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5章

作者:三月啦

  王离瞠目结舌,嗫嚅了半天这才开口说道:“三石弓,我怕是连开弦都开不了~”

  “骗你呢,我那手底下几头烂蒜,哪能做的出来三石硬弓?”赵泗笑着开口。

  弓箭这玩意,原材料是硬伤。

  想要玩三石硬弓的前提是你得有一个三石硬弓才行。

  以目前材料的强度,三石硬弓制作条件极高,数量也是极为稀有,怕是真的称得上神兵利器,赵泗别说三石硬弓,两石硬弓都没用过,开弓射箭,总得收着力气,一时兴起,弄断弓身拉断弓弦也是常有的事情。

  “再给我一副弓箭。”赵泗开口,王离从马背上重新取下一副新的一石硬弓。

  这次出门,一共带了四把硬弓,两把是备用,不用担心没的用。

  赵泗为了熟悉手感,选择挽弓搭箭,而不是放空弦,频繁放空弦很伤弓箭,这个道理赵泗还是知道的。

  深吸一口气,瞄准前方的大树,约莫三四十步的距离,赵泗沉心凝神。

  一箭射出,稳稳当当的扎在大树躯干正中央。

  尔后继续挽弓搭箭,一箭接着一箭,从最开始频率较慢,手感生疏,一直稳定到最后大约五秒钟一箭,稳定中靶。

  放了二十多箭,赵泗只觉找回了手感,这才放下长弓笑了起来。

  “还成,手感没生疏。”

  而一旁的王离,略显目瞪口呆。

  赵泗的箭术怎么说呢,很不错,但是也仅限于很不错,不至于夸张到世无仅有的地步,勉强在寻常人面前称一个射箭好手个中翘楚。

  但和真正的神射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用来在小伙伴面前装逼已经够用了。

  因为王离的射术,真的很一般。

  如王贲评价一般,天资低劣,富贵出身,箭袋子喂养,也挽救不了王离低劣的天赋,王离的弓术在同龄人中都只能算是中等。

  若不然,也不至于游猎还得带两条大黄狗了,因为如果不带这两条大黄狗,王离真的能做到忙活一天没有任何猎物。

  赵泗之于王离,就相当于黄金大能俯视黑铁一般。

  “如何?没骗你吧?”

  王离点了点头脸上略带几分失落认真的说道:“你果然善射!”

第四十一章 带朕去看朕的大宝贝!

  赵泗出色的射术让二者之间仿佛多了一道深深地隔阂,不过以王离的性子也就隔阂那么一瞬间,转而又满脸笑容开口道:“善!如此一来,今日可大饱口福也!”

  赵泗和王离二人游猎并非就是为了单纯的打猎,也有吃一顿野味小火锅的心思。

  甚至为此专门带了酱油陈醋油膏辣椒麻椒等各种各样的调味料,还有铜锅,全被装在包袱之中。

  王离和赵泗一人一弓,分头行动,赵泗往东面去,王离牵着两条大黄狗往西面去。

  赵泗上一世就沉迷极限运动,野外生存玩过几次,这一世飘洋海外,又有一手不错的射术,打猎对于赵泗而言确实是轻而易举。

  约莫一个时辰,赵泗就已经带着猎物满载而归。

  一头糜子,两只野兔,还有一匹山鹿。

  而王离,却还迟迟不见踪影。

  赵泗也没有着急,而是就近在附近寻找能吃的野菜和菌子山菇。

  这个时候的野外山林未经开发,不消片刻赵泗就找到了一大堆。

  王离依旧没有回来,赵泗干脆手持秦剑,在河边给猎物剥皮放血外加开膛破肚,处理猎物。

  鲜血染红河水,吸引了一大堆小鱼小虾,赵泗眼疾手快,单手又擒住一只约莫两三斤重的黑鱼。

  得,食材又多一味,干脆将黑鱼摔晕,刮掉鳞片,开膛破肚。

  眼看着猎物已经处理完毕,王离还没有归来,赵泗干脆在河边磊灶,土灶垒起来很简单,赵泗还在灶台旁弄了一个烧烤架子。

  一边火锅,一边烧烤,完美。

  至于水源,河流里的水就是现成的,这个时代的水流没有经过人工污染,纯天然,有点甜,无毒无害……个鬼。

  再怎么纯天然都得烧开了喝,纯天然意味着寄生虫也是纯天然的,这时代得了寄生虫可是一件十分要命的事情。

  不过没有人工化学污染的水,烧开烧透直接饮用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熟练的点燃火焰,将铜锅置于其上,置于牛膏油,待其融化,看准时机放入小葱蒜泥炒香,尔后放入干辣椒……加水,置入提前带来的牛骨头。放入新鲜找来的山菌蘑菇,不消片刻伴随着热气冉冉上升,香气已经一阵一阵飘来。

