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第32章

作者:很废很小白

  还是村里的读书人太少了,根本不够用。

  见韩张氏从厨房中出来,韩桢吩咐道:“嫂嫂,劳烦你去后院小库房,取一筐铜钱来。”

  “哎。”

  韩张氏应了一声,便朝后院走去。

  没一会儿,便与方三三两人合力拖着一箩筐铜钱来到大厅。

  韩张氏好奇道:“二郎,怎地今日就发工钱么?”

  “待会有用处!”

  韩桢略显神秘地笑了笑。

  就在两人说话间,村民们排着长队进来了。

  韩桢开口道:“分成两队,租赁牲畜和修建山寨的去朱正则那里登记,招工和参军的来我这边。”

  闻言,长队立刻分为两队。

  一名村民快步走上前,说道:“村长,俺要招工。”

  “姓名?”

  “张三。”

  韩桢笔走龙蛇,迅速写好一份契书,递过去道:“按个手印,然后去谷场等等。”

  待到张三按完手印,韩桢摆摆手,唤道:“下一个!”

  韩桢的登记效率很快,与一旁的朱正则对比鲜明。

  没一会儿功夫,桌上便堆放了一摞契书。

  只是,从开始到现在,来他这的村民全部都是前来招工的,参军的一个没有。

  眼见队伍越来越短,马三狗压低声音,语气略显焦急道:“韩二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急什么。”

  韩桢毫不在意的说道。

  村民抵触参军是正常的事情,实在是北宋把军人这个职业彻底搞臭了。

  充军要刺字。

  这可和纹身刺青不同,刺字是将士兵的姓名籍贯直接刺在脸上。

  好处是能有效的防止逃兵。

  毕竟脸上刺着字,不管跑到哪里,旁人一看便知道是逃兵。

  但坏处也很明显,这种带着强烈侮辱性质的刺字,直接摧毁了士兵的自尊心,也打断了大宋武人的脊梁。

  再加上这些年厢军的恶臭名声,让本就不怎么好的军人形象,彻底被踩进了泥潭里。

  以至于,贼配军成了和腌臜货、贼贱虫一样,最低贱最恶毒的脏话。

  这样的风气影响下,村民能对参军有好感,反而是怪事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良家子是不会去从军的。

  想要扭转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得潜移默化。

  当然,韩桢如果强制征兵,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就没法保证军队的战力了,还会把自己多日来苦心经营的威望破坏殆尽。

  一个人心甘情愿上战场,与被迫上战场,完全是两回事。

  发挥的战力,几乎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

  强制征兵得到的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还行,可一旦遇到抵抗意愿稍强一些的正规军,便会丢盔弃甲,争相逃跑。

  ……

  一刻钟后,当韩桢再度写好一张契书,他朗声道:“石灰窑和制盐厂招工名额已满,现在只征兵!”

  闻言,排在后方的村民一阵骚动。

  见招工已满,不少人转移到另一个队伍,打算去修建山寨。

  修建山寨虽不长久,但一天也能赚20文钱呢。

  一时间,原本韩桢身前长长的队伍,顷刻间便只剩下三五人。

  其中一人犹豫了片刻,小心翼翼地上前问道:“村长,参军真的一日三顿干饭,三日一顿肉食?”

  韩桢不答反问:“这些天,我可曾骗过伱们?”

  “不曾。”

  那村民下意识的答道。

  回过神,他神色挣扎,最后还是没顶住一天三顿干饭和肉食的诱惑,咬牙道:“那……那俺参军!”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问道:“姓名?”

  “俺叫张和。”

  记下对方姓名后,韩桢朝一旁的马三狗使了个眼色。

  马三狗立刻会意,弯腰从箩筐里捧出五百文铜钱,啪的一下拍在桌上。

  铜钱撞击的叮当声,顿时吸引了所有村民的目光。

  眼见桌上一堆黄灿灿的铜钱,一个个眼神中透着火热。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明晃晃的钱财来的实在!

  韩桢指着钱,吩咐道:“这是你本月俸禄,且拿着钱回去罢,明日辰时便来报到!”

  “多谢村长!”

  张和连连道谢,喜笑颜开的一把把抓起铜钱塞进怀中。

  五百文铜钱将他衣服撑的高高鼓起,甚至因为塞的太紧,铜钱咯着肚子上的肉一阵生疼。

  但张和却毫不在乎,喜滋滋的转身出了大厅。

  见到这一幕,原本还在犹豫的几个村民立刻涌上来。

  “算俺一个!”

  “俺也要参军!”

