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围
疾恶如仇是一件好事,程处默手底下有几百人,这几百人平日里都卖着奶茶卖着红烧肉,依旧每天要听上官仪讲课。
文化程度很重要,也不能整天都打打杀杀。
李玥钓上一条鱼,然后又把鱼给放了。
她手里还捧着一卷书,钓鱼只是顺便,心思全在书卷上,一边看她还在一边记录,最近她又在研究村子里的管理方式。
回过神,张阳看着程处默,“处默兄,惩恶扬善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
“那些人手都是你的,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也不好过多插嘴。”
程处默嘴里吃着羊肉,“我的人手都指着你的生意活着,再说了程某人真把你当兄弟。”
张阳拿出碗给他倒上酒水,“我们是合作关系,不分大小也不分上下,别说什么指着我的生意活着,处默兄帮我分销奶茶和红烧肉,处默兄挣钱了,我也挣钱了。”
李泰憨憨地笑了笑,“本王也挣钱了。”
李玥分了分神,听了三人的对话,夫君是提供货物的,也就是掌握着生产,青雀掌握着居中调度,程小将军算是下游去卖的。
三人分工明确一个每月入账几百贯的生意就是这么组成的。
稍稍点头,李玥提笔继续记录着。
看程处默端起酒碗喝了一口,张阳淡然笑了笑,“处默,你能行侠仗义我很高兴,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你也要带着你的兄弟们做好人。”
程处默点头,“那是自然。”
张阳小声劝道:“但凡做事要低调,做好事不用留性命,就算处默兄抓住了坏人也不能趾高气昂地说官府没用,官府有自己的职能,太过招摇容易给自己添麻烦。”
程处默也放低自己的声音,“你的意思是说让我们小心办事,把人绑到官府门口就走,不留名,不拿功劳。”
“没错。”张阳碰了碰他的酒碗,“尽可能放低自己的存在感。”
程处默如同捣蒜般地带点头,“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做事风风火火,收到话语程处默就去办事。
李泰嘴里嚼着腊肉,“处默做事还不够仔细。”
曲江池的风景很不错,水榭前就是宽阔的湖水,湖水很干净,水榭倒映在水面上,四周没有其他的行人。
张阳收好账本,“你说我这指点能给大将军省多少心,大将军会感谢我吗?”
李泰摇头道:“现在的程咬金大将军不见得顾得上,如今父皇正在准备封赏呢,据说还要封赏几个大臣,自从赵国公房玄龄他们掌权之后,整个朝堂都在父皇的手中,正是要大张旗鼓的时候,这也是父皇一边要捧着高士廉,一边放低高士廉权力的原因,为了余下的几个国公名额,程咬金大将军心思都在这个上面。”
“国公?”
“最近长安城闹得狠,一个个都赶着向父皇献殷勤,彰显自己的忠心,尤其是那些武将一个个都想着带兵出征,说是要把吐蕃拿下,要把突厥拿下。”
李泰的话语顿了顿,“尤其是处默他家老货,程咬金大将军扬言三百兵马拿下吐蕃。”
张阳一口酒水差点喷出来。
“本王也觉得这不切实际,三百兵马还真能吐蕃?至少要三千吧。”
张阳不停咳嗽着,“魏王殿下最近不是在编撰括地志吗?”
李泰又拿起一根腊肠嘴里嚼着,“是呀。”
“那魏王殿下知道吐蕃有多大吗?”
“不清楚。”李泰挠了挠头,“把事情交给岑文本之后本王很少过问。”
“很少过问?”
李泰尴尬地笑着,“用人不疑嘛。”
编撰括地志是用来学习的,李泰还当起了甩手掌柜,一问他吐蕃有多大,他根本答不上来,真是重点都给他划好了,还不用功。
“我倒是觉得这什么所谓的封功臣,不过是你父皇为了巩固自己权力,也是为了兵权,做皇帝的果然都是不安好心呀。”
见李泰看着自己,话语停下,张阳不解道:“魏王殿下你为何一直看着我?”
