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390章

作者:三月啦

  所以,表面上来看大赦不赦究竟有多少条是由李斯制定,但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大赦不赦之罪,就那么有限的几个空间。

  同时正因为大赦不赦之罪是最高也是最恶劣的犯罪,说是日后百姓的行为指导和警示也不为过,因此李斯也就更加慎重。

  譬如增加不孝这个条目的时候李斯就想过很多问题。

  譬如如果一个父亲杀了人,可是如果儿子举报父亲就是不孝,大赦不赦深入人心,人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不孝更重于其他犯罪,因此也就不敢指认了,会不会对其他律法的执行造成影响呢?

  李斯犹豫了很久才添加了不孝的罪名。

  一方面是因为不孝在秦国本来就是重罪之一。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长期执法的过程当中李斯也能够感受到,有些东西律法是办不到的。

  秦法可以破大家为小家,可以入拆分宗族豪强,但是当这个家以最亲密的父子子女的纽带相关联以后,律法再怎么执行也无法破坏了。

  律法最终绕不开的,就是最朴素的情感。

  而小家庭……血脉至亲,虽然禽兽历朝历代都不少,但是最基本的秩序和需求以及感情都一直处于一条线上。

  父为子死,母为子亡,生死都难以让人恐惧,那不如成人之美,将这一公序良俗保持下去,以为引导。

  “不睦不义,确实令人不耻,但算不上天怒人怨。”李斯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所谓于国而言……”李斯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和苏鱼一样,都是引用典故,借用现实例子,以驳斥苏鱼的观点,并且巧妙的借用了赵泗提出的观点。

  将不睦和不义列入大赦不赦之罪,就是助长强势欺凌弱势犯罪的滋生。

  庶人本就智短,卑微之人本就胆气不足。

  一个妇道人家能懂什么?丈夫一句你不听我的就是十恶不赦,就够给他吓得不敢反抗。

  官员恐吓小吏,我虽然贪污腐败,可你以吏告官,那就是不义,十恶不赦啊。

  当然,律法实行的时候肯定不会如此,就算十恶不赦颁布,如果告发属实也不至于给举报人也定罪。

  问题是,十恶不赦一旦公诸于众,就会给天下人形成一种思想指导。

  以后凡是做出这样的事情,就是十恶不赦,会受到所有人的唾弃。

  所以,哪怕官府不会惩罚举报人,被引导的社会思想也会惩罚举报人。

  妻子告发丈夫以后会受到他人指点,会受人唾弃。

  官吏告发长官以后也会为官场所不容和排挤。

  莫说将不睦和不义纳入不赦之罪,就算是没有纳入的今天,事实上这已经是一种潜规则了……

  只不过这种潜规则,本质上就是强权之人对弱势之人的霸凌罢了。

  而且!

  李斯是要和旧吏旧法做出割舍,去走一条新路,但这不代表李斯就要直接转头去拥抱儒家思想了。

  本质上来说,李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发现折腾庶人这一点上,已经玩到头了。

  把宗族拆分,拆到个人家庭这个单位拆不动了。

  同样,强迫庶人去依照律法来活动的时候发现到了涉及最根本的朴素情感的时候律法也没有效果了。

  这个时候已经弊大于利了,所以李斯才要走一条新路,适当的放的宽松一些。

  但不代表李斯要走的道路就是纵容官吏一体,促进地方势力形成。

  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斯走的路,和旧吏有所区分,但很像以前曾经盛极一时的新吏思想。

  他在吸收其余学派的思想的同时,并没有丢掉法家的根。

  为中央集权服务,强干弱枝!

  区别的是,这个时候李斯已经意识到,庶人并非树枝,而是土壤!

  至于儒家,儒家那条路是枝繁叶茂……

  本质上都是从土壤里面吸取营养。

  李斯抛开了自己的右相身份,在学术上的造诣也很高,最起码比苏鱼要高很多。

  有赵泗提出根本矛盾,没用几个回合苏鱼就被李斯驳斥的哑口无言。

  于是八大不赦之罪就此定下……

  可惜,到最后都没凑成十恶不赦。

  虽然有点强迫症,但是赵泗清楚,这是官方推出的最高级别犯罪,除了定罪以外,对社会还有着广泛的思想引导,因此并不是说加就加那么简单。

  目前的局面来看,八恶不赦反而要比十恶不赦更好一些。

  八恶定下以后,大赦天下的事情基本上也已经定下了。

  接下来朝臣的商议重心也就变成了如何施行大赦天下,以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实行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不能滥用,这一点大家倒是很快的达成了共识。

  毕竟这是面对全天下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律法公信力的下降。

  这是一把双刃剑,和罪己诏差不多……

  一辈子用个几次没啥问题,要是天天没事就下罪己诏,那天下人也就都当乐子看了。

  一年三次罪己诏,一个君王的威严基本上也就要丧失了。

  一年三次大赦天下,那律法的公信力也就约等于无了。

  而且这是独属于君王的权利,偏偏这个权利又太大太大了,大家都想给加一点限制。

  于是经过严肃的商议以后,又将大赦天下严格的分成了两类。

  一种是战争之下的大赦。

  相互征伐之下,涉及被裹挟的黎庶太多,他们是无辜的,那这种情况下动辄十几万上百万的,将他们一块治罪是不合理的,而且战争之后通常会伴随着灾荒,急需人手,这个时候就可以发布大赦,以赦免他们的罪行。

