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6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当然。”亚纳耶夫开门见山直接说道,“我们政治局准备废除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所谓的五百天计划,重新重用你的《政府纲领》,但愿我们现在还来得及做这件事情,补救戈尔巴乔夫做过的蠢事。”

在此之前,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由总统顾问委员会成员沙塔林院士为首的专家小组,在俄罗斯500天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即《向市场过渡——构想和纲领》。1990年9月上旬,小组提交了这个计划,规定苏联沿着私有化、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17个月里“实现剧烈的改革”,至少70%的工业企业实现私有化,转变为联合股份公司,同时鼓励大规模外资进入,在私人商业银行和所谓“市场保障”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金融体制。它的全称为“沙塔林——亚夫林斯基500天计划”。

当那些鼓吹私有制的蠢货都在为这个计划欢呼喝彩的时候,只有雷日科夫清醒的意识到将会发生怎样可怕的灾难,但他却无力阻止,因为舆论和政府,全部站在了叶利钦身边,没人愿意为他讲话。所以雷日科夫只能选择用辞职来沉默抗议。

帕夫洛夫接过亚纳耶夫的话,对雷日科夫说道,“所以你将会担任苏联经济部长的职务,来推行你谨慎变革的计划,对此,雷日科夫同志有什么意见要提吗?”

“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听到总理说的话,雷日科夫决定以退为进,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改革是风险极大的做法,很多措施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所以我所需要的是绝对的保证权,保证我做任何措施都不会受到高层或者其他人的影响。而最重要的一点,我一个无权无职的人,怎么就到中央去担任经济部部长了呢?”

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相视一笑,异口同声的说道,“这是政治局成员一致的决定,由你来担任经济部部长。”

“你们这样说,会不会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雷日科夫小声的嘀咕道。

见他还不安心,亚纳耶夫只能苦笑不得的保证道,“担任经济部长只是暂时的,之后我们还会对你进行职务上的调动。今天只是先跟你透露一下消息,具体情况的讨论改天会议另外安排。而且我保证你的改革措施会落实到位,现在不是戈尔巴乔夫说话的时代了,1990年9月,你曾看着祖国母亲因为一帮蠢货和别有用心的人坠入深渊而无能为力,但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义无反顾的去救她吗?”

“我当然会。”

听到亚纳耶夫的话,雷日科夫抬起头望着他,眼神比1990年9月的那次绝望的会议上显得更加明亮,更加坚定。

第十二章 给西方的宣战书

八一九事件可以说是给西方各国的政府首脑打了一针兴奋剂,那些原来正准备度假的政府首脑,国家总统纷纷取消自己的假期,密切关注着苏联的一举一动,工作人员不停的穿梭在总统的办公室和情报大楼之间,递上从莫斯科传回来的第一手消息。

此时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兴奋异常,他们希望看到这个压迫了他们六十多年之久的红色帝国在政变中悄然垮台,让这次的政变成为苏联分崩离析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将共产主义视为洪水猛兽的资本家们正恶毒的诅咒着苏共最高领导人全部送上绞刑架。

正当他们以为莫斯科处于云谲波诡的状态的时候,一切却正在悄然之中尘埃落定。亚纳耶夫掌握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权利,叶利钦和他的支持者们在莫斯科输的一塌糊涂。左右摇摆的墙头草已经向紧急委员会靠拢,只不过迎来高层们的一致白眼罢了。他们或许还不知道在将来会有一场更大的政治清洗等着这些人,到时候是生是死,只能听天由命。

莫斯科钟楼的大钟沉重的敲过十一下,而此时的美国还是夕阳昏沉的下午。在缅因州的肯尼邦波特别墅中,一位老人正坐在电话旁,焦急的等待着铃声的响起,而他的夫人站在他的身边,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宽慰他放松一下。

那位老人的心情可放松不来,他是美国现任总统乔治·布什,而他身边的则是第一夫人,芭芭拉。此时布什原本是在总统度假别墅里休息,却被苏联紧急政变的消息搞得一整天焦急不安。

站在布什身边还有一位谢顶的老者,他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苏联政变的消息正是通过他传递给还在度假的布什的。此时他还负责成为情报部门和总统之间的传话筒,将最新的消息报告给布什。

“布伦特,国家情报委员会那边有什么最新的数据消息传过来吗?”布什皱着眉头问道,“根据最新显示的情报,似乎事态正朝着我们不期待的方向发展。该死的!”

