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23章

作者:三月啦

  “耶!耶!”

  正歪着脑袋听顿弱汇报,情绪纷杂之际,忽听得几句稚嫩的呼唤。

  “小稚奴叫人了?”始皇帝猛的直起来,看见小稚奴在宫女的怀里正伸着双手朝着自己呼喊。

  “耶!耶!”

  声音很清晰,而且目的性也很明显,就是在叫自己。

  当然,这个叫法不够正统……基本不会用于书面和正式场合。

  但是,始皇帝清楚这是在叫自己。

  就像婴儿初开口叫爸妈一样,实际上这就是婴儿最本能也是最快可以学会的语言。

  只不过正式用语又有区别罢了,婴儿自然是不用计较那么多的。

  始皇帝惊喜的从躺椅上爬起来,也没工夫再听顿弱汇报国事,上前欢天喜地的接过小稚奴。

  “耶!耶!”

  小家伙脸上带着笑容,啊巴啊巴的叫着,粉嫩嫩的小脸直让始皇帝的心窝窝都软了下来。

  “小公子这才不够两个月吧……”一旁的顿弱见状轻声开口当了个捧哏。

  “生而神灵,五十天既能言,恭喜陛下!”顿弱开口说道。

  “纵是黄帝,也莫过于此了!”

  关于黄帝的神话记载很多,通俗来说就是黄帝生而神灵,六十天能言,少敦敏……总之就是出生就和别人不一样,这还是口口相传的传说。

  可是小稚奴不一样,人家是货真价实摆在那里的奇葩。

  哪有小孩子五十天就会开口叫人的?而且还是有意识有目标的叫?

  “朕的重孙子,自然是不一般的!”始皇帝眯着眼睛抱着小稚奴接受了顿弱的彩虹屁。

  “陛下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小公子应运而生,自是当然!”顿弱附和了一句。

  顿弱不擅拍马屁,但是这种事情惠而不费,况且也是基于实际情况,说两句吉祥话自然并不妨碍。

  “蒙毅呢?园子可曾垦好?”始皇帝开口问道。

  顿弱的彩虹屁始皇帝欣然笑纳,当然,始皇帝更在意的并不是这些,主要的东西该测试还是要测试。

  五谷丰登才是关键所在!

  眼下秋收已过,趁着这个功夫,始皇帝带着小稚奴溜了出来,却没忘了正事。

  顿弱负责整理咸阳信息,蒙毅则负责行程制定和日常安排,以及垦荒种田。

  赵泗培育高产五谷对始皇帝没甚么隐瞒,这么长时间了,始皇帝自然也知道该如何测试。

  无非就是粮食种下来以后每天闲的没事抱着小稚奴去溜达一圈。

  嗯……然后等着明年夏天,就可以确定小稚奴到底有没有完全继承赵泗的神异之处了。

  “已经垦好了,现在正在播种。”顿弱开口说道。

  “去看看!”

  始皇帝闻声,贴心的亲自动手给小稚奴换好衣服,然后抱着自家的好重孙直奔蒙毅垦田的地方。

  眼下随行的宫人士卒正在耕种……

  大号的曲辕犁在耕牛的带动之下犁出来笔直的痕迹,种子播撒其内。

  种的是麦子……

  刚好种完用不了多久就要过冬,过完冬到夏天差不多就能收获了。

  “陛下?”

  蒙毅正在旁边监督,注意到始皇帝的身影赶忙迎来。

  “来看看田垦的如何。”始皇帝冲蒙毅招了招手示意蒙毅过来。

  “再叫一下看看!”始皇帝捏了捏小稚奴的脸蛋。

  “耶!耶!”

