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615章

作者:张围

  李世民低声道:“若向吐蕃境内派去兵马诸位以为如何?”

  谈话再次开始,张阳以及礼部三人都沉默不语。

  礼部尚书装木雕一动不动,许敬宗也一样坐得端正像个木雕。

  话语说了是否向吐蕃派兵的事情,还要时刻防备会不会引起朝中言官的议论。

  就是要名正言顺地出兵,还要让松赞干布心服口服。

  天可汗图谋吐蕃,但还要一个好名声。

  有道是做了坏事的人是坏人,对皇帝来说并不是这样,皇帝既要做坏事,又要做好人。

  甚至怀疑这天底下的皇帝,是不是多少都有一些精神分裂的毛病。

  再说了皇帝的三观与寻常人的三观是不同的,一个坐拥天下能够决定万千人生死的皇帝,他的三观能正常吗?

  不指望李世民正常一些,张阳更愿意让大唐下一任继承皇位的人三观正常一些

  做木雕是一件很轻松写意的事情,因为你不用说话,也不用开口,甚至眼前的话语声都可以不停,一动不动地坐着,除了呼吸没有其他的功耗。

  终于皇帝的目光看了过来,“礼部是否可以派人前往吐蕃,劝说松赞干布让朝中出兵帮助他戡平内乱。”

  人家吐蕃爆发了内乱,天可汗就急着开会,找机会从吐蕃身上刮一块肥肉下来。

  张阳从石化状态中解除,“在下以为不用派使者与松赞干布说明。”

  话语一出,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的神色各异。

  “麻烦大象兄解释一下。”

  被张阳这么一说,张大象有些犹豫,明明是陛下让张尚书讲话,这边插话不合适。

  见大象兄神态紧张,话语有些说不出口。

  许敬宗连忙行礼道:“陛下,张尚书的意思是在吐蕃境内一直有礼部的官吏在,并且依照当初的大唐与吐蕃的约定,大唐的兵马进入吐蕃境内,不需要告知松赞干布。”

  这是当初张阳与陛下在武德殿与松赞干布议论出来的章程,对此许敬宗记忆犹新,因为那时候张阳与陛下大吵了一架。

  怎么可能让人忘记。

  许敬宗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陛下那面红耳赤,要将张阳五马分尸的架势。

  李世民沉声道:“如此说来朕只要派兵便可?”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又开始商议了起来,魏征喝着麦酒一时间没有讲话,既然合乎礼法与两国邦交的规矩,他自然无话可说。

  张大象向许敬宗投去感激的目光。

  许敬宗尴尬笑了笑。

  张阳此刻也在发愁,要说应付朝堂规矩和为人,张大象更能服众,但要说能力上许敬宗则更胜一筹。

  张阳心里也是一团乱麻,随着年月的增长距离三十岁了也不远了,马上就要退休了,需要有人接班才行。

  只是派兵去帮助吐蕃平定内乱,李世民显然不满意,皇帝想要什么在场的众人都心知肚明。

  只是没有说破而已。

  李世民颔首道:“若平定了内乱,也可以送一些粮草去吐蕃,帮助吐蕃恢复民生。”

  长孙无忌点头道:“如此一来陛下可收服吐蕃民众之心。”

  谈话到了这里,李世民心中有了大概的计划,他扫了一眼众人,承乾与青雀站在最后方。

  油灯并不明亮,窗外的夜色漆黑,只有雨水还在不住落下。

  众人的表情一时间有些看不清,夜风吹入的时候油灯的灯火忽明忽暗。

  李世民看到了张阳眉头紧锁的神情,这种表情好像是吃了一条虫子一般。

  朕好不容易商议出来的方略,对他来说不如那弃之敝履。

  “张尚书可否有别的想法,你也可以畅所欲言,朕纳谏纳策,也不会让忠正之言闭塞。”

  “唉……”

  一声叹息在屋内回荡,长孙无忌不解道:“张尚书,何故叹息?”

  张阳啧舌道:“在下以为除了这些,还有许多事情要办,堪平内乱与事后治理确实重要,但这件事就此揭过了吗?”

