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178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这次,我获得封藩建国的名义不是应该的么。不然南疆大功陛下该如何赏赐,总不能感觉我可能威胁到了陛下的皇位,直接赏赐一杯毒酒吧,上皇还活着呢!”

  “贾琮那小子的小说写出来已经那么久了,为何陛下没有按照小说的描述,随便派一艘海船探寻一番,应该花费不了多少精力和资源吧?”

  “我没事让甄应嘉探查到了巨岛,陛下却心生不满,呵呵……”

  反正御书房只有当今和忠顺亲王,这厮也就放开了顾忌,轻笑道:“这本就是我应得的,莫非陛下以为能够控制远隔数千里海域的巨岛不成?”

  当今只是冷哼出声,此时他已经冷静过来,淡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忠顺亲王不屑道:“有实力占下,并且还能稳定统治那才是王土,就大庆水师那些海船么?”

  他这次也是豁出去了,坚决打消当今插手封国领地的事情,不然以后后患无穷。

  在他的坚持下,当今真的不敢胡乱用强,只得同意召开一次皇室内部会议,商讨忠顺亲王封藩建国之事。

  一干宗室大佬究竟说了什么没人知晓,只是自此之后当今对忠顺亲王之事不管不问。

  有大臣建言说什么必须由朝廷掌控云云,当今直接把这厮推给了忠顺亲王,然后没过半个月这位大臣直接告老还乡。

  出头鸟被狠狠教训一通,其余蠢蠢欲动之辈自然不敢继续轻举妄动,只能安静观望风向。

  只是,叫外臣好奇的事,忠顺亲王也没办法调用皇室资源,加大往封国巨岛输送人员和物资。

  很显然,忠顺亲王和当今应该达成了某种默契。

  当今不阻拦忠顺亲王通过自身力量和资源,向封国巨岛输送人口和资源,却也不会主动帮忙。

  一些消息灵通人士,还打探到了整个皇室蠢蠢欲动,显然都有海外封藩建国之意。

  外臣这才恍然,尼玛忠顺亲王的行为,可是在给皇室宗亲开启另一条道路,可以说整个宗室的人心都聚拢在他这边,不要说区区一个外臣,就是当今也不敢胡作非为啊。

  这日,贾琮突然接到忠顺亲王邀请,在会宾楼三楼雅间聚一聚,同时说一说那处海外巨岛的建设事宜。

  “不要胡乱参合了,有你那本小说打底,忠顺亲王用不着硬着头皮胡闯,起码有个目标!”

  林如海恰好休沐,闻讯告诫道:“估摸着,皇室内部达成了什么想法,你要是胡乱参合进去,以后想要脱身都难!”

  “岳丈放心,我心中有数!”

  贾琮点头表示明白,这才带着小厮旺财,施施然前往会宾楼赴约。

  华灯初上,会宾楼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很显然他来得早了些,被小二引到定好的雅间,忠顺亲王还没来。

  他倒也不觉得被轻视,饶有兴致聆听台子上说书先生的表演,竟然是已经结束许久的《海外建国》!

  听着宾客们不时爆发出来的叫好声,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升腾,好像人人都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贾琮微微一笑,心道风潮已起人心浮动,不是谁想拦阻就能拦阻得了的……

第二百八十五章 闲谈和新职位

  

  不久,忠顺亲王满面春风赶来……

  “怎么样,听到自己写的小说如此受欢迎,里头的内容甚至在现实都能出现,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忠顺亲王此时就是这样的状态,见到贾琮直接开口调侃,以往他绝对不会如此‘轻浮’。

  也怪不得他如此……

  自从发现巨岛的事情曝光后,又和当今达成了默契,由暗转明带来的好处可是相当巨大的。

  以前,迁移愿意出外海拼搏的百姓,只能是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就是采购物资也都是如此。

  这样的小打小闹,按照贾琮所写小说的说法,那就是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没见,甄应嘉偷偷摸摸鼓捣了差不多一年,才只运输过去不到两千青壮,物资也少得可怜。