  另一种就是特殊时节。

  譬如什么新皇登基,储君册立,亦或者开疆扩土个几千里……

  总之条件比较苛刻,但是也没那么苛刻。

  总体上大概尽力将君王发布大赦天下的权利规定在个位数。

  当然,君王真要是铁了心不遵守这个规定,那也没办法……

  制度这玩意是最不靠谱的,哪怕是祖制,当下激烈的讨论乃至于群臣达成的共识最大的作用是给后人以警示。

  至于今人留下来的制度却是无法困住后人的。

  群臣商议完毕以后,冯去疾的儿子,御史冯劫提出了补充。

  建议各地官府将所有大赦之人重点标注,日后如果再犯罪的话,那就要再原本的罪责之上罪加一等,这样一来既显示了宽仁,施恩于天下,又不至于使事人们丧失了对律法的敬畏,罪恶得不到惩罚。

  冯劫提出以后,立刻得到了太孙殿下赵泗和太子殿下扶苏以及始皇帝的一直赞同。

  赵泗也难免对于冯劫多留意了几分。

  他对冯劫的事迹不太清楚,不过作为穿越者,他是清楚冯劫在胡亥登基以后可是接替了李斯的丞相之权。

  而不巧的是,冯劫的父亲冯去疾是扶苏的支持者。

  冯劫一方面能够逃过胡亥对扶苏党羽势力的大清洗,同时还能够取信于扶苏和赵高,爬上右相高位,那说明他到底还是有几分能力的。

  不过人品有待考证……暂且心里记下提醒自己,这种有后台有能力的人肯定会爬上去,但却不可以心腹视之。

  冯劫做完最后的补充获得了皇帝太子太孙的表扬,冯去疾也与有荣焉,心中想到王绾曾经说过的投资赵国的事情,想了想还是选择了观望。

  目前来看形势比较乐观。

  太子和太孙殿下也并未形同水火嘛。

  “既然诸卿无异,而今地方败坏又急需恢复,春耕在即,不妨于朝会之上,拟出章程,尽快颁令,大赦天下!”始皇帝开口做出总结。

  群臣围绕大赦天下的流程展开了最后的激烈讨论。

  大家的关注点一在于以什么名义大赦天下。

  二在于大赦天下应该用什么样的流程。

  啪的一声,很快……

  群臣在激烈的讨论之中逐渐达成了共识。

  经过大家一致的讨论,都比较赞同以太子和太孙立储之事为名义大赦天下。

  陇西大捷扩边几千里是好事,但是比起来空了四十年的储君之位终于册立到底还算是小事。

  至于以战乱地方败坏的名义……多少有点不好听,感觉上有点像是被迫,另一个方面上也有点打满朝文武的脸,虽然这次战乱不可避免,平定的也算是迅速,但到底是家里闹腾了起来,恰好有册立储君的名义,自然更加光彩一些,也更好体现始皇帝的仁慈。

  尔后就是关于大赦天下的章程。

  经过一致讨论以后,决定以军情传递速度为准。

  即从咸阳发布赦令至地方,以一天行进两百里为准,以最快的速度通告大秦全境。

  当然要快,不然大赦天下从颁布,如果走的是普通政务传递的速度,一年时间能不能遍及天下都不好说呢。

  经过群臣的讨论以后,始皇帝认为十分合理,于是点头开口。

  “四十一年,立长公子扶苏为太子,嫡长孙泗为太孙,大赦天下。

  自四十二年正月以前,除八大恶不赦,杀人罪减一等,其余已觉未觉,已纠未纠,罪无轻重,咸赦除之……”

  始皇帝说的不多,声音也不大……

  总体上来说就是除八大恶不赦,杀人罪只减不赦以外,其余罪责通通赦免,以为庆贺大秦得到了两个优秀储君,三代人之内天下兴旺近在眼前,使万民同贺。

  同时也算是正式给赵泗和扶苏在天下人面前露了个脸,以让天下人都感念二人的功德,加强了二人法统的正确性。

  话虽然不多,声音虽然不大。

  但所有人都清楚,大秦,要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了!

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震动,人心更易

  大赦天下,于秦朝而言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次。

  而第一次,大部分没那么多经验,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仪式和形式主义。

  朝会诸公决议以后,由咸阳官府派遣大量吏员进行紧急抄文,对始皇帝颁布的大赦天下诏令开始重复抄写,以供传递天下各郡县。

  好在!

  赵泗发明了纸张!

  如今纸张的生产制作已经逐步进入正轨,被将作少府纳入生产机构,虽然因为生产力的原因普及天下读书人所用比较困难,但是官府内部使用已经足够。

  如今官府的公文已经开始纸质存档,官府的办公人员也熟悉了纸质公文办公。

  始皇帝一旨诏令,关内官吏可谓是通宵达旦。

  翌日,以咸阳城为中心,关内各郡县开始陆续张贴公文告示。

  而大量的驿卒也带上了临时抄写好的赦书踏上了传喻天下各郡县的道路。

  咸阳,作为首善之地,告示张贴的最快,而同时咸阳作为政治中心,也聚集了天下最多的读书人。

  更遑论告示周边,还有吏员不断诵读,以用晓谕庶人。

  无数人围在告示周边,有人顺着告示逐字颂念。

  “十一年,立长公子扶苏为太子,嫡长孙泗为太孙,大赦天下。

  自四十二年正月以前,除八大恶不赦,杀人罪减一等,其余已觉未觉,已纠未纠,罪无轻重,咸赦除之,饬令四方盗贼,一律解散,不咎既往,若有迷惑不返,将遣百万雄师,一体剿绝。

  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讦者,罪以其罪。所有便民事宜,条示于后……”

  “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探头探脑,有人疑惑问询……

  “陛下立储,于天同庆,大赦天下!”有人在一旁做出讲解。

  “什么是大赦天下?”

  “就是在今年正月以前犯罪的人,通通都可以赦免了,以前的罪责都既往不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