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306章

作者:三月啦

  “要不臣给陛下修一段?”赵泗试探性开口发问。

  这个时候提修陵寝这事没啥好忌讳的。

  陵寝,灵魂安息之所。

  很多帝王从登基以后就开始准备自己的陵寝了。

  或许正因为坚信人又灵魂往生之所在,所以这个时代的高端人士对这方面还是挺看的开的。

  赵泗之所以突然开口,没别的意思,纯粹就是个人趣味作祟。

  秦始皇陵的规模十分庞大,墓穴也多的数不胜数。

  其实说是墓,不如说是地下宫殿。

  毕竟陵寝的意义就是死后灵魂居住的地方。

  嗯,其实可以理解为在地下修了个皇宫,死了之后还能接着住。

  赵泗当然没本事主持这么大的工程,他也没想把始皇帝陵寝全部包圆。

  说白了他就是打算单独给始皇帝diy几个墓穴罢了。

  始皇帝略显诧异的看了一眼赵泗。

  “是这样的,臣其实脑子里有很多构想。”赵泗笑了一下。

  “譬如能够供人乘凉的水稻,能够糜烂千里的大炮,犹如海上宫殿的巨轮,飞行在天空之上的铁鸟……这些东西,在组建匠作局以后,臣和他们一同商讨过未来器具之革新,因此极尽想象,根据现有的理论而推论出来了种种东西,发现大家基于现实推论出来的东西是大同小异的,这说明日后这些存在于猜想之中的东西是极有可能会发明出来的。”赵泗挠了挠头。

  “臣是想着……基于这些猜想,为陛下修建一处来自于后世于未来的宫殿。”赵泗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哪有那么多扯淡的理由,赵泗纯粹就是恶趣味发作,想给后世人弄点来自于穿越者的震撼。

  譬如什么打开始皇帝新鲜出炉的东风四九。

  大秦的计算机办公兵马俑……

  电视机,飞机大炮……

  都穿越一趟,不给后世留点未解之谜也太过无趣了一些。

  “后世啊……”始皇帝有些沉吟看着赵泗,他总觉得赵泗的目的没那么单纯。

  “是啊,千百年以后的后世……”赵泗笑道。

  始皇帝有些心动……

  很显然,他活着时候是看不到赵泗嘴里所说的后世了,死之后能够居住在来自于后世的宫殿,这么一想好像也还不错。

  “你且制图……朕会留出来几处空余。”始皇帝沉吟着开口。

  其实到现在,始皇帝的陵寝已经修的大差不差,基本上墓穴该修的都修了,也就剩一些收尾工作,或者说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修建的更加豪华。

  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什么意思。

  一万个兵马俑和十万个兵马俑又有什么区别呢?

  赵泗的提议让始皇帝有了一种新的期待,不再局限于更大更豪华的期待。

  而是崭新和未知,以及期待。

  “得嘞!”赵泗嘿嘿一笑,心情大好。

  “关外匈奴单于冒顿来报,月氏东胡欲联兵兼并匈奴,蒙恬要防备边郡,难以抽身,遣韩信携一万兵马出关支援匈奴,你怎么看?”始皇帝略显无奈的看了看贼笑的赵泗。

  眼下赵泗又长了几岁了,还是一点正事不乐意干,就是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才有兴致。

  好在,始皇帝身体康健,培养赵泗的时间还有大把。

  最关键的是这小子懒虽然懒了一些,但是该他的时候并不会逃避推卸,还算是个能顶得住的人。

  “这能怎么看,坐着看呗。”赵泗摊了摊手。

  “韩信出马,关外必定,保住草原局势对于旁人来说或许很难,但对于韩信而言犹如掌中观纹,陛下或许还可以期待一下保住匈奴之外的事情。”赵泗笑道。

  “你对韩信很有信心?”始皇帝轻笑了一下。

  “东胡月氏合起来有百万之众,能够出动数十万兵马,而匈奴丢失河套河内,沃土皆被大秦占据,先前一战损兵折将,冒顿威望大减,总户不过数十万,疆土狭长,而无沃土天险,韩信添兵一万,也犹如杯水车薪。”始皇帝开口道。

