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7章

作者:三月啦

  如果始皇帝不需要,那郎官每个月的任务就只有值守宫禁,一个月才两天……

  “那这样说来,郎官也并不好得王亲近。”赵泗开口说道。

  同为郎官,区别大的离谱。

  始皇帝懒得理你,你就每个月两天值守宫门时始皇帝说不定能瞄你两眼。

  始皇帝若是亲近某个郎官,则会叫到身边问询朝政,车架出行也要陪侍左右,甚至晚上睡觉都能钦点你守门。

  理论上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够在始皇帝的视线范围之内。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就是众多郎官的现状。

  如上卿蒙毅,每日王前亲近,出行必陪侍左右,有政必问询咨议,甚至能够代替始皇帝去祷告山川祈福。

  而其余郎中令下属郎官就没那么好运,王离当初就是每个月把门两天,其余时间纯在随时等候始皇帝临幸,几乎一次没等到,完全是去镀了个金。

  当然,王离也不需要王前亲近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了。他的爷爷王翦就是他在大秦最好的通行证。

  经过王翦的讲解,赵泗对于大秦朝政机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这就无外乎蒙毅和赵高交恶了……”赵泗摇头感慨。

  蒙毅就是郎中令上卿,职权和中车府高度重合,二者形同水火恐怕本就是政治斗争的一部分。

  “只是你若为郎官,爵位不会升的太高。”王离开口。

  王离的意思也很简单,赵泗如果是继续出海,恐怕能一波封侯,毕竟再出去一趟指不定就死在海上了,风险很高,赵泗目前所有的功劳加二次出海提前兑现的一部分功劳,外加主海事,封侯倒是勉强够了。

  但这是建立在前途生死未仆漂泊不知几许的情况下。

  但是如果是留任咸阳充为郎官,赏赐的爵位自然不会有那么高,成为郎官本就是通天大道,郎官出身,那是真拥有了角逐三公九卿的资格。

  不客气的说一句,赵泗出海封侯,这爵位给了能不能享受两天都是问题。

  更何况,掌管海事,说是半点实权也无也不为过,大秦未来对海事再怎么重视那也是未来。

  “好在陛下看样子并不打算让你出海。”

  王翦一点一点的为赵泗解释始皇帝的用意,甚至主动为赵泗的升爵作出解释,可谓是用心良苦。

  “当然,也不会太低,新粮长成,只要产量不差,你不失卿位!”王翦拍了拍赵泗的肩膀以示肯定。

  如果说大夫这个阶段是筑基大能,那么卿就是金丹老祖。

  从军已经可以执掌一军,甚至可以主导一场战役。

  从政可以主政一郡之地,甚至可以主持朝堂。

  下限高,上限也高。

  当然,这一切建立在新粮不出任何意外出产而且和赵泗所说的产量大差不差的情况下。

  “三种新粮还要多久长成?”王翦眯着眼睛晃悠着问道,还别说,这躺椅躺起来晃晃悠悠的真不错,尤其是在这种歌舞奏乐的环境之下,更显惬意。

  “一个月上下,都会相继长成。”赵泗开口回答。

  “嗯……不急。”王翦老神自在的看着曼妙的年轻身影。

  二十二岁,真年轻啊!

  未曾婚配!

  王翦眼中露出沉思,脑海之中开始衡量起来。

  未曾婚配好啊,未曾婚配好!

  赵泗的前途广大已经摆在明面上,最难能可贵的是赵泗的身世清白,和王离也是私交在前,今日得见,进退有度,心思质朴,看得出来是个实诚孩子。

  若说没点心思,那时不可能的。

  可惜,王家并没有适龄的嫡系女子。

  缔结姻亲,旁系女子自然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王翦来说,他对于人情往来,要么是不做,要做就是做到最好。

第八十章 一颗金丹吞入腹!