  另一边的黑鱼和野鸡也被赵泗处理好,准备待会在烧烤架上烤着吃。

  赵泗不喜欢火锅里面下鱼,弄的锅底全是刺,吃起来十分难受。

  至于野鸡肉,这玩意不太适合火锅,烧烤吃起来会更香。

  主食是猎到的糜子和山鹿野兔,已经被赵泗处理好,吃的时候只需要持剑自己片肉下入锅中即可。

  基本上准备妥当,赵泗才听到了脚步声,回头一看,果然是王离牵着两条大黄狗正在往这边走。

  王离手里伶着一只竹鼠,脸上满是尴尬的靠过来,待看到丰盛的猎物和已经炮制好的火锅汤底,脸上的尴尬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王离熟练的坐下偷摸将竹鼠背在后面松开双手,大脑袋往赵泗这边一凑笑嘻嘻的开口道:“足下果真善射也!”

  面对美味,没有什么尴尬是放不下的。

  “行了!吃吧!”赵泗摆了摆手,没有故意取笑王离,而是邀请王离一同享受猎物。

  手持秦剑,片下薄薄几片山鹿肉置入锅中,随着红色的锅底上下翻滚浮动,不消一会肉香味就飘然而上,王离急不可耐的想要品尝却被赵泗阻止。

  “等熟透了再吃!”赵泗开口道。

  野味虽好,但寄生虫和病毒是不可控的,虽然火锅肉煮久了会很影响口感,但是为了生命安全,还是值得的。

  王离没有反驳,见肉一时半会不能吃,懂事的将黑鱼和野鸡穿过清洗好的木棍置入炭火一旁烧烤。

  赵泗提前在黑鱼和野鸡上面打过盐和辣椒面,勉强算是腌制了片刻。

  “洒这个!”赵泗珍重的取出孜然。

  这玩意赵泗带回来的数量不多,一半用来育种,一半被赵泗留下自己食用。

  令赵泗意外的是,王离这个富三代烤肉技术出奇的不赖,甚至可能比赵泗技术还好,赵泗刚开始还担心王离烤糊了来着。

  “手艺不错啊!”赵泗看着王离熟练的转动,整个野鸡被烤的滋滋冒油,又不焦黑,表皮金黄,可以说手法拿捏到了极致。

  “那是自然!”王离自傲昂头。

  这个时代的主流烹饪手段就那么多,吃饭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

  上档次一点的宴会,都是备好食材,食客自己或烤或煮,亲力亲为,全按个人口味添加调料。

  二人一边聊天打屁,一边吃着火锅烤肉,再趁着河边微风,树下凉阴,好不乐哉。

  而最近食欲不振精神匮乏的劳模始皇帝,则在刚刚回归咸阳的第二天,就不顾歇息身体,专程在赵高的陪同下前往了蓝田大营,去巡视自己亲爱的红薯土豆玉米生长情况。

  始皇帝驾临蓝田大营,王贲亲自迎接。

  王贲也知道始皇帝专程跑这一趟不太可能是为了自己,多半是为了自家儿子负责的三种海外粮食。

  故而在得到通知以后,王贲第一时间派人去通知自己的儿子王离和赵泗,让二人做好始皇帝召见的准备。

  至于王贲自己,则立刻整理仪表,急匆匆的督促了自己的副官临时通知各单位,不管始皇帝会不会看到你们去哪里,蓝田大营所有地方纪律和卫生一定要搞好,务必确保始皇帝经过的每一处都不会出现任何脏乱差的现象。

  这不能算拍马屁,而是对于领导造访的重视。

  交代完以后,王贲急匆匆的提前准备迎接。

  始皇帝并没有让王贲等太久。

  约莫不到半个时辰,始皇帝的驾撵就已经至蓝田大营。

  “参见……”

  始皇帝自驾撵之中走出摆了摆手,甚至王贲话都没说话就被始皇帝打断施法。

  “红薯土豆玉米种于何处?”始皇帝开口问道。

  王贲不敢怠慢当即回答。

  “带朕去!”

