

  “那又怎么样,即便爆发世界大战,我们也不会受到威胁。”菲利普没有罗克那么大的理想,罗克是想从世界大战中渔利,菲利普只想独善其身。

  对于南部非洲来说,如果不考虑支援英国本土,那么确实是不需要保持强大军力,就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德军部队的实力,到时候临时征召一些农夫就能一战而胜。

  这又是个无解的死结,南部非洲人少,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人更少。

  南部非洲为了吸引移民,会主动给移民报销移民费用,同时落户之后还会帮忙建设农场。

  德国人没有这么财大气粗,别说帮忙建设农场,连移民费用都无法报销,所这些年南部非洲因为华人的增加,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而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境内的白人加起来都不到十万。

  就这点人手,都不需要出动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让木木和卢泰泰带着他们的人就能直接推平。

  卢泰泰因为刚果王国刚刚成立实力还不够强大,木木却不一样,荣耀堡和坦葛尼喀官方达成和解之后,木木一直都没有停止训练军队,现在木木手下有近五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坦葛尼喀德军实力相比丝毫不差。

  “确实是不会,但我还想得到更多。”罗克心情突然很不好,换成是阿德就不会这么固执,至少会主动询问罗克的想法,菲利普则是比较武断。

  这和他们的关系有关,阿德和罗克严格说起来是同事,菲利普却是罗克的岳父,在亨利欧文和菲丽丝面前,菲利普就一贯强势,所以亨利和欧文都不太喜欢菲利普,来菲利普家的次数都没有罗克多。

  “你还想要多少?把整个非洲都收入囊中?”菲利普也会询问,不过这种语气罗克接受不了。

  “如果你想以后当上首相的时候不会遇到财政问题,那么这段时间咱们就要努力了——”罗克是想咸鱼翻身。

  这么想的国家其实也不少,除了英国是想通过世界大战维持地位,其他国家基本上是都想咸鱼翻身,不过能做到的却不多。

  另一个时空,通过世界大战成功咸鱼翻身的国家只有美国和日本,世界大战前美国和日本都是负债国,债主都是英国。

  结果世界大战后,美国和日本不仅还清了欠英国的钱,而且还成为英国的债主,成功实现阶级跃迁。

  现在罗克也想复制美国和日本的成功,而且罗克不仅仅是想赚钱,还想捞到更多的地盘,以及在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联内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这都值得罗克为之奋斗。

  “能赚很多钱?”菲利普对于赚钱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毕竟不管是谁在台上,都要关心财政问题。

  “肯定可以,我和亨利从几年前就开始囤货,就是为了在世界大战期间出售。”罗克拉上亨利增加说服力,亨利这几年其实是被罗克逼着增加产量,要不然就亨利的性格早就是咸鱼了。

  “卖给谁?”菲利普目光突然锐利,纵然罗克的操作很隐秘,但还是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出来。

  主要就是因为罗克和德国人的交易,为了让西南非洲同意罗克修筑从贝专纳到鲸湾之间的铁路,罗克将一些包括钢铁在内的重要物资通过美国人卖给了德国人,这种行为肯定是菲利普无法接受的。

  虽然菲利普对大英帝国并不是那么忠诚,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不能犯错误。

  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第647章 绥靖主义

  菲利普是传统的英国贵族,利益早就和大英帝国牢牢捆绑在一起,虽然南部非洲自治后,菲利普也会越来越多考虑玛蒂尔达家族的利益,但是在对德国的问题上菲利普依然强硬,毕竟英国是南部非洲的宗主国,在菲利普看来,一个强大的英国才能更好维护南部非洲的利益。

  和菲利普不一样,罗克早就看穿了帝国主义的纸老虎本质,世界大战是南部非洲彻底摆脱英国钳制的最好机会,错过了这一次,下一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一个自治的南部非洲不能让罗克满足,一个完全独立自主,在非洲具有巨大影响力,在世界上也有一定话语权的南部非洲才是罗克的目标。

