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开挖土机,你挖出核弹基地? 第162章

作者:凉拌香辣腐竹

几万兵,赵军耗都耗光秦军。

错误还不只是这一处,李斯是当了三十多年的官,并非当了三十多年的宰相,这里面的差别很大。

足见《赵正书》的问题有多大。

“确定……这里面的记载也太扯了,假得一比。”

听见林尘的话,王建斌猛地反应过来,感情写《赵正书》和营销号是一路人,闭着眼睛胡说八道。

几十万变几万,太离谱了。

但凡是了解过,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直播间的观众听了王建斌的话,也都发现了其中的盲点。

一时间,不少人都跳出来嘲讽质疑史记的那帮人。

“大秦是有数万部队,笑死我了!王翦攻楚张口就是60万人,写赵正书的人绝对连基础教育都不过关。”

“我还以为是什么厉害的资料,结果就这……”

“史记:你什么身份也配质疑我?”

“叫得是挺凶,结果是水货。”

“动动脑子就知道,史记在流传这么多年,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能够推翻的?”

“下次等情况搞清楚再叫知道不,这下多尴尬。”

……

林尘指出的点,哪怕是没上学的小孩都不少清楚,根本无法反驳,一击打中了帖子的要害上。

事实摆在面前,那些质疑的声音顿时没了动静,零星有几个死鸭子嘴硬冒头的都被群起而攻之,摁在地上摩擦。

“这么说那个赵正书完全是瞎编出来的,根本没有可信度?”

“嘶……赵局长,他们那么紧张干什么?”

《赵正书》既然是胡编乱造的文献,根本没有必要在意,更没有必要公布出来。

这一举动在王建斌眼中很是反常。

林尘晃了晃头,笑道:“赵正书的确是问题不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那篇帖子里面所说的史记篡改现实这点,也不是完全诽谤。”

“赵正书里面李斯的形象是忠心耿耿的大忠臣,和史记之中截然不同。”

“虽然为了突出‘胡亥,所谓不听谏者也,立四年而身死国亡。’这句话,赵正书可能进行了一些加工,但李斯在汉初的形象肯定是正面的,和史记之中的不一样。”

李斯师从荀子,又是法家学派比较代表的人物。

无论从教育,还是个人的理念,李斯都不可能像史记描述的那般不忠。

《史记》的记载之中,也提到了民间对李斯的议论是极忠而死,和《赵正书》之中的形象契合。

当然,也不是史记故意黑李斯。

司马迁对李斯顶多是不喜欢,两者并无深仇大恨,没有这个动机,司马迁在这里做得更多的是呈现历史人物的多样性,人是复杂的综合体,远非表面看见的那么简单。

“史记未必全对,赵正书也不应该完全否定,历史记载需要结合一起看才行。”

赵正书里面很多东西都相当夸张,但也有相当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林尘本身的观点并没有改变过,而事实的情况也印证了他的观点。

听完林尘的话,王建斌又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沙丘之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听完林尘的解释,他大概明白《赵正书》本身的性质,类似于民间故事,借助过去发生的事情来阐述某个观点,属于很常见的文学手段。

的确是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在其中,篡改的地方也不在少数。

只是林尘这一圈解释下来,最重要的沙丘之谋并没有提及。

林尘没有立即回答,陷入思索之中。

沙丘之谋属于不能公开的秘密,哪怕是真的有,实际上参与的也不过是赵高、李斯、胡亥,根本无法进行考证,这点类似斧声烛影,到现在还是个谜团,无人说得清楚里面的事。

“赵高有一个官职是符玺令,负责管理符玺,誊抄诏书,他的确是有那个能耐伪造诏书,不被发现。”

“赵正书记载的应该是当时诏书的原文。”

“我个人倾向是有。”

杀扶苏,杀其他的皇子以及弄死李斯,后面想要清理赵高。

这可不像是正统继位的皇帝干得出来的事情。

最起码在《赵正书》里面胡亥并不是一个二傻子,要说胡亥干这些事都是因为赵高,林尘是绝对不相信。

王建斌怔住了,沙丘之谋他是知道的,赵高的官职竟然还有这能力,让他感到颇为意外。

“怪不得赵高后面能够只手遮天。”

想了想,王建斌又感觉的确是这么回事,赵高职位拟旨盖章直接一条龙全包,谎传诏书简直不要太容易。

遇到秦二世这种坑货,还不芜湖起飞。

同时,他也有些奇怪,怎么会有这种职位。

这也太危险了。

一旦,符玺令是个像赵高这种野心勃勃的人,造反简直不要太简单。

“尘哥,秦始皇为什么要设立符玺令这种官?”