“太可怕了。”李泰摇着头站起身,转身越走越远还嘀咕着,“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小孩子也算是见识到大人们的世界了。
李玥拿着一卷书,“夫君,你说管理村子的方式要和朝中一样吗?”
“朝中的方式不见得适合我们。”张阳揽着李玥的肩膀,低声讲道,“好的管理会产生几个很好的效益,首先就是公平,就公平这一点朝中的管理方式就不适合我们。”
夫君很爱干净,身上一点味道也没有,“那应该是什么样的?”
“总而言之要给所有人一个上升的渠道,做到公平,而且还要有竞争,才能让我们的村子有活力,有些地方都是主家一句话说了算,那种‘大锅饭’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多弊端,首先不能任人唯亲,更要避免拉帮结派的情况出现,但凡在其职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李玥抬头看着张阳的脸,“一个百来口人的村子,好似夫君要做一番大事。”
媳妇的小手总是冰冰凉凉的,张阳气馁叹道:“总要先打好基础。”
夫妻俩靠在一起安静坐在水榭边看着风景,夫妻间的感情要细心维护。
本来是小两口你侬我侬的时候,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煞风景的人物。
见许敬宗来了,李玥回到自己刚刚的位置上。
真想再多抱一会儿媳妇,无奈地看向许敬宗,以他现在的情报能力要在长安城找自己一个人并不难,张阳气馁地叹息。
许敬宗拿出一份羊皮卷,“这是在高昌阿达兰让人带来的信。”
张阳接过信件看着上面的内容,阿达兰的中原字写得很差,勉强可以看明白上面的意思。
有了第一次给他的银钱当作启动资金,现在他手中已经有了三千多个奴隶。
这还是他一手买一手卖的成果,不到半年时间他已经有了这样的规模,确实很不错了。
高昌人口一共三万人,包括写明了高昌国王守军的情况,甚至连高昌王的几个妻妾都写明白了。
朝中对高昌的记载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了,大多数的记录也都是隋朝的事情。
要推翻高昌阿达兰手中的奴隶还是不够。
许敬宗拱手道:“是不是还要给他送一些银钱过去。”
看完这份羊皮卷,张阳把它丢入烤肉的火堆中,拿起一串烤腊肠递给他,“还没吃吧。”
“多谢。”许敬宗接过烤腊肠一口咬下一嘴油,“嗯,好吃。”
又是一阵冷风吹过,张阳把手揣进袖子里,“今年这风可真够大的。”
许敬宗琢磨着,“今年的风季确实反常,听说陇西那边不好受。”
张阳靠着柱子懒散站着,“现在阿达兰没说缺钱,事情要循序渐进,一步到位也不理想,就让他先经营着,让阿达兰的家人给他写一封回信,就当是给他报个平安。”
许敬宗了然点头,“这个办法好,看来张侍郎还是很懂用人之道。”
张阳清了清嗓子,“你别误会,我可没有要挟的意思。”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读书人的福祉
许敬宗一脸郑重,“放心,下官一定把握好分寸。”
“慢着。”叫住就要离开的许敬宗,张阳皱着眉头,“你说你现在还在礼部任职,也不去礼部做事,这么得罪高履行你就不怕你以后的仕途毁了。”
许敬宗笑道:“下官还是愿意跟着张侍郎。”
张阳气馁道:“可惜了,我现在已经没了官职,怕是照顾不到你。”
许敬宗拱手道:“不妨事,下官的这双招子看人很准,这个高履行在礼部不会太久,以张侍郎的才能将来还是可以回到朝堂,如今陛下正值壮年,朝堂也才站稳脚跟,正是需要张侍郎这样的青年才俊,大展才能。”
张阳尴尬地笑着,“你这话说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那张侍郎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回去?”张阳倒吸一口凉气,“我什么时候说要回朝堂的,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许敬宗的脸上也带着笑容,“早晚都行,不急一时。”
“你怎如此笃定?”张阳咧嘴笑着,“在你眼里我是那种有上进心,一心为了社稷一腔热血报国,匡扶江山社稷的人吗?”
