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6章

作者:三月啦

  王离的回答让赵泗对狗大户有了全新的认知,这还仅仅是土地,如果算上全部产业,王家不知道该有多少财富。

  “快些来搬东西!”王离还未下车,就已经有几个奴仆迎上来为之牵马。

  其余奴仆从后面搬下来躺椅轮椅,剩下的奴仆引着马车去了别院,王离把臂带着赵泗入内。

  “大父呢?”王离开口问道。

  “主人正于堂前赏舞,臣已派人通秉,贵客至此……”王兴话还未说完,王离就摆了摆手。

  “不用了!我自去寻大父,叔父你让人准备吃食酒水,今日饮宴!”说罢拽着赵泗就走,边走边说。

  “大父难得赏舞,家中舞姬群舞可谓一绝,兄共我同去!”

  王家的舞姬质量赵泗还是认可的,毕竟体验过,业务水平非寻常使女可比。

  半推半就的跟着王离来到堂前,只见花草点缀,亭台流水相应的院落之中,歌声轻柔而曼丽。

  有狐绥绥~

  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

  之子无裳~

  歌声伴着不知名乐器的轻柔,一名罗衣歌姬轻柔颂唱,十几名舞姬曼妙的身子在院中轻柔晃动。

  绿树,姹紫嫣红的花朵,轻柔的微风,斜阳,十几个曼妙青春的靓丽身影,一个小老头于主位之上,须发皆白,脸上带着怡然自得的笑容,眼睛微眯。

  “大父!我回来了!”

  王离冒冒失失的进来,歌姬舞姬乐手身形僵硬顿要行礼,王离摆手。

  “接着奏乐,接着舞!”

  王翦舒适的午后时光被自家乖孙的大嗓门打断,身子晃动了一下睁开眼睛,却看到自家乖孙已经把着一个身形高大的年轻小伙来到自己面前。

  “这便是赵泗,我同大父讲过!”王离笑眯眯的作揖行礼。

  “见过彻侯!”赵泗也跟着作揖行礼。

  王翦颤颤巍巍的想要回礼,赵泗看王翦力不从心的身形赶忙上前两步扶住:“我于王离私交甚好,以兄弟相称,彻侯只把我看成小辈,不必如此。”

  “年纪大了,腿脚却是不好使了。”王翦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尔后坐定又看向赵泗头上的板冠,眼中略起思索。

  之前还是不更,现在就是大夫了么?

  “兄听我提起此事,特意为大父弄了物什呢!”王离赶忙开口说道,尔后催促奴仆将躺椅轮椅送来。

  “此乃轮椅,可使人推动,日常家中行走,可省力也。”

  “此乃躺椅,平日里躺在上面晒晒太阳,也无需担忧腿脚压迫。”赵泗开口道。

  王翦被赵泗和王离二人扶到躺椅之上,双腿解除跪坐的压迫,确实轻松许多,半躺着身子,听着轻柔的歌声,看着曼妙的舞姿,颇为惬意。

  “有心了!”王翦半躺着握住赵泗的手拍了拍手背。

  “我之前听离儿说,你因制盐之事,爵升三级,今日过来,却是大夫,如何又升一级?可是海外寻来的作物已经出产?”王翦开口问道。

  赵泗送的东西并不值钱,但是胜在有心意,符合王翦的需求,再加上璞玉光环,以及王离和赵泗的关系,王翦难得的关注起了赵泗的爵位,有心指点一二。

  “倒还未曾出产,只是又弄了些小东西出来,侥幸得陛下看重赏赐。”赵泗摇了摇头。

  “是马蹬马鞍和马蹄铁,我也带回来了一套,大父一观便知。”

  王离在一旁插嘴。

第七十八章 你不会再出海啦

  马蹬马鞍马蹄铁三样奉上,王翦作为军功累累的彻侯,不会看不出端倪来。

  “不错!”王翦看着三样马上宝具发出赞叹。

  “这么说来,这是陛下的赏赐?”王翦开口问询。

  赵泗点了点头开口道:“幸得陛下看重,爵升一级。赏百金,良田十顷。”