  不是忠顺亲王和甄应嘉没钱没物资,而是不敢太过明目张胆,免得引起旁人关注升起不该有的心思。

  眼下情况不同了……

  既然行动已经曝光,还和当今达成协议,自然就用不着偷偷摸摸小打小闹了。

  最关键的是,先前一年多的努力,迁移过去的近两千青壮,保证了忠顺亲王对该巨岛的拥有权。

  要知道,这两千青壮,可都是忠顺亲王手下皇庄的佃户子弟,忠诚有保证不说还接受过一定军事训练,有不弱的战力。

  哪个要是觉得能够取而代之的话,那就试试看吧。

  由暗转明,忠顺亲王便是可大张旗鼓迁移手下能够信任的佃户和仆役,大规模的向巨岛转移。

  之前,甄应嘉只敢拿出十艘海船运输人员和物资,现在则是三十艘海船一齐出动,每次能够运输的人员和物资都不可同日而语。

  短短时间内,巨岛那边的青壮数量就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一口气超过三千,加上他们的妻儿老小,数量差不多快要达到五千。

  五千人口,就是放在大庆人口最密集的江南,也能组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城镇了。

  随着时间流逝,以忠顺亲王掌握的资源和财富,完全可以提供两万青壮,以及他们的家人前往巨岛,成为藩属国的基石。

  显然,两万青壮,还有最多加上一万的老弱妇孺还是太少了,比起小说猪脚手下的百万军民差距甚远。

  更别说,他们之间的能力和实力差距了。

  或许,小说猪脚只需要发展十年的成果,放到他这里起码得五十年起步!

  五十年后,估计他的坟头草都长得有数尺高了,哪里还能见得到?

  所以,他邀请贾琮的目的在此,希望得到这厮的帮助出谋划策,起码也不能真的混得如此之差吧。

  “王爷说笑了,书迷们喜欢才是真的,其余一切对我来说不过只是浮云!”

  贾琮笑道:“倒是王爷最近风光无限,什么时候前往巨岛那封藩建国?”

  “本王和当今约定了三年时间,三年之后便会前往海外巨岛,到时候指不定还会邀请你小子过去做个见证!”

  “没必要,王爷还得让世子还有几位小王爷不时过去坐镇一段时间,免得叫人鸠占鹊巢可就不美了!”

  “这个本王自有安排,眼下却是有些麻烦事,想要请教一番,希望你小子不要敷衍才好!”

  “我有办法解决的自然不会吝啬,若是没法子解决的,王爷也不要认为我在敷衍搪塞!”

  忠顺亲王微微点头,而后就将他心中的烦恼道出……

  说来说去,还是实力不足造成的。

  像是忠顺亲王眼下做的人口迁移,本来应该是由朝廷组织和出钱出力,就是如此也是相当吃力的。

  眼下,却是由忠顺亲王这么个闲散王爷一力承担,最多也就能坚持三到五年就了不得啦,这还得是有甄应嘉这样的大财主支持,不然最多一年就得破产。

  “一年时间,只要能够迁移一万人口,其实就已经差不多可以放开限制了!”

  贾琮笑道:“江南那么多大海商,要是能够将这些海商的部分力量动员起来,之后的事情都不需要耗费太多银钱,关键是王爷得在巨岛那建立完善的码头和城镇,还有当地特产也能够源源不断的出产才成!”

  这时代的权贵,还是喜欢自给自足的那套办法,根本就不怎么乐意,或者理解资本运作的巨大好处。

  “让江南的那些海商参与进来,这样不好吧?”

  果然,忠顺亲王眉头微皱,摇头道:“他们的力量可是相当强大的,若是来个鸠占鹊巢怎么办?”

  “这就得看王爷怎么经营了!”

  贾琮淡笑道:“只要手头拥有足够的武力,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当地特产,那些海商的基业可都在江南,吃饱了撑的会跟王爷过不去?”

  说到这里顿了顿,悠然道:“就算有野心之辈,南海的岛屿那么多,比之王爷所占大岛差不多甚至更大的都有,还不够他们折腾的啊?”

  很显然,贾琮的说法叫忠顺亲王无法认同……

  已经尝到了甜头后,估摸着这厮,或者说其背后的皇室,已经将南海诸多岛屿看做了自家的盘中餐,怎么可能允许江南那边的海商染指。

  对于这样的想法,贾琮自然不会多做评论,至于是好是坏也得靠事实分辨,眼下他能提供的主意也就这么多。

  看得出来,在忠顺亲王还没有到达弹尽粮绝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让其余势力也分一杯羹的。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慢慢等着吧……

  忠顺亲王倒也不失望,虽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可贾琮的态度叫他十分开心,吃吃喝喝很是畅快。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闲聊中,贾琮得知,皇室一干大佬,对于忠顺亲王的际遇很是羡慕,大有效仿的想法和心思,只是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

  估摸着,他们若是想要出手的话,起码也得等忠顺亲王的封地,规模和建设程度达到一定水准。

  贾琮呵呵笑道:“若是当初当今不中途拦阻,让南疆边军一鼓作气冲入茜香国境内,再有粤海水师配合的话,指不定已经彻底拿下整个茜香国,甚至周围的一些小国也都拿下了,那里的土地起码能封几个藩属国吧!”