  “对了,你可识得一个名为季泗的童子?年龄应该同你一般大。家中有大父季常,兄弟季成。”王翦收敛起心思开口问道。

  想也没用,赵泗现在只不过是名声未显罢了,等出了蓝田做了郎官,放在婚恋市场那可是香饽饽。

  赵泗认真的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应该是没有的,同行童子我大多记得名字,应该是没有这个人。”

  因为璞玉光环的原因,赵泗记忆力相当不错,基本上和他夺船归来的九百船员,赵泗都记得名字和相貌,赵泗基本上是可以肯定这个和自己同名的童子并未跟随自己一同归秦。

  “滞留于扶桑那边的童子也有许多,时间过得太久,我记得就没那么清楚了。”赵泗补充了一句。

  王翦点了点头,并未再多说什么,麾下老卒的托付他已经尽力而为,没有结果也并不能强求。

  正事唠完,接下来就是歌舞节目了。

  酒水,宴席,歌舞,一番宴席,宾客尽欢,直至暮色降临,赵泗王离二人一道驱车离去。

  王翦靠在躺椅之上,眼睛微眯。

  “主人,可要回去歇息?”王兴于一旁轻声开口。

  “转转吧……”王翦在王兴的搀扶之下,坐上轮椅。

  王兴推着王翦,遇上门槛,则扶着过去,王家是有自己的花园流水的,一主一仆于暮色之中行进。

  “这孩子不错。”王兴轻轻开口。

  “是不错,可惜王家没有适龄嫡女。”王翦笑了笑开口说道。

  “主人可以从旁系过继一个女子过来。”王兴开口提出建议。

  嫡系自然是王翦王贲这一系。

  旁系那可就海了去了,王家只不过是在王翦手中登上了巅峰,在此之前也是枝繁叶茂。

  “倒是个法子,但不急。”王翦笑着摇了摇头。

  既是想要让自家孙儿日后有个守望相助的朋友,便不能以势压人。

  赵泗前途远大,简在帝心,其实也并不需要王家相助,当然,王家同样也不图赵泗什么东西。

  在王兴的陪伴之下,于家中转了几圈,这才行于屋内。

  甚至于连王翦本人都没有发现,他的腿脚已经没那么僵硬,疼痛感也已经大幅度减轻,只是觉得身心舒畅,心情不错,躺在床上,以往本该于疼痛之中翻来覆去,今日却不消片刻,便已经沉沉睡去。

  而皇宫之中,勤劳的始皇帝还在处理政务。

  灯火之下,案几上堆积的奏折几乎和跪坐下来的始皇帝一般的高。

  近些日子各地奏折肉眼可见的增多,较为明显的就是各地山匪群盗成倍激增。

  这不算什么新鲜事,以前就算是关中地区的传统艺能。

  秦法严苛,为民艰难,稍有不慎就要沦为氓隶。

  连坐法,绩效法,辱民,疲民,二十级爵位划分,各级爵位特权,本质上就是用尽一切办法逼的庶民除了效死追求战功别无去处。

  秦人善战,勇于公斗,本质上的原因是因为如无军功,做自耕农太不稳定了。

  要么向上,要么向下,没有爵位的自耕农身上的压迫太多太多。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成为氓隶,带着一家子跑到山上沦为盗匪的事情在关中屡见不鲜,商鞅变法是一味猛药,大秦虽然因此而崛起,但病患也因此滋生。

  商君法最严,因为要最快的做出效果。

  往后历代秦君,在维持商君法的基本盘的情况下,有放松,也有收紧,因为需求各不相同。战多则紧,战少则松。

  始皇帝是明白这一切的,故而已经放松了很大一部分约束。

  儒法之争,本质上是百家于法家之争,商鞅法那点隐患大家都门清,自然抓着这里痛打落水狗。

  李斯能够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打赢,不可能是抱着商君书去打的。

  实际上始皇帝一统以后秦法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去除了大部分断肢之刑,连坐法的范围也逐渐缩小,徭役也从原来的不至皆斩改变为视情况罚款量刑。