“我很遗憾,总统阁下,目前国家情报委员会正在分析目前所有的可靠的情报,想必他们会在今晚给出一个最佳的结论给你。”布伦特恭敬的说道。

“看来情报部门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布什呵呵的干笑了一下,将内心的想法脱口而出,“但愿苏联那边事态的发展会顺着我们的方向走下去,毕竟我们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策反了米哈伊尔,让他成为西方自由世界的走狗,我可不想让前一任总统和我的心血付之东流。让自己国家提防了几十年的敌人在自己手中倒下,喜悦是无法衡量的。”

布什在这私底下的场合将戈尔巴乔夫称呼为走狗,可见他对这位老朋友并没有真的上过心,顶多将他视为让苏联衰败的一枚关键棋子。事实上西方也从来没想过要跟一群西伯利亚的野蛮人打交道。尤其是他们总是能将西方压迫的喘不过气来。

“亲爱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芭芭拉坐下来抱着布什的头,轻轻说道。布什只是轻笑了一下,没有说话,他正等待着情报部门的最终结论,或者米哈伊尔亲自打电话到自己的别墅这边。

布伦特退出房间,准备在电话面前等待情报委员会打电话过来,刚到走廊,突然拐角处上出现一个气喘吁吁的情报人员,他一边跑还一边扬着手中的一张白纸。

“快,给总统阁下,情报委员会发过来的结果。”

在他还没说完之前,布伦特就一把抢过那张纸,也没有敲门,直接打开总统卧室的房门,不顾礼节的激动大呼道,“总统阁下,情报委员会那边传过来的最新的结论了。”

不过当他打开房门的时候却正好看到布什拿起了床头的电话,正皱着眉头盯着他,做出一个示意让他噤声的手势。然后布什如同跟一位老朋友在拉扯家常一样,说出那一句历史性的问候,“谢天谢地,米哈伊尔,我的朋友是你吗?你还好吗?”

不过电话那边的回答却让乔治·布什瞬间心凉如水,拿起电话的不是戈尔巴乔夫,而是来自克里姆林宫办公室的紧急状态委员会最高领导人,亚纳耶夫。

“不好意思,我的乔治朋友。戈尔巴乔夫总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履行总统的职责,从现在开始我将接替他一切职务。哦,对了,差点忘了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原来的苏联副总统,现在的苏共最高领导人,亚纳耶夫。”

“你们将米哈伊尔怎样了?他可是我们美国人的朋友。”布什握紧了话筒,甚至用上了一个小小的威胁警告亚纳耶夫。

不过布什忘了亚纳耶夫可不是吃软怕硬的角色,他向来才不吃这一套,直接不屑的说道,“我还以为国家之间只有利益可言,没想到一向以背叛朋友著称的美国人居然会跟自己认为最邪恶的国家交朋友。”

“我和米哈伊尔是私底下的好朋友,与你和苏联无关。”布什狡辩道。

“算了,你跟戈尔巴乔夫有什么关系我并不在意,不过有一件事我要提醒你们美国人。”亚纳耶夫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冷声说道,“所以现在请收起你们那一套恶心,虚伪的民主自由做派,苏联的确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还没有需要全盘西化才能保住自己的未来。你们这群伪善的吸血鬼,真当做克里姆林宫之中没人看得穿你们的把戏么?就连小孩子也知道‘敌人赞扬自己所做的事那一定是一件蠢事’。戈尔巴乔夫是蠢货,所以你才会将他称之为最好的朋友,的确,对于我们来讲,没有谁比亲手瓦解庞大帝国更加糟糕的事情了。”

布什抬起头,正好和布伦特对视一眼,他低下头问道,“那你到底想怎么样?”

