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220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雷日科夫思索了一下,爆出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名字,“荷兰。”

右翼党派国民阵线和荷兰自由党近期在德国政坛上表现尤其丰富,似乎是在为某些其他的阴谋做准备。

“怪不得啊。”亚纳耶夫喃喃自语的说道,“这次英国脱欧,可以算是欧洲右翼党派的胜利了吧?现在欧盟内南北差距加大,德国荷兰等北部国家不得不通过欧盟向南部输血,底层民众认为自己生活水平受到拖累,在为那些懒惰的南方人买单,欧盟东扩,新入盟的东欧在分享老欧盟国家的蛋糕,再加上人权至上准则和难民问题,政治正确反而成为了自缚手脚。”

“总而言之,英国脱欧将会是灾难的开始。”

“而苏联这次又得扮演煽风点火的角色了。”

亚纳耶夫盯着屏幕上不停跳动的红色数字,不紧不慢的回答道。

约翰·梅杰首相感觉自己从来没有承受过这样的压力,这是他成为英国首相以来最煎熬和漫长的一天,不得不说英国在他手中发生了改变,省下80亿的英镑缴纳款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英国的经济得到解放才是他一直想要完成的壮举。

见识过法国建立地中海同盟的失败之后,再加上常务次官特伦斯的怂恿,梅杰首相已经从一开始的抵制慢慢往顺从的方向发展。他的内心的确有一个计划,让英国摆脱困境的计划。

在欧盟内部受到层层的制约,已经满足不了约翰·梅杰的大陆平衡政策了,必须从欧盟出来,在外部搅烂欧盟的运转机器,别忘了英国充当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已经存在了五百多年了。梅杰首相也注意到并非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对加入欧盟保持好感,像荷兰,还有北欧国家,都对欧盟一些政策抱有成见。

“梅杰首相,公投最后结果快出来了。”

站在约翰·梅杰身边的特伦斯善意的提醒了一下正在发呆的约翰·梅杰首相。对方回过神来点点头,转过头面向大屏幕。接下来统计的结果将会呈现在大屏幕上,而约翰·梅杰也将在最终的公投结果发布之后再考虑要不要递交辞呈。

屏幕上的数字停止了转动,公投结束了,所有人看到那个数据,都不尽心头一沉。

没有人欢呼雀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了。

梅杰首相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并没有说话。而站在她身边的特伦斯则勾起了阴险的嘴角。

爱丽舍宫的最高领导人看到屏幕上的数字之后握紧了拳头,他转过头,脸上还留存着略带惊讶的表情,希拉克总统对身边的新闻发言人说道,“去准备一下,发表第二篇新闻稿。”

而亚纳耶夫则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情绪,仿佛电视机前的投票结果对他来讲不过是无关痛痒的结局。

但是无论如何,猩红色的字体正在告诉全世界,在这一刻,欧盟已经不是原来的欧盟了。

公投最终数据:

支持脱离欧盟票数:1570万,占51.9%。

反对脱离欧盟票数:1458万,占48.1%。

英国正式宣布脱离欧盟。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反应不一

头条新闻如同雪花一般,铺天盖地的掩盖了大不列颠。公投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对约翰·梅杰的谴责,其中一部分认为如果不是约翰梅杰的提议,那么英国现在也不会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罪魁祸首当然要算在梅杰首相的头上。

各方都在给约翰梅杰施加压力,脱欧派,非独立派,甚至有人联名重新进行公投,他们认为这次的公投并不合理,必须给出一个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答案。才能彰显英国的公民权利精神。否则“保欧派”是绝对不会承认约翰·梅杰提出来的结果。

而梅杰首相接下来的发言算是为他们彻底的宣判了死刑。

在脱欧的公投结束之后,约翰·梅杰就以公投时间发表了声明回复,他表示公投完全按照着英国法律程序和人民的意愿进行,并没有任何违背法律的地方。同时也希望所有人能够尊重这次的公投结果,并且声称英国政府将不会进行第二次的公投,而且将会立刻启动脱离欧盟小组进行脱欧的监督程序。而之后相关的一系列行为,将会交给欧盟的管理小组进行监督,确保英国最终脱离欧盟。

约翰·梅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尊重英国人民的意愿,尊重公投的最终结果,英国方面将不会再次举行公投,而这次的公投结束之后我将辞去英国首相的职位,谢谢大家这么久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对于公投的结果,我个人保留意见,同时我也希望英国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

