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221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恩?”

科尔很认真的说道,“我个人倒是非常希望你这位领导英灵殿的‘布伦希尔德’能够尽快的成长起来,毕竟你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要走,英国的老狐狸约翰·梅杰,法国贪婪的狼希拉克总统,苏联的眼镜蛇总书记,亚纳耶夫,他们都会成为你日后政治生涯中,最难缠的敌人。”

默克尔瞪大了眼睛,她没想到科尔居然对自己抱着如此重大的期望。

“或许你将来会有机会,成为领导德意志战车前进的女武神。”

科尔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个民族沉寂了太久,以至于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有领导欧洲大陆统一的血统。”

科尔扭转了一下肩膀,仿佛上面有锁链束缚住的身躯一样,“德国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美国人也好,苏联也罢,总以为一份协议就能锁住我们的脚步。现在两个曾经的超级帝国霸权榜落,苏联已经失去了七十年代的辉煌,美国也在经济困难的泥泞中前进。法国也好,英国也罢,都是成不了气候的家伙。”

“只要铲平苏联这块绊脚石,欧洲将会属于我们德国领导的欧盟。”

一个强大的德意志。

所有右翼领导人的梦想。

默克尔一直坚持的政治正确,在科尔描绘的远大远景蓝图中,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第四百九十五章 农业改革

就在欧盟这边一片混乱的时候,亚纳耶夫则跟雷日科夫讨论着第二轮的农业产品改革方案,之前利用农业合作政策来减轻外来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成效。现在亚纳耶夫打算在经济进一步回转之后,开始着手进行农业的改革。因为这场农业改革必须有中央政府的经济支持,所有亚纳耶夫才会一直到1996年底才开始这项影响深远的工程。

作为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担任过财政部长的雷日科夫意见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作为改革方案的制定者之一,雷日科夫在经济方面比其他人更有话语权,所以他才会被亚纳耶夫选中,成为农业改革委员会重要主持成员之一。

这场会议中几乎集结了苏联农业部门的实权人物。

亚纳耶夫伸手示意坐在身边的雷日科夫可以开始发表意见了,“在经历了1991年的动乱之后,我国的农业GDP总量开始在1993年到1996年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这部分体现了苏联农业改革政策的成效,不过总体来讲,改革稳定发展之后也暴露出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我们针对不同农产品给予的市场价格支持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粮食部门面临的价格负支持导致了内部资源分配不均当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较高的保护可导致扭曲国际市场价格信号,因而容易成为国际间多边贸易谈判的焦点和难点。”

在雷日科夫说完这段话之后,亚纳耶夫就接下来的主持改革大局发表自己的见解,苏联从1975年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激增。1970年净出口350万吨,1974年粮食进出口持平,1975年进口上千万吨。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达2680万吨。1986-1988年,食品短缺约为210亿卢布。而且还是在食品生产总额为1360亿卢布的情况下。除大量进口粮食外,例如1989年进口肉类60万吨,奶油24万吨,植物油120万吨,砂糖550万吨,柑橘50万吨。

然后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苏联经济学家和政治决策领导层都没有对苏联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后果做出相应评估。因此,1980到1982年间,世界经济出现连续衰退并伴之以石油价格下降时,苏联没有人预见到这一情况将给苏联外贸以及外汇金融系统带来何种灾难性的后果。而经济学家早就发现了苏联计划经济增长速度的衰减从50年代的6%、70年代的4%到80年代的3到3.5%。苏联经济持续20-30年增速递减,甚至增长停滞。

1991年苏联的解体由扭曲的工业发展,美国的战略政策,苏联自身农业发展的畸形和石油战略的失误所组成。所以亚纳耶夫才会如此在意苏联本身的农业发展,争取将农业结构调整成为不依赖国外进口,本国自给自足的现状。

苏联从开始到现在,农业产量问题就从来没有解决过,需要靠大量的进口粮食局面从来没有改观。即便是到了2015年,俄罗斯百分之四十的农产品还需要进口。

“首先是信贷优惠和税收优惠着政策:苏联从来进行生产者支持的预算中大致在三分之二直接支持设施投入和投资,做到多数以信贷低利率的形式实现。信贷优惠形势以银行贷款利率为补贴。并且范围和规模不断地扩大。在取得初步成效之中,从短期贷款扩大到中长期贷款,受益者扩大到涵盖农村住户和生产合作社在内所有生产者。优惠贷款支持方式是将贷款直接转移到借款人手中,其补贴利率取决于政府金融部门再融资利率。税收优惠则主要包括农业统一税优惠政策和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

“农业统一税?”雷日科夫不解的问道。

“是的,农业统一税,对于农业税的改革,之后我还会进行详细的解答。”亚纳耶夫示意雷日科夫稍安勿躁,等下他会对新税种进行解释。

农业统一税是俄罗斯在2003年引入的,农业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农业统一税,也可以保持原来的税制。采用农业统一税的企业可获得免征所得税,财产税,社会税单,增值税等优惠。

