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旧事 第258章

作者:萌俊

坚宝宁坐在办公室里,身着制服,穿着皮靴,已经得知总督的下一任职位。

何定贤闻言不禁笑笑:“格sir还是有靠山的,就算在港岛搞出烂摊子,回去一样能擢升。”

“哪有。”

坚宝宁手指夹着香烟,摇头道:“外交官调任总督,主政一方算是擢升,总督调回主家只要没进议院,或者前往地方任职都是贬谪。格sir执政十年本来政绩是很漂亮的,据说港岛上交的税收翻了三倍,按理而言,回去起码能进议院当老爷,整个家族都能上一个台阶。”

“现在却只是回外交部任职,干两年就要退休。”

何定贤失笑道:“不退休干嘛?”

“干到死啊!”

坚宝宁啜着了言,笑了笑。

“新任总督呢?”

何定贤翘起二郎腿。

“还没定。”

坚宝宁摆明是有渠道回祖家收风,十公笃定的道:“碍于南洋与港岛的局势变化很快,祖家方面暂时没定下人选,将由辅政司长戴维德先就任署理总督,等到祖家确定人选才会派出新任总督。”

何定贤点点头:“你们内阁倒是很谨慎,其实换谁来都一样啦,要么收钱,要么收尸,选一条而已。”

坚宝宁笑道:“人要适应环境。”

第二天。

总督格洪量搬出太平山总督官邸,带着一众署官在门口,对报社记者们讲完卸任感言,便在车队护送下前往半岛酒店。总督将在半岛酒店居住一晚,第二天乘飞机离开港岛。

虽然,格洪量的行政目标一直是为大英服务,但其执政期间开放关口,收纳移民,提出港人为主的口号,一系列措施不仅普惠到大批逃港者,还显著的发展了港岛经济。

这确实让葛洪量收获到一定的民心,以何定贤的角度来看,格sir都算是一个“能臣”,肯干事,干的出成果,奈何,敌之英雄,我之仇寇,立场不同,只有欣赏,没有手软。

署理总督“戴维德”发表电台讲话,宣布就职,当天中午全港多个地下赌档便已经开出盘口,赌戴维德可以署理多久总督职务,从一天到一年,一月内赔率越近越高,三月后赔率越久越高,中间赔率最低……

署理转正更是开出一比一千的赔率。

因为,港岛历史上就没有一任署理总督可以转正,严格意义上,署理总督与总督是两个职业,署理总督只负责短期管理港岛事务,往往由辅政司长代职,而辅政司长仅算本港升任的官员。

总督却是政治家,上接殖民大臣,于议院有支持,下接殖民地洋行,可管理资本交通。

且总督任职时间长,可施行政策,署理总督任期时间短,只负责衔接政策。

最终,戴维德任署理总督24天,新任总督为“佰立基”,前新加坡总督,在马绍华就任首席部长之后卸职,现在被调来港岛担任第23任总督,显然是大英意识到港岛与南洋华人已经展开政治合作,新任总督不仅需要了解港岛局势,还需要对南洋局势有了解,乃至于有影响力。才可能在与华人的斗争中胜出,将殖民地的带回正轨。

南洋方面,马绍华担任首席部长之后,大英又任职了一位新总督,但新总督已经完全失去统治力,佰立基可以算是最后一任具有实权的新加坡总督。

当然,末代总督于何时何地,都是一个救火队员的角色。

让佰立基担任港岛总督,或许是祖家对他的奖赏。不过南洋方面华人却对新加坡的傀儡总督都感到愤恨,一直给马绍华施加压力,希望华人除了参政权之外,还能拿到自治权,摆脱殖民地地位。

马绍华作为华人中的强硬派,暴乱在行,政治谈判却是缺陷,在与大英代表多轮磋商之后,依旧没有结果。特别是当马绍华成为首席部长之后,由在野转为执政,面对的问题无法诉诸以暴力。因为,他站上台上,已经要为经济,时局负责,而他的政治无能一时间引来很大纷争,新加坡出现数次千人以上骚乱,其中多有海定社的身影。

马绍华迫不得已主动辞职,随后,林有福在华人劳工阵线以及巫统、马盟的支持下成功上位,成为第二位华人首席部长,负责与大英进行谈判……

大馆。

何定贤低头掐住手表问道:“新任总督几点的飞机落地?”

第390章 深夜长谈

“晚上八点。”

坚宝宁穿着制服,用小勺搅拌着咖啡杯。

“时间差不多了。”

“我们一起机场欢迎新人吧。”何定贤放下手表,爽朗的笑道:“作为本地人要讲礼貌。”

“好的。”

“何sir。”

坚宝宁轻笑一声,饮了一口咖啡,把杯子放在桌面,旋即拿起衣挂上的帽子,戴在头上,转身一起与何定贤走出办公室。

大门口。

“何sir。”

“何sir……”

蓝刚、颜雄等人穿着西装,腰间配枪,双手放在小腹前,齐齐鞠躬问好。

何定贤随口道:“去机场。”

