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4章

作者:三月啦

  驺奉当时可以说是一人独战天下名士,在驺奉带领下的阴阳家为秦国分担了极大的火力。

  作为回报,阴阳家的核心理论得到了秦国官方背书,大九州正式能够被拿起来和九州说相提并论,始皇帝亲自承认五德始终说。

  不太能打的阴阳家,因为驺奉的选择,突然就变得能打起来。

  始皇帝并不是一个不会回报的人。

  如今许多年过去,驺奉早已经功成引退,隐居故乡齐地,不问世事,安心教授弟子。

  驺奉的上书始皇帝看过,还特意派人复制了一份赵泗带来的世界地图和海图给驺奉送去。

  听蒙毅再次提起,始皇帝瞬间清晰。

  驺奉!

  阴阳家!

  大九州!

  学术的争端都是你死我活,如果有机会干死九州说,阴阳家必然会不遗余力。

第三十九章 始皇帝抵达了他忠诚的咸阳!

  九州说,源来已久。

  至于来源也因为太过久远无法分辨,逐渐被各家各派采纳吸收。

  渐渐的,九州说经过各家的修改补充,成为了公认的地理概述。

  在诸子百家几乎全部承认九州说的情况下,驺衍提出的大九州说,在最开始,是有些离经叛道的。

  生于齐地,长于海边的驺衍天生就对世界有着不一样的幻想,故而有了大九州说,只是此学说一直不被主流学派所承认,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相比,有些名声不显。

  直到秦立国以后,阴阳家以五德终始阐述秦代周的合理性,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才真正的名声大噪,阴阳家为因此排在诸子百家前列。

  因为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大九州说也被大秦官方认可,只是相比较于根深蒂固的九州说,大九州说一直得不到主流学派的承认,迄今为止,大多也是阴阳家弟子信奉大九州说,并立志为其补充,想要让大九州说成为诸夏之地的地理概述理论指导。

  可惜迄今为止依旧无法完成。

  一来是因为九州说根深蒂固,二来也是因为大九州说更多来源于邹衍的想象和推论。

  九州外有四极,东南西北之极处处都是人迹罕至,这些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得到了验证,再加上人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准则,九州说很显然更容易得到认可。

  中原地貌方面可以验证,中原地貌之外不管是九州说还是大九州说都是猜测。

  实在是缺乏实证。

  蒙毅再次提起驺奉正是此原因。

  作为邹子后人,驺奉向始皇帝讨要海图的目的不言而喻。

  始皇帝,志在探索新地,阴阳家想要完善补充大九州说,将九州说彻底吸收融合。

  很显然,阴阳家,可以成为始皇帝有效的臂助。

  为了完善大九州说,阴阳家将会再次忠诚的团结在始皇帝周围,为王先驱,甚至于不需要始皇帝开口,阴阳家弟子就会迫不及待的上书探索海外。

  “驺奉年纪已大……”始皇帝皱了皱眉头。

  如今的驺奉可不年轻,年近古稀的年龄能否从齐地走到咸阳还是一个未知数。

  “便是走不动路,他的弟子也会抬着他来。”蒙毅活跃了一下气氛。

  或许权势美人金银财宝以驺奉的人生经历和年龄已经无动于衷,但是涉及阴阳家的核心学术理论,驺奉不可能不来。

  “诏驺奉入咸阳!”始皇帝点了点头。

  蒙毅点头,始皇帝则放下筷子,看着面前的筷子,明显的食欲不振。

  虽说秦朝时期并没有什么精细的美食,但始皇帝吃到的食材都算是人间极品。

  味道总归不是太差。

  只是始皇帝明显胃口不佳。

  近些日子,始皇帝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胃口也越来越差。

  饭经常是吃两口就吃不下去了,今天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到了用膳的时间没有任何胃口,饭菜上来,刚吃上一口就没了食欲。

