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根
番外——九王夺储(3)
看着侍书小碎步快步而来,探春放下手中书卷,抚额,又揉了揉太阳穴。
见到姑娘略显疲惫的模样,侍书也有些心疼,但许多事情她也做不了主,还得要告知娘娘。
“娘娘。”
“唔。”探春抬起下颌,光阴似箭,二十多年一晃而过,却没有能让探春的姣靥变化太多,反倒是多了几分富贵堂皇的雍容英姿。
这一点即便是冯紫英也要惊讶。
在诸女之中,他一直认为宝钗是保养的最好的,肌肤娇嫩,容颜不改。
黛玉却是天生不老,那份柔弱的娇容让人不由得要生出几分疼爱,所以年龄自然而然就忽略了。
而探春却是诸女中精气神最好的,永远都是那股昂扬向上的气势,有了这份精气神,其减龄效果不言而喻。
“燕王殿下打算去西域一行。”侍书小声地道:“他不想让娘娘担心,所以有心瞒着娘娘,要走了之后才让人报给娘娘知晓。”
探春手微微一颤,手中的茶盏一荡,茶水都溢了出来,烫在手上,侍书赶紧接过茶盏,“娘娘小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这等时候,还是去西域,探春下意识地就想阻止儿子一行,但她又知道自己儿子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她很难改变。
“皇上知道么?”良久,探春才幽幽地道。
“皇上应该是知道的,而且还很赞同,认为殿下们都该出去走一走,说成日里呆在京师城中毫无益处。”侍书轻声道:“还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皇家子弟更应该知晓民间疾苦,……”
“哼,他倒是心宽啊,致杰难道去游历还少了么?连云贵都去过了,陕西也去过了,辽东也去过了,还要致杰去西域?”探春忍不住有了几分怨气,提高声调,起身道:“我要去找皇上,问个明白。”
“娘娘,不是皇上指定的,而是燕王殿下主动要求的,另外魏王和唐王殿下也要去,还和燕王殿下争执了一番呢。”侍书赶紧道:“最后的结果就是燕王、魏王和唐王殿下一起去,主要是代替皇上巡视边关,了解叶尔羌那边的情况,皇上很看重,……”
“赵王和唐王也要去?”探春一愣,“这倒成了一个紧俏的活儿了?”
赵王是迎春的儿子,也算是冯紫英在宫中的长子,而唐王则是李琦的儿子。
“嗯,晋王原本也要想去的,但皇上安排了晋王和魏王去江南查处江南省科考舞弊一案,所以就没去。”侍书点点头。
晋王是沈宜修的长子,而魏王则是宝钗的次子。
“秦王和赵王呢?”探亲本不想问的,但是还是没能忍住。
“秦王在京协助礼部举办今年春闱大比,赵王去了河南赈灾。”侍书明白自己主子的心意,“这都是皇上早就定了的。”
秦王是史湘云的儿子,而赵王则是惜春的儿子。
探春沉默了一阵,“环哥儿可知晓这些情况?”