“这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官职。”

对于这点,林尘还是做过一些了解的。

他以前有段时间很好奇秦朝的事情,所以查了不少相关资料:“当时用的是竹简,使用起来很麻烦,审批奏折对身体的劳损很大,符玺令分担皇帝的工作的。”

竹简可不像是纸,动不动几斤,十几斤。

身体素质不行,真心吃不消。

加上奏折数量又多,靠皇帝一个人处理,人都得废。

第164章 林尘:你也不想被人知道吧

与此同时。

文物部办公室。

林尘的直播不少考古界的人都在关注,这里也不例外。

现在是下班时间了,不过,因为等待林尘发现的《赵正书》许多人都没有走,留在和其他人进行讨论。

而身为发现者的林尘,他的解释引起了一众考古人员的注意,一起在看他的直播。

“我还以为他只是靠运气,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厉害。”

其中一个考古人员感慨道。

他能在文物部做事,放在考古界也算是比较有水平的一批人了。

不说一流,二三流的水平还是有的,搁在普通大学当个教授教教人绰绰有余。

《赵正书》的问题,他也看出来了一些。

只是比起林尘,远远不如。

一个外行人竟然能够分析得如此透彻,真心很魔幻。

哪怕是那些享誉全国的教授,都未必能够如此快地分析出来。

甚至他都怀疑林尘是不是AI假冒的。

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

“完全是六边形战士!”

另外一人也感慨起来,被一个外行人全方位碾压,这种感觉就很复杂,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某个方面和林尘相比的或许还是有,但综合起来看,别说业余圈,纵观全球的考古领域怕是都找不出第二个。

其他人都没有异议,对于林尘这种妖孽,真心生不出任何的比较之心。

“他说史记和赵正书都是参考了相同的文献,我个人感觉还是有点问题。”

“若是参考文献相同的话,赵正书岂会出现兵数万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

一个考古人员对林尘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史记未必全对,林尘的话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是在学术探讨,可能有问题的地方都可以拿出来说。

“可能这部分他们参考的信史没有准确说明,太史公通过其他文献补全了这部分内容。”

司马迁世修史书,底蕴自然不是别人比得了的,能够接触到许多别人不清楚的知识。

重要是司马迁能够直接调用官方资料,在数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史记》和《赵正书》的对比,察觉很是明显。

在涉及数字方面的记录,《史记》都很准确、详细。

《赵正书》错漏百出。

官修史书和私人记载都有这种特性。

“应该是有记载的,不然的话,他们不会同时都在这方面进行记录,并且句式还都差不多。”

有人提出了别的意见:“因为和林尘所说的那般,赵正书为了讲故事,有意对一些细节进行了夸张地处理。”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最典型的是《荷马史诗》里面神明都跑出来,那些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比起《赵正书》不知道扯了多少倍。

民间编撰的常见问题,不整扯淡点,没办法在民间传播。

当然,也不是所有官方修史都能比较客观,白象国、棒子国的官方文献也很扯淡。

几百年前,人家已经在宇宙大战了,领先全球n个版本。

“赵正书里面可是有提到诏书的内容,从格式看的确是秦朝的没错,并非乱编的,史记之中并没有提及。”

诏书的遣词用句是有固定的规矩,普通百姓基本上没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在没有原文的基础上,不可能变得符合诏书的遣词用句的要求。

若是照着林尘的说法,《赵正书》既然有,《史记》不可能不记录。

此话一出,整个房间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众人都在心中默默思考着这个问题。

始皇遗诏可是很重要的东西,照着林尘的说法,确实说不过去。

过了好一会,方才有人解释道:“应该是太史公故意的,他觉得始皇遗诏是假的,所以不进行记录。”

“秦二世登基,必然会昭告天下,将始皇遗诏向所有人公开,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史记也提到始皇遗诏的存在,想要搜集其中的内容并非难事。”

都昭告天下了,其中的内容算不上什么秘密,司马迁距离秦始皇死亡的年份也不算太远,哪怕是参考的文献没有记录,从别的文献找到补上,并非难事。

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同一个事情出现多个说法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不是不能。

而是不愿意罢了。

他们照着林尘的观点对《赵正书》和《史记》中相对应的记录进行了新的分析,越是分析,越是心惊。

一切似乎的确如林尘所说的一般,不管他们如何研究,都没有找到林尘的观点存在什么问题。

林尘看那篇帖子也没有多长时间,却能分析得那么透彻,太吓人了。

讨论林尘说法的不只是他们,许多考古圈的人都在研究林尘的观点,尤其是《赵正书》和《史记》同源这个大胆假设,受到了许多讨论。

然而,结果无一例外,证明事情的真相如林尘所说。

林尘后面提及的另一个点也受到了不少的讨论。

《赵正书》之中秦始皇的遗言是当年胡亥公布的始皇遗诏。

因为史记在这方面一笔带过的缘故,始皇遗诏的真实内容并未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