“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的限定,以粮食市场价格干预政策实现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调控,通过限定最低和最高价格并采取国家采购干预和国家商品干预的方式来调节和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国家干预是在市场粮食价格下跌时,政府为通过缩减供给来缩小需求缺口而限制粮食进口。并且从预算中拨款用于收购市场上过剩的粮食措施。而国家商品干预则是在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涨时,政府为扩大供给而限制粮食出口并将储备粮投放市场以缓解供给不足的措施。并且对不同粮食分别建立相应的干预价格区间。”

“最重要的一点,是边境高保护政策。苏联是农产品贸易进口国,通过市场准入,关税和动植物检疫保护等手段实施边境高保护政策。苏联生产者支持通过国内消费以高于国际价格购买产品来实现转移支付。”

亚纳耶夫的农业改革政策可以看做是俄罗斯农业改革加上中国市场改革的融合版本,一方面根据自身的国情实施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从贸易壁垒中剪下来的“羊毛”用作支持国内农业的发展,以形成国内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不得不说最后一步棋的确下的狠毒。

但这却是万般保全的政策,贸易壁垒抬高了进口商品的物价,高额关税用来补贴国内农业企业的发展,然后在昂贵的进口粮食和低廉的本国生产粮食面前,苏联人民闭着眼睛也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唯一的缺点就是,将来进行贸易谈判的时候对方可能因此提出抗议,并且限制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入。

“好了,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亚纳耶夫环顾了一下安静的周围,不紧不慢的问道。

第四百九十六章 无人能阻拦

亚纳耶夫长期以往的主导政治政策已经在克里姆林宫的内部形成了一种定势,根据之前的经验之谈,那就是亚纳耶夫总书记所坚持的路线一定是正确的,哪怕是命令听起来再怎么不可思议。这也导致了苏共内部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出现,那就是他们担心亚纳耶夫到最后会成为这个国家实至名归的领导人。

农业改革向来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苏联农业部部长虽然是在1992年之后撤换上任的,但同时也继承了前任领导人的保守作风,这并不能责怪他们,完全是因为当初“集体农庄”模式残留的后遗症。

“我们同意亚纳耶夫总书记的决定,没有任何意见。”工业部部长不发表任何意见,全盘附和了亚纳耶夫的提出的建议,而他们才是亚纳耶夫政策的执行者,也就是说农业改革最终能否如预期发展,完全掌握在这些人的手中。

“我也是……”其他人也同样跟着附和亚纳耶夫提出的建议,但同样不愿意多说一句话。

但是这些人的态度在亚纳耶夫看来,就是值得警惕的对象。

苏联领导层为提高农业效益所作出的所有尝试都没有超出斯大林所实行的僵化的管理模式。农业成了苏联经济中最保守的部门,甚至不允许讨论任何有关农业生产转入市场运营机制的可行性。因为政府不愿意、也不打算在农业生产领域实施痛苦的但却必要的市场化改革,这种情况导致了苏联农产品消费市场在1990到1991年间的彻底崩溃。最明显的就是赫鲁晓夫的玉米种植计划和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完全没有任何担当的甩锅领导人。

农产品与市场化接轨几乎是亚纳耶夫用刀子逼着这群人启动起来,改革从来就没有一帆丰顺的时候,如果这些人选择违背中央意愿的话,亚纳耶夫倒是非常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小动作,来大刀阔斧的整顿整个部门。

“既要保证我拥有绝对的权利,又要担忧官僚阶层的腐蚀,这还真是一个难题啊。”看着这些桌面上表情不一的委员会成员,亚纳耶夫叹了一口气。他打破了旧时代的桎梏,然而一批新的利益既得者正在蠢蠢欲动。

亚纳耶夫敏锐的意识到政治内部中,保守派对于亚纳耶夫的地位也开始提出了质疑。苏联在斯大林去世后,政府高层基于对强人的恐惧,决定了他们一切决策首先要保证不能出现强人,这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导致了亚纳耶夫越带领着红色帝国前进,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就越能表现出来。虽然所有人还是服从亚纳耶夫发布的命令,但是他们对于亚纳耶夫日益巩固的权利开始产生担忧。

亚纳耶夫对高度制衡向来不屑,因为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红色帝国只能沿着既有轨道以或快或慢的速度前进,直到撞上巨石而后粉碎。打破已有利益格局需要一定的力量,高度制衡就是高度无能。现在的苏联可不是墨守成规的时候,而是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导人,带领人民走出目前的困境。

任何阻碍亚纳耶夫前进的人,都将会以苏维埃叛徒的罪名处决!