第41章 【修建山寨】

  第41章 0039【修建山寨】

  在金钱和优厚待遇的诱惑下,又有几人没忍住,从旁边的队伍里走出,来到韩桢这边。

  感受着怀中沉甸甸的铜钱,这帮人心情复杂的出了宅子。

  韩桢数了数名单,一共招了11个人。

  数量很少,只能勉强凑成一个小队。

  不过韩桢却并不急,只要他承诺的待遇全部应验,那些参军的村民会自发帮他宣传。

  又等了片刻,见没人来参军,韩桢将纸笔推到朱正则面前:“若有村民来参军,你一并登记了。”

  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呢,实在没空干耗在这里。

  “猴子,跟我来!”

  招呼一声,韩桢大步踏出大厅。

  穿过垂花门,一路出了宅子,只见三十个村民老老实实蹲在树荫下。

  见到韩桢,他们齐齐站起身。

  “走,随我来窑厂。”

  韩桢也不废话,大手一挥,领着一群人走向石灰窑。

  石灰窑位于山腰处的西边,位置比较偏僻,远离村子。

  选在这里,一来是因为石灰窑开窑的时候,会扬起大片灰尘,免得污染到村子。

  其次便是靠近山里,到时上山凿石灰石也更加方便。

  石灰窑早几天就搭建好了,一共三座窑,这玩意儿就是一个简易的土窑,没甚技术含量。

  前期可以烧石灰,等到了后期,工人们操作熟练之后,还能尝试烧制水泥。

  由于粗盐还没运过来,所以韩桢暂时将制盐厂的工人,也一并拉到石灰窑。

  将三十名工人分成两组,一组烧石灰,一组负责在山上开凿石灰岩。

  烧石灰的十五名工人,又分成三班,每班上四个时辰。

  也就是八小时三班倒。

  没办法,烧石灰和烧贝壳不一样,以目前落后的工艺和条件,一窑石灰至少要烧八九天,煅烧的时候,必须时刻要有人看着,以防出现意外。

  给工人们详细讲解了操作和注意事项后,韩桢将猴子拉到一边,吩咐道:“石灰窑暂时交给你管,多上些心。”

  猴子面色为难道:“这……韩二哥,俺没弄过这个啊。”

  他一没烧过石灰,二没管理这么多人的经验,心中压根没底。

  拍了拍他的肩膀,韩桢笑着安慰道:“我平时怎么管村民的,你就怎么管他们,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再来寻我。”

  五人中,猴子最为机灵,而且性子不算跳脱,可以当作管理层来培养。

  猴子心里还是没底,哭丧着脸道:“若是烧坏了可怎么办?要不韩二哥伱再寻其他人罢。”

  “烧坏了也没事,多试试总能成功。”

  哪怕是韩桢亲自操作,也不一定能保证一次就烧出熟石灰。

  反正石灰石这东西又没什么成本,唯一的成本只是一点工资罢了。

  相比起白糖和精盐带来的暴利,这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那俺试试罢。”

  见他这么说,猴子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点头应下。

  韩桢攀着他的肩膀,传授经验道:“平日里多观察,若是觉得哪个工人比较勤勉,便可给予一些奖励,同时提拔一些人帮忙管理。”

  猴子若有所思道:“俺晓得了。”

  “好好干!”

  鼓励一句后,韩桢又匆匆赶回宅子,领着另一帮村民赶往村口不远处的山头,修建山寨。

  修建山寨的村民就多了,男女都有,光是第一批就有五十多号人,接下来还会有村民陆陆续续的赶来。

  人看着多,实则每天也就不到两贯的工钱。

  斧头、锄头这类工具,也都是村民们自带的。

  这座小山并不高,但却乱石林立,只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从半山腰处穿过。

  建筑方面,韩桢是个纯纯的外行。

  不过村里却有人懂,就是黄木匠。

  此人木工活虽不如陈木匠那般精细,但懂得却颇多,村里的三座石灰窑便是他设计建造的。

  一伙人赶到之后,韩桢先是吩咐村民们原地休息片刻,自己则带着黄木匠挑选合适的建造地点。

  走了一会儿,见到一处路段两边开宽,韩桢不由问道:“此地怎么样?”

  闻言,黄木匠仔细观察了片刻,又用锄头连续挖了好几个坑,随后摇头道:“这处地方不行,地下石块太多,打不了桩。”

  古代建筑也是要打地基的,只不过与后世的钢筋混泥土不同,这会儿打的是木桩。

  利用冲压法,将木桩夯入地底,最后再铺上一层碎石子,起到减震散力的效果。

  一番寻找过后,总算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方,黄木匠沉吟道:“地下还是有石头,估摸着木桩打不深,只能在夯土上面下功夫了。若村长舍得,咱们可以用三合土夯地基和寨墙。”

  三合土,顾名思义是用三种材料混合成的泥土。

  一般是由发酵过的熟土、沙子外加熟石灰,再配上糯米水混合勾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