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419章

作者:鲇鱼头

  代金券和兑换票是军人服务社特意面向所有英国远征军官兵推出的福利,世界大战期间,战争部停发现金,改用代金券或者兑换票冲抵,从购买力上说,代金券和兑换票比英镑和兰特的购买力还要更强一些,所以官兵们都很乐意使用代金券和兑换票。

  在军人服务社,几乎可以使用代金券和兑换票购买所有物资,一磅牛肉黑市上现在要卖1.5镑,在军人服务社只卖1镑左右,有人就从军人服务社购买物资之后转手倒卖,军人服务社知道这种情况,但是并不干涉。

  这也算是英国远征军官兵的福利之一。

  “够了,已经很丰盛了,我上午在军人服务社买了一些棕榈油和面包,还有很多土豆,我们应该吃不完,我想分给哥哥和妹妹一些,他们家里的人比较多,哥哥昨天来找我,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了。”索菲亚小心翼翼,通过这段时间的交往,索菲亚已经知道秦岭在骑兵第二师中的地位,虽然秦岭的军衔只是上士,但是秦岭得到的福利比少尉都多。

  “可以,你看着办,如果不够的话我还可以弄到一些。”秦岭尊重索菲亚的家人,没有因为索菲亚是个寡妇,就对索菲亚吹毛求疵。

  “太棒了亲爱的,谢谢你——”索菲亚不顾自己满手油腻,冲过来抱住秦岭,响亮的在秦岭脸上亲一口。

  “秦岭,在不在?”门外突然传来汽车声。

  秦岭走出门,是秦岭的顶头上司高山少尉。

  “少尉,什么事?”

  “企业联合会来慰问,每人一个大礼包,咱们连多出来11个,我给你送来一个,又给你添了两瓶酒,不够的话回去找亚索,你有一个星期假期,好好享受生活吧。”高山示意秦岭自己去后座搬。

  秦岭打开车门,同样的箱子足足有十几个。

  “谢谢少尉,元旦之后我就归队。”秦岭笑逐颜开,企业联合会一向很大方,每年都要大礼包。

  回到客厅打开大礼包,除了四瓶酒和十包香烟,还有一个产自南部非洲的收音机和配套的电池。

  秦岭看着说明书,把电池装上打开旋钮,一阵刺耳的刺刺拉拉之后,收音机里传出一个甜美的女声:奋战在欧洲的兄弟姐妹们,祝你们圣诞快乐,你们在南部非洲的家人期盼你们早日胜利归来,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秦岭的眼睛里顿时储满了泪水。

  索菲亚倚在厨房门口,手里还在削土豆,挺着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嘴里在下意识的重复:“南部非洲——尼亚萨兰——胜利——荣耀——”

  即便以秦岭的标准来说,平安夜的晚餐也是非常丰盛的,烤成金黄色让人垂涎欲滴的火鸡,薄如蝉翼香气扑鼻的酱牛肉,十几盒打开了的各种口味罐头,每人一个热腾腾的咸蛋,个头最大的鹅蛋留给孩子们,稍微大一些的鸭蛋属于女人们,秦岭和他的便宜老丈人加西亚每人就只有一个鸡蛋。

  已经足够了,战争还在进行中,有这样一顿丰盛的晚餐已经足够让人回味很久。

  秦岭从后勤部拿回来很多酒,圣诞节秦岭也要陪加西亚喝一杯,秦岭干脆打开了那瓶珍贵的橡树镇葡萄酒,给加西亚倒上的时候也没忘记介绍。

  “这是产自开普敦橡树镇的葡萄酒,每年的产量有限,前些年市面上还能买到,现在都是限量出售——”

  猩红色的酒液倒在晶莹剔透的高脚玻璃杯里颜色诱人,女人们也蠢蠢欲动,秦岭干脆把瓶子递给索菲亚,但是被加西亚一把抢回来:“葡萄酒还有很多,为什么你们不再开一瓶——”

  “老头子你真讨厌!”索菲亚的母亲马上暴躁。

  “爸爸你看秦都没有说什么——”索菲亚的妹妹也不满。

  索菲亚的嫂子倒是没说话,不过看表情,也很想尝尝橡树镇的葡萄酒是什么味道。

  只有孩子们一无所知,他们都在忙着吃东西。

  索菲亚的哥哥有两个孩子,索菲亚的妹妹还没有成亲,索菲亚本人没有孩子,他哥哥还在军中服役,不能回来过圣诞节。

  “还不是都一样。”加西亚不想交出瓶子,但是看着微笑的秦岭又很不好意思,所以嘀咕的声音小的很。

  “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将军们都很喜欢橡树镇的葡萄酒,所以才价格昂贵——”秦岭有点头疼,早知道干脆不拿出来。

