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酋长到球长 第356章

作者:茅屋秋雨

很快有农庄的人提出了意见,建议每个人耕种一片土地,除了定额要缴纳的之外,剩余的都是自己的以促进那些农庄人的积极性。

鉴于牛马不够的情况,可以学夏城的办法,七八人一组共同耕种,而不要才去如同榆城作坊一样的手段集体劳作。

对于这个提议,陈健暂时搁置了。不是说这个提议不好,而是这个提议现在不是时机。

法理上土地是归夏城共产的,那些农庄中劳作的人不是夏城人,暂时没有争取到夏城人的身份。

如今土地私有还没有深入人心理所当然,而超前出现的作坊让原本不相干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

倘若土地的产出是可以归私人所有的,那么作坊的产出为什么不能归每个劳作的人所有?土地是生产资料,那么作坊就不是吗?

在土地私有制深入人心之前,没有那么多天经地义的时候,作坊群的人肯定会思索这里面的问题,如今还不是时机。

夏城可以那么做,因为之前陈健为了打碎氏族推行了土地私有制,夏城的土地当然是夏城国人所有,这也可以说得通。可在这里暂时却没办法实行,否则之后的很多事他自己都讲不明白道理,名不正言不顺。

倘若那些农庄的人已经自己争取到了夏城国人的身份,这种制度是很好的可以推行的,计划统计司下发任务,以十几个人小团体的方式承包任务,同时又保持农庄的集体性,以便于兴修水利,单独的家庭是无法应对水旱灾害的,也意味着农人不可能将手中的有限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事,注定了一辈子贫困——哪怕最简单的酿酒作坊,一个农人很难办起来,但是一旦将来农庄变城邑公产为集体所有,那么就很容易在集体的力量下准备充足的资本。

况且他的真正目的是一群不以氏族为纽带但却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作坊工一样集体协作有纪律性的人,而非仅仅是为了那些产出。

之所有将他们分配道农庄除了要自给自足外,更重要的是榆城的市场不足以容纳这么多的作坊工,只能扔到农庄以等到市场开拓后将他们直接调到作坊上。

思索了两天,确定这个办法在作坊工和农庄联合最终反抗取得国人身份之前不去实行,他还需要这些人帮助自己给那些既得利益者施压,如今只能先苦后甜。

二月中旬,从夏城来的第一批封地主和里司之类的人来到了榆城,陈健陪着他们参观了两天,随后连通一批新式农具一同运送到了曼辕所在的农庄中。

除了国人见过的犁铧锄头之外,还有一样他们没见过的工具,陈健称之为耧车,也就是原始的播种机。

做出这东西难度不大,甚至可以说毫无难度,没有丝毫的机械传动,全靠重力和惯性。

种子装在木斗中,木斗的背面是一个小斗,小斗下部是三个下种口。

下种口的前面是三个很小的犁铧,用于破开垄顶,种子从下种口落下,既保证了一条直线,又能保证种子的深度,以免太干燥影响发芽。

而整个工具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控制种子从输种管中下落的数量,所以肯定不能直接在大斗的下面挖三个洞,那样的话种的比收的还多。这就需要后面的小斗和输种管,通过一根绳子拉动大斗,大斗的背面有个小孔,大斗稍微一摇动,种子就会从小孔中悠出来一些进入小斗,再从输种管中落到土地中。

只要人掌握了摇摆的节奏,就可以保证完美的耕种。前世在机械条播机普及之前,中原土地上大部分还是用耧车这种没有一块铁的工具,一个技术水平很高的短工可以利用手的操作,让一亩地的种子用量从十斤到四十斤不等,这取决于地主对待短工的态度,而对雇工来说只是手一抖的事。

所以形成了一种耕种时节吃肉吃白面的雇工习俗——不是出于善良,而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反之就是互相伤害。