“我现在还不能倒下啊,在没看到西欧彻底乱掉之前,我就还是苏联这艘战船的舰长。”亚纳耶夫说道。

坐在亚纳耶夫身边的雷日科夫留意到了会议开始之时苏共领导人情绪不对劲,在这场会议结束之后,其他人全部散去,雷日科夫私底下找到亚纳耶夫,想知道他到底在谋划些什么。

“诶?其实我倒没有什么,雷日科夫同志。”亚纳耶夫说道,“可能只是有些累了而已。”

“请保重好身体,亚纳耶夫总书记。”雷日科夫忧心忡忡的说道,“毕竟你还要领导着这个国家走出困境。”

对于雷日科夫的关心,亚纳耶夫点了点头,“我知道,雷日科夫同志,我只是纯粹看某些食物不爽而已,农业改革的方案策划已经一年多了,不过看到农业部的那群家伙所作所为还真是令人感到不快啊,迂腐和僵化是阻碍一个政府部门最致命的威胁,看到现在这些人的样子,感觉当年我极力反对的东西又回来了。现在他们也正在成为一枚拦路的石,阻碍改革的发展。”

雷日科夫被亚纳耶夫所说的话吓了一跳,他下意识说道,“亚纳耶夫总书记……”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雷日科夫同志。”亚纳耶夫站起身,等到所有人都走出这间办公室之后,他才对雷日科夫推心置腹的说道,“你想说的是,在还没有把这一切完成之前,我们还需要忍耐是吗?”

“改革是深水区,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所以我们才根据历史上的惨痛教训修改政策,防止悲剧的再度发生。但是无论我们怎么提防,有一点是防不了的,那就是利益和人心。当年在改革中的获益者会成为新的利益集团,等到他们成为阻拦新时代到来的绊脚石时,也会被后任的改革者一脚踢开,这本就是非常现实的一件事。”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障好这次重要的农业改革,在完成了最后的改革之后再来收拾这帮家伙。不过假如他们不愿意按照我们规划好的路线走,那么即使是农业部的部长,我也会让他在明天就变成阶下囚。这些人最好清楚的意识到我的脾气可并不好,甚至还有一些糟糕,最难容忍的事情就是别人在我背后做一些我看不起的小动作。”

亚纳耶夫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气场就变得非常可怕。只有在妨碍他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时候才会呈现出铲除所有拦路石的坚定神情。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他会让人想起当初发布大清洗命令的斯大林同志。

“阻拦改革的人,都会像阻拦苏维埃前进的石头一样,被碾压成碎块!我会一如既往的执行复兴苏维埃的伟大计划,没有人能够阻拦,绝对没有!”

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流涌动苏格兰

高度的制衡就是高度的无能,这一点倒是很好的在英国政府方面体现了出来。面对苏格兰独立越来越高的呼声,英国政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恢复了消失近三百年之久的苏格兰议会,但是英国中央政府保留了能够取消议会的传统。这意味着苏格兰政府将有资格按照国会传统,提交公投法案。而此时在苏联煽动下的苏格兰民族党党魁萨尔蒙德将宣布苏格兰人民已经为走向独立做好了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将进行第一时间进行独立公投。

而萨尔蒙德政党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背后苏联的支持,为了让苏格兰人民像爱尔兰一样的走向独立,克格勃可是花费了极大地心思。包括萨尔蒙德拉动选票的政治宣传和利用北海油田成为向中央政府施压的筹码,而且时间选择方面也极其的微妙,提交公投提案的时间点掐在了英国脱欧公投刚刚结束的时候,这一切都有苏联在背后策划的影子。

目前为止,一切事态都按照着萨尔蒙德的计划发展,接下来就是让苏格兰议会审核独立公投的法案,等到苏格兰中央作出决定以后,将立刻启动公投程序。萨尔蒙德也是乘着首相梅杰辞职之际,而下一任领导人还没选出来之前,进行大胆的尝试。毕竟在今年争取到的妥协法案中,英国政府可是有解散苏格兰议会的权利。

对于苏格兰而言,输了,可以等待下一次的机会。赢了就是一本万利,这样划算的买卖,萨尔蒙德认为自己还是可以赌一把。哪怕是输了也不觉得可惜,毕竟下一任的首相还要先解决英国脱欧之后的烂摊子,根本无暇顾及到苏格兰的现状。

整个大不列颠进入了天气阴暗的寒冬,温带海洋性气候孕育了这样阴郁的天气,但是在苏格兰人眼中,这个寒冷的冬天却代表着光明和希望。因为所有的独立党都在为最后的独立进行斗争,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准备好在公投成功后,万一遭到英国政府的镇压,他们会像爱尔兰人民一样拿起手中的枪反抗英国军队。

萨尔蒙德在办公室里准备着最后的宣传文案,对于他来讲,黎明即将到来,萨尔蒙德将倾尽全力带领苏格兰人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苏格兰的光明对于英国来讲,就是黑暗。失去了北海油田的支持后,无论是天然气还是石油的供应,大不列颠政府都显得非常的被动,尤其是苏格兰和苏联在背后勾搭的情况下。

这样一来苏格兰等同于抓住了英国把柄,所以英国绝对不会让苏格兰独立出去。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