  始皇帝身体的不适不仅仅是体现在食欲上,还体现在精神上,身体的不适严重干扰了始皇帝的精力。

  像是方才蒙毅开口提到驺奉。

  实际上并非始皇帝想不到,而是在这种身体不适之下,很多东西已经没空细想。

  最近这些天都是如此,处理政务的时候,如果蒙毅不再一旁辅助补充,一天下来,始皇帝会心力憔悴。

  故而最近几天,始皇帝已经把驾撵行程的事情全权交给了赵高来负责,蒙毅则负责陪在始皇帝身边处理政务。

  蒙毅从生活工作秘书,变成了单纯的工作秘书。

  “臣遣人备些酪浆来?”蒙毅见始皇帝食欲不振,开口问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没有食欲而闹小脾气。

  虽然心情烦闷,食欲不佳,但是该吃的饭还是要吃,始皇帝明白不吃东西身体扛不住的道理。

  不消片刻,酪浆奉上。

  蒙毅为始皇帝斟满,始皇帝接过,一口下去,眉头紧皱,强忍着呕吐的感觉咽下去,却怎么也喝不下去第二口。

  “算了……不吃了……”始皇帝摆了摆手。

  酪浆是始皇帝最爱的饮品,今日尝之却难以下咽,这种情况下已经实在无法勉强自己。

  “陛下!”蒙毅本想开口劝,却也知道这种情况下不是劝慰能够解决的。

  随行医师已经给始皇帝看了多次,途经山川河流蒙毅还专程抽空为始皇帝祭拜天地祈福,只是都无济于事。

  “尽快归咸阳吧!”始皇帝皱眉开口。

  “臣这就准备!”蒙毅躬身行礼告退。

  眼下也只能看看宫中的御医夏无且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办法,食欲不振,精力衰弱,看起来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对于始皇帝而言明显影响很大。

  蒙毅退下以后,始皇帝略显烦躁的扯开自己的衣服,尔后又将衣服下摆撩开,从跪坐的姿势变成双腿摊开的坐下,撩开裤子,将两条大毛腿露出。

  不仅仅是食欲不振,还有常发的身体燥热,呼吸短促……

  不至于使人痛苦万分,却又让人明显感觉到身体的憔悴。

  始皇帝再次打开案几一旁的壶子,只见其内已经是空空如也,原本备好的足够往返行程服用的丹药,已经被始皇帝提前吃完。

  心中的烦闷又多了一分……

  在这种情况下,驾撵继续启航,朝着咸阳缓慢的进发。

  尔后几天……始皇帝的身体出奇的没有恶化,反而还好转了一些。

  精力大有恢复,不过依旧是明显的食欲不振,每到吃东西的时候呕吐恶心的感觉十分明显。

  以往的山珍海味现在都味同嚼蜡。

  蒙毅专程于行程途中搜罗美食,始皇帝都无心食用,基本上都是强迫自己为了身体情况吃下去。

  不过除了食欲,呼吸急促和身体燥热的感觉减轻了很多。

  精神方面也没有那么憔悴,处理政务依旧会疲惫,却不至于头痛欲裂。

  在这种情况下,又行进几日,咸阳终于近在咫尺。

  因为身体原因,始皇帝要求不准接驾,只需保持路途安全道路畅通即可。

  也因为始皇帝的要求,让咸阳不少小官小吏扼腕痛惜。

  他们失去了为数不多在始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当地官员很负责的进行了清场,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因为始皇帝的要求,没有官吏迎接接驾,只有士卒确保归宫安全,蒙毅在外面为始皇帝驾车,驾撵缓缓跨过城门。

  归途未尽,因为身体原因提前结束。

  总之,始皇帝终于抵达了他忠诚的咸阳!

第四十章 你果然善射!