侍书一凛,嗫嚅半晌才道:“三老爷怕是知晓的,他现在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什么事情都要过他那里,……”
探春也知道这是自己关心则乱,多问了,贾环现在是左都御史,军政的监管皆出其手,除了龙禁尉外,普天之下所有官员政务皆在其监督之下。
外间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流言,也扰动宫中。
什么晋王党,燕王党,齐王党,楚王党,秦王党,赵王党,魏王党,宫里宫外,都喧嚣一时。
每个皇子的稍微一下举动,都能引起京中无聊闲人们的关注,然后揣摩出无数道理依据来。
探春不相信皇上会不知道这些情况,龙禁尉无孔不入,只对皇帝负责,就算是环哥儿也干涉不了龙禁尉日常事务。
可这风声也有小半年了,但是皇上似乎却毫无察觉一般,上个月来自己宫里留宿,依然是谈笑风生,没有半点迹象。
执政三十年,还有两年光景,虽然皇上身体还好,但是他说的那番话却是无数人都铭记在心的。
皇上说过的话,很少有不兑现的,尤其是这等话,探春相信更不是信口一说。
上次在自己这里留宿歇息时也不经意地提起,说几十年的日夜操劳,真的有些疲倦了,腻味了,而且朝务一切平顺,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挑战性,真的想带着诸女一起去江南、湖广游玩一番。
探春不知道这话是不是说给自己听的,还是要有意把这种风声放出来,又或者也在其他诸女那里流露过。
但这种话题就算是沈薛林她们三人如果皇帝不开口,也不好深说的。
自己儿子自己知道,探春只有致杰这一个儿子,说内心话,探春认为致杰很优秀,但是其他诸王也不差。
若真的是立嫡立长,那也就罢了,探春也能心安理得,让致杰莫要去自寻烦恼,可皇上来了一个立储唯贤无论其他,这就太害人了。
探春不知道皇上这话是不是有针对性,难道他是对晋王、齐王和楚王以及魏王不满意?
理论上只有沈薛林三女所出才算是嫡出,皇上如果真的看中了四王中间哪一个,似乎就不必抛出这种话来。
若真是对这几个不满意,那剩下的其他人就不好说了,探春自认为自己儿子还是很有希望的,当然湘云所出的秦王,惜春所出的赵王,亦非没有机会。
可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这只是皇上随口一说表明他立贤的态度,但其实内心还是会在几个嫡子中做选择,这样一来却把几个表现很优秀的非弟子给弄得心慌意乱,在他面前百般表现,结果最后却是根本没有纳入视线,这不是害人么?
谁也猜不透皇上所想,想到这里探春心里也是忍不住叹息。
原来没当皇帝的时候,夫妻之间还能推心置腹,便是姐妹间,大家也都是其乐融融,但现在一当了皇帝,涉及到其他事情都好说,唯独这涉及到各自儿子的命运,谁又能免俗,敢说她不在意?
这夫妇姐妹间的感情就难免会变得微妙起来了。
番外——九王夺储(4)
探春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宝钗也同样为之烦恼不已。
儿子优秀是好事儿,但是两个儿子都优秀理论上本该更让人高兴欣慰,但是放在自己身上,就未必了。
大儿子受封楚王,性格沉稳大度,做事极有章法,是最让宝钗放心满意的。
二儿子受封魏王,虽然比起长子晚两年受封,但是性格喜好方面却更像其父,自小就不喜诗书经义,对格物颇有理解十分看重不说,而且更喜欢往军营里跑,所以坊间都都有戏言说二儿子是军中王爷。
连自己舅舅都很看好二儿子,支持二儿子多在军中行走。
宝钗之前还没有意识到,一直到某一天,长子提醒次子莫要经常去京营和边军中,结果引发两兄弟的争执之后,宝钗这才发现两兄弟原本十分亲近的关系,竟然不知不觉变得有些生疏冷淡起来了。
这让宝钗大为惶恐。
两个儿子年龄只相差四岁,原本自小兄弟俩关系就十分好,但没想到成年之后的两兄弟竟然生出隔阂起来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惊恐之下的宝钗四下打听了解,想搞明白两兄弟因何而不睦,但是宫里人都语焉不详,或者不肯妄言,这也让宝钗一度夜不能寐。
如果连两个亲生儿子之间关系都变成水火不容,宝钗想象不出日后自己后半辈子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后来宝钗才隐约了解到两兄弟关系不睦始于似乎外间传言说皇上觉得次子性子更像他,然后各种流言蜚语就开始流传起来了,有说皇上更欣赏喜欢魏王,曾醉后戏言说要把大位传给魏王。
这等流言宝钗是半句不信的,自己枕边人的性子她哪里还不知晓?
