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23章

作者:飞花逐叶

  重新回到了位置上,程英便适时出现在殿外,贴身伺候皇帝这么久,他很能把握好出现的分寸。

  “陛下,北静王已到了,是否传召?”

  端起茶杯,朱咸铭平静道:“让他进来!”

  “是!”

  再说朱景洪三人出了大殿,正好遇见在寒风中侯召的水溶。

  “参见太子殿下,睿王殿下,十三爷!”

  虽被两位嫡皇子整治得惨,但水溶可不敢表露半分不满,此刻全套行礼动作毫无破绽。

  对此,太子一言不发,而朱景渊却冷哼了两声,唯有朱景洪道了身免礼。

  然后他们三人便往外面走去,相互之间有说有笑起来,认真一听便知道全是废话。

  见他们说说笑笑,仿佛跟个没事人一样,水溶只觉得格外委屈,他所受的折磨显然这三位都没在意。

  简单来说,他这个北静王,跟宫里当值的奴才没啥区别。

  正当他缓缓起身,程英也从大殿内走出,命他即刻进殿去见皇帝。

  进了大殿,来到皇帝面前,水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知道接下来的对答很重要。

  一番行礼之后,朱咸铭神色冷漠道:“事情怎么回事,你原原本本跟我说出来!”

  这边水溶详细说明时,出了乾清门的三兄弟,表演得已越发的夸张。

  只见他们不但有说有笑,甚至还勾肩搭背起来,果真应了皇帝的那句话,全无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贵。

  “十三弟,你先去领廷杖,我跟你六哥就不陪你了!”

  “廷杖?什么廷杖?我不知道……”朱景洪直接装傻。

  “你敢抗旨?”朱景渊问道。

  朱景洪答道:“只要老头儿不问起,他岂会知道我没领罚!”

  皇帝让他自去领罚,要不要领全看朱景洪自觉,毕竟没人专门盯着他。

  “六哥,你不会去告密吧?”

  朱景渊义正辞严道:“十三弟,你这是什么话,为给你找好马,哥哥连老头儿的骂都挨了,又岂会做出告密这等事!”

  “只是吧……你六哥能保守秘密,别的人可就难了!”

  “老六,你这话什么意思?”

  此刻左右无人,这兄弟二人又有吵起来的趋势,让朱景洪只得出言安抚。

  也就是在这时,远处有宦官飞奔而来,看方向就是找他们三兄弟。

  “三位殿下,皇后娘娘召你们觐见!”

  好家伙,这显然是老爹骂了一顿,接下来就该老娘来了。

  “咱们走吧!”

  再说乾清宫内,听了水溶的陈述,结合东厂调查的消息,朱咸铭才知道整个乌龙事件始末。

  “无论怎么说,这次事端……都是因你家处置不当所致,你可知罪?”

  皇帝都这样说了,水溶哪还敢为自己辩解。

  “微臣知罪!”

  “姑且念你并未坏心,加之你父祖于朝廷有功,朕罚你半年的俸禄,你可服气!”

  “微臣叩谢陛下天恩!”

  “起来吧!”

  “谢陛下!”

  本打算让水溶离开,朱咸铭却突然想起小儿子的话,于是出言问道:“你带回来的马,打算如何处置?”

  “微臣正打算进献陛下!”水溶回答得很干脆,于他而言这些就是祸患。

  朱咸铭端起茶杯,徐徐说道:“前些日子,老十三率马球队迎战列国,拔得头筹朕还未嘉奖……”

  “既然你有好马,就从其中选上一匹,给老十三当朕的奖赏吧!”

  我儿有万夫不当之勇,非得要好马才配得上啊,但愿水溶果真带回了好马,莫要辱没了老十三的……朱咸铭心中嘀咕。

  “微臣领旨!”

  “行了,你回去吧!”

  “是……微臣告退!”

  退出大殿之后,水溶悬着的心才落下,但走出乾清门他才忍不住咳嗽起来。

  没错,眼下他真的受了寒感冒了,而且现在还在发高烧。

  当水溶急匆匆往回赶时,坤宁宫内皇后正在训子,太子和睿王正老老实实的挨骂。

  至于朱景洪,皇后只是过问了出宫之事,然后就让他退了出去。

  “十三爷,您怎么在这儿?”

  迎面过来英莲极为诧异,这反倒让朱景洪乐了,难道自己不该在这里?

  “丫头,我为何不能来这儿?”

  上下打量了朱景洪,英莲靠近问道:“十三爷,您伤得严不严重?奴婢这就拿药过来!”

  拍去英莲衣服上雪花,朱景洪失笑道:“你这丫头,为何总是说胡话,好端端的我怎会受伤!”

  英莲答道:“是宝姑娘说的,十三爷或许会挨廷杖,让奴婢备好膏药去承明院候着!”

  “她可真是……”

  朱景洪话还没说话,正好见到宝钗从东殿出来,后者见他来也显得很惊讶。

  “宝姑娘,十三爷在这儿呢!”英莲出言招呼,声音之大引得周遭宦官宫女侧目。

  这丫头,好端端的喊什么……宝钗暗自吐槽。

  顺势走向朱景洪,宝钗行礼之后问道:“十三爷可好!”