  “既然将军们喜欢,那就一定是好酒,她们这些女人懂什么,让她们喝就是暴殄天物。”加西亚抱着瓶子不撒手。

  其实真的不至于,秦岭很想解释,但是又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

  “爸爸,请不要这样,这是秦带回来的酒,他才有分配的权力。”索菲亚坚决支持秦岭,女生果然外向。

  “我是你爸爸,这是秦孝敬给我的——”加西亚还想顽抗。

  “拿过来,该死的老头子——”索菲亚的母亲很彪悍,直接把瓶子从加西亚的怀里抢走。

  “神经病!”加西亚很生气,但是不敢有动作。

  “别生气,如果你喜欢,我明天再给你弄一瓶。”秦岭不得不承诺,要不然这个饭肯定吃不好。

  “哈哈哈哈,太棒了,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小伙——”加西亚乐滋滋的举杯向秦岭示意。

  晚饭终于能正常进行,女人们仔细品尝了产自橡树镇的葡萄酒,纷纷认为葡萄酒的质量比法国的香槟更好。

  这完全是错觉,葡萄酒和香槟是两码事,香槟属于气泡酒,葡萄酒是静止葡萄酒,区别就跟王老吉和可口可乐那么大。

  两个孩子在最后一个鹅蛋的归属上有很大争议,哥哥认为应该给爷爷和秦岭,因为他们是家里唯二的成年男人。

  妹妹认为应该给奶奶和妈妈、姑姑,因为她们要照顾家庭更辛苦。

  索菲亚的母亲喝了一杯葡萄酒之后醉眼惺忪,索菲亚的嫂子暗自垂泪,为还在法国作战的丈夫担心不已。

  索菲亚借着醉意难得向秦岭提要求,希望秦岭能帮忙把她的家人送到南部非洲去。

  “我不走,我会在安特卫普陪着你,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但是我担心我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索菲亚还是小心翼翼,这是她第一次跟秦岭提要求。

  “索菲亚,你在胡说什么?爸爸永远不会离开你,爸爸会永远保护你——”加西亚老当益壮,胸膛拍的砰砰响的同时,看秦岭的眼神也小心翼翼:“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把你的妈妈和小托尼小香尼送到南部非洲最好,我听说南部非洲的孩子们都可以接受教育,未来可以上大学,她们应该有更好的未来。”

  “老头子,你在胡说什么,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永远都不分开——”索菲亚的母亲没喝多,关键时候还是很清醒。

  索菲亚的嫂子不说话,看向秦岭的目光明显充满着希冀。

  索菲亚的妹妹也不说话,但是看向秦岭的目光也充满期待,南部非洲,就是传说中的天堂和乐土,人人向往。

第838章 小地主

  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报纸上的十则广告,造成的影响力都不如现在的一船土豆大。

  人性总是趋利的,联邦政府给钱给地的时候,没几个人愿意移民南部非洲,现在南部非洲已经停止了宣传,取消了移民福利,连船票都不报销了,主动移民南部非洲的人却越来越多。

  世界大战爆发前,因为刚果自由邦,比利时和南部非洲的关系很糟糕,南部非洲被比利时的报纸形容为人间地狱,南部非洲人自然就是从地狱里钻出来的魔鬼。

  在英国远征军进攻比利时的过程中,确实是感受到一部分比利时人的敌意,但是更多的比利时人对英国远征军表示欢迎,随着对南部非洲远征军官兵的了解越来越多,比利时人对南部非洲的态度也在改变。

  最起码,在非洲南部,南部非洲真的不是比利时这样的小国寡民,谁想欺负就欺负,在非洲南部,南部非洲是想欺负谁就欺负谁。

  南部非洲也不像比利时报纸宣传中的那样荒凉贫瘠,要不然就无法解释英国法国都已经财政干涸的情况下,和南部非洲有关的物资却越来越多。

  在比利时的南部非洲远征军也不是魔鬼,他们强大、自信、富有教养且生活富足,在比利时军队一溃千里,比利时国土大半沦陷的情况下,是以南部非洲部队为主的英国远征军将比利时人从德军的铁蹄下解救出来,所以好感就是来的这么让人措手不及。

  “现在移民比以前可困难多了,很多针对新移民的福利政策都已经取消,几个比较富裕的州已经不再接收新移民,可供新移民选择的只剩下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现在或许还可以加上两河流域。”秦岭对移民这方面的了解不多,再认识索菲亚之前,秦岭甚至从来没有奢望过能拥有一个家庭。

  千万别低估一个美满的家庭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的孤儿的诱惑。

  “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好像是德国殖民地——”加西亚明显做过功课,比利时人对德国人和法国人的恐惧根深蒂固,不管是德国人强大起来,还是法国人强大起来,比利时总是第一个倒霉。

  小国寡民能活得很好?

