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305章

作者:三月啦

  但是……韩信的目的自然不止于此。

  “都尉。”

  项羽看着脸上带着笑容的韩信沉声开口。

  韩信撇了一眼苦大仇深的站在门口为自己执戟的项羽自顾自的来到案几之前跪坐下来。

  “东胡和月氏有异,我已经请示上将军发兵出关。”

  项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韩信。

  “你不是一直想立功?这次我会把先锋的位置交给你,但我们只有一万兵马,上将军要防备国内生乱,只能保证我们后勤不断……”韩信施施然的开口向项羽介绍了一下此次出兵蒙恬的具体指示。

  “只要保全匈奴?”项羽皱了皱眉头觉得有些无趣。

  “兵马出关,就是我说了算,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韩信脸上的微笑云淡风轻。

  项羽闻声,脸上苦大仇深的表情终于稍微收敛,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尔后沉声开口。

  “骑兵给我,我不要后勤。”项羽沉声开口,虽无甚么表情,但是语气之中的自信却和韩信如出一辙。

  “我说了,兵马出关,我说了算。”韩信摇了摇头。

  “想立功,就要听我调度。”

  项羽看着韩信,沉默许久,最终闷声闷气的开口:“唯!”

  他背负着国仇家恨来到了这里,被贬为隶臣。

  好在韩信愿意赏识他,他成为了韩信的执戟郎。

  项羽知道,韩信是赵泗的门客。

  他已经做好了受到针对的准备,但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韩信并没有针对他。

  不仅没有针对,甚至多有青睐。

  那是……无视……

  对,就是无视。

  他从来不会拦着项羽立功,甚至还常常会对项羽委以重任。

  项羽的战场洞悉能力加上韩信的指挥调度几乎是被发挥到了极致。

  说实话,成为韩信的麾下以后,战场作战,项羽从未有过如此轻松自如。

  他本该感激韩信,可是韩信那骨子里透露着轻视一切且无与伦比的自信让项羽难以亲近。

  而或许最令项羽难以接受的是,韩信是真有那个狂傲自信的资格。

  而项羽,没有装逼打脸的机会,面对韩信理所当然的指挥和命令,他没有办法拒绝。

  因为他清楚,那是最正确的选择。

  “你是谁在我这里并不重要。”韩信看着项羽平静的说道。

  “但是这次我手里只有一万人,我要用这一万兵马来应对东胡和月氏,甚至于匈奴。

  匈奴未必会和大秦心齐,甚至可能有反复之举,冒顿也绝非大秦忠犬,倘若匈奴想要逃脱大秦的控制,那这次生乱,就是最好的机会。”韩信自顾自的说道。

  “你是谁并不重要,秦朝向来以军功为重,我会给你立功的机会,甚至把头功给你。”韩信说着看向项羽的双眼。

  “你应该清楚,没有人会像我这样给你机会。”

  项羽闻声别过了脑袋。

  赵泗在大秦如日中天,说句实话,项羽这个身上背着案底的人,去哪里都难以通过政治审查。

  打仗不是说你能打就能立功。

  你再能打,随便给你安排一个闲职,你这辈子都没有立功的机会又有什么用呢?

  韩信说的并非虚言……

  但是高傲的项羽并不愿意承认,只是别过脑袋一言不吭。

  “所以,听令行事。”

  韩信看向项羽着重强调了一下。

  他知道项羽想立功,他还知道项羽的战场天赋十分出色。

  可是,越出色人就越想要证明自己。

  但是韩信不认为项羽的天赋能够超越自己。

  项羽想立功。

  韩信同样想。

  他现在不过是一个部都尉,能够统帅一万兵马都算破格。

  不够,这远远不够。

  他要更大,更大,更大的军功!

  这,就是他的机会!

  大秦已经一统,现在不是军功等人,而是人等军功。

  这样的机会,以后恐怕都很难再有了。

  他要借着这次机会,一举挣得迈入大秦高层的军功!

第八十二章 又一年丰收,新年将至。

  而此时,咸阳之中。

  赵泗正在陪同始皇帝一同观看五谷园的丰收盛况。

  秋天到了,又到丰收和凋零的时节。

  五谷园作为大秦极为特殊的一个机构,往年每次丰收都会举行大型祭祀。

  不过近两年省略了……

  五谷园农作物产量高是高,但实在是架不住年年都来这么一趟。

  不过大型祭祀虽然没有了,但是为了以表重视,秋收之时,始皇帝还是会亲自造访。

  始皇帝于前看着面前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在太阳之下散发着光芒,脸上带着几分笑意。

  不论如何,农事永远是一国之重。

  今年五谷园的玉米脱粒亩产已经达到了五百多斤,没有任何意外,依旧是如此高昂的产量,而五谷园的粮食出产以后一般都会即刻处理,发往天下各处,以作育种所需。

  赵泗这个吉祥物只能管五代,五代以后粮食产量就会下降,因此五谷园就肩负起了大秦境内粮种更新迭代的作用。

  “产量不错。”