  翌日

  始皇帝的归来并不是很轰动,最起码赵泗是不知情的。

  眼下的赵泗,正与王离在蓝田郊野之中游猎。

  二者皆一身劲装,背负长弓,箭囊,腰间挎着秦剑,王离还牵了两条大黄狗。

  还有一匹战马,连同包袱一块拴在了树上。

  原本是应该有两匹战马的,一人一骑……

  说来话长~

  赵泗上一辈子参加过马术俱乐部,骑过马,但是也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

  而且是在有马蹬马鞍等一系列辅助工具的情况下。

  而这一世,打一穿越就漂洋过海,别说骑马,连见到马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再被摔了两次以后,赵泗老老实实的在王离的邀请下同乘一马。

  刚开始信誓旦旦,最后出尽洋相,赵泗才想起来,秦朝原来没有马蹬马鞍,这玩意在秦朝之后才正式诞生。

  “你这马术可得多练练,不然日后总不好一直同我共乘一骑。”王离笑着揶揄道。

  “谁知道没有马蹬马鞍?”赵泗翻了个白眼。

  没有马蹬马鞍这些骑乘工具的情况下,骑马这项运动的难度真的很高,尤其是对于赵泗这样的纯新手而言。

  摔了几次以后就老实趴在马背上全靠臂力腿力夹紧才不至于被摔下来。

  “马蹬马鞍?又是何物?”王离开口问道。

  “骑马用的小东西,回头弄出来给你看。”赵泗懒得解释,没有多说。

  王离见赵泗没有仔细解释,也没再多问,相处这么一段时间,二人关系越来越好,同寝同食是常有之事,不至于碰到什么就刨根问底。

  “对了,你弓术如何?一石硬弓可能用得?”王离再次开口问道。

  “这出来游猎,你又不能驭马,得靠弓术才能有所斩获。”

  “我善射!”赵泗笑了一下,熟练的挽弓搭箭,轻轻松松拉满弓弦,尔后缓缓将弓弦放松。

  晃动了一下手中的一石硬弓,赵泗略显得意的开口:“有点轻了,我常使三石硬弓!”

  得益于璞玉光环的影响,赵泗的身体远胜常人,臂力极大。

  力气大,就拥有了成为了弓手的基础条件。

  和网游中经常出现的弓手不擅肉搏力气孱弱不同,现实之中,正儿八经的弓手基本上都是大力士,不然压根拉不开硬弓还做个屁的弓手,通常情况下,一个拉的来一石硬弓的合格弓手,放下长弓,也是出类拔萃的近战。

  而赵泗,八年出海,遇到过险境,也遇到过厮杀,以至于赵泗磨练出一手不错的弓术,虽不能说百步穿杨,百发百中,但是沉心凝神的情况下,距离只要不是太远,说是十有九中绝不夸张。

  力气又大,弓术也还不错,这才是赵泗在王离面前自信的缘由。

  至于常使三石硬弓,那就纯粹在跟王离吹牛逼,以海外那个条件,根本做不出来三石硬弓,不过赵泗力气大是真的,目前所有经手的弓,都不能让赵泗完美发挥自己的臂力优势,王离带来的一石硬弓,给赵泗的感觉依旧偏软。

  “三石硬弓?”王离脸上带着狐疑上下打量赵泗。

  赵泗高是挺高的,按现代的尺度计算,将近一米九,以秦朝二十多厘米一尺的情况来说,赵泗妥妥就是一个八尺伟男子。

  不过赵泗属于不显壮不显肉的类型,身形比较匀称,故而王离打量以后还是认真的摇了摇头:“我不信,我两石的弓都得勉强才能拉开。”

  秦朝的一石大约是现代的一百斤出头,两石弓换算到现代那可是两百多磅。

  赵泗笑了一下看向王离问道:“带的可还有弓?”

  王离点了点头,赵泗也不多比比,直接挽弓,顷刻之间,弓成满月,手臂继续发力,弓弦竟被硬生生拉断。

  而赵泗,毫发无伤,甚至手臂都没怎么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泗最恐怖的不是硬生生拉断一石硬弓的弓弦,而是拉断以后,拉弓弦的那只手几乎没有向后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