  说起这个,忠顺亲王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却也不是针对贾琮,而是对当今的做法相当不爽。

  若是有灭国之功在手,还能占得一块与大庆接壤的肥沃土地,能够减轻他眼下多少筹备物资的麻烦啊?

  这一次的会面,虽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可不管是贾琮还是忠顺亲王都感觉十分满意。

  离开后先到了林家,老丈人林如海正好在家,招手叫他过去也没问和忠顺亲王谈的怎么样,而是直接告诉了他一个消息:林如海当上了西山巡抚,顺便监管地方军队!

  算得上不是总督的总督!

  只是西山这地方……

  边疆啊,时刻都的防备草原蛮族攻击,驻扎了十来万精锐边军,乃是大庆最精锐的一支人马。

  就是地方驻军,也有相当实力的战斗力!

  只是,林如海一个纯粹的文官,想要在西山立足,并且还能彻底掌控地方军队,可不容易。

  “西山巡抚,可不好做啊!”

  贾琮叹道:“岳丈,弄清楚是哪个的主意了么,怎么也不能叫这厮好过啊!”

  “翰林院掌院学士提议的!”

  林如海神色平静,悠然道:“还是算了吧,我还是有些把握的,西山那边的情况比江南简单多了!”

  “简单归简单,可要跟那帮边军将领打交道,没点子武力保障可不成!”

  贾琮无奈道:“看来,我得跟着岳丈一起上任了!”

  林如海眼中露出一抹笑意,直接道:“就这定了,最好叫玉儿也一同过去,一家人就要在一起!”

  “朝廷给了岳丈多长时间准备?”

  贾琮也懒得说那些有的没的,直接问道:“有没有其它支援,比如说调派三百龙禁尉帮忙镇场子!”

  “没有,陛下倒是派了五十龙禁尉随行!”

  林如海淡然道:“至于其他的支援,不提也罢!”

  嘿嘿……

  文官集团内部的纷争,比起想象中还要激烈啊。

  贾琮倒也不在意,有他的帮衬,帮助林如海坐稳西山巡抚不难,只要不倒霉的遭遇草原蛮族大举来犯,顺顺利利度过三年任期,到时候一个六部尚书位置跑不了。

  一些手段只能在私下里耍耍,根本就没办法光明正大拿出来说事,不然朝廷的威严,还有皇帝的权威都将遭遇严重损害。

  至于主动冒头给林如海添堵的翰林院掌院学士,贾琮也有办法针对,到时候定要叫其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就没必要和林如海多说了,并没有在林家府邸多待,反正林黛玉此时也不在这里,还是让林如海安静的想一想,如何在西山当好巡抚吧。

  别看林如海嘴上说得轻松,心中到底是什么想法谁知道?

  毕竟西山那地方,乃是边军的地盘,一个纯粹的文官想要当好巡抚,只要想想就知道有多困难。

  眼下的大庆可不是中后期的大明,武将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本《东林党》

  

  “混账,混账啊……”

  这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最近不知第几次的愤怒咆哮。

  自从不久前,京城的酒楼茶馆,突然出现一本由知名小说家‘琮三少’所写的《东林党》,整个翰林院都处于一种古怪的舆论漩涡中。

  按说,只是一本小说故事而已,对现实中的翰林院,怎么可能会产生影响?

  问题是,小说中描述的一些情节似是而非,若是真论起来就是翰林院的不是,而且还是大大的不是。

  这就是很叫翰林院掌院学士不爽了,却又不好直接针对这本小说,不然不就是主动对号入座么?

  憋屈,相当的憋屈!

  堂堂翰林院掌院学士,名副其实的内阁储相,竟然对市井流行的一本小说无可奈何。

  若是叫外头的人知晓,铁定会惊掉一地眼镜。

  只是,若是有心思敏锐的官场中人听过《东林党》的故事,就会知晓堂堂翰林院掌院学士,为何会如此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