  手里的红薯土豆都盘秃噜皮了,但是红薯土豆这两种粮食的生长情况,始皇帝还真没看到。

  这种东西耳听为虚,也不排除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可能,必须要眼见才能落实。

  尽管赵泗已经尽可能多的说了红薯土豆的缺点,以确保不会让始皇帝产生太大的心里落差。

  但是高亩产的两种农作物,对于始皇帝来说依旧意义非比寻常!

第四十二章 始皇亲至

  “怎么还没到?”

  王贲早就已经等候多时,王离和赵泗依旧不知所踪。

  眼下王贲也不能耽搁,自行带领始皇帝前往耕种红薯土豆玉米等新作物的开荒地。

  又行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之前开垦的几百亩荒地。

  如今距离耕种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红薯土豆玉米还有其余蔬菜种子基本上都已经发芽,郁郁葱葱,分外喜人。

  地头间有船员和士卒正在忙活除虫除草,赵泗虽然说过这些农作物没那么金贵,但是毕竟是育种阶段,自然要精细照料,以求高产,确保万无一失。

  因为王离和赵泗不在的原因,王贲只好亲自充当解说员。

  好在王贲也来此视察问询过几次新作物的生长情况,故而也分的清哪一片是红薯,哪一片是土豆。

  “陛下,此地界种的皆是红薯。”王贲抬手指去,只见绿油油一片的红薯已经发藤长叶。

  “约莫再有个三四个月就能够收成了。”

  始皇帝颔首,亲自走到地头前面,蹲下身子,看着郁郁葱葱新发的红薯藤蔓,脸上露出几分喜色,暂时不清楚收成如何,但是单看密密麻麻的一片,长势就足够喜人。

  “这里是土豆,约莫也得三四个月才能收成。”王贲又指向另一处的土豆播种之地。

  始皇帝再次走过去,绿葱葱的土豆苗也分外可爱。

  赵泗说过很多红薯土豆的缺点,作为一个天性谨慎的人,赵泗对于红薯土豆并没有大吹特吹。

  这东西放到古代能够活人无数毋庸置疑,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伤地费田,久食伤人,不宜储存运输,基本不具备大规模流通的属性。

  但是对于始皇帝而言,五百斤的产量就足够弥补这些缺点了。

  不挑地,长势好,耕种简单产量高。

  大秦目前的粮食产量真的谈不上多高,作为主食以外的补充品,可以有效的提高百姓的生活下限。

  “这里是玉米。”王贲带着始皇帝来到耕种玉米的地方。

  玉米长的快,气候适宜三个月基本上就能够完全成熟。

  眼下才过去一个多月,玉米已经茁壮成长起来,笔直的玉米杆子已经到了始皇帝的小腹。

  始皇帝伸手抚摸玉米叶子,略微有些刺手,看起来长势也是不错。

  虽然赵泗口中玉米的产量和小麦相比只多了一点,但是其生长周期刚好可以和小麦互补。

  哪怕再赵泗口中玉米作为主粮可能并不好吃,但是只要方便储存运输,吃起来无毒无害,就具备了成为主粮的条件。

  小麦生长周期长达八个月……横跨冬春夏三个季节。

  如果有玉米作为补充,虽然人会忙碌一些,但是大部分地区一年下来粮食收成却可以因为玉米的出现而直接翻倍。

  三种粮食长势都分外喜人,让最近一段时间身心疲惫的始皇帝老怀大慰。

  放眼看去,皆是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除了红薯玉米土豆,还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其余农作物的耕种地段,始皇帝知道这些都是赵泗从海外带来的新作物种子,有蔬菜,有香料,也有水果。

  虽然意义比不上红薯土豆玉米,但是也能够极大程度上丰富大秦的农业种类。

  只不过这些带的种子都不多,故而种出来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和自成一片的红薯土豆玉米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