  所以罗克才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别看英国在战争期间和德国你死我活,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遏制法国,又开始对德国暗中扶植,所以国家和国家之间才会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坚定了这一点,罗克对菲利普就很坦诚:“当然是谁给钱就卖给谁——”

  “也包括德国人在内?”菲利普追问。

  “菲利普,本土的企业也没有完全中断和德国企业的合作。”罗克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大陆均衡政策和光荣孤立不是开玩笑,英国一直以来就是这样,什么事都不会完全做绝,真正做到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英国的政策一直是随着欧洲大陆的各国实力对比及时调整的,法国称霸欧洲大陆时期,英国为了打破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连续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最终彻底打败拿破仑,击碎了法国崛起的最后希望。

  十九世纪上半期俄罗斯的野心在逐渐增强,对巴尔干的野心在增加,当时奥斯曼帝国已经无力抗衡俄罗斯的扩张,英国就拉着法国一起帮着奥斯曼帝国对抗俄罗斯,将俄罗斯牢牢困在黑海之内。

  普法战争后,法国为了复仇,和俄罗斯摈弃前嫌结盟对抗德奥同盟,英国依然光荣孤立,不加入任何一方,试图从中渔利。

  结果德国开始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英国迅速和法国俄罗斯结盟,形成三国协约。

  这就是英国的搅屎棍本质,就算现在军备竞赛如火如荼,英国国内的企业依然没有完全中断和德国企业的联系,原因不能为外人道,自由贸易肯定不能作为理由,为了日后扶植德国遏制法国才是真相。

  现在要是把人得罪惨了,万一日后德法结盟孤立英国怎么办?

  别以为这不可能,想想欧共体,再想想二十一世纪的脱欧大戏,英国要是某一天决定改组政府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点也不奇怪。

  连英国国内的企业都在和德国暗中勾搭,罗克这么做当然也就无可厚非,德国人难道不知道南部非洲修铁路包藏祸心?肯定知道,但是德国人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就跟刘备刚在白帝城大败,然后还要捏着鼻子联吴抗曹一样。

  “洛克,你总要为孩子们考虑——”菲利普表情复杂,其实罗克做的也让人无可指摘,罗克又不是直接把战略物资卖给德国人,而是卖给美国人,至于美国人又卖给谁,那罗克就管不着了。

  所以菲利普只能从道德层面不疼不痒的说一句,但是这么说也很牵强。

  “我就是为了孩子们考虑,我希望他们长大后南部非洲会更加强大,面对的国际环境更更轻松,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面对这个世界。”罗克顺着菲利普的话题说,至于英国的爵位,谁在乎。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罗克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价值,英国根本就不会把罗克封为子爵。

  正是因为罗克的价值越来越大,对于大英帝国和南部非洲越来越重要,所以英国政府才会不惜血本笼络罗克,只要罗克不击穿英国的底线,英国给罗克的爵位会越来越高。

  这是最经济实惠的笼络方式了。

  估计亨利和欧文确实是不想看到菲利普的那张臭脸,所以赶在开饭之前,亨利和欧文才联袂而至。

  亨利和欧文都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来的,几个孩子凑到一起马上开始大呼小叫,平时菲丽丝和蕾西、卡瑞娜着重强调的贵族风范马上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孤零零的庄园内外充满欢乐的气息,克里斯蒂安送来的几匹矮脚马最受孩子们的欢迎,连女孩子们都要尝试。

  见到罗克的时候,亨利还是关心加丹加的矿场,热情询问刚果自由邦的最新情况。

  “刚果共和国和刚果王国已经签订了《布卡武合约》,但是战争仍未结束,比利时政府正在抓紧时间训练远征军,事情可能还会有变数。”罗克其实不怎么担心这个问题,今年内比利时远征军肯定是无法出发。

  “比利时组建了多少远征军?一万?还是两万?”亨利看不起比利时,一万两万人对于现在的刚果自由邦没有任何作用,英国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时期一共向南部非洲派出45万人,当时布尔人加起来才44万,这么算的话,比利时至少要组建一千万人的远征军。

  这特么把现在欧洲所有国家的军队都加起来也凑不够。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