一支六辆警队牌照公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出大馆,一路开向北角码头,乘船抵达九龙城渡以后,再换九龙区警车驶向启德机场。创建于1925年的启德机场,最早是由何启爵士与区德先生合资的“启德营业公司”填海造陆而成,拟定为建造花园式住宅,每一寸土地都是填海工程,因此得名“启德滨”。

但由于“启德营业公司”破产,地皮被港府租用,先后为大英皇家空军机场,训练中心,亚勃特飞行学校等……后因港府打算建造机场,寻遍全港发现“启德滨”是全港面积最大,最为平整的一块土地,且旁边的九龙湾可以停泊水上飞机,最早港府在1927年以一百万7250港币的价格,购入启德滨地块。

目前启德有两条跑道,一条为港府兴建的东西向跑道,一条为二战日据时期,日方修建的西北向跑道,当机场有航班起降时,需把清水湾道的车辆截停。

每当飞机发出呼啸而过的声音时,总会吸引九龙城许多孩童昂首观望。

虽然,港岛已经开通商业航班,有大英帝国航空公司,泛美航空、法国航空、欧亚航空,但是,启德机场仍旧是半军事性质,有军方的人看管,有专用机库。

当车队来到机场大门时,正好见到一架帝国航空的班机盘旋降落,起落架一点点地接近地面。

“轰!”

飞机触地发出巨大的噪音。

何定贤乘坐的车队却被军方人员拦在门口,直到坚宝宁出示证件,出声道:“警务处长坚宝宁前来迎接总督履职,政治人物及城市安全是警队的职权范围,希望你不要闹出不愉快。”

少尉在检查完证件之后,走进岗亭打电话拨给上级,得到批准才归还证件,敬礼允许通行。

“总督先生。”

“港岛到了。”

佰立基脸颊消瘦,眉毛细长,腿上盖着毛毯,正在翻阅着一份杂志。

作为一名职业政客,他二十七年的仕途都在殖民部,曾于海鲜殖民地、特立尼达、北婆罗乃和香港等地供职,在做新加坡总督的上一个职位,便是港岛辅政司长。

回港岛于他而言是故地重游,所以,彰显的非常平静,在服务员的轻声提醒下,放下杂志,轻轻点头:“我知道了。”

“好的,总督先生。”服务员二十几岁,正是青春靓丽的年纪,又化着精致妆容,穿着丝袜,旅行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却浑然没有心思欣赏。

而数位从新加坡带来的执政班底成员,也开始有条不紊的收拾皮箱,行李。

“sir。”

“机门要开了。”这时一位机长走出驾驶室,亲自前来敬礼问候。佰立基笑着与他握完手,舱门便发出气动声,缓缓拉开,露出一片夜色。而在舱门彻底打开的那一刻,他已经站在舷梯前,穿着西装,缓缓招手示意。

“啪嗒!”

舷梯至轿车之间已经铺满红毯。

一群记者在两侧拍照,辅政司、政务局、驻军代表等高级官员,总计十数人站在红毯前,有的立正敬礼,有的鞠躬弯腰:“欢迎总督到港履职。”

佰立基走下舷梯与署官们一一握手,其实对各位的资料都了然于胸,正当他与驻军代表问好时,一道刺眼的灯光忽然扫来。他本能的眯起眼睛侧目看去,是一支车队抵达现场。

何定贤、坚宝宁、颜雄等人纷纷推门下车,来到红毯前敬礼道:“sorrysir!”

“坚sir。”

佰立基却笑的十分灿烂,握住他的手拍拍肩膀:“好久不见。”

“是。”

坚宝宁不敢多说。

佰立基又看向何定贤,出声道:“何sir。”

“久仰。”

何定贤听见他嘴里飙出的粤语,心里也微微惊诧,敬礼道:“欢迎长官!”

毫无疑问,警队率人冲进机场是一记下马威,但佰立基给的人感觉却是荣辱不惊,一点都不在意警队展示肌肉的意图,不仅与何定贤、坚宝宁握手,还与颜雄、蓝刚等人握手,主动提出由警队护送前往太平山。何定贤、坚宝宁等人自然是欣然答应,不一会车队就驶出机场。

一辆车上。

何定贤叼着香烟,语气玩味:“坚sir,这位新总督看起来不好对付啊。”

“佰sir早年是三洲府总督金泰文爵士的私人秘书,自大学毕业后就考入殖民地官署任职,有十分丰富的殖民地管理经验。”坚宝宁道:“并且他在二战期间曾经入伍,是联邦远东情报团官员,负责大马地区的特别行动,在北婆罗乃地区还组织游击队抵抗日军,但随着大马全境沦陷而被俘虏,受囚于战俘营直至二战结束。”

何定贤知道一些佰立基在新加坡的履历,但却不知道他还领导过大马游击队,是一个经受过战火磨炼的人,难怪很多事可以忍,可以不在乎,一点都没有总督的傲气。

“我听说佰立基在任内化解了新加坡多次宪制危机?”他问完,坚宝宁便点头:“对,如果没有佰sir居中调解,三洲府地区早就发生大型叛乱了。”