别说说这种话,就算是有这种心思也绝对不会流于面上。
但他也要承认,次子的确模样和性格都更像丈夫。
楚王喜欢读书,在青檀书院也就是后来的华清大学中一直名列前茅,诗文造诣也就相当好,在大学中赢得了许多女孩子的仰慕(华清大学从大观十年开始陆续对女子开放)。
而此子魏王在华清大学中成绩只能算是勉强,唯独在格物和算术上还算不错,毕业都有点儿勉强,与其兄的佼佼表现不可同日而语。
但魏王推崇铁血武功,毕业后就主动要求从军,在北部军区一呆就是三年,一直到丈夫勒令他必须回京成亲,才从边疆回来。
两个儿子南辕北辙的偏好最初也并没有影响到两兄弟的感情,但具体两兄弟什么时候起了隔阂,进而冷淡起来,宝钗自己都没有搞明白。
只感觉这几年好像两兄弟一起进宫来看望自己的时候少了,基本上都是各自带着一家子来,而且谈论对方的时候也少了。
皇子满了十二就要出宫去单住了,自然有教谕和其他侍候的人照顾皇子的学习和起居,所以宝钗平时也不清楚,一直到两兄弟的隔阂已深,宝钗才恍然大悟,但此时想要弥合两兄弟的关系,已经晚了。
事实上宝钗也很清楚,就算是自己早知道,只要是这种事情,迟早也要“决裂”,除非丈夫明确表明态度储君只在三位嫡长子中选择,可丈夫来了一个只以贤为标准,这等情况下,次子觉得自己更类其父,更得皇上喜欢,怎么可能会退出争夺?
但处在长子的位置上,他可以在竞争中输给晋王和齐王,但是决不能输给自己的亲弟弟魏王,否则就是最大的失败和羞辱。
这样一个诡异的局面,让宝钗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有心想要和丈夫说一说,却又担心适得其反,难道真的劝丈夫不要考虑魏王?
那次子知道了岂不是要弄得母子都要反目成仇了。
可以说面对这样一种情形,宝钗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有时候甚至都在想,也许两个儿子都在竞争储君之位中失败,会不会让他们兄弟俩的感情和好如初呢?
看着香菱步履匆匆地进来,宝钗打起精神:“香菱,这么急,何事?”
“娘娘,贵妃待会儿要过来。”
香菱口中的贵妃只有一个,那就是宝琴,若是迎春、探春、湘云等人,她都会在前面添一个字,如果只有贵妃两个字肯定就是指宝琴了。
“又出什么事儿了?还是为了致松的事儿?”听见香菱这么一说,宝钗就觉得头疼。
宝琴这个儿子实在太不争气了,也难怪皇上生气,至今都没提过他的册封之事。
二十好几的人了,成日里在京师城里浪荡,读书不成,但养狗玩鸟听戏唱曲赌钱吃酒却是比谁都在行。
前年在京中一家赌坊里欠下赌债三万多两,闹得沸沸扬扬,宗人府和都察院都找上门来,把宝琴气得哭了两三日,眼睛都哭肿了。
宝琴不敢去触丈夫的霉头,还是致松的姐夫,也就是驸马卢象升出面去把这些烂事儿给捡平。
还别说,宝琴所生的儿子虽然不争气,但是所生女儿无垢公主却嫁了一个好丈夫。
据说也是皇上钦点的,宜兴人士卢象升,大观九年的进士,做事风格严谨犀利,深得皇上的信任,现在已经是兵部左侍郎了,甚至外界也有传言,如果不是驸马身份影响,卢象升恐怕都已经晋升兵部尚书或者辽北省长了。
但即便如此,卢象升晋升正二品也是一两年内的事情,也被视为下一任内阁阁臣的有力争夺者。
大华朝不禁外戚驸马做官,只要你凭本事科举入仕,都一样接受都察院的监督。
也全赖宝琴还有一个好女婿,所以这致松表现不佳,宝琴才不至于太过失望,好歹女婿日后还能帮衬一下。
“回娘娘,好像是三公子又被五城兵马司的人抓了,可驸马爷公干出巡苦兀、虾夷要下个月才回来,所以贵妃就着急了,……”
一听又是这些破事儿,宝钗顿时大为头疼,不悦地道:“你不和她说说去找一找探丫头,让环哥儿去帮着打一个招呼?找我有何用?难道让我去出面么?”
