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围
“后来三年过去了,你因献上高昌成为了礼部尚书,那时候你的作风依旧,有人说陛下敲打你三年,让你苦读三年,你没有任何的变化,你是一个不可教化之人。”
长孙无忌皱眉道:“一个人能够随着事事经历成长是好的,也是值得令人欣赏的,但一个人因为世事和经历将所悟所学都藏起来,并且外表依旧玩世不恭,心中却有深远的谋算,这种人是能成大事的。”
“所以赵国公是要引经据典了吗?”张阳揣着手一脸无辜道,甚至还很天真地眨了眨眼。
“越王勾践值得令人佩服,你不一样,你一直将真正的意图藏着,图穷匕见不到最后一刻不显露,你也很年轻。”
张阳满脸的笑容,“赵国公要捏死在下就如……对!就如捏死一只蚂蚁一般,我哪有这么多的城府与算计,真是误会了。”
“前些天,老夫看了各地州县的奏报,有个叫裴宣机的人借着你们太府寺的名头在外面查看作物耕种情况。”
张阳重重点头,解释道:“还请赵国公不要多疑,他就是我们派出去了解作物耕种状况的,因为太府寺的卷宗从武德三年就断档了,而且还有很多残余不全,需要重新统计与记录需要派人去各地查看情况。”
“这种事你告知中书省,各地自然会将奏报送来,何必如此费周折。”
“赵国公有所不知,各地州府若为了让自己的治理成效好看,难免夸大,只有自己派人去看了,才算是自己心里有数。”
这一趟来骊山,除了看看太上皇,自然要问张阳话语。
长孙无忌迈步正要离开,又道:“昨日陛下就吩咐了旨意要来骊山避暑,你早做准备,老夫去看看张公瑾。”
“赵国公慢走。”
直到长孙无忌离开了这处宅院,李渊闭着眼低语道:“辅机这人就是多疑,你不要见怪。”
张阳笑道:“在下怎会见怪。”
李泰还在看着图纸发呆……
摇头一叹,张阳走上前,“魏王殿下进度如何了?”
李泰一手撑着自己的胖脸,盘腿坐着,另一只手拿着图纸,双眼中还带着一些血丝,“蒸汽机的气压在上端很大,到了下端却减弱了。”
蒸汽是上升的,气压到了下端便会下降,这倒是很简单的逻辑,毕竟蒸汽是上升力。
张阳瞧了眼他的图纸,大体上没有问题,又道:“魏王殿下为何不在底部加个装置。”
“什么装置?”李泰有气无力地讲道。
张阳拿起搁在他耳朵上的一支炭笔,现在骊山上的技术层已经习惯了用炭笔写字,用煤石削尖之后,夹入两片木层。
这种炭笔是长方形的,主要是长方形做起来简单,要做圆柱体太过麻烦。
而且长方形更适合拿在手中,这是骊山人的经验所得。
当他们看到骊山的主人使用炭笔写字,自然也会效仿,而当他们知道这种炭笔好用,还不用墨水,更加省钱之后。
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大家都用这种笔了。
石墨这种东西如今太难获取,价格也贵,要做出正宗的铅笔技术与材料方面来说不太现实。
当初本着凑合用的想法,没想到会在骊山这一片地方普及得这么快。
张阳在李泰图纸上修改着,一边解释道:“魏王殿下的思路是没错的,但蒸汽的用法想错了,蒸汽产生压力推动其他事物,需要很大的压力,既然下端的气压不够,那就在下方做一个积累气压的装置。”
“当然了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蒸汽一旦放出来就会减弱推力,所以在产生动能之前不能将蒸汽放出来,这就是魏王殿下理解错误所在。”
李泰听得很认真,汗水一滴滴地落在图纸上。
张阳画了一个箱子,在箱子中设计一个气阀,“魏王请看,当内部的蒸汽足够,推动这个气阀,产生了动能。”
“如此一来就达成了在产生动能前释放蒸汽的原理。”
李泰疑惑道:“这个本王考虑过,可仅仅气阀推动也无用,还要拉回来反复做工吗?这与事先设想的不一样了,如何再让气阀收回来?”
张阳笑道:“很简单,还记得我们的水轮车吗?”
