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418章

作者:鲇鱼头

  印度这个国家确实是很奇葩,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英国为了调动印度参战的积极性,承诺在战后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

  这个承诺成了驴子鼻子前的胡萝卜,印度派出了130兵力赶赴英国参战,同时派出的劳工也差不多是130万。

  不仅仅积极派出部队参战,印度各界还积极募捐,为英国筹集了一亿五千万英镑的军费,很多平民甚至捐出了自己的口粮。

  就是这个愚蠢的行为,导致印度终于在今年爆发了严重的饥荒。

  这个饥荒还和温斯顿有关,在担任英国首相之后,温斯顿从印度调走了近250万吨粮食,用来满足英国本土对粮食的需求。

  结果在印度缺粮的时候,温斯顿没有给印度人和帮助,这才导致印度的饥荒越来越严重。

  “很难理解那些印度人,印度的王公贵族宁愿把粮食卖给外国养牛,也不愿意把粮食以稍低一点的价格卖给印度的平民。”罗克也是无奈,印度的富人,可能是全世界最为富不仁的富裕阶层,直到21世纪,印度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粮食危机。

  表面上看,另一个时空的印度是标准的粮食出口国,但是实际上印度国内还有数千万人常年营养不良,就像罗克说的那样,印度的农场主宁愿把粮食卖到国外养牛,也不愿意降低价格在国内出售,印度政府又和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不同,没有严格的统购统销制度,所以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印度就会变成人间地狱。

  呸,即便没有天灾人祸,以罗克的标准来衡量,印度也跟人间地狱差不多。

  “你们南部非洲不是一样吗,听说土豆在你们南部非洲才几分钱一斤,结果到了法国价格就要翻几倍,你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印度人?”旁边突然传来带着嘲笑的讥讽,曼京终于吹够了牛皮,主动过来送上门。

  “你有印度血统?”罗克的嘴就跟开了光一样,一句话把曼京说的热血上头,眼睛都开始充血。

  可以理解,毕竟整整一个晚上,曼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吹牛逼,现在罗伯特·尼维勒众星拱月,曼京也是水涨船高,没有人泼曼京的冷水,眼看春风得意了一个晚上,却在罗克这里碰了钉子。

  可以想象曼京有多愤怒。

  罗克才不在乎呢。

第835章 谁怕谁

  一战时期英法联军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用罗克的标准衡量个个都是卢瑟,别看写的那些军事著作动不动就是什么什么原理,什么什么艺术,什么什么指挥听上去都很高大上,实际上上了战场都只会一件事,拿人命往上堆。

  罗克穿越前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只混过几天军事论坛,行话说也是标准的嘴炮,没有任何实际操作,但是凭借着在论坛里了解到的一点皮毛,现在居然混成了英法联军内部公认的战术专家,这个结果罗克都没有想到。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期间,罗克提出了“蛙跳战术”,现在这个战术已经成为英法联军的经典战例,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都已经开始对“蛙跳战术”进行研究,过两年有点成果的话,肯定是要写进教材的。

  南部非洲远征军最擅长的步炮协同战术,放在21世纪都不用说军事专家,对军事稍微有点兴趣的爱好者都耳熟能详,但是在1915年的当下,这个战术有个响亮的名字叫“洛克战术”,另一个时空的“胡蒂尔战术”肯定是不会出现了。

  “胡蒂尔战术”又叫风暴战术或者突击群战术,具体描述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步炮协同和突破渗透,强调的是各兵种之间的密切配合,作战方式和“洛克战术”差不多。

  和罗克相比,曼京的指挥方式连风格都没有,和艺术基本上不沾边,技术含量都不如牧羊犬放羊,这样的人罗克肯定不会给面子。

  都别说曼京,霞飞担任法军总司令的时候罗克都不给面子,曼京算是哪根葱。

  和自找没趣的曼京相比,罗伯特·尼维勒就聪明得多,罗克和福煦坐在角落里,罗伯特·尼维勒就当没看到,根本不往这边凑,也就曼京这种智商情商双底的家伙主动送上门找抽,也不知道霞飞和罗伯特·尼维勒是欣赏这个货哪一点。

  罗克问曼京有没有印度血统的目的很简单,没有印度血统,那罗克和福煦吐槽印度人,曼京你着什么急?