当然,即便技术再差,陈健估计也比用手播种要强,而且会节省很多种子。

用手播种,需要一个人在前面用锄头挖坑,后面一个人背着个袋子弯腰撒种,顺便用脚把种子埋上。算起来一头牛拉着耧车一天能干的活,需要两个人忙十天左右。

陈健的想法是先在一个农庄推广,然后一年后将学会了使用这种工具的人打散,分散到其余农庄,互相学习,这样是最快的推广方式。

至于说夏城的国人,那自然是要他们学会回到夏城传播的,技术传播是有延后性的,这些人陈健准备留他们在这里直到秋天。

等他们学会了各种新式农具的使用后,可以将封地的半奴隶制度变为地租制度,而随着货币化的进行,这些地租又可以集中起来建造新的作坊,用新工具解放的人手参与到非土地之外的事情当中。

如今榆城作坊的木工司所能制作的耧车在今年只能供最多两个农庄使用,陈健打算将这件事以公产技术入股、老国人以私产和奴隶参与的形式将这一行分担出去,让他们别把眼睛都盯在土地和奴隶上。

而夏城的公产作坊群则主要负责生产上游和高端产品,耧车必须要有犁铧配合才能使用,在没有开垦的土地上毫无价值,而耧车仿造简单暂时可以获利,一年后利润已经不足以让陈健花那么大的心思。

夏城的这些老国人不知道陈健的计划,但是他们对于土地并不陌生。土地已经融化,犁铧的操作用不到陈健,木犁和铁犁一脉相承,族人早有站出来的主动牵牛扶犁,沿着早已画出的直线开始了初春的第一次开垦。

铁制的犁铧如同切豆腐一样破开了土地,比起木犁自然是要强得多,而且如今的耕牛鼻子上多出了一个熟铁的环,即便再执拗,绳子一拉鼻环吃痛,只好收起了脾气向前。

马鼻子上不能穿鼻环,但是嚼头是一样的功效,使劲一拉马儿的舌头就会被勒住,认它性子再烈也会乖乖站好。

围观的一群人嗅着空气中的泥土味,啧啧称赞道:“这可比木犁又快了一些,只要是平地我看都可以开出来。”

陈健在后面套好了耧车,笑道:“不止呢,你们看看这个。”

他虽然知道原理,不过手上并没有准儿,一开始的时候不是晃动的慢了就是快了,种子参差不齐。

等到尝试了两三亩地之后,逐渐找到了感觉,右手轻轻一摇晃,种子从小孔中滚到小斗中,再从输种管中滑落到前面的小犁铧趟出的小沟中。

因为一次可以播种三行,而犁铧每次只能起一条,即便陈健不算熟练,可速度却比一牛一马两个犁铧的速度更快,很快就跟了上去。

后面的人瞪大了眼睛,交头接耳道:“乖乖,这么下去一天一人一牛一耧车,不是要种百十亩地?”

“是啊,而且比漫天撒籽更快,最关键的是漫天撒籽没办法除草,这东西却是成垄成行的。”

“嘿,我那封地里如今还有六百多人,这要是有了这东西,哈……过不了几年,我不是要有十几万亩的土地?当初姬夏说让咱们用封地代替夏城公产土地做赏赐的时候,还有人不愿意,如今看来姬夏早就想到了这办法。”

十几万亩土地的数目让人咂舌,原本靠着木头石头挖坑的时候,倾夏城所有的劳力和奴隶,两年才开垦了那么一点土地,如今却只需要几百人。

谈笑间陈健又折回来,擦了擦汗道:“谁去试试?”

不少人跃跃欲试,众人又拿出很久前的抽签的办法,想到当年一起劳作的场景,忍不住又笑了一阵。

两个人在前面尝试的时候,陈健和众人坐在地头一起喝了点水,随口说道:“我这边有个好活,但是缺人手。你们几个牵个头,凑些钱贝,凑些人手,赚一笔。公产出技术,出几个熟练工,你们出人,出钱贝。五五分,你们的五分再十抽一的税。”

“之所以公产不做,不是说不赚,而是公产看不上这点利润,有限的人和财力要用的更赚的地方。不过再不赚,也比种地要强。一个人一则是拿不出那么多,二则是这种好事,当然要大家一起赚才好。”

第三章 农业变革(二)

吊起众人的好奇心后,陈健指着远处的耧车道:“你们觉得这东西能不能赚一些?”