  小稚奴很给面子,五十多天的小家伙会开口叫人可是给蒙毅惊的不轻,紧跟着也发出了赞叹并向始皇帝送来一大串彩虹屁。

  随行的宫人自然不用多说。

  始皇帝美滋滋的笑纳这些彩虹屁以后,抱着小稚奴从田地里面走了一圈。

  “嗯……应该就可以了吧。”始皇帝想了一下。

  之前也问过赵泗,反正赵泗就是这么操作的,以后就每天来一趟吧……

  等到粮食出产,一切自然就见分晓。

  小稚奴开口叫人很显然让始皇帝对小家伙更加亲近了,简直恨不得亲自给小家伙把屎把尿。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始皇帝甚至都想给孩子喂奶……

  始皇帝有很多孩子,也有很多孙子,但因为种种原因,其实相处的时间都不长。

  严格意义上来说,小稚奴还是始皇帝第一个全身心投入亲近的娃。

  五十多岁的老人家了,还是头一趟当奶爸……太爷。

  好在小稚奴不哭不闹还爱干净,始皇帝带娃感觉十分良好,甚至颇有怡然自得之感。

  一整天功夫全在娃身上度过了,始皇帝还是第一次完全放下了公务以后不觉得空虚和浪费。

  直到晚上,始皇帝才接到赵泗派人送来的骚扰短信。

  “来,看看你爹写了啥……”始皇帝抱着小家伙打开了信件。

  洋洋洒洒,狗屁不通,马屁一串……

  始皇帝大略扫了一遍,哦,原来是为了盖印这种屁事。

  这事说来其实挺大的,毕竟这事在分享始皇帝的权势。

  可是始皇帝并不在意,赵泗这孩子早晚要继位的,这是他看好的继承人。

  本来不想搭理赵泗,但是小稚奴头一次开口叫人,始皇帝还是决定给赵泗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这个没良心的爹,写了这么多字,居然都没有提起来小稚奴?

  始皇帝好一通炫耀小稚奴对自己的亲近以及开口叫自己的事情,批评了一下赵泗对小稚奴的漠不关心,也表扬了赵泗和扶苏的开诚布公,最后告诉赵泗,可以放手施为,像这样的小事情是没有必要向自己禀报的,要信得过你的爷爷。

  始皇帝心情很不错,若不然也不至于写这么多。

  赵泗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一边惊讶于小稚奴会开口叫人,一边还得安抚一下母子分离的虞姬。

  毕竟刚刚出生一个月多一点就被孩子他太爷带走了,虞姬心里要没点难受怎么可能。

  不过虞姬也不傻,始皇帝亲近小稚奴是好事。

  始皇帝把娃带走,也算是变相的给了虞姬和赵泗二人一定的相处空间。

  有了孩子以后,夫妻的二人空间那可是弥足珍贵。

  哄好虞姬以后,赵泗叮嘱虞姬如果想念小稚奴可以去汤泉去小住一段时间,毕竟离得也不是很远,你现在是小稚奴他娘,母凭子贵,不用这么谨小慎微。

  至于赵泗,指定是没啥功夫了,现在咸阳始皇帝已经走了,他可就跑不脱了。

  得到了始皇帝的最终许可,和父亲扶苏仔细商议以后,赵泗认为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好了,因此决定,正式亲手拉开改变大秦的序幕。