  房玄龄扶着下巴的胡子开始思索。

  魏征同样愁眉不展。

  长孙无忌对张阳这个人没什么好感,尤其是高士廉的警告,他心里对这位礼部尚书一直警惕着。

  大家都是为了社稷,平日里的冲突也就算了,让裴行俭去西域的事情也忍了。

  他也是为了社稷着想,便朗声道:“若不就此揭过,礼部还想做什么?”

  张阳站起身看着门外的雨夜,现在的心情就像是雨水落在地上一样凌乱,缓缓道:“既是动乱,就要找到动乱罪魁祸首,找罪魁祸首除之,才能平复民心,赵国公以为如何?”

  “那是当然。”长孙无忌没有否认。

  张阳又道:“而这个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松赞干布。”

  闻言,房玄龄登时瞪大了眼睛,魏征本来昏昏欲睡,又顿时来了精神。

  长孙无忌更是当场起身喝问道:“张阳,就算是你们礼部主张邦交事宜,一国国君岂能说杀就杀。”

  就连李泰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正是夏日,众人身上都有汗水。

  衣服因为汗水粘在身上很不好受。

  “赵国公少安毋躁,在下没说要杀了松赞干布,只是当初吐蕃与大唐一战之后便有约定,大唐对吐蕃有收缴赋税之权,既然吐蕃内乱了,想必秋后的赋税无法交给大唐。”

第五百八十五章 闭关修炼的县侯

  “大唐一来可以派人帮助他们去治理,二来要稳定吐蕃的民心,派兵派使者去将松赞干布请来,并且任命禄东赞为逻些守备将军,镇守逻些以求稳定。”

  长孙无忌思量一番,不得不说这个举动很大胆,而且很容易引起吐蕃人的抵触和朝中的非议。

  但再一想禄东赞本就是吐蕃的大相,好像又不算勉强,还有些合适。

  张阳的话语继续,“陛下乃天可汗,吐蕃在两年前已经臣服,自然可以封禄东赞为吐蕃的统领大将军,并且召见松赞干布来长安城,再带一些吐蕃人来大唐,入国子监学习中原治理之策,学习让吐蕃更加平稳的方式方法。”

  “天可汗是受诸国参拜,更是诸国的父兄,作为父兄自然要帮助各国治理,想来西域诸国乃至漠北漠南诸多部落都会欣然理解,我们是为了吐蕃好,吐蕃的子民也会响应天可汗。”

  话音落下,房间内陷入了安静。

  长孙无忌将这番话反复推敲,总觉得什么地方,这次的叛乱来得很突兀。

  但一时间又想不到能够关联的证据,便问道:“张阳,你怎知吐蕃人会响应?若是他们为护松赞干布从而抵抗当该如何?”

  许敬宗拱手道:“赵国公多虑了,外交院这两年一直记录吐蕃各部牧民的想法,并且将他们心境变化记录了下来,天可汉圣明之名,早已传遍了西域,现已经传遍了吐蕃。”

  “高昌的富裕,河西走廊的富饶皆是天可汗治理之功,一个能够让子民过上平静安宁,又生活富足的天可汗自然能够受到万国的朝拜。”

  看夜色已经深了,张阳与长孙无忌各持己见。

  李世民便道:“此事明日再议,诸位且留在行宫内休息。”

  王公公闻言低声道:“还请诸位随老奴来。”

  “张尚书留下。”

  因为李世民的一句话,张阳的脚步僵在原地,机械般地扭头看向他,“陛下,天色不早了,我也要休息的。”

  “且坐下。”李世民又灌了一口麦酒。

  张阳闻言只能坐下看向门外,李泰投来的同情的目光,给皇帝打工很不好,一来没有加班工资,二来别说休假了,没让人随叫随到就不错了。

  而且没有什么福利,就算是有福利也仅仅只限于皇帝看重的臣子,寻常小吏想都不要想。

  当然了要是皇帝富裕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等人都走了,李世民终于开口了,“吐蕃这一次内乱是不是你们礼部所为?”