“当然记得。”
张阳继续勾勒着图纸,在前端画了一个拉杆,“当气压在推动拉杆的同时,前端的轮子被拉杆牵引,做了一个周转运动。”
李泰点头示意这部分能够理解。
“气压进入气阀内需要两个入气口,当一端推动时候,另一端就也会滑动,同时蒸汽也会随着每一次反复之后才排出,如此一来便完成循环往复。”
给他换了一个样图,李泰思量了好一会儿,像是在消化这些知识。
豁然抬头看见李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一旁,张阳笑道:“您老听懂了吗?”
李渊冷哼一声扭头就走。
李泰连忙收起图纸,“多谢姐夫指点,本王终于有破解之法了,原来一直以来不是气压不够,而是不论内部的气压有多大,只要蒸汽一出来就会失去压力。”
“气压与内部的温度和容量无关,释放出来的气压等于是换了一个环境,外部环境的气压不论有多大,顶多也只是一阵风,原来是这样的道理。”
这胖子虽说贪吃,减肥一直以来都没有成功过,从小到大他的悟性与理解能力一直很强。
很多问题上他都是一点就通,以他的天赋与实践经验,他对物理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大唐所有人。
经过后世精密又系统化学习的张阳来说,这不过是很简单的物理知识。
看他已经领悟了问题所在,张阳点头道:“其实蒸汽机内部的压力是足够的,做功需要在内部完成,而不是外部。”
“之前是本王想简单了,这就去试试。”李泰刚要走就跑了回来,“气阀用牛筋吗?”
张阳惆怅一叹,“牛筋也会被炖烂糊的,蒸汽的温度这么高,魏王殿下以为呢?”
三年了,被蒸汽机困扰三年了……
李泰只觉得自己这三年活在了梦里,胡子都养出来了,还没有造出蒸汽机,平时挺聪明的,现在问了一句很蠢的话。
李泰又道:“用软木与精铁,对!”
这胖子提了提裤子一路狂奔而去。
蒸汽机已经成了他的心魔,现在要造不出来,这辈子都会深陷其中。
李泰的侍卫在一旁委屈道:“多谢县侯指点,这一年魏王殿下太苦了。”
张阳揣手疑惑道:“是吗?”
“是呀,魏王的殿下已经很久没有踏踏实实一觉睡到午时,也很少有自己做饭食,整日来太上皇这里用饭,魏王殿下说这样更省事,更省时间。”
张阳拍了拍这个侍卫的肩头,“等魏王殿下造出这个事物,大唐的富强必有他的名字与功劳。”
“但愿。”那侍卫一脸悲壮,也朝着李泰离开的方向跑去,充满了悲情的背影让人不忍直视。
当魏王和太上皇都离开之后,院子里也空荡荡。
等长孙无忌离开之后,张阳才去见老师,此刻的张公瑾喝着汤药,“大安的事情老夫听长孙无忌说了,你为何昨日不说。”
碗中的汤药已经喝完,张阳伸手接过,“我想着这么重要的消息,应该让大象兄与大素告诉老师。”
张公瑾稍稍点头,“你比以往更老练了。”
“老师说笑了。”
看这个当初拜自己为师的学生,那时候他还显得生涩,张公瑾笑道:“是呀,老夫想得没错,有些事不用教,经历得多了,不学也就会了。”
这话充满了苦涩,张公瑾是一个对现实抱有悲观的人,先前一直给老师以乐观。
温彦博过世之后好似给了老师一个巨大的打击,恢复了以前悲观的样子,现实就是苦涩的,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就像是老师说的那样。
老师的家事是老师的事情,作为学生可以帮扶一二,但不能参与过多,尤其是老师对自己儿子的评价。
张阳帮老师整理着书桌,“赵国公说什么了吗?”
当学生的本领与城府已经超过老师的时候,张公瑾心里说不上是骄傲还是无奈,越发觉得自己老迈了,他低声道:“说了一些家常事,还说大安应该早点回长安。”
第六百八十章 张阳的旧病
昨日送来的新鲜蔬菜,还放在篮子中,看来老师家昨天并没有吃。
张公瑾注意到目光,便解释道:“你师母不知道该如何做这些菜。”
话语顿了顿,又看了看院子,恍然回神又道:“她和一群村子里的夫人做什么组织去了。”
这些菜色中原的寻常家庭很少会做,原本就是关外的作物,张阳剥着豌豆一边讲述着,“别看村子里的苗圃不高,它们最高的也刚刚到我的膝盖,但它们依旧是硕果累累。”
张公瑾笑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以前听人讲起过。”
轻描淡写地回着话,以免老师继续追问,张阳再问道:“师母去做什么组织?”