  “不好,我很不好……挨了廷杖,又岂会好得了!”

  宝钗便答道:“正好英莲备了药膏,让她伺候您擦药吧!”

  “是吗?可我听英莲说,是你让她准备的药膏,看来宝姑娘很关心我嘛!”朱景洪面带笑意。

  宝钗一时间面露红霞,紧接着她答道:“谁关心你了……只不过是怕公主担心,所以才嘱咐了英莲!”

  正当朱景洪要接着开玩笑,却见朱云笙几人从东殿出来,神色间满是担忧之意。

  “十三哥,你没事吧?”朱云笙满是关切。

第332章 册立

  正统十年,腊月二十五,年关将近。

  坤宁宫内此刻热闹非凡,后宫妃嫔和宗室王妃夫人们,都聚集在了乾清宫正殿内外。

  皇后素来喜欢清静,像今天这样召集这么多人,那可真是极为少见。

  因皆为皇家宗亲,所以现场一帮女人们聊得很热闹,巴结奉承恭维之语到处都能听见。

  而在现场,尤以睿王妃陈芷身周人数最多,甚至超过了到场的两位贵妃。

  在众人簇拥之下,陈芷与这些亲眷们聊得很热闹,似乎她才是这里的核心。

  而在现场,太子的两位侧妃也到了,只不过跟她俩说话的人极少。

  相较于八面玲珑的王怡,元春要更含蓄内敛一些,所以她基本是单着一个人。

  此刻众人都在议论,今日皇后为何会召集大家过来,对此元春已然有了答案。

  因为在今日,皇后会在坤宁宫宣布懿旨,正式册立她为太子妃。

  没错,册封元春乃是懿旨,而非是更为正式和官方的圣旨。

  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她为侧妃扶正,另一方面则是为降低此事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从今天开始她贾元春,就将成为东宫太子妃了,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看着被众人簇拥着,正侃侃而谈笑容满面的陈芷,元春已迫不及待想听宣旨,然后再看看陈芷的表情。

  正常来说,即便是懿旨册封太子妃,这样的大事也会提前漏出消息,偏偏在场除当事人外都不知道。

  让本该被众人恭维簇拥的元春,到这一刻竟还在坐冷板凳。

  这乃是帝后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了削弱此事影响,不想让“东华门功臣”们多想。

  “元春姐姐,恭喜你了!”

  听到身侧传来的声音,元春心中尤其感到意外,循声望去她看到了宝钗。

  “宝丫头,你恭喜我什么?”元春笑着问道。

  宝钗也没正面回答,而是说道:“姐姐岂会不知,自己有何喜事!”

  “娘娘告诉你了?”元春诧异问道。

  她知道宝钗得皇后看重,却没想到会有这种程度。

  宝钗摇头,说道:“我是无意中得知……姐姐如今一飞冲天,妹妹特来恭贺姐姐!”

  “宝丫头,伱是第一个向我道贺之人,回头我得赏你!”

  只见宝钗屈身行礼道:“那臣女便多谢娘娘恩赏!”

  听得此言,元春露出了笑容,她现在确实非常之高兴。

  “皇后娘娘驾到!”

  听到殿内传来的一阵高呼,在场近百号人都忙碌起来,按照起先女官的指引各自归位。

  几息之后,本来凌乱现场变得井然有序,而皇后杨清音也身着翟衣现身。

  “叩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众人参拜声中,杨清音落座于凤位之上,在她左右是尚宫局和尚仪局的女官。

  “免礼!”

  “谢娘娘!”

  待众人起身后,杨清音吩咐道:“宣旨吧!”

  只见两名女官走上前来,其中一人端着托盘,盘内放有金色册子。

  站定之后,另一人拿起卷轴,而后当着众人将其展开,高声道:“皇后娘娘懿旨!”

  刚站起来的一众皇妃宗眷们,听到这话立马又跪到了地上。

  “太子侧妃,太子侧妃贾氏听旨……”

  众人本以为是年终赏赐的旨意,却没想到是单独给元春的,于是纷纷猜测起旨意内容。

  其中最着急的,莫过于陈芷和王怡两人,只因她们都见不得元春好。

  即便皇后要嘉奖元春,又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陈芷一时间想不明白。

  而被点到的元春,已经来到正殿中央,仪态恭顺跪在了皇后跟前。

  “皇后懿旨:太子侧妃贾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性行温良,淑德含章……”

  听到这样格式的话,陈芷心中大感不妙,在其心中已有甚为荒唐的猜测。

  “今东宫正位悬缺,阴阳难谐,吾授之以册宝,册立为皇太子妃……”

  不可能,不可以……陈芷心中在怒吼。

  她还想着睿王上位后,她能受册为太子妃,即便她得不到别人也不该得到,更不愿一直被她拿捏的元春得到。

  此刻,陈芷极为大胆的抬起头,想要去跟皇后问个明白,刚要抬头便迎上了皇后淡漠的目光,吓得她立刻又低下头去。

  陈芷很震惊,在场皇妃和宗眷们更惊讶。

  此刻,她们看向元春的目光都变了,一个个恨不得立刻上前恭贺。