  “是少了些,不过你还年轻!陛下赐书赐金,你已得陛下看重,要忠王事,听王命。”王离靠在躺椅上拍了拍赵泗的胳膊开口说道。

  马上三件套的作用毋庸置疑,于国乃是大用,甚至很有可能改变军队架构的情况下,升爵一级确实少了,三级跳都不是没有可能。

  赵泗身上还有很多功劳没有发放,王翦刻意提点,主要还是赵泗太年轻了。

  始皇帝的看重已经溢于言表,赏爵一级不算甚么,先后赐书赏金才是重头,若是官场老鸟早已经心花怒放,偏生赵泗是个海上漂泊的,没有任何政治经验,人又年轻,正是锐气十足的时候,面对爵位的缓慢提升,难免沉不住气。

  “有幸得陛下看重,我自以王命为先。”赵泗点头诚恳的说道。

  王翦见赵泗态度诚恳,虽然年轻,却无莽撞不满之意,点头赞许。

  “陛下还叮嘱赵泗好生学习驾车驭马。”王离插了一句。

  王翦表情一顿,脸上的笑容更甚开口说道:“善!”

  说话期间,已有奴仆奉上酒水菜食,当然,皆是山珍,不过味道还是偏向于匮乏,毕竟这个时代调味品和食材也就那么多。

  难吃倒是算不上难吃,只是味道偏淡,比较单调,不过酒水倒是极好,可惜赵泗并不是特别偏爱饮酒,故而也说不上来哪里好,只是入口柔顺,带着切切实实的粮食味道,口味有些酸甜,全无半点苦涩之感。

  “且近前来!”王翦招手,赵泗和王离二人近前饮宴。

  “多大啦?”王翦开口问道。

  “二十有二了。”赵泗开口回答。

  “可曾婚配?”王翦再次开口问道。

  “船上漂泊,如今归秦不过月旬,尚未出营,自未婚配。”赵泗老实的回答道,心中暗想,王翦不会是打算给自己提个婚事吧?

  放在网文小说里面这种桥段颇为常见,毕竟自己已经简在帝心了嘛……

  “既然如此,不要心急。”王翦顿了一下开口说道。

  “你虽婚配较晚,但也还算年轻,谈婚论嫁,不要着急,你无家人,和离儿是至交,我算你半个长辈,若遇说亲,拿捏不准,可以过来问询。”王翦沉吟开口。

  王翦的亲近之意溢于言表,这句话说开来就是,赵泗没有长辈,遇上说亲,王翦愿意给赵泗撑个腰,掌掌眼。

  赵泗自然也不会大煞风景,躬身拜谢,尔后苦笑开口。

  “婚配倒是急不来,待蓝田事了,我恐怕还要出海一趟,漂泊不定,也恐误了人家。”赵泗小熊摊手。

  始皇帝肯定会进行第二次出海的,别的不说,最起码滞留在扶桑的徐福得解决掉。

  违背王命,自立为王,不知道还好,知道了放任不管肯定不可能。

  就算暂且不提徐福之事,始皇帝也肯定会派遣更加专业完备的团队再次出海,以求得观世界的真面目。

  赵泗带回来的信息很多,但是还有很多比较关键的信息没有带回来。

  各地国家情况,政权结构,人口数量,矿藏,说白了,赵泗带回来的算是个人游记,始皇帝这次是打算派个考察团出去的。

  基本上这次回来的船员一个都跑不掉都得跟着继续下海干活。

  赵泗更跑不了,他可是船长,经验最为丰富,同时还有带领船员航行归秦的履历。

  故而,田产多少,宅院多大,其实赵泗都不太上心,如果始皇帝志在开海,赵泗估摸着自己是跑不掉的,这种情况下,有再多的不动产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古代航行说不定哪天就葬身海底,就算侥幸活命,大半辈子漂泊海外,有再多的财产现在也用不上。

  赵泗已经做好了长期和中原脱离的准备,当然,前提是大秦没有二世而亡。

  如果大秦依旧二世而亡,说不定再出海一趟,回来碰上的就是刘邦了。

  出去一趟,大秦没了……

  和毛熊航天员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可出不了海咯。”王翦摆了摆手笑眯眯的说道。

  “啊?”赵泗脸带疑惑,王离也摆出好奇的神情。

  “大父,这是为何?”王离对海上之事多有向往,心中也大概估摸着赵泗还要继续开海。

  “大秦如今有哪些官职管驾车驭马之事?”王翦笑眯眯的看向自己孙子王离。

  赵泗驾车技术不行,故而始皇帝的叮嘱说是明示也不为过,寻常人是根本得不到任何提示的,只不过王翦没想到自家乖孙连这都看不明白。

  不过傻人有傻福,王离作为三代,太聪明了反而不好,眼下行为举止,出于自然,本身又进退有度,不失纯朴,对于王家而言已然足够。

  “太仆,中车府,郎中令。”王离挨个回答,忽然明白过来。

  “大父的意思是说,赵泗日后官职是在这其中?”