约翰·梅杰说出这个重磅消息的时候显得非常平静,仿佛早就预料到自己最后的结局一样。但是其他人就不平静了,你这首相当的,完全就是甩锅啊,把整个烂摊子甩给别人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一点责任心也没有。而且约翰·梅杰的话啊意味着接下来英国政府发生什么事情,都与约翰·梅杰没有半点的关联。自己造成的一堆烂摊子完全让其他人去收拾。

此时法国总统希拉克也站出来表态,他强调法国对于英国脱离欧盟的行为表示遗憾,同时也尊重英国人民的意见,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希拉克的潜台词是少了一个欧洲搅屎棍,法国表示终于少了别人来瓜分自己的利益了。而且少了英国的阻碍,法国实现建立地中海同盟的愿望将会更进一步。

只有德国总理对此表示非常的遗憾,英国退出欧盟势必会引起连锁的反应,他担心这样重大的变故会导致欧洲利益的新一轮洗牌。而且理智告诉他,欧洲的新一轮利益洗牌风险不可避免,根据墨菲定律,当你越担心某些事情会发生的时候,那件事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法国作为既得利益者,简直跟英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一个游离在北约之外,另一个游离在欧盟之外,都不愿意参与到欧洲事务中去,只想着从欧盟拿到好处。可恨的是,法国人居然在背后跟着苏联人进行秘密的交易,看来无论是欧盟内部,还是跟东欧的红色势力,他都想着保持合作的态度。而且我们也无法指摘法国人的所作所为。至于之前苏联和英国进行的一系列经济合作项目,我想也会因为这次的脱欧事件受到影响吧。”

“不过欧洲局势已经变了,所有国家都是有得有失。现在欧洲处于更加微妙的平衡状态,我想可能连一直蜷缩在东欧的亚纳耶夫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东西方之间的敌对阵营局面从1991年开始就发生了变动,经过这五年的改变之后,现在的欧洲更像是一盘散沙,而且利益纠葛也远远复杂得多。”

科尔身边站着的是最近刚刚提拔上来的默克尔,既然这位德国总理有意将这位小女孩扶植成未来的接班人,那么现在也不介意让他多接触一下上层的信息。

“默克尔,你怎么想呢?如果你站在我的位置上,会怎么处理这件事。”科尔决定考考这位继承人。

“现在我们当然是选择静观其变啊,目前欧洲的局势还不明朗,我们不可能进行贸然的行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英国脱离欧洲之后,观察各个国家的反应。然后在判断我们应该跟谁合作。”

默克尔这话听起来漂亮,但实际上却没有半点用处。

科尔也没能指望默克尔有多精彩的回答,不过接下来默克尔所说的话却让科尔大吃一惊,“热切我有必要认为,我们应该改变对苏联的态度。从法国和英国的举动看来,长期保持着没有任何联系的态度是消极的,这会让我们失去很多的机会。”

“为什么?”科尔问道,“难道在实现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德国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速度还不足以让你感到满足吗?”

科尔怎么可能知道默克尔其实是在将他从苏联敌对势力推向中立态度,所以默克尔怂恿道,“但是德国可以发展的更好,起码跟现在相比。科尔总理,这场几乎席卷欧美的经济危机中难道还没有看出倪端吗?为什么只有苏联没有在经济危机中遭遇损失,而其他国家都是大大小小的呈现出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有经济学家甚至将这种现象称呼为‘亚纳耶夫式奇迹’,并且将他的经济政策和斯大林当年的经济政策做过对比,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改革,起码保证了在经济危机面前,苏联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迟滞和膨胀。”

“然后呢?”科尔这次总算耐心听默克尔继续说下去。

“苏联将加盟国转变为自治州之后,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人口和市场,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和法国对苏联态度暧昧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想着利用苏联的市场来摆脱滞销的困境。难道这不足以让德国警惕起来吗?”默克尔的振振有词让科尔陷入了沉思。

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来的女武神

科尔一开始并不全是绝对的反俄主义者,他甚至认为德国和苏联之间应该加强合作,毕竟冷战的局面已经改变,而且苏联也开始政治改革,双方应该放下成见了。

但是后来亚纳耶夫政策的改变直接导致了科尔所领导的德国对苏联态度的改变。而在稳定了加盟国的局势以后,科尔对待苏联的态度就有些飘忽不定了。在针对苏联保守防御之下,德国不停的试探苏联的底线,尤其是以人权问题来指责苏联。比起态度暧昧的希拉克和中立态度的英国,德国的表现反而显得更像一个反俄主义者。