番外——九王夺储(5)
“奶奶,贵妃娘娘怎么可能抹下脸去找探贵妃?您这不是故意为难贵妃娘娘么?”
香菱虽然呆了一点,但也知道宝琴是最不愿意在其他几位贵妃面前丢面子的。
妙贵妃、云贵妃、迎贵妃、惜贵妃、岫贵妃加上一个探贵妃,这几位都是昔日贾府里边最熟悉的人,反而成为宝琴最为在意的。
反倒是其他几位,像李玟李琦和甄家姐妹这些人,她反而没有那么在意,甚至关系都还更亲近一些。
也不知道这位贵妃娘娘到底是和贾府里边这几位出来的娘娘是哪里犯冲,总而言之就是处不到一块儿。
宝钗轻叹了一口气。
宝琴的性子她当然知道,惯是不愿意在其他人面前低头的。
可现在出了这种事情,总不能去求皇上吧?那宝琴只怕更难受。
薛蝌去了南洋,现在主要在广州和宁波盘桓的时间最多,一年顶多有一个月能呆在京师都算是长的了。
而且越是这种情形,越是薛蝌要避嫌了。
薛家生意越做越大,隐隐于成为现在大华境内所谓的财阀之一了,这纯粹就是无稽之谈,但却经不住这老百姓的八卦之心,加上自己和宝琴一个是东宫皇贵妃,一个是贵妃,自己所生的儿子又是太子之位的有力争夺者,这就更刺眼了。
薛蝌在生意上的成功也引来了不少生意场上的对手甚至隐藏得更深的一些居心叵测者以各种理由来攻讦。
都察院那边接到很多检举,大多都是捕风捉影的东西,但即便这样,也让薛蝌大为警惕。
树大招风,可致杰却是恁地不争气,屡屡惹是生非,弄得自己和宝琴也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不管吧,就怕还有人会借题发挥,把故事越穿越玄乎,弄得到后来更不好收拾;管吧,谁来出面都是一道难题,说不定又会被人趁机发难,把矛头指向薛家,甚至牵扯到楚王和魏王身上去。
宝钗清楚,最终还得要自己来出面,总不能不管吧?
但如何出面,找谁,都是一个问题。
她当然不可能去找探春,但也许其他人可以去找贾环。
“这样吧,去给宗人府宝二爷带个信,就说我说的,请他去和环哥儿说一说,这等小事儿,就莫要打扰宫中和皇上,弄得大家颜面难看。”
思考良久,宝钗才想出这么一出来。
自己兄长倒也可以出面,但是薛家的事儿那就更坐实了,所以挂个玩儿,让宝玉出面,最合适。
现在宝玉是宗人府右宗正,算是清贵闲职,最是适合宝玉的性子,所以宝玉在宗人府里一混就是二十年,成了一个真正的富贵闲人。
在里边养尊处优,性子也一下子和原来变化了不少,变得通透起来。
贾家三姐妹在宫里都是贵妃,再加上宝钗、黛玉和宝玉又都是表兄妹表姐弟,所以他在宗人府里也是得其所哉。
这么些年下来,宝玉不在拧巴纠结,反倒是和宫里诸皇子关系都挺好,大家也都觉得他这个舅舅没啥心思,所以小的时候都和宝玉这个舅舅挺亲近的。
听得宝钗这么一安排,香菱一愣,“娘娘这么去说,何如带话给大爷去找宝二爷说一说,这样也更能避嫌。”
“你倒是开窍了,也好,你就去和大爷说一说吧。”宝钗一想也是,让自己兄长去和宝玉说,他们关系本来就熟,正好。
至于说环老三会不会买他这个兄长的账,宝钗觉得倒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