众人犹豫半晌,终于有人说道:“也不一定。咱们城邑用的会很多,但是其余城邑未必用那么多。普通平民买不起,这东西必须要和犁铧一起用才行,而且还要有牛马。”

“奴隶较多的……应该不会买。这东西昂贵,奴隶砸碎了的话,会很心疼。”

“再者,靠近城邑的肥沃土地就那么多,奴隶已经可以耕种过来了。可是有了这东西,用不了那么多的奴隶,多出来的奴隶干什么呢?多出来的奴隶白吃饭?离开城邑去远处开垦的话,又要担心奴隶们逃走。”

陈健拍拍手道:“说得好啊,所以我想出了个办法。你们先做着,等咱们城邑的耧车普及后,你们可以集中你们手中的钱去别的城邑建立些小作坊、农庄之类的。你们出钱,出技术,他们出用不着的奴隶,你们雇佣奴隶,给奴隶主钱。给的钱要比每个奴隶每年在土地上生产的更多,他们会怎么选呢?”

众人想了一下,又道:“那就只能在娥城卫城这些地方做。咱们的钱就草河附近的几个城邑认得会用。”

陈健呵呵笑了一阵道:“以后不会了。”

从布袋里掏出了一把铜币和一个狗头金熔铸的金币扔给众人,众人立刻被这种圆圆的货币吸引住了目光,这东西很好看,更为神奇的是每个都长得一模一样。

铜钱是熔铸的,之前陈健让他们用锡雕出了十六枚手工钱,利用翻砂法,将锡钱放在细腻的翻砂中,厚度的一半在一面翻砂中,背面在另一面翻砂中,上下分开后取出锡钱。

十六枚锡钱八个一行,一共两行,中间再夹上一根木棍,抽走木棍后,翻砂中的空隙就像是一棵树。钱是树叶,棍痕是树干,空隙是为了往里面灌铜汁的。灌注铜汁后,再把铜钱从树上摘下来打磨,铜树干再扔进去回炉,翻砂还可以继续使用。

熔铸铜钱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如今冶炼炉可以达到一千四百多度的高温,纯铜纯金的熔点也就一千度多一点,达到一千四后会融化的非常完美。

熔铸东西最大的要求就是金属溶液的流动性,因为里面会有气泡——就像擤鼻涕一样,鼻涕中常有气泡,甚至有美出大鼻涕泡的说法;但是那要是一滩水,就绝对不会存在那么多气泡,因为不黏糊。

铜汁融化的很完美,用来铸钱问题也就不大,当然用来铸别的东西问题同样不大——比如某些需要周期性承受巨大压力的器物外壳,生铁的熔点太高,流动性不好有气泡不说,实际上内部也是石墨、碳化铁、铁三种物质的不均匀的冻结体——青铜像是一杯盐水,而生铁更像是一杯水和油的混合物。

想要推行货币,就必须要打破以物易物的习俗,靠自然经济的发展来打破这个习惯,没有二百年别想,所以陈健仍旧要把货币当做一种代币,和作坊用品绑定。

除了到时候贷一批货币给那些想要购买铁器的城邑外,民间使用的就要靠这些非全民所有的集体所有或是个人所有的小型团体完成。

夏城中田产较多的可以独自去干,田产不多的可以十几家二十几家联合在一起,由计划统计司牵头,公产提供支持,其余城邑的民间力量作为支柱,以建立农庄、低级产品作坊为办法辐射到四周的城邑。

上一篇:穿越清朝的太监

下一篇:帝国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