  想到始皇帝亲自叮嘱让赵泗好生学习驾车驭马,再有王翦提示,王离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天性纯朴,而是天生缺根弦了。

  “中车府是内臣,应该不是,最后想来应该落在太仆或者郎中令……”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中车府,以管宫廷车马出行。

  郎中令,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

  其中太仆和郎中令都是九卿之一,中车府是宦官,主宫内事宜,不能干涉朝政,故而也就是太仆和郎中令二选一。

  当然,是太仆和郎中令的属官。

  太仆和郎中令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九卿,放眼整个国家的权利金字塔顶端,赵泗现在差的远了。

  “太仆……郎中令……”王离陷入了沉思,这俩都和车马有关。

  “大父,兄究竟会落于何处?”王离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个所以然。

  主要这个时代职权说实话有些地方还是有重复的,划分的算不上那么清楚。

第七十九章 王翦的指点。

  “郎中令。”

  王翦老神自在的叩动手指。

  始皇帝有一个习惯,但凡较为看重的人选,都会放在身边置于郎官培养。

  尔后才会下放地方主持一地军政亦或者从此步入朝堂核心。

  王翦活了几十年,可以说是从始皇帝继位看到现在,始皇帝如此明示,对赵泗的看重已经溢于言表。

  太仆倒也管车马,只是不符合始皇帝的习惯,论起来郎官才是近臣。

  “郎官?我做过执戟郎。”王离兴致冲冲的开口。

  执戟郎,类似于警卫员,非勋贵心腹不可担任。

  郎中令这个机构权利很多,掌宫廷侍卫,议论朝政,宾客迎送,车驾出行,接受群臣奏事,供奉宫廷。

  地方官员进入权利核心,中央官员即将下放主政一方,都会放入郎中令充为郎官一段时间。

  郎中令为九卿之一,地位却非其余可比,盖因为郎中令近侍于王前,权利又多又杂,理论上基本上什么都能沾边,得王亲近的郎中令,权利甚至能够盖过三公。

  同样,能够得到始皇帝亲近的郎官,哪怕没有具体职务,百官亦要敬畏三分。

  “还请彻侯指点一二!”赵泗这段时间书没少读,故而对于眼下的官制已经有所了解,但是九卿体系内在,却是有些迷糊。

  “多学,多听,多看,少说。”王翦沉吟片刻开口。

  “郎官侍王左右,又有议论朝政之能,如无必要,不要多言。”王翦怕赵泗没有听明白,特意又解释了一下。

  郎官这玩意,看起来品级可能不高,但是如果得王亲近,侍奉左右,是可以随时议论朝政,接受百官奏报的。

  话多,事多,指不定就得罪了谁。

  郎官,更多是一个培训职位,官职虽低,但是可以频繁接触朝政,更容易窥见始皇帝的处政思路。

  这地方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指点江山激荡风云的。

  “侍王左右?那岂不是把赵高的活给抢了?”赵泗心中暗道。

  同为侍王左右的机构,某种意义上来说,郎中令这个机构和中车府职权重叠十分之多。

  郎中令强则中车府弱,中车府强则郎中令弱,决定因素就在于郎中令和中车府哪个更能得王亲近。

  只不过郎中令更加清贵,政治前途更好,从郎中令走出来的三公九卿不知繁几,但是中车府却是宦官机构,不得擅自干涉朝政。

  王翦很负责任的给赵泗详细的讲解了郎中令的具体职权和各种郎官分权利划分,其实郎官没甚么好分的,基本上活都是固定的,每个月轮值宫禁,其次就是等待始皇帝的临幸。也就是问询政事亦或者出行侍奉左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