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围
仔细看了看,张阳皱眉道:“近来吃饭不要用到这颗牙齿,等它再松动一些,也不用总是用舌头去顶它。”
李治重新合上嘴,“心里总是想着,很不好受。”
张阳放下手中的镊子,“要是心里总是想着这颗牙齿,你就多看看书,将心思都用在别处,自然而然就会忘了。”
“嗯。”李治应了一声,便抱着自己的书卷回去休息了。
小心安傍晚时分睡了,现在用了饭之后,正活泼,张阳守在他的摇篮边低声道:“媳妇,你先休息吧。”
李玥牵着小清清这才回屋,又嘱咐道:“夫君不要太晚了。”
张阳手拿着书卷点头,“我知道了。”
在小心安的摇篮上挂着一些千纸鹤,他光是看着就很开心,一直想要伸手去抓。
听着他咿呀咿呀的声音,张阳翻过一页书,这是之前编写的物理第一卷的内容。
媳妇闲来无事就会将以前所学都写下来。
不过她写得也不完整,有很多地方值得仔细推敲的地方都落下了。
张阳不得不自己动手改动一些地方,这一份只能算是草稿。
编写有一年了,光是这一卷耗费的心力也是巨大。
听到孩子哭了,连忙给他换尿裤,之后继续守在摇篮边,等孩子又睡着了。
张阳这才伏在桌案上睡去,没睡片刻孩子的哭声再次传来。
恍惚睁开眼,天才蒙蒙亮,雨水还在下着,张阳再给他换了尿裤,这孩子也又不睡了。
好在媳妇也睡醒了,她梳理着头发,瞧了一眼儿子。
张阳坐在屋前开始洗漱,这孩子比以前的小清清闹腾得不是一点半点。
一晚上没有睡好,张阳发现自己嘴里疼。
“媳妇,快看看,是不是又起泡了。”张阳张着嘴。
“嗯,又上火了。”李玥神色凝重地点头,“家里还有一些祛火的药材,也是当初孙神医准备的,让婶婶去煮上。”
夫君一疲惫就会上火,嘴里就会很疼,喝点水还好,吃饭时更是要清淡。
这么多年以来的老毛病了,怎么喝药也不见好。
而且时常复发,以前为了国事操心,忙前忙后导致上火,便有了这个病。
现在好不容易成了太府寺卿,也不用再为朝中这么多事情费心,家里的日子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夫君都没有上火过,这一年也一直都在静心养着。
如今儿子才刚出生不到半月,正是一家人最疲惫的时候。
张阳在自己的车间收拾了一番,拿着自己的工具箱来到藏书阁,藏书阁的楼梯下方有两截楼梯已经下陷了。
看了看原因是木板有了腐蚀的痕迹,因为之前藏书阁是最先修建的,用的木料也算不上太好。
后来要修建主屋,这才让礼部送来了上好的紫木,好在当时还剩下不少。
张阳将原来的木板换下来,重新换上紫木,要动其中一块,整个楼梯都要换。
藏书阁内敲敲打打,修理着台阶,早朝刚结束陛下就要来骊山避暑了。
只是当陛下的车驾到了村前,骊山的主家县侯与公主殿下没有来迎接,就连魏王都没来。
按照往年,陛下要避暑也该在六月份,如今都到八月了这才迟迟避暑,比之往年更晚。
这也恰恰说明了现在朝中忙碌,陛下就连避暑的日子都推延了。
八月的关中依旧是酷热。
关中的气候一直都是四季分明的,冬季与夏季是漫长了,到了秋季就是连绵的华西秋雨天,反倒春天气温起伏很明显。
皇帝的车驾缓缓停下,村前站着的只有魏王的侍卫。
最后只有李孝恭匆忙而来,像是刚睡醒一般跑着穿着衣服,场面不忍直视。
李世民掀开车驾的车帘,漫天的雨水还在下着,见李孝恭狼狈的模样,便道:“是朕打扰了,你也回去吧,不用来迎朕。”
李孝恭不顾漫天大雨落在身上,来到车架旁躬身行礼,“陛下,魏王殿下这两日都住在铁匠坊。”
“他还在为了当初那个新事物忙碌吗?”