  “一万人确实很少,但是也得看是谁来统帅。”赵泗摇头失笑。

  “更何况,韩信麾下还有项羽。

  如果不出我预料的话,关外之战恐怕是天底下最先打响的战役。”赵泗笑道。

  “韩信会轻兵冒进?”始皇帝皱了皱眉头。

  “能打赢的战斗怎么能算轻兵冒进呢?”赵泗摇了摇头。

  “陛下与其担心草原局势会毁于一旦,倒不如看看边疆舆图,哪些地方是值得占据的,哪些地方是鸡肋食之无味的,届时也省的韩信白费力气,空打下了疆土却无法纳入大秦统治之中。”赵泗开口道。

  始皇帝知道韩信,毕竟韩信是赵泗的门客嘛。

  托赵泗的福,赵泗手底下的门客其实都在始皇帝这里留了名字。

  尽管他们大多数都还未真正的崭露头角,但是只要他们表现出来才能,建功立业,就冲他们是赵泗的门客出身,未来的仕途也是一片坦荡。

  赵泗的门客之中,获得最高评价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萧何,一个是韩信。

  萧何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算缗的落实,其制之细,动手之精准,处理之老辣,掌管一县之地已经是大材小用。

  因为办事出色,萧何已经被始皇帝记上备忘录,再等一段时间,萧何基本上就是外放升职从一郡之地做起了。

  而韩信……

  很显然,赵泗对韩信有着没来由的信任。

  甚至于这种信任已经超出了常理,给人一种半场开香槟的感觉。

  好像韩信出兵了,就可以期待胜利了一样。

  “陛下忘了?我擅相人,而韩信,在我看来,就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帅才。”

  “总之蒙恬仅派出一万兵马也只是为了守成罢了,就算一万兵马失,损失也不算很大,边疆防线也可以维持,既然如此,陛下何不让韩信放手施为?”

  始皇帝看了一眼赵泗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此事揭过,意味着韩信出关以后将会拥有最高的自主权。

  “去兽苑吧,刚好,牛羊战马现在也养的膘肥体壮。”

  赵泗眼看着五谷园已经转完,开口邀请始皇帝移驾。

  秋天不仅仅是五谷丰收的季节,也是牛羊战马精力最为充沛的时节。

  刚好,兽苑建立至今,也算是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可以供始皇帝检阅了。

第八十三章 来,给陛下整个活!

  赵泗陪着始皇帝一路溜达到了兽苑之中。

  “现在兽苑也是农家弟子在其中负责,这里的每一只动物都有编号,兽苑里面的动物都是从小养大,至兽苑建立至今,已有战马三千六百余匹,耕牛九百八十七头,大象四只,猎犬合计六百余,鸡鸭鹅家禽不计其数,另有走兽猛禽若干……”

  正说着一个正在天上盘旋的金雕就缓缓降落到了赵泗的肩膀之上发出一声嘹亮的啼鸣。

  “金雕难驯……用来侦查敌情或许还行,但是倘若用来信件传递恐怕是不行了。”赵泗摸了摸庙头叹了一口气。

  “之前兽苑倒是请来了一个民间奇人,其擅长驯雕,现在兽苑一共十六个金雕全部都是他在负责,目前金雕已经可以做到五十以下的人数尽数汇报,其对人数规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几百人,上千人,上万人,都能够很好的区分了。”赵泗开口说道。

  众所周知,鸟类的脑容量其实都不怎么大,哪怕是大型猛禽金雕也同样如此。

  因此传说中的驯雕人最多也就是驯服金雕捕捉猎物罢了。

  但是兽苑的金雕那是赵泗用璞玉光环滋养而来,自然不同于寻常金雕。

  相比较于普通金雕,他们更聪明,也更加通人性。

  甚至能够做到五十以下细分数量概念。

  哪怕是驯雕师都因此而啧啧称奇。

  始皇帝觉得稀奇,因此派十四个人马奔至山谷之外,令金雕寻觅踪影计数。

  赵泗按照驯雕师教的方法给金雕下达指令,金雕振翅高飞,不过一刻,金雕便折返归来,清晰以啼鸣报出数量。

  “可惜,倘若这样的金雕可以大规模驯养就好了……”始皇帝见状也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玩意汇报的信息已经相当精准了,而且是超远距离的信息汇报。