  呵呵!

  连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古老帝国都是说倒就倒,小国寡民除非是向瑞士那样的国家,地形复杂又全民皆兵,国内还没有什么让人垂涎的战略资源,再摆出来一副谁敢来打我我就跟谁拼命的架势,才有可能苟延残喘。

  “以前是——”秦岭言简意赅。

  加西亚索菲亚她们不敢确认,瞪大了眼睛等着秦岭解释。

  “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以前是德国的殖民地,现在已经不是了,我们南部非洲已经占领了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不用担心德国人的威胁。”秦岭对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有信心。

  或者说,秦岭对尼亚萨兰伯爵有信心。

  “现在占领,并不意味着永远属于南部非洲吧——”加西亚没秦岭这么轻松。

  秦岭皱着眉头想了想,才明白加西亚的谨慎犹豫。

  “放心吧,我们南部非洲占领的土地,没有人能从我们手中拿走。”秦岭霸气侧漏,小国寡民确实是无法理解秦岭的这种大国心态。

  “那简直太棒了,家里还有一点积蓄,过几天我找哈里,看看能不能把房子卖掉,这样我们就能凑齐去南部非洲的路费。”加西亚下定决心,并没有打算完全依靠秦岭这个便宜姑爷。

  秦岭不说话,能帮的忙肯定会帮,但主要还是看索菲亚家人自己的努力。

  圣诞节当天,骑兵第二师除了战备值班之外集体放假,安特卫普军营旁边的跳蚤市场准时开业,远征军士兵和安特卫普市民把这当成是难得的娱乐活动。

  秦岭没心情去跳蚤市场,回到营地内直接去找连长高山。

  “你要把索菲亚的家人送到南部非洲?”高山表情古怪,类似秦岭和索菲亚这样的战地情侣在骑兵第二师有很多,有些人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有所谓的红颜知己,但是像秦岭这样上心的可不多,绝大部分都是一夕风流之后就各奔东西。

  “对,索菲亚的家人在安特卫普很艰难——”秦岭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兄弟,听我的,你完全没必要这样,我知道索菲亚很不错,但是你值得更好的,战地医院里的那些小护士不好吗?海伦刚才还问起你,你可是她们心目中的大英雄。”高山苦口婆心,265个战果可不是随便哪个精确射手能做到的,战争结束后,秦岭这样的人不管到哪个部队都会抢着要。

  海伦是秦岭所在部队医院的医生,约翰内斯堡医学院的在校生,战争结束后随便到哪个医院也会抢着要,所以在高山看来,秦岭真没必要吊死在索菲亚这个歪脖子树上。

  “对我来说,索菲亚是最合适的。”秦岭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战争结束后海伦愿意嫁给秦岭当一个家庭主妇,秦岭当然会考虑,但是那明显不可能,海伦有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也不会依靠任何人。

  世界大战爆发后,南部非洲的女性地位节节攀升,远征军内医生和护士这两个岗位上,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成员都是女性,南部非洲的兵工厂都开始招收女工,各级政府的女性雇员也越来越多,对于性别的歧视消失后,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这样一来,当然也会引发一些其他社会问题,怎么样处理这些问题是各级政府的新课题,秦岭不需要一个女强人做妻子,只想要一个温馨的家庭。

  “别傻了兄弟,如果你把索菲亚的家人送到南部非洲,你该知道那意味着什么。”高山看秦岭的目光充满怜悯。

  “我知道——”秦岭态度坚决,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缓和的余地。

  “那好吧,我帮你问一下,看看什么时候回去的船有位置。”高山已经尽到了作为上级和朋友规劝的义务,接下来就是帮忙的义务。

  “顺便帮我问一下,坦葛尼喀还有没有价格比较便宜的农场?”秦岭想得多,这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你要买农场?”高山的表情是崩溃的。

  “对——”

  “想清楚兄弟,你买了农场,这要是万一,呸呸呸——”高山突然闭嘴。

  没什么万一,秦岭没有家人,万一秦岭不幸战死,那么秦岭的财产都会都被索菲亚拿走。

  秦岭没说话,在自己的肚子上比划了一下。

  “有孩子了?”高山惊讶。

  秦岭点头。

  “那确实是得送走——”高山马上转变态度,但是又有疑问:“兄弟——”

  “别瞎想,没那么乱七八糟——”秦岭知道高山担心什么,不过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现在的安特卫普,整个城市除了远征军官兵都没有几个男人。

