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38章

作者:楚国隐士

  “问:此案如何判决?”

  这题简单一看,那自然是李四的责任。

  可仔细一想,这狗是张三的啊,他难道就没责任?

  方孝儒带入到县令的角度,左思右想总觉着不妥当。

  大明律里没写这样的事儿该怎么判啊。

  可最让他感觉到憋屈的是,这样的题还有好多。

  胡大老爷安排的公考专业技能测试,可不仅仅是难,题量也堪称恐怖好吧。

  所以,在考场上的时候,他压根没多想,只能凭借着自己的本能作答。

  但考完以后,他越想越觉着这事儿心里没谱。

  好在他比其他人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他能直接问胡大老爷啊。

  这不,胡大老爷看着他问的问题,直接笑了。

  “你啊!”

  “伱先说说你的判决是什么?”

  方孝孺形容枯槁的咂咂嘴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判的是那李四主犯,毕竟是他解开的狗绳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而后张三次责!”

  “李四赔偿受害者汤药费,并且打三十大板,张三十大板!”

  胡大老爷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看着紧张的方孝孺道。

  “这题呢,你倒也不能说答错了,只能说没答全!”

  “这个案子,是刑部拿出来的,他们认为非常有意思的一道题,格外的考验人水平。”

  “因为这案子当中有一个陷阱,一般人看不出来!”

  “而你,就是陷入到这题的陷阱当中了!”

  方孝儒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不是!

  这里边还有啥陷阱?

  就两个人啊!

  总不能把伤者也拖出来打一顿吧!

  看着方孝孺那一脸茫然的模样,胡大老爷哈哈一笑道。

  “你啊!”

  “你就没注意到题中写的是张三坐那儿吃饭吗?”

  “那狗,既然店家允许张三带进去,并且张三、李四以及伤者都是在店内闹出来的事儿,你以为店家没责任?”

  “大明律当中可是明明白白的写着呢!”

  方孝儒听到这儿才恍然大悟!

  卧槽!

  还有这个啊!

  是啊!

  在店家这儿花了钱吃饭呢,结果无论是张三也好、伤者也罢,真就是稀里糊涂的背锅了。

  那除了手贱的李四以外,店家没责任才是怪事。

  胡大老爷笑呵呵的看着方孝孺,心里却在感叹。

  他是真没想到,在大明这个时代,大明律居然就有这么“神奇”的条款了。

  这题,他实际上只是出了个主意,然后刑部那儿的官员居然就兴致勃勃的翻出了真实案例来了。

  只能说,刑部的人在这方面是真的见多识广!

  这么些年下来,他们真就什么稀奇古怪的案子都见过。

  也难怪刑部的考题,让几乎把大明律倒背如流的方孝孺都汗流浃背了。

  这里边,不仅仅有胡大老爷的智慧,还有一众刑部官员们的功劳呢。

  经过了礼部官员几天时间的赶工,选拔官员考试的第一轮成绩终于出来了。

  等到官差们将榜单张贴出来,一众考生顿时嚎哭的、喜极而泣的、指天骂地的、两眼空空的可以说什么模样都有。

  而挤在人群中的方孝孺,看着自己那明晃晃的名字,顿时长长的吐出了口气!

  万幸啊,可算中了!

  这次招考,实际上报考的可是有几千名学子!

  而最终按照成绩来看,通过笔试了的也就几百人而已。

  不得不说,这场考试,真特娘的残酷啊!

  而接下来,还有一轮呢!

第334章 学子们的小聪明

  第三百三十四章学子们的小聪明

  笔试再怎么引人瞩目,到了如今都得往后站了。

  因为面试马上就要到了!

  对于那些在几千人同时参与的笔试中脱颖而出的学子来说,此时固然开心,但绝对说不上安心。

  都不傻!

  胡大老爷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考试都玩出那么多花样,让人痛不欲生。

  这之前从未听说过的面试,里边要是没点弯弯绕,鬼都不信!

  别看如今他们这些人侥幸通过了笔试那关。

  但他们可死死记着呢,在之前公布的本次考试的规则当中已经明确说了。

  ‘笔试成绩通过后方可参加面试,二者成绩相加后择优录取!’

  意思就是,笔试过了只代表你有资格参加面试。

  但……面试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

  公示里面倒是简单说了一句,由礼部相应考官会同其他招考衙门的官员共同对学子进行提问。

  题目,不知道;

  范围,不清楚;

  难度,不明白!