“没什么,我只是想跟你说,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应该像个商人做生意一样,只谈利益,不谈意识形态。有共同利益的时候就应该相互盈利,不是么?但是倘若对方千方百计的想要陷害自己,斯拉夫民族除了伏特加接待客人之外,还有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对待敌人。”

亚纳耶夫晦涩的告诉布什,他不想继续进行无聊的意识形态对抗,但美国若是继续蛮横的挑衅的话,他一点都不介意将两极格局变成战争深渊。

“好了,没什么事情的话布什总统还是早点休息吧。毕竟你一整天可能都没怎么睡好觉过,晚安,我的新朋友。”亚纳耶夫没等布什说完直接挂了电话,长呼一口气。将心中的怨恨全部宣泄出来的感觉真爽。

而在布什这边,布伦特和他都是面面相觑的表情,布伦特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布什直接开口向他解释道,“政变,紧急状态委员会赢了,我们的朋友戈尔巴乔夫输了。现在苏联彻底滑向了我们没法控制的深渊,布伦特,我要召开紧急会议。”

布伦特目瞪口呆,当场如遭雷击呆立在原地,他这时候才慢慢望向手中的那张纸,看到上面写着一句情报局最精简的总结,正好与这次通话的结局遥相呼应。

紧急状态委员会政变成功几率,百分之五十五。失败几率,百分之四十五。

布什双手搓了搓自己的脸,慢慢说道,“看来我们即将要面对一位斯大林式的对手了,这对自由世界来讲,绝对又是一次沉重的灾难。”

第十三章 镇压

虽然比预期的要稍微晚一点,但是装甲部队还是成功的进驻了列宁格勒和伏尔加格勒,一个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一个作为俄罗斯南部粮仓。亚纳耶夫绝对不会让任何一座城市失守,成为民主派寄生虫的本营。

军队进驻之前,他通过电话跟苏联十六大军区的司令长来了一次促膝长谈。每一位上将或者大将都战战兢兢的握着话筒,听从着亚纳耶夫发出的指示。不过有一个人却永远听不到这些指示了。乌拉尔军区的希利琴科上将早在三个小时前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开枪自杀。据说当时有格鲁乌的士兵曾进去跟他交代了一些事情,出来之后希利琴科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坐在沙发上抽烟,抽完最后一根之后毫无征兆的拿起手枪开枪自杀了。两个小时之后,希利琴科的家人也失去了音讯。

军队里谁都知道希利琴科和叶利钦一直在眉来眼去,叶利钦才倒台不到两个小时,希利琴科就跟着遭殃了。苏共高层的报复比他们想象中来的还要手段狠辣一些。

所以当其他军区的总司令接到亚纳耶夫打过来的电话的时候,害怕的双手颤抖,这些绝大多数都经历过卫国战争血腥的将军们,第一次在一位文官出身的总书记面前表现出畏惧和敬意。亚纳耶夫让他们派遣军队进驻城市戒严,没有他的命令禁止撤出军队。所有人招办无误,再也没人敢阳奉阴违。

人越位高权重越是惜命,这些已经被酒精和岁月摧残的老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什么事情也干得出来。亚纳耶夫放下电话的时候,第一次察觉到苏联的悲哀。

当年那些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们早已迷失了方向,在权利的喜悦之下忘记了奋斗的目标,开始怀疑自己信奉的理想和信仰。最终变成那一小撮想要靠改变制度来篡取国家利益变成中饱私囊的小人。而那些还在为信仰奋斗的人,也逐渐在不满的现实中变得失望,最终选择冷眼旁观自己为之奋斗过的祖国轰然坍塌。然后在尘埃中捡起那枚生锈褪色的镰刀锤子徽章,黯然伤神。