  能够传递人数多寡概念,五十以下还能够精准传递,这在古代可以说是神器了。

  但是难就难在这玩意难以大规模驯养。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野性,不是经验老道的驯雕师根本做不到。

  “寻常金雕也没这灵性……金雕倒是不缺,缺的是驯雕师,我已经派遣农家弟子跟随兽苑的驯雕师学习技艺,假以时日,等到他们有了足够的经验,或许培育上千只专门用来侦查的金雕并非虚幻之事。”赵泗笑了一下。

  手艺嘛,驯雕其实也是一种科学,既然是手艺那就是能学。

  能学那就意味着能够量产,大秦啥都缺,但还真就是不缺人才,无非就是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罢了。

  不过也有一个问题,金雕野性难驯,因此通常和驯雕师是绑定的,其他人是难以让金雕接受命令的。

  至于赵泗能够指挥那当然是个例外,这群金雕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赵泗璞玉光环的滋养,不听赵泗的命令才是见鬼了。

  这也就意味着,金雕多没用,得驯雕师足够多。

  限制很多,但是在两千年前的古代能够做到远距离侦察敌情,料敌于先,还要啥自行车?

  要知道,两军交战,斥候先行,有金雕在,意味着在战场侦查阶段,大秦永远都占据了上风。

  “好了好了,天上玩去吧……”赵泗一抖擞将金雕从身上抖落出去尔后看向始皇帝。

  “去看看战马吧……”

  说罢,赵泗吹了一个响亮的口哨。

  战马嘶鸣的声音因此争先恐后的响起,震起来片片飞鸟,尔后就是宛若战鼓一般轰鸣的马蹄声。

  万马奔腾,尘飞土扬。

  三千多匹战马在头马的带领之下来到赵泗近前,时不时的打着响鼻。

  肌肉健硕,肩高体硕。

  兽苑几乎每一匹战马肩高都超过了一米四,肩高大约在一米四到一米六之间,体重高达五百到七百公斤。

  这是怎么样的概念呢?

  大名鼎鼎的大宛马,也就是价值连城的汗血宝马,也差不多就这个体型了。

  兽苑这一批马虽然是由本土战马生育而来,但是经过璞玉光环的滋养从小长大,和秦朝本土战马已经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个时期,秦国本土战马普遍肩高也就是一米一到一米三罢了……

  肩高一米三开外的战马已经可以说是高头大马稀世名驹了。

  那么问题来了,三千多匹稀世名驹站在面前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好!好!好!”始皇帝看着面前真正意义上的高头大马,哪怕是再怎么镇定脸上也难以自持的露出了笑容。

  朕的马!

  嗯……虽然因为秦人起家位置原因,秦国并不缺战马,不至于像刘邦连五个白毛马都凑不出来。

  但是秦朝缺好马!

  因为秦国战马数量相当可观外加上秦半两购买力十分强劲的原因,因此一匹马的价格大概在四千秦半两上下浮动,一匹合格的战马价格在六千到八千左右浮动。

  但是,这仅仅是战马的价值。

  而像面前这种肩高一米四开外,体重千斤以上的战马,往往都能卖出去十万往上的高价。

  也就是说,光是始皇帝面前这一批战马,估价就高达三个亿。

  而且客观来说,这玩意如果单卖,一匹十万往上或许贵了,但是整体三千多匹,三个亿估价反而低了。

  这样的战马形成的战斗力对于寻常骑兵可以说是碾压性的。

  始皇帝满脸欢喜的对着战马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尤其是面前肩高一米七的马王,更是让始皇帝爱不释手。

  “陛下倘若喜欢,不若用以骑乘,此马极通人性,走过一趟的路都会记得,力气也绝非寻常战马可比,陛下体型高大,刚好般配。”赵泗在一旁懂事的进献谗言。

  始皇帝身高两米开外,在这个时代确确实实和巨人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