  “不是。”

  张阳回答得果断。

  “呵呵呵……”李世民冷哼着,“朕安排吐蕃的密探说这两年你们礼部派了不少人去吐蕃,到处游说他们心向大唐,甚至有不少人坚信只要跟随大唐,只要将吐蕃交给大唐治理,吐蕃人就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张阳喝着茶水,试图压抑着自己的困意与倦意,“陛下,那是他们的所思所想与我无关。”

  “对,这些当然与你无关,就算是礼部所安排的这一次内乱,你也不会承认的,你也是个能够隐忍的人。”

  张阳又道:“陛下此言不妥,我向来睚眦必报。”

  “吐蕃的经营你筹谋多年,难道还不算隐忍。”

  张阳放下茶碗再次叹息,“唉……这世上除了我媳妇,没有人懂我,陛下也不懂我。”

  “此事必定是你们礼部安排,甚至这次内乱也是你们煽动。”

  “陛下说笑了,我们哪来这么大本事,是松赞干布罔顾群众利益,这才会被反噬,希望陛下引以为戒,以后一定要站在群众的一边。”

  “朕当然会为了万千生民着想。”

  有人说张阳有才能吧,他的才能其实并不高,张大象与许敬宗才算是真正的有才能之辈,礼部上上下下都是他们在安排。

  这小子就不是一个为官的料,他也不懂吏治更不会管着手下。

  就是这么一个没有才能的人,偏偏能够将一群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所用。

  张阳唯一的才能就是他的匠作手艺与料事于先。

  “朕觉得你唯一的才能便是能够过日子,朝中这点银钱在你手中安排,一文钱能够用出一贯钱的效用。”

  夜里很安静,雨水停歇了,屋檐还有水不断滴落。

  滴答滴答的动静很好听。

  张阳摇着手中的蒲扇,“陛下见笑了,我以前就是从清贫生活中来,每天都在想着如何省钱,如何攒钱,为朝中开源节流,等一切都平稳了,我也可以撒手不管了。”

  一口茶水呛在喉咙口,皇帝咳嗽了好一会儿,王公公急忙上前帮忙顺气。

  “天色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臣告退。”

  看着他离开,皇帝的脸色带着笑意,王公公看到陛下的笑容,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陛下高兴。

  夜色很黑,张阳走到山脚处,就看到小武和小慧两个丫头提着小灯笼等在这里。

  “你们一直等在这里吗?”张阳问道。

  小武解释道:“雨水刚停的时候下山便等着师父了,老师说雨天石阶会滑,夜色如此黑,走不好。”

  有了两个丫头一前一后提着灯笼,张阳心中泛着暖意,果然还是媳妇照顾自己。

  走到骊山上,华清池边,这里的房间都点着灯火,孩子们的身影在华清池边。

  长孙皇后正给孩子们缝补着衣服。

  小武和小慧将灯笼挂好,也去忙她们自己的事情,场面很是温馨。

  张阳行礼道:“见过皇后。”

  长孙皇后皱眉点头,“嗯,都是为了国事,也是辛苦你们了。”

  “倒也不辛苦。”

  “嗯。”皇后缓缓点头,继续缝补着衣服。

  张阳绕过华清池,来到自己主屋前,两位婶婶拿着一个个烧着的碳盆,放在新家的各处。

  闻着有艾草味,这是用来驱散蚊虫的。

  这场雨水下了之后,蚊虫也该出来了,两位婶婶耐心地给新家做着除虫的准备。

  皇后身边还有三两宫女,她要在这里照顾皇后,因为这两天小行宫已经成了陛下商议政事的场所,皇后这两天都要住在这里。

  李玥从炉子边拿起一块烤好的饼,“夫君饿了吧。”

  用今年新收麦子做成的饼很香,张阳吃着饼,笑道:“确实饿了,在你父皇那边又吃不了多少。”

  李玥温柔地笑着,小声道:“这两年母后老得好快。”

  她撕着麦饼也吃着,“其实母后很辛苦,她在宫中要照料的事情太多,要应付宗室中人,更要应付宫中的妃子,还要应付各路勋贵的女眷。”

  “都说父皇是天可汗,母后母仪天下,但又有谁知道母后平日里的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