李孝恭点头道:“说是现在到了最重要的阶段。”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张阳呢?”
“这个……”李孝恭叹道:“或许,他也很忙……嗯,是的吧。”
找不到借口,李孝恭尴尬地挠了挠头。
雨水落在这片大地,眼前的骊山被雨水的水汽笼罩着,李世民皱眉朝着山上望了片刻。
李孝恭连忙又道:“行宫的一切都已准备好了。”
李世民稍稍点头,车驾从泥泞的官道,一路驶入骊山地界,车驾上了骊山特有的平坦路面,这种路面很平整,也没有泥泞,是村子里用砂石与泥浆浇筑的。
车架两侧沾着黄泥的轮子,在这里留下一条黄色的泥印。
李孝恭带着皇帝一家来到骊山脚下的小行宫门口,准确地来说这里不算是行宫,更像是一个住处。
这两年只要是来骊山避暑过冬,陛下都住在这里。
从规制上来看,皇帝住的地方不应该在臣子的山脚下,所以这里不能算正式的行宫,不然就不符合规制了。
既然陛下不计较,也没人再好多说什么。
到了山脚下,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带着小兕便径直走上了骊山,李孝恭看了一眼陛下的背影,便继续帮着这里的宫人搬着宫中带来的行李。
要换以前李孝恭绝对不会做这些力气活,只不过在骊山习惯了什么事情都自己人,也没有下人伺候,骊山人各家之间都会相互帮助,李孝恭住在这里久了,都快忘了自己是河间郡王。
寻常的日子,与村民相处融洽,每天都会做一些农活,或者帮工厂做些事。
热情是能感染人的,环境也会改变人的,李孝恭早就没了当初的架子。
上骊山的石阶并不陡峭,李世民发现每走一段路,都会看见一个写着小心路滑的牌子立在台阶边上。
甚至还在两侧修了木头架子,好像是用来让人扶着的。
李世民的脚步依旧,“朕总觉得这小子做这些装点就是给朕看的,怕朕摔了。”
长孙无忌皇后牵着小兕子笑着没有言语,心里牵挂孩子们,也不知道她们在骊山怎么样了。
终于走上了骊山,眼前的华清池没有任何的变化,李世民扫视了一眼,便看见孩子们整齐坐在屋檐下正在书写着。
这里很安静,安静得只有雨声,李世民也不自觉地放轻自己的呼吸,就连脚步也放轻了许多。
小清清看到是陛下来了,便乖巧地行礼,“孙女张清清见过陛下,见过皇后。”
李玥也跟着行礼。
孩子们这才起身一起行礼。
这课只能暂时结束,孩子们都围在她们的母后与父皇身边。
李世民扫视一圈疑惑道:“他人呢?”
“回父皇,姐夫在藏书阁修梯子。”
李治抢先回道。
张阳还在藏书阁内敲敲打打,李世民走入看了他许久,这个小子并未察觉朕在场。
“咳咳……”
听到有人咳了咳嗓子,张阳回头看去,这才看到了陛下,“您这么早就来了?”