所幸的是,亚纳耶夫还有改革的热情,以及足够的权力支撑他去做着这一件事情。当他用手中的笔签下一些任命状的时候,亚纳耶夫知道在苏联各地正在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些自发组织的反对派虽然没有在叶利钦的号召之下爆发出令人震惊的示威游行,但还是有不少人走上了街头,举起旗帜高呼口号让紧急委员会下台,渐渐的游行演变成骚乱,不少的店铺被砸,汽车被焚毁,甚至有妇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骚扰猥亵。这些打着民主自由旗号的龌龊小人向来喜欢在暗地里做一些与之截然不同的行为。

人民从一开始的期待变成了失望,这些人不是针对政府,而是掠夺自己的财物,就像一个光明正大的强盗打着正义的旗号闯进自己家中掠劫。

戒严的军队一开始遵照中央指示,暗中观察不行动。不过他们每隔半个小时就直接向中央高层直接报道,当亚纳耶夫意识到这些反动派人物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伏尔加格勒和列宁格勒的市民忍无可忍的时候,他终于下达了那一道准备已久的清场命令。

这一天,这些沉浸在虚假民主带来的喜悦的寄生虫们,终于领教到钢铁洪流的可怕之处。那些履带转动的暴力机械将会成为他们下半生难以磨灭的噩梦。

清场的军队先向人群中投掷催泪瓦斯,当那些人意识到这些是什么的时候已经被呛得睁不开眼睛。有些人企图用自制的莫托洛夫鸡尾酒打算点燃那些士兵,却被房顶上早已埋伏好的狙击手用空气压缩的气枪打断了腿。

然后是士兵清场,苏联军队的粗犷风格注定他们不会使用警棍和盾牌这些文艺的镇压武器,他们没有手中都有防暴枪,里面直接上疼痛感十足却又不会致人死地的橡胶弹。亚纳耶夫下达的命令是,不用怜悯任何一位暴徒,直到你们打光所有的子弹。原谅那些人是上帝的事情,我们只负责送去见他们。在街上抓到就当街暴打,在厕所逮到就直接把头溺马桶中。

橡胶子弹打在他们的身上立马皮开肉绽,就算没有也是一片紫红色的淤青。这些在温室下长大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痛苦,立马鬼哭狼嚎的倒地哀求,但是那些士兵却没有放过这些人,无论是倒地的,还是求饶的,都继续享受橡胶弹的折磨。

示威的人群害怕了,这些反对者第一次体会到专政的铁拳是多么可怕,原本以为发动街头政治会让苏共高层不忍对付人民而屈服,他们没想到新上任的苏共总书记本来就是一位铁血领袖,只要军队和国家机器还效忠领袖,那些企图通过社会变革浑水摸鱼的人就永远没有机会。

发动游行的领导人害怕了,就像一个粉墨登场的小丑又迅速黯淡下台,他们抛下自己的队伍灰溜溜的逃跑了,留下那些被骗的年轻人品尝共产主义的惩戒。失去组织和战斗力的他们立马缴械投降。

两个大城市的清场行动中,一共有六人因为踩踏死亡,二十人重伤,六十人轻伤,逮捕了数百位进行街头政治的年轻人。虽然很多人都在新闻上痛哭流涕说自己是被人骗去游行的,但亚纳耶夫只对这些人来了一句简短而又犀利评价,“一场懦夫和垃圾组成的滑稽演出”。

这些部分情节严重的人会被送到克格勃特种精神病院接受温暖而又美好的治疗,直到他们一听见民主自由就双腿哆嗦才会重新获得自由。呵,多么讽刺。

针对这次的清场,那些自诩斯拉夫民族良心的知识分子开始指责亚纳耶夫的所作所为,出版过《古拉格群岛》,被誉为俄罗斯良心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将亚纳耶夫比喻成一位凶残,毫无人性的铁血暴君,并将他形容成和斯大林一样的疯子。对此亚纳耶夫不屑的撇撇嘴角,嘲笑他是一个只会写矫情的文字,没有任何作为的傻子而已。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