  翌日,早朝召开。

  三公九卿照常奏事……

  扶苏和赵泗父子二人依旧保留原位,坐在主位两侧,尽管始皇帝不再。

  扶苏缄口不言,赵泗则时不时问询一些细节。

  扶苏在有意识的给赵泗更多和臣子交流的空间,譬如在一些细节问题询问以及下达指示的时候。

  权威就是从这种点点滴滴的小事建立起来的。

  包括扶苏的党羽,以冯去疾为首的御史团以及一些郎官在奏事的时候主动询问扶苏,扶苏也会明确的告知众人,事皆问太孙。

  冯去疾心知扶苏在支持赵泗获得更多的权力。

  老狐狸有一点好,不会头铁,凡事伶的清。

  扶苏要和赵泗父子团结,冯去疾不会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野心去挑拨离间。

  待三公九卿奏事完毕,赵泗问政结束,赵泗也适时开口。

  “诸卿倒不必急着离去,既然现在都在,孤有三件事也顺着向诸卿公布一下,诸卿正好议一议,若没什么异议,就公诸朝堂便是。”赵泗开口说道。

  “殿下请讲!”李斯充当了捧哏的角色。

  “其一事,喜为干吏,经孤考校,有治国之才,孤打算把他提拔也咸阳县令,李相怎么看?”赵泗开口问道。

  “自无不可!”李斯点了点头。

  一个咸阳县令,确实不是啥大事,最起码对于在场的众人来说确实微不足道,因此没什么异议就通过了。

  “其二,孤打算将中尉改为执金吾,司掌徼循京师,禁备盗贼;逮捕罪犯,审治狱案,……诸卿以为如何?”赵泗笑着开口问道。

  喜担任咸阳县令确实只是个开胃小菜。

  真正的重头戏在中尉改执金吾。

  执金吾的前身是中尉,秦朝就已经设置,主要是掌管京师屯戍兵事,以及治安。

  赵泗将其职能改成了专门负责治安和纠察。

  这是很合理的事情,羽林军早就独立出来了,拱卫京师是羽林的事情,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和中尉的职能产生冲突了。

  赵泗只不过是将历史的车轮提前了那么一点罢了。

第一百九十章 泗诏即朕诏

  “改中尉为执金吾?”冯去疾嘀咕了一句看向扶苏,发现扶苏并没有任何动作,因此也就没有开口。

  他是扶苏的党羽,扶苏和赵泗又是父子,扶苏没有授意的情况下冯去疾不会开口乱说。

  “中尉本来专司屯戍京师,自改羽林军以后,京师由军队分为郎中令和羽林执掌,中尉地位就颇为尴尬,去中尉而改执金吾,司治安纠察正好。”将作少府卿芫恭开口表示赞同。

  “确实可以……”李斯也点了点头。

  “中尉涉及人数颇多,改执金吾巡佐京师,此事……是否要禀报陛下?”一把胡子的奉常嬴闵开口问道。

  没有人反对,但是赞同的人也不多,大多数人认为改中尉为执金吾这样的事情不是小事,希望赵泗能够和始皇帝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主少国疑……

  更何况赵泗还不是皇帝只是储君,虽然是奉旨监国,但涉及改制,而且始皇帝还没有离开关中……

  “此事孤已经和大父商议过了,诸卿可以派人问询。”赵泗笑着开口说道。

  他倒是不在意九卿对自己的不信任,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不信就自己去问,反正始皇帝会给自己圆过去。

  人都溜了,不管不问也就算了,总不能连这点忙也不帮。

  “陛下既然已经授意,那自然是可以的,只是不知,可否有陛下的诏书?”奉常嬴闵开口问道。

  “泗儿监国是父皇定下来的,父皇身体不适这才去汤泉取暖养身,倘若事事都还要让父皇来做决定,那又何必让泗儿监国?”扶苏冷不丁的开口说了一句。

  “非臣计较,实在是涉及改制,容不得不谨慎……”嬴闵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嬴闵理解的监国就是按部就班照猫画虎,始皇帝走之前是什么样,以后就还按照怎么样来,毕竟始皇帝只是去养生休息,一切求稳即可。

  万一改制改出来什么问题?这个锅谁来背?

  这倒不是嬴闵针对赵泗,而是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想法。

  赵泗是监国,不是登基,始皇帝是养生,不是驾崩,这是摆在明面的事实。

  阻力,显而易见的出现了……

  这也是赵泗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其他臣子没办法说,但是嬴闵可以说,因为嬴闵是秦国宗室的人。

  尽管在始皇帝的集权过程中,宗室的权利被大规模削弱,但因为血脉原因,地位确实比其余臣子更加超然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