  关中的老秦人习惯了,但是天下没有习惯。随着秦法推行,各地盗匪也开始滋生,事务繁多。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都要死了,还要连累我的家人,我干脆带着家人跑路不就得了,起码有一线生机。

  始皇帝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各地反应过来的奏折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出政策收紧亦或者放松的决定,通过微操,让帝国的基本盘维持活力,不至于因此而分崩离析。

  “晒盐法如何?”始皇帝看向蒙毅。

  “已成!现在已于齐地又开盐田……”蒙毅开口说道。

  “遣三万隶臣,在于当地征发五万民夫,一年之内,官盐要完全换了。”始皇帝叩着案几轻声开口。

  “另外,将这些折子拿给李斯。”

  大秦国内因为制度带来的火焰从未熄灭,只是这股火焰大小尚在掌握之中。

  加水了,火小,火势就不够旺。水干涸了,火势就要一发不可当了。

  战争,授田,授爵,都是加水。

  放松税收,放松酷法,也是加水。

  盐价大幅度下降也是加水,新的高产农作物也是加水。

  征发民夫徭役就是添火。

  不能太紧,亦不能松,当然目前的情况是各地因为推行秦法开始起火,哪里起火灭哪里是笨的办法,李斯这个左丞相现在主持秦法修订和推行,各地盗匪增加他要负主要责任。

  当然,目前一切还在可控之中,甚至对于始皇帝可以说是无足轻重,毕竟每一任合格的秦王都必须是微操大师。

  现在远没有达到失衡的地步。

  始皇帝无非也就是丢过去给李斯看看,让李斯接着修法。

  始皇帝有足够的手段来平衡态势,但没必要给李斯善后。

  一大堆奏折被侍从带走,始皇帝的案几瞬间清了大半,其中有很多奏折始皇帝只是批阅了解情况,并未处理,李斯处理以后始皇帝还要再看一遍才会下发地方。

  抬眼看了一眼天色,还有案几上的剩下的一小半奏折,始皇帝打了个哈欠略微沉思片刻,还是倒出一枚“金丹”。

  一颗金丹吞入腹……

  始皇帝精神倍增,疲劳感肉眼可见的消退。

  不嗑点药,力不从心。

  这大概是大多数中年男人的通病。

第八十一章 始皇帝的困扰

  一颗金丹吞入腹,精神头肉眼可见的上来。

  金丹之药,在这个时代的认知中本就是正儿八经的医疗用品,虽然夏无且极力劝阻,但以始皇帝的性格很难接受自己精力下降,诸事皆移交旁人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三公九卿权利很大,有很多事务甚至能够直接跳过皇帝来处理,相权更是大到无以复加。

  一国政事,原本的流程是先发于丞相,三公批阅,再择事奏于皇帝。尔后下发地方。

  但在始皇帝的要求下,流程变成了全国大小诸事,先送于始皇帝这边,始皇帝亲自过目一遍,然后再发于三公九卿,三公九卿批阅以后,始皇帝盖玺,才能发于天下。

  尔后还要大巡天下,亲至各地,了解当地政事。

  作为一个工作狂魔,始皇帝往前二十多年都是如此。

  但是随着年龄增加就开始愈发力不从心,蒙毅也因此得以侍王左右。

  再之后随着年龄上涨精力不断下降,金丹也成为了始皇帝的常用药品。

  一颗,提神醒脑。

  两颗……

  总之,金丹,算得上是始皇帝的硬性需求,这种情况下哪怕夏无且极力劝阻,始皇帝自己也听不进去,毕竟这个时代医家驳杂,夏无且也不敢完全否认金丹的功效。

  因为磕了药,精神倍增,始皇帝很快就处理掉了剩下的政务。

  许是因为药效的缘故,已至深夜,但是精神依旧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