张公瑾喝着茶水来冲淡自己口中的药味,叹道:“现在村子工场工坊按照你最初建设时的理念运行着,从一个个队伍到一个一组一班,每班四五人,依次递进。”
闻言,张阳点头继续剥着豌豆壳,“最开始我是这么规定的,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
张公瑾又咽下一口茶水,继续道:“后来武士彟提出了一个方法,整个村子虽说人手不多,但为了后续管理调度更加方便,他将村子里的村民也分成班组,按照屋子排列来分,具体是谁还要各家各户来挑选。”
“嗯,很不错的方式。”张阳给了一个很中肯的回答,转而又道:“不过这种方式目前也只适合骊山。”
最初来到骊山的时候,这里就是一张白纸,适合大刀阔斧。
因为人口不多,所以管理起来也容易。
现在骊山正在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飞速跃进,当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治理才是最具有效率与实际效果之后,甚至不用自己做什么,如武士彟,上官仪这样的治理之才就会自发地专研下去。
张阳将豌豆与缸豆洗净,炒好之后便放在饭桌上,不一会儿师母与一群妇人在门口议论着,然后她们各自散去。
“张阳,来看望你老师?”
“是呀,这些蔬菜我炒好了,师母与老师尝尝。”
张公瑾吃着豌豆点头,“嗯,竟然还挺好吃。”
师母笑道:“原来要这样做,你且放心,吃一口便知道要如何做吃食了。”
“那学生先告退了。”
张公瑾叹道:“朝中的事情你要少问多看。”
“学生明白。”张阳双手作揖行礼。
离开老师家的时候,总觉得这句话还有深意,少问多看,果然还是在告诫我要远离朝堂吧。
回到山上,弟弟妹妹们正在华清池中撒欢。
小清清不能下水玩,她只好指着家里的几头熊数落着,“天气冷的时候你们就知道睡,现在天气热的时候,还是就知道吃就知道睡。”
小心安在摇篮里睡着了,这是小家伙难得的安静时光。
按照赵国公说的,宫里果然来了太监,明日陛下就要来骊山避暑。
婶婶收了话语,便安排人去准备。
因为这两天的酷热,华清池的水位降低了很多,现在的池水水位只有平时的一半。
上午的时候是多云,到了傍晚几乎阴云密布雷声阵阵了。
在水池中的孩子也纷纷上来,回到房间换上了干净的衣衫。
张阳掰着手中的豇豆,小清清细细闻了闻,没闻出豇豆的味道,她还使劲眨了眨眼。
这女儿是家里的熊带大的,有时候她的行为也像熊,嗅觉也很好,只要细细一闻就知道现在杨婶在厨房中做着什么菜。
张阳将掰好的豇豆放在一旁,见女儿要把生豇豆往嘴里送,便瞪了她一眼。
“娘!爹爹瞪我!”小清清哭丧着便朝着屋内跑去。
杨婶如今笑起来一脸的皱纹,她拿过缸豆讲着,“小郡主虽说很玩闹,也最怕县侯瞪眼。”
只要爹一瞪眼,小清清害怕得就要跑,要不就是躲到娘身边。
这孩子很聪明也很活泼,还有这么一大群的舅舅和姨姨照顾着她。
张阳叹道:“从小要多加管束才是,不然她真的要去长安城发财了。”
雷声又响了一阵,当瓢泼大雨落下的时候,一大家子刚坐下用饭。
李玥吃着饭菜小声道:“藏书阁的楼梯坏了。”
张阳点头道:“明天,天亮的时候我会去修。”
用完饭食,孩子们有半个时辰的自习时间,随着张心安这个小侯爷出生了,弟弟妹妹的学习任务也开始抓紧了。
李玥就要临盆的前两个月,对她们的学习任务放松了不少,现在要开始追上之前落下的课程。
雨水下得很大,像是老天在天上倒水,坐在安宁的家中可以听到雨水落在华清池的中声音,也能听到雨水落在屋檐上的声响,这种白噪音让人很舒服。
弟弟妹妹自习结束便去睡了,稚奴也到了换牙的年纪,张阳让他张嘴,仔细瞧着他的牙床,摇了摇其中一颗牙,“是这颗吗?”
李治张着嘴点头。
上一篇: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下一篇: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