三洲府即是新加坡、槟城、马六甲,三个马来半岛重要港口城市的统称,广义上也指附带的大马群岛。在二战前这些地方都归属于一位总督管理,官方称为“海峡总督”,民间叫作“三洲府总督”。二战后,海峡总督一拆为三,马来、槟郎屿、马六甲等十一个邦组成“大马联盟”,由马来总督管理,纳闽与北婆罗洲合并,设文莱总督管理,新加坡单独拆分出来,任命一位新加坡总督管理。

这显然是大英官方意识到殖民地独立潮的出现,有意识把三洲府拆开,避免马六甲海峡出现一个中型主权国家。将来若是自治独立,三个国家互相制衡,也比一个国家掌控海峡来的好。

太平山。

总督府。

佰立基在官邸内下车之后,并未急着进门,而是朝向何定贤、坚宝宁笑道:“坚sir,何sir,不嫌麻烦的话,进来喝一杯?”

“yes,sir。”

何定贤、坚宝宁悄然对视一眼,齐齐敬礼答应。

有一众随行署官负责搬运行李,其实三人并没有什么要忙的事宜,官邸内也早已打扫干净,只要按照个人习惯添置些物品就行。佰立基把二人带到办公室的会客区,笑着让秘书泡茶,轻声的道:“今天还没正式开始办公,这里也不算正式的办公室,就当是我请两位到家里闲聊。”

“还记得上次来太平山时,我还在辅政司任职,一晃眼七年过去,坚sir那时候还是高级助理处长吧?现在已经是警务处的负责人,何sir那时候在干嘛?”

何定贤盘算了一下,笑着道:“读警校。”

“时过境迁,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比如新加坡已经成为半自治邦,相信很快就会实现自治目标。港岛人口也翻了一倍多,获得劳动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社会矛盾。”佰立基一针见血的道:“去年的双十事件就是一次矛盾爆发,格爵士发展经济,吸收人口的政策没错,但只顾一路发展经济,不顾消化社会矛盾,调整华人地位,社会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

何定贤沉默了,因为他面前的总督并非是一个嚣张、狂妄、强权之上的人,而是懂得分析社会矛盾,国际形势的聪明人,亦或者说,每一位总督都肯定是合格的政治家,只不过,在位置上越久,越易受到野心和利益的绑架。

他问道:“总督先生,你打算怎么解决社会矛盾?”

“呵呵,首先是振兴工业,解决社会沉重的劳动力,让更多的华人从码头走进工厂,从苦力劳动者变成技术工人,虽然社会阶层没有改变,但是工业带来的生产力富余,足以让华人过上比农业社会更好的生活。”佰立基直勾勾的盯着他道:“你不可否认,港岛至今只有百分之一人活在现代社会,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依旧活在农业社会。”

“于华人而言,今天与一百年前没有差别,而当港岛工业有了起色,自然可以反哺到医疗、教育、水电等民生领域,至于资本领域则采取自由主义。”

“所以何sir,我需要警队的支持,一起搁置争端,共同发展。港岛好了,每一个港人的生活才会变好,民生领域,享用最多的是市民,市民中最多的则是华人。”

佰立基喝了口茶:“战争中有中场休息,何况是政治斗争呢?何sir。”

第391章 顾客才是上帝

何定贤不可否认佰立基说的十分有道理,而且深知经济发展的同时,英资会占据全面优势,警队毕竟只是警队,总督作为执政者,一切政绩都归于总督。

港岛民生领域要是能够得到发展,新移民会十分支持港府,并且港府在发展民生领域的时候,可以引入英资,发展教育领域的时候,可以洗脑华人……

佰立基明显是要延续格洪亮的执政思想,只不过,换了一种执政手段,不再显得那么激进。这与佰立基在新加坡执政的手段很像,尽量磋商,延缓冲突。

何定贤却在看破佰立基的想法之后,依旧点头道:“yes,sir。”

“警队会全力支持港府。”

因为发展港岛经济、改善民生、提振工业是全港市民的追求,违背民心的事情就算干了,也得不到好处。警队可以操纵江湖,破坏局面,但一次两次还好,次数一多,经济越来越差,底下的兄弟们不会答应。

况且,何定贤很清楚华人在港岛的定位是棋子,在97之前棋手永远不是港人,而是英方和北方。佰立基可能想要把港岛变成南洋第二,让港岛未来成为大英的自治邦,某种程度而言,也算是完成大英吞并港岛的终极目标。

但可惜,这一点大英说的不算!

北方不会答应。

何定贤也用不着杞人忧天,让高个子去顶就行,他手下还控制着粤省商会,经济方面的事情已经有影响力,不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被甩下车。只要还坐在牌桌上,随时有机会把对方手中的筹码赢过来。

“多谢你,何sir。”

佰立基笑着伸出手,表情十分自信。

何定贤握手道:“不用。”

坚宝宁在旁也露出一个微笑,警队华人与港府保持良好合作,于他们是最有利的一个结果。

旋即,坚宝宁便起身道:“sir,时间不早了,我们先不打扰。”

“好。”

“慢走。”

佰立基站起身送道。

何定贤随后鞠躬告辞,与坚保宁一起离开太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