李世民抬眼看着藏书阁,“这里的书已经有这么多了,上一次来朕看这里还是空荡荡的。”
张阳解释道:“这里藏书有数术相关的,也有匠作相关的。”
上下打量着,李世民拿下一卷书仔细看着,“这上面没有你们骊山的制造秘法吧。”
第六百八十一章 做一辈子的太府寺卿
原本水位下降的华清池,经过雨水的补充,让水位上升了不少,看雨水这三两天不会停,等到了九月雨天就会更多。
今年又是一个雨水丰沛的时节,值得高兴。
对太府寺来说夏收之后还有一场秋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是在夏天收获,淮南的稻谷,辽东的高粱,豆子,柿子,甚至还有关注一下南方的橘子,八月下旬要开始种白菜,到了九月份就要开始种萝卜了。
藏书阁内,张阳放下手中的锤子,从书架上拿下一卷纸,“这就是我们骊山的制造术。”
一卷纸在地上铺开,李世民皱眉看着图纸上的细节,啧舌道:“很复杂。”
张阳笑道:“对呀,这是以前流水线初期使用的图纸,确实很复杂。”
在匠作上,阎立本或许能够看到,陛下能够看懂才怪了,说不定连上面线条标注都不懂。
终于,李世民收回了目光,“朕看到外面种着的树苗很不错。”
张阳看向藏书阁外解释道:“我打算在藏书阁种下一棵苹果树,如此一来我们家就可以有苹果吃了。”
“你们家?”
“陛下要是喜欢,将来我给宫里送一些过去。”
李世民这才满意点头,“你为何要将枝干插在盆栽中。”
“那些枝干是橄榄树的,我不能保证种一株就能有收获,我打算用它的枝干发芽多种植几株,其实就是多给自己一些碰运气的机会。”
“你这个太府寺卿做得很不错。”
“婶婶已经在做饭食了,陛下留下来用饭吧,现在我们家的饭桌上有许多新菜色,去年春季种下的许多作物,正好有了收获。”
“也好,那朕就在你这里用顿饭食。”
皇帝神色上带着一些不情愿,即便是他心里想吃也会摆出一些勉强之色。
正好是饭时,两位婶婶已经在忙碌了。
长孙皇后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心安,脸上都是笑意,不过这个孩子到了陌生人怀里,便会哇哇大哭。
无可奈何只能交给李玥,到了自己母亲的怀中,他这才安分许多。
“这孩子平时就玩闹,让母后见笑了。”李玥安抚着孩子,一边解释着。
“闹一些好,闹一些好。”长孙皇后低声讲着。
小兕子平日里都在皇后与陛下身边,现在一到骊山她就有了这么多的玩伴,小清清正带着她骑在熊背上,两个丫头玩得不亦乐乎。
李丽质与小武,还有徐慧一起帮忙处理骊山的账本。
李玥很重视徐慧的成长,徐慧很有天分,尤其是在经营之道上,她一边遥领东海母家的茶叶种植,还要时常回信给家中,父辈与母家分割之后,许多事情她都要自己想办法。
借着太府寺的名义,有了张阳的帮忙倒是可以方便许多,而东海徐氏在江南东道的茶叶种植也已经上路了,到现在有了两千余亩的山地种植茶叶,明年就能见到成果。
山地本就不好种粮食,能够用来种茶叶地方官府也是愿意的。
等婶婶端上了饭菜,这三个丫头这才回来用饭。
李世民打量着饭桌,桌上有豌豆做的羹汤,炒豇豆,还有一些白菜,苦瓜……
各式各样的菜肴,都是太府寺这一年以来的成果。
李世民吃了一口白菜,“恩,这个菜比莲菜更好。”
李治卖乖道:“父皇,孩儿时常与姐夫一起种菜。”
长孙皇后笑着没讲话,李世民大快朵颐吃了起来,肉食吃腻的皇帝对这些新奇蔬菜很有兴致。
高阳又道:“父皇,饭后还有绿豆汤。”
王公公一直站在不远处,很少见陛下的胃口这么好,今日竟然都没有饮酒。
一顿饭,皇帝吃得很酣畅,屋外的雨水依旧。
饭后,孩子们又活动了一会儿,便去午睡了。
张阳煮好了开水,倒上热茶,“陛下用茶。”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入秋之后,朕要在宫里摆宴,可以将这些菜色端出来,给朝中众臣看看太府寺的成果。”
张阳笑道:“太府寺往后需要推广蔬菜,既然在宴会上用,我希望朝中可以给我们推广蔬菜之权,让关中地方乡县可以放宽田地的限制。”
上一篇: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下一篇: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