许敬宗恭敬地行礼:“没错!在下官心里张侍郎就是这样的人。”
“哈哈哈……”张阳朗声笑道:“难怪你与我共事能够如此默契,我就欣赏你这种睁眼说瞎话的人。”
“在下就先告辞了。”
话也没说几句,收到吩咐人就这么走了。
带着疑惑夫妻俩还要去一趟村子,两位婶婶已经加入了村子的管理中,李玥一到村子就和师母学着织毛衣去了。
坐在张公瑾身边,张阳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骊山,秋日里的骊山很漂亮,除了每天都要清理随风飘落在村子里的落叶,这个景色看着还是很舒心的。
“老师,这骊山是个好地方吧。”
“嗯。”张公瑾都没张嘴只是应了一声,看起来今天兴致不高。
看了看四下,张阳疑惑道:“今天是有什么事情惹得老师不高兴了?”
张公瑾指了指一旁的李渊,李渊霸占了棋盘正在和上官仪对弈。
太上皇下棋下不过,就抢了别人的棋盘。
未免太不讲武德了,可又没什么办法他儿子是当今皇帝。
村民都很敬重张公瑾,能够让张公瑾不高兴只有皇帝他爹了,谁也惹不起他。
张阳换了一个坐姿,翘着腿一手放在膝盖上,“我本来是不想回朝中做官的,这个许敬宗好似笃定我会回去。”
张公瑾喝下一口茶水,“他知道怎么在朝中站住脚,也懂进退,你该向许敬宗学习。”
“他是坏人,我不能学他。”张阳点了点头若有思索,“嗯,我是好人。”
“你不是经常说互相学习一起进步,你也该向许敬宗学学。”
“我不想做坏人。”
“你本来就不是好人。”
阳光很温暖,张阳放松着身体,“最近老师的咳嗽少了。”
“有一个成心不想老夫死的弟子,家里人都急坏了。”
张阳讶异道:“是吗?”
张公瑾点头又喝下一口茶水,“他们在想呀,老夫怎么还活着?尤其是老夫祖地的人,他们上上下下都准备了这么久,就等着老夫一口气咽下去。”
张阳皱眉扶着自己的太阳穴。
“你说他们对老夫是好心的还是想老夫死呢?”
张阳苦笑着,“帮老师办好身后事也是好心。”
师徒俩人安静坐着,看着骊山好久没说话。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近黄昏,天也还是转凉,张公瑾慢慢站起身,“凉了,你也早点回去吧。”
李玥把书房收拾了一番,小熊还在和两只大鹅打架。
夫妻俩站在一起看着小熊的战斗技巧,它和两只大鹅打得难解难分。
“它真是越来越壮了。”
张阳拎起小熊,它挥着爪子还在反抗想接着和这两只大鹅打架。
东北大鹅确实厉害,每一次都不落下风。
这笨熊就没打赢过。
“过些日子怕是拎不动它,要不以后用绳子拴着?”张阳甩手把它丢进了马车里,在马车中滚了两圈,它还想爬出来,又被丢了进去。
它的眼珠子盯着张阳,又把爪子收了回来,认怂地爬回了马车里。
回家路上,小熊也试探过想要爬出马车,每一次都被抓了回来。
秋猎要开始了,路上有不少人骑着战马在长安城周围徘徊。
这种场面看着就让人很舒心,都是银钱呐,都是赚钱的大商机。
高履行在礼部的遭遇高士廉很清楚。
正是整顿朝堂之际,他不该这么胡乱行事。
现在的李世民不是当年了,朝堂也不是当年了,当年陛下还是看人情办事,用人方面也好说话,现如今一切对皇帝的社稷不利的因素都要剔除。
上一篇: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下一篇: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