  曼京没想到罗克上来就开破甲,高级将领,多少还是要留点面子的,像罗克这样上来就撕破脸的真不多。

  罗克是看人下菜碟,比如福煦,现在纵然被边缘化,但是罗克知道福煦还会崛起,所以罗克就来烧冷灶。

  曼京和罗伯特·尼维勒就算了,这俩能声名鹊起是恰逢其会,德不配位的结果就是昙花一现,罗伯特·尼维勒要是能老老实实当他的总司令,低调一点别搞事,或许能在法军总司令位置上多干几天,要是不甘寂寞非要策划个战役证明一下自己并不存在的能力,那只能是自取其辱。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罗伯特·尼维勒不能低调,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忍住最后一口气没泄的法国政府也不允许罗伯特·尼维勒低调,所以罗伯特·尼维勒一定要进攻,这样才能满足法国社会的集体狂暴。

  “尼亚萨兰勋爵,我尊重你们英国远征军在战场上的表现——”曼京满脸阴霾,刚刚开口就被罗克打断。

  “有挑事儿的心情,不如想想怎么击败德国人,墨兹河西岸的法国土地还被德国人占领着的吧,我要是你,就没有心情在这里参加宴会。”罗克不给曼京说但是的机会,继续揭曼京的伤疤。

  有本事别跟我耍横,去找德国人耍威风,能耍过算我输。

  有些人就这样,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家里恨不得学螃蟹横着走,出了门碰见隔壁混社会的大哥比小鸡崽都老实。

  “我们肯定会把德军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曼京是想撂狠话来着,不过怎么听都是底气不足。

  “那就先赶走了再说。”罗克不给曼京说话的机会。

  曼京气的要发疯,要不是顾及到罗克是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尼亚萨兰伯爵、奥斯曼帝国的征服者、比利时王国的解放者、南部非洲国防部长兼战争部长,曼京肯定要发飙。

  至于罗克名下的那一大堆资产,曼京根本不在乎,普通人能把一件事做好就不错了,像罗克这样各个领域都有涉及,而且还都能做到头部的人万中无一。

  亿中无一……

  十亿中无一……

  反正全世界就一个。

  宴会厅角落里发生的这点不愉快,还是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

  没办法,曼京正春风得意,是庆功宴会上的焦点。

  罗克更是全场最靓的崽,就算是躲到角落里,也无法掩盖罗克身上光彩照人的主角光环,只不过罗克今天晚上没有和人交流的心情,想过来打招呼的人都被扎克和安琪拦住,所以罗克才能躲在角落里乐得清静。

  “尼亚萨兰勋爵,原来你在这儿,这可不像是你。”罗伯特·尼维勒就跟刚看到罗克一样。

  罗克毫不留情的敲打罗伯特·尼维勒的小弟,正牌大哥终于现身。

  “尼维勒将军,恭喜你——”罗克可以对曼京不留情面,对罗伯特·尼维勒还是要保持表面上的礼貌,毕竟英法联军接下来还要继续合作,仅凭英国远征军,罗克也没有战胜德国人的信心。

  “谢谢,如果不是你们在索姆河牵扯了德军的大量部队,我们也无法取得凡尔登战役的胜利。”罗伯特·尼维勒比曼京聪明多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在一大堆竞争对手中胜出。

  霞飞卸任之后,有资格担任法军总司令的人有很多,世界大战爆发后表现出色的贝当、罗伯特·尼维勒、福煦都是备选对象之一,霞飞的助手德卡斯特劳也是备选对象。

  德卡斯特劳有贵族背景,同时和天主教关系很深,共和党主导的法国政府无法接受德卡斯特劳成为法军总司令。

  贝当在凡尔登战役初期表现出色,堪称力挽狂澜,顶住了德军在凡尔登战役初期的疯狂进攻,为凡尔登战役后期法军的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题在于贝当和霞飞的分歧,导致霞飞对贝当的信任在逐渐减少,所以霞飞才重用罗伯特·尼维勒和曼京逐渐取代了贝当,接下来因为英国远征军在比利时的反攻,以及俄罗斯帝国在加利西亚的胜利,有效的影响到德军总部对凡尔登的支持,才有了罗伯特·尼维勒和曼京的反攻。