  战争的破坏力就是这么糟糕,世界大战爆发后,比利时第一时间全国总动员,大部分男人被迫参军。

  安特卫普被德军占领后,剩下的男人又有一大半被强征为劳工,整个安特卫普现在剩下的男人要么是加西亚那样的老人,要么是托尼这样还没长大的孩子。

  “那还犹豫什么,恭喜你兄弟,不管孩子是男是女,我都要当孩子干爹,这个你不反对吧。”高山很为自己的兄弟高兴,现在的干爹还没有被玩儿坏,就是纯粹的干爹。

  “那你就给我找一个好农场。”秦岭更高兴,有了孩子,秦岭在这个世界上算是有了根,不管走多远,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放心吧,我这就给亚索打电话,必须把最好的农场给咱们兄弟留下来,你准备买多大?”高山有办法,南部非洲军人福利很好,坦葛尼喀大部分农场都没有出售,都是为还在欧洲作战的远征军官兵保留的,通过军人服务社,想买农场很简单,而且价格低廉。

  “多少钱一亩?”秦岭量力而行。

  “坦葛尼喀的农场贵一些,好像是1.5兰特一英亩,西南非洲和伊丽莎白港的农场便宜,差不多一兰特一英亩。”高山随口报数据,这个价格是给军人的特殊福利,新移民别说享受优惠价格,连购买的资格都没有。

  “买坦葛尼喀的,300英亩,不,400——”秦岭抓住机会,400英亩,大概是2400亩——

  就算是在南部非洲,也是妥妥的小地主。

  “厉害呀我的兄弟,你这段时间攒了这么多?”高山简直惊讶,坦葛尼喀的400英亩,差不多要600兰特左右,这要是老老实实挣薪水,差不多要六年才能挣够。

  “很神奇吗?你赞了多少?”秦岭没有多得意,远征军上上下下,随便哪个现在都已经攒了三五百兰特了吧,高山这样的军官只会更多。

  别忘了骑兵第二师在转战比利时之前,全程参与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想想奥斯曼帝国1700多年的积累。

  突然就感觉600兰特居然有点少。

第839章 分歧

  整个1915年,平均每个月就有近20万人移民南部非洲,这其中又有近四分之三是华人。

  现在的南部非洲,除了以英裔为主的开普,以布尔人为主的奥兰治,其余各州华人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主体人口,尤其是在德兰士瓦、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三州,华人占据毫无争议的主导地位,这三个州也是南部非洲经济状况最好的三个州。

  来到南部非洲的新移民,大部分都被安置在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这两个州地广人稀,总面积加起来170万平方公里,有足够的土地安置那些刚刚来到南部非洲的新移民。

  导致移民快速增加的因素有很多,战争对全社会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几乎所有的参战国都处于崩溃边缘,人们迫切希望逃离可怕的战争漩涡。

  相对来说,英国和法国的情况还算是较好的,英国和法国都有殖民地可以吸血,就算是情况比较艰难,也依然能够继续下去。

  俄罗斯帝国的情况越来越危险,俄罗斯的农村有粮食,但是因为铁路被征用和糟糕的管理,农村的粮食无法送到城市,女人也被迫工作,每天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每周还要花费至少40个小时为孩子们购买食物。

  物资严重短缺造成物价飞涨,年初圣彼得堡就发生了规模庞大的工人大罢工,至少有67万工人参与罢工,表达了他们的不满。

  到年底,圣彼得堡的存粮只能满足整个城市几天的需要,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会爆炸。

  和情况较好的协约国相比,德国和奥匈帝国都处于崩溃边缘,威廉二世和奥匈帝国的老皇帝都没有想到战争会持续这么久,战争刚刚爆发几个月,德国和奥匈帝国就出现了粮食短缺,战争爆发当年的冬天,维也纳杀掉了一万匹马,第二年春天,德国政府实行物资配给制,大约900万头牲畜被杀,猪肉在短时间内价格剧烈波动,先是价格急剧下跌,然后是价格急剧上扬,随后价格居高不下。

  实行全国总动员之后,德军的规模快速扩张,用于农业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到1915年冬天,前线的德军每周需要1700万磅各种肉,6000万磅面包,1.3亿磅土豆,战争爆发的第二年,柏林就发生了因为食物不足引发的骚乱。

  1915年的冬天是有史以来最严寒的冬天,连绵的秋雨造成农业减产,很多农作物在冬天被冻死,农民缺少肥料,缺少劳动力,秋天的粮食严重减产。

  到了冬天,粮食短缺的情况进一步发酵,柏林每天都有数万人排队领取救济粮,而所谓的救济粮,只是用少量的粮食和蔬菜煮成的菜汤。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