所以默克尔的提议他依然不会采用,科尔甚至认为应该持续的削弱苏联的政策,包括煽动波兰的反苏情绪,制造捷克和匈牙利与苏联的冲突。保证德国在欧洲的利益,但是欧洲这趟浑水原本就有苏联人暗中运作,现在加上英国在对的实际对的地点投下了一枚关键的“高脚柜”炸弹,一下子引爆了整个西欧的局势。

而科尔非常清楚,苏联人的暗箱运作绝对不会停止,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定西欧内部的局势。英国脱离欧盟事件中,法国一直在暗中扮演着推动剧情发展的角色。希拉克想要缔造自己的地中海联盟,就必须先把奉行欧洲大陆平衡政策的英国人给踢出局。起码现在希拉克是如愿以偿了。

“默克尔,你看清楚现在的局势了吗?欧盟内部的不团结可是会让苏联人一个一个接着击破啊。法国与苏联已经沆瀣一气了,英国却还想着欧洲平衡政策,试图从欧盟内部拉拢自己的追随者。他们都以为苏联失去了东欧的同盟和庞大的钢铁洪流军队之后,就像一只无牙无爪的熊可以任人欺负了?简直幼稚。”

“自从亚纳耶夫上台改变了政策之后,苏联就变得比之前更加的阴险和可怕了。真怀念以前那段提心吊胆的日子,起码我们能在欧洲头号公敌面前团结起来,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不就是因为我们共同敌人的存在吗?”

说到这里,科尔的声音甚至有些颤抖,回过头来看看这几年被搞得乌烟瘴气的欧陆局势,剧本完全按照着对亚纳耶夫有利的那一面发展。从土耳其海峡,到法国和苏联的利益交换,亚纳耶夫就像一个猎人,利用手中的陷阱把持住一个个东欧小国。然后再利用利益挑拨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据说就连亚太地区的日本也被安插进了苏联的势力。

科尔叹了一口气,他对默克尔说道,“我还是觉得当初的苏联最容易对付,裁军之后的他们已经从红色北极熊变成了阴险的红色眼镜蛇,随时露出毒牙朝我们的心脏咬一口。这个敌人已经改变了战略,并且趁着我们苦陷于经济危机的时候开始拉拢和击破,比起英国,现在的苏联才更像是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啊!”

科尔深呼吸一口气,现在的欧洲局势就如同结冰的施普雷河一样寒冷严峻,以至于科尔总是回想起1989年末那个令人不愉快的冬天,那个长达两个月的谈判中,他第一次见识到了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亚纳耶夫到底有多么的可怕。而那场谈判中也导致了前东德绝大多数领导人逃脱了制裁,并且连科尔最想弄到的那份东德特工名单也消失不见。他有理由相信史塔西最后解散之前,还有一项启动的秘密计划被亚纳耶夫带回了莫斯科,这也成为科尔这几年来的一块心病。

冬夜的寒风带走了所有的温度,科尔裹紧了大衣,感觉这就是欧盟的现状,德国寒冷的冬天。

“科尔总理……”默克尔一时语塞,她不知道要怎么回复科尔的话,能获得德国总理的最高赞誉,亚纳耶夫果然如同传闻中的那么难缠。

“默克尔,将来如果你能坐在我的位置的话,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件事。”科尔回过头,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他眯起眼睑,一字一句的说道,“千万不要小觑现在苏联这个对手,无论是现在的亚纳耶夫,还是他将来的继任者。”

“绝对不要!”

声音跟呼啸的风声一同消失在空气里,只剩下呼出的热气变成了白烟。

“我知道的,科尔总理。我一定会注意这一点的。”默克尔点点头。越往上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攀爬。她就越感觉到自己正在往背离亚纳耶夫的方向发展。

苏联希望看到一个分裂的德国,而默克尔并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他只是希望德国能站在苏联这边,保持双方的友好合作。

“默克尔。”科尔在背后突然喊出她的名字,施普雷河已经在萧瑟的冷风中结起了冰,白雪覆盖了河岸的路,安静的只有两个人的呼吸声。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