  说白了贝当就是种树的那个人,眼看开花结果即将收获,却被罗伯特·尼维勒和曼京摘了桃子。

  可以想象贝当有多郁闷,连法国政府举行的庆功宴都没有参加。

  当然了,贝当不参加庆功宴是因为身体不适。

  福煦被排除在外的原因和德卡斯特劳差不多,福煦是天主教徒,有一个兄弟是耶稣会的神父,霞飞被请下神坛的那段时间,福煦没有及时和霞飞撇清关系,所以才被法国政府取消资格。

  “新年之后有什么新的计划?”罗克主动出击,法军部队要进攻,肯定需要英国远征军的配合,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从战役策划初期就主动参与,这样会给英国远征军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当然,我们在1916年会向德军发起一系列进攻,将德军从法国的领土上逐出,并且攻入德国境内,让德国人切身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痛苦,我们要亲手洗刷德国通过普法战争强加在我们的身上的屈辱,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从德国人的手中夺回来,这一次阿尔萨斯和洛林将会永远属于我们,任何人都无法从我们手中再次把阿尔萨斯和洛林抢走。”罗伯特·尼维勒慷慨陈词,赢得周围听众们的阵阵掌声。

  罗克一脸郁闷,罗伯特·尼维勒巴拉巴拉说了这么多,实际内容一点没有,全部都是心灵鸡汤,偏偏周围的听众们还都吃罗伯特·尼维勒这一套,连福煦都在微笑鼓掌,这让皱紧眉头的罗克和周围的欢快简直格格不入。

  好吧,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之后,福煦也在成熟,用“成熟”这个词来形容福煦这个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来说有点不合适,但是对于世界大战后才成为将军的福煦来说,这是个全新的领域。

  “尼亚萨兰勋爵,英国远征军在1916年有什么计划?”罗伯特·尼维勒给其他人灌足了鸡汤,总算是想起来还有罗克没搞定。

  和罗克不得不虚与委蛇一样,1915年的战役也证明法军部队离不开英国远征军的配合,如果没有英国远征军在索姆河发动的一系列进攻,法军在凡尔登肯定顶不住德军的疯狂进攻,也就没有了罗伯特·尼维勒和曼京在1915年底的最后反攻。

  世界大战爆发前只有25万人的可怜小军队,谁都没想到现在已经成为能决定战争走向的决定性力量。

  “英国远征军当然会继续进攻,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德军的反击,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对组合是个好对手,我们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实力才能应付。”既然罗伯特·尼维勒云山雾罩,那也别指望从罗克嘴里听到一句实话。

  罗克的意思很明显,罗伯特·尼维勒要是想拿英国远征军当枪使是不可能的,就这么耗着呗,反正战火也没有烧到英国本土。

第836章 微笑

  晚宴结束,罗克乘车返回在巴黎的临时住所。

  又是一年圣诞节,街道上却没有节日的气氛,或许是因为宴会结束的时间有点晚,街道上几乎没什么行人,街道两边也没有多少灯光,路两旁的路灯也没有几个是亮着的,浓重的雾霾里,昏黄的灯光就跟鬼火一样阴森恐怖。

  一到冬天,伦敦就被人戏称为“雾都”,巴黎其实也没有好到哪儿去,每年冬天因为取暖要消耗大量的木柴,整个城市都被滚滚浓烟笼罩,这让南部非洲人很难忍受。

  和欧洲寒冷的冬天不同,南部非洲的冬天不算冷,只有最南端的开普敦冬天会下雪,而且雪量并不大,中北部终年无雪,冬天也没到必须烧东西取暖的地步,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南部非洲真的是气候宜人,和欧洲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罗克的临时住所在郊外,车队出城的时候,公路中间不知道为什么出现了一根粗大的树木。

  坐在副驾驶的安琪默不作声拔出枪,看着前车上的护卫下车骂骂咧咧的把树木挪开,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罗克也不说话,倒是安琪解释了一句:“现在巴黎的治安很混乱,盗窃抢劫经常发生,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前几天发生过一次抢劫。”

  罗克可以理解,世界大战进行到第三年,战争的破坏愈发明显,印度爆发了严重的饥荒,英国法国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前线的军人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后方的平民情况很糟糕。

  对于英法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来说,往年的圣诞节,平民家庭的餐桌上不说山珍海味,最起码火鸡熏肉什么的必不可少。