  始皇帝看着堆成了小山的玉米宛若金山一般点了点头露出了笑容。

  “除了味道比精细粮食差了一些之外也不差啥了,玉米芯和玉米杆还能用来充当柴薪引火所需,产量也高,人吃也行,喂畜牲也是上好的饲料,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错。”赵泗点了点头。

  “产量可还能再提高?”始皇帝点了点头眼中带着几分期待看向赵泗。

  丰收了,但是年年都是丰收。

  基本上不论是五谷还是玉米以及三种海外作物在经过赵泗的璞玉光环优化以后产量就差不多固定了下来。

  赵泗倒是也尝试过优中选优,寄希望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很可惜,近两年都没有成效。

  “粮种估摸着到头了,以后就只能看农家弟子能否选育出基因更加优良的种子了,除此之外,就是从肥料和伺弄手段入手,现如今普天之下耕种手段都还略显粗糙,随着伺弄的手段越来越精细,农人家庭富裕,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精耕细作以后,粮食产量肯定会稳步提升,但是倘若再想像之前一样亩产直接翻倍,恐怕是难了,除非能把化肥弄出来。”赵泗摊了摊手表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璞玉光环很显然并不是万能,赵泗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外挂是有极限的,该点的科技树还是要点。

  “化肥?是何物?”始皇帝捕捉到了关键词开口问道。

  “一种肥料……不过现在还没有任何头绪,陛下不要过多期待。”赵泗摇了摇头。

  化肥这玩意真是农业利器,每点出来化肥和点出来化肥以后的农业生产几乎是两个概念。

  客观来说,人类真正意义上开始摆脱粮食产量的束缚就是因为化肥。

  但很可惜,赵泗的化学知识几近于无。

  他对化学的了解恐怕现在也就剩个记得住元素周期表。

  “可惜……”始皇帝闻声微微摇了摇头。

  现如今大秦的粮食产量比以前整体来说翻倍还多,但是也就是仅限于够用。

  能够供应的脱产劳动力比以前大大宽裕了,但是对于始皇帝来说,这玩意很显然是越多越好的。

  “火药现在研发的如何了?”始皇帝继续开口问道。

  “威力大有改进,近距离炸人是没问题了,用作火器火炮还是略有不足,不过也快了。”赵泗开口回答道。

  “明年能弄出来么?”

  “不好说……”赵泗摇了摇头。

  搞科研这玩意谁敢打包票?

  始皇帝叹了一口气。

  “新年将至啊……”

  “陛下的寿诞也快到了呢。”赵泗笑到。

  说实话,哪怕再秦国已经待了许久,赵泗还是不习惯秦朝的新年。

  秦朝采用颛顼历,二十四节气对不上不说,仅仅是十月初一过新年这一点赵泗都受不了。

  冬天为随首,秋天为岁尾。

  过完新年,还得熬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总感觉差点意思。

  赵泗还是喜欢新年到来,冰雪消融,所有人在大雪纷飞之下开始期待温暖春日的气氛。

  “寿诞?”始皇帝愣了一下摇头失笑。

  今年,是始皇帝四十年。

  过完新年,就是始皇帝四十一年。

  度过了这次寿诞,始皇帝则正式来到了五十三岁。

  原历史上,始皇帝并没有熬过五十岁这道坎。

  而如今,始皇帝已经五十三岁,成功续命了四年多。

  赵泗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不过始皇帝肯定是不能体会赵泗的心情的。

  “今岁兵戈休止以后,朕的陵寝也该继续修建了。”始皇帝看了一眼赵泗。

  因为赵泗提出降徭降税的原因,秦始皇陵因此暂停修建了许久。

  迄今为止也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再一算自己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哪怕再怎么身体康健,可是目睹了王翦暮气沉沉的姿态,始皇帝终究是知道自己还是走过了人生的大半。

  赵泗有些意外,因为始皇帝刚刚说话并不是命令,也不是通知。

  而是带着几分问询。

  似乎赵泗倘若不同意的话还可以再作延缓。

  但是其实也没有延缓的必要了。

  所作所为,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遭,今年过去,四海靖平,粮食充裕,国库丰盈,没道理再牺牲始皇帝的个人感受。

  修建陵寝,也算是一种个人的心里寄托。

  再怎么说,始皇帝用的是兵马俑,没用活人殉葬,虽然靡费颇多,但是光这一点已经胜过无数帝王了。

  要知道明朝还施行殉葬制度呢,始皇帝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尤为可贵了。

  “陵寝自然没必要停了,今年过去了以后,别说陵寝,阿房宫也可以继续修建了,甚至可以修的更大更好。

  现在粮食产量充裕,能够脱产的庶人越来越多,国家充盈,蛀虫减少,又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赵泗笑道。

  不过说起来这一点,赵泗心里忽然跳起来了一些微妙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