  可以说,这个忽然之间出现的面试,主打的就是一个琢磨不透。

  不过,学子当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

  甚至这里边还有他们背后的师长以及亲朋好友们帮忙呢。

  稍稍一琢磨,他们便猜到,其他的不说,至少面试时对于参考学子的仪态、风姿,那肯定是有要求的。

  这一点,哪怕是学子自己,也是认可的。

  毕竟,历朝历代对于官员的仪态、长相,看似没有明文规定,可实际上那都是有潜在的要求的。

  长得尖嘴猴腮、贼眉鼠目的,那是绝对没有可能走正规路子进入朝堂的。

  说白了,咱们汉家王朝主打的就是一个颜狗,第一印象不行,那么其他都是白扯。

  当然了,若是正儿八经的说的话,那么也不是没个解释。

  官员毕竟是代表着朝廷、皇家在地方牧民的,若是长得就是一副贼眉鼠眼的坏人样,那都不用他在当地干点什么了,怕是第一时间就把朝廷的名声给败坏了。

  因此,这帮子通过了笔试的考生,不约而同的开始让家人赶紧琢磨起了衣物的问题。

  太过华贵肯定不行,那样太过嚣张;

  太过朴素也有些不美,那样太过装模作样;

  合身、大方、干净、整洁……

  一应考生们为了这些事情,尤其是那些家在外地的考生,好悬没把自己兜里的银钱全扔在裁缝铺里。

  就这,给钱都还得找个合适的关系。

  毕竟,裁缝铺子里手艺好的师傅,已经日以继夜的加班了。

  你加价,别人也没少给钱啊。

  所以一众考生们只能无所不用其极的想法子。

  而除了外在形象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知识方面了。

  这方面可就放一众学子挠头了啊。

  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复习呢?

  总不能当场拿出衙门里的活儿让人现场直接干吧?

  或者说,让考生现场给上司拍个马屁?

  一众学子们这会儿逼得没办法了,那真就是脑洞齐开了呗。

  可终究不得要领,只能回到住处把能看的、想到的全给好好研习一遍。

  当然了,少不了的环节就是顺便骂两句胡大老爷。

  毕竟这事儿终究还是胡大老爷给弄出来的不是?

  三天后,本次官员招考的第二轮,同时也是最终一轮考试,面试即将开始了。

  还别说,今天的考生们,甭管心里有没有底,至少这气色、卖相比起之前可要好太多了。

  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熨烫得妥妥帖帖的,头发更是梳理得一丝不苟。

  一个个哪怕平素里习惯了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这时候也选择腰杆挺直、一脸肃穆的站在了考场门口。

  不过,虽然他们一个个的站得倒是挺直溜的,但这不妨碍他们嘴里嘀咕几句悄悄话。

  “嘿,兄弟,你怎么也报考这个了?”

  “哼,不报考工部难不成去报考礼部,然后被胡相当场收拾?我可不想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就此葬送,伱呢?!”

  “呃,我倒是没想那么多,家父本就是工部出身的,来工部的话,我是图有人照应!”

  “只是,你刚说的被胡相当场收拾是怎么个意思?我怎么没听明白呢?”

  “兄台,还望指点一二啊,不瞒你,我如今是听着胡相的名号都腿软!”

  一旁原本只是随口接话的学子,听着这位自报家门的二代小哥的问话,想着自己也即将入职工部,索性多说了两句。

  “你腿软一点都不奇怪,别说你了,我听家父说过,朝堂之上不少平素里走出去器宇轩昂的大人见着胡相照样腿软,更别说咱们这些了!”

  “不过,也正因为胡相这威名,我等就琢磨出一个事儿来了。”

  “那便是,这么多衙门一同开考,那胡相总不能都去吧!”

  “他十有八九是得呆在礼部考场的,那我等自然就得报考其他衙门咯!”

  “这怎么着也得提升几分通过的几率吧!”

  听这位大哥这么一说,刚刚提问的小二代学子人都傻了。

  不是,你们怎么就这么精明啊!

  居然还有这招?

  主打一个打不过我还能逃不过?

  干脆就不碰面就是了?

  好家伙,那你们这一窝蜂的冲到其他衙门的考场了,岂不是成功几率照样要下降?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