  今年的情况比较紧张,法国的报纸在前几天的报纸上甚至开始教那些家庭主妇们怎么把土豆做出鸡肉的味道,看上去有点滑稽,反映出来的问题让人触目惊心。

  回到指挥部,罗克顺便关心后勤部在圣诞节这段时间给远征军将士们准备了什么。

  “牛肉炖土豆,新鲜的水果,不限量的酒精和烟草,还有鱼和鸡腿,咖啡依然管够——”西德尼·米尔纳信心十足,英国政府的日子比法国政府好过得多,毕竟有遍布全世界的殖民地可以搜刮。

  罗克担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之后,西德尼·米尔纳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现在是英国远征军的后勤处处长,这个职位不需要向英国战争部请示,罗克自己就可以任命。

  当然了,英国要从南部非洲购买物资也是要掏钱的,而且价格还是随行就市,最多看在宗主国的份上,价格会比其他国家低一点。

  纵然如此英国政府也吃不消,随着前线的部队越来越多,英国政府从兰德银行贷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仅仅今年内,英国政府从兰德银行的贷款就超过五亿英镑,总贷款超过十亿,这些贷款不是直接给钱,而是用来就地采购,这是兰德银行如此慷慨的条件之一。

  所以罗克为什么能担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

  这跟罗克在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位置上的出色表现有很大关系,但那并不是全部,兰德银行,尼亚萨兰军工集团这些企业的因素也很重要,至少现在没有人怀疑罗克对大英帝国的忠诚。

  一旦大英帝国输掉这场战争,那么兰德银行的这些贷款就会血本无归。

  所以为了顺利收回贷款,罗克也会为大英帝国尽心尽力。

  “法国政府那边的情况怎么样?”罗克当然也关心法军部队的后勤,英法俄三国是南部非洲的三大客户,所有的订单都是第一时间满足。

  不同的是,英国法国不仅可以从兰德银行贷款,购买物资钱不够时还可以欠账,俄罗斯帝国就必须现金交易,而且贷款门都没有。

  这里的“欠账”,也是有利息的,在商言商,一个大子儿都不会少。

  “情况有点糟,法军主力部队的后勤还可以,殖民地仆从军——”西德尼·米尔纳撇嘴,明显是一言难尽。

  这也很正常,英国远征军内部的后勤供应也是有侧重点的,英国本土的部队,以及来自南部非洲的部队都处于供应链顶端,然后是澳新军团,加拿大远征军,印度军团,再然后是殖民地仆从军,以及殖民地劳工。

  法国那边的情况也是等级分明,法国本土的部队肯定是应有尽有,殖民地仆从军的后勤供应就差很多,罗克知道的情况,有面包就不错了,偶尔能开开荤,新鲜的水果想都别想,加了料的香烟和酒精倒是不限量。

  罗克不管法军部队的后勤,转头把保罗·科克尔叫过来,命令部队利用冬天的休战期抓紧时间修建工事,准备应对明年的战斗。

  经过一个冬天,会有更多的德军士兵走出训练营,德军部队也能找到对付坦克的办法,坦克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明年在使用的时候会受到极大限制,西线如果没有意外,又会陷入损失惨重的堑壕战。

  罗克现在就要做好准备,更多的坦克,更多的飞机,更多的炮弹手榴弹,现在每个月都有十万英军部队抵达法国,这些都是来自英国本土的部队,到明年年中,英国远征军总数就将超过200万人,到那时,不管美国人会不会加入,罗克都有和德国人决战的实力。

  就在罗克养精蓄锐的时候,遥远的安特卫普,骑兵第二师也在休养生息。

  其实也不算休养生息,零星的交火每天都在发生,不过骑兵第二师和对面的德军部队都很有默契的不组织大规模战斗,尽量能让士兵们感受到一些节日的气氛,精确射手大放异彩,每天都有上百人死于精确射手枪下,德军的伤亡稍多一些,英国远征军这边较少。

  英国远征军这边死的不是骑兵第二师官兵,而是辅助骑兵第二师作战的印度第28师。

  和德军一样,英国远征军这边的防线也是由好几道组成,第一道防线上防守的都是炮灰,真正的精锐都在第二道防线上,第三道防线是炮兵和预备队,骑兵第二师的位置在第二道防线上。

  安特卫普这边,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之间的距离是1.5公里,如果德军发动进攻,这么远的距离上,足够骑兵第二师做好战斗准备。

  每天清晨,骑兵第二师的精确射手乘坐越野车前往第一道防线寻找猎物,下午六点集体返回,精确射手们把这种作战称为是“上班”,整个骑兵第二师,已经有65名精确射手获得了英雄勋章。

  获得英雄勋章的标准是击毙一百名敌军。

  和至少一半军队是殖民地仆从军的英国远征军不同,德军部队可全部是德国白人组成的,所以狙击战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彻底打破了南部非洲人内心对欧洲白人的畏惧和自卑,看着一个个白人被自己击毙,白人用了几百年才在全世界树立的种族观念也轰然倒塌,特别是对于南部非洲的华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秦岭是骑兵第二师最出色精确射手,被他亲手击毙的德军士兵已经达到265人之多,这在骑兵第二师还不是最多的,最多的那个已经返回尼亚萨兰担任狙击教官,亲手击毙的德军官兵超过三百,是骑兵第二师公认的“死神”。

  秦岭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出发,一个七人组成的小组专门为秦岭服务,秦岭不住部队的营房,而是住在安特卫普的一个年轻女人家,这种情况在骑兵第二师很常见,只要不搞出人命,不感染某种不能描述的病毒,远征军高层不会管这种事。

  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年龄,把他们全部关在军营里不可能,不犯这方面的错误,就要犯其他方面的错误,军官们可以携带家属,士兵们总不能一两年不知肉味,所以远征军在这方面的管理也在逐渐放松。

  当然了,有一点必须强调,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确保健康是前提,感染某种不能描述的疾病就要被扔到鲨鱼岛,这一点没有情面可讲。

  圣诞节前后,秦岭也要休息一下,不再前往一线上班,远征军给秦岭发的各种福利,也被秦岭送到他的“女朋友”家里,骑兵第二师在这方面一向很大方,秦岭领到的各种物资都是双份,除了远征军标配的物资之外,还有来自南部非洲的各种慰问品,东西多到秦岭不得不动用一辆汽车,才能把东西送到“女朋友”家。

  “谢谢你威廉,要不要进来坐一会,我弄到了一瓶产自橡树镇的葡萄酒。”秦岭今天很开心,远征军不缺酒,但是极品葡萄酒还是很稀少的,来自橡树镇的葡萄酒就很紧俏。

  这倒不是说明橡树镇的葡萄酒品质有多好,法国的葡萄酒品质也不错,但是橡树镇的葡萄酒在远征军中最受欢迎,尤其是那些资格比较老的将领,他们只喝橡树镇的葡萄酒。

  就在秦岭的脚边,堆着大大小小一大堆东西,秦岭身后站着一个身材曼妙的金发女人,她正礼貌的对威廉微笑。

第837章 人人向往的南部非洲

  微笑的女人叫索菲亚,她的丈夫是一名比利时军人,在德军进攻比利时期间牺牲。

  骑兵第二师攻占安特卫普之后,索菲亚去骑兵第二师应聘女工,一来二去就和秦岭结识,然后暗生情愫。

  这样的情况在安特卫普有很多,千万别以为现在白人女人看不上华裔男人,根本没有这回事,另一个时空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大约三千华工没有返回远东,留在法国安家立业,他们的妻子都是法国白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有大约200万女人成了寡妇,男人因为死太多炙手可热,可以想象当时的男人有多受欢迎。

  华人男性也确实是不用自卑,以比利时男人的表现衡量,华人男性比他们强一百倍,最起码华人男人不酗酒,不打老婆,会把自己的薪水交给女人补贴家用,这就已经完爆大多数白人男性。

  即便是在华人官兵中,秦岭都是非常出色的,作为骑兵第二师最出色的狙击手之一,秦岭在圣诞节的福利很让人羡慕,除了两只火鸡和四公斤牛肉之外,还包括十二盒罐头,两瓶酒,十包香烟,四个苹果,一串香蕉,两条鱼,一大块熏肉,以及整整一箱咖啡和一包糖。

  咖啡和糖是索菲亚特别要求的,索菲亚的父母和兄妹也在安特卫普,他们的生活都很紧张,圣诞节索菲亚准备在家做一顿丰盛的晚餐,秦岭会作为这个“临时家庭”的男主人出席。

  “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我还可以再去要一些,我有代金券和兑换票,可以去军人服务社购买。”秦岭是个孤儿,在南部非洲无亲无故,十年前罗克就开始从清国寻找这些孤儿带到南部非洲抚养,秦岭在南部非洲接受教育,中学毕业后成绩不合格没有考入尼亚萨兰大学,之后